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園藝文館

鎖定
吳園藝文館是中國台灣省台南市境內建築。
從明、清、日據到現代,歷經百餘年光陰,備嘗風華與頹廢的吳園,1997年終於被列為市定古蹟,在台南市文化界的企盼下,展現另一番風貌。
中文名
吳園藝文館
外文名
Wu Gardening School
開放時間
1997年
特    色
充滿異國風情的古蹟
開創時期
荷據時期通事何斌所創

目錄

吳園藝文館歷史沿革

吳園的前身是由荷據時期通事何斌所創,清道光年間,鹽商吳尚新沿何苑舊址擴建,仿漳州城外飛來峯之形勝造景,內有假山、廊道、池台、樓閣、奇花異草,極盡雅緻,與板橋林家花園、新竹北郭園、霧峯林家萊園並稱台灣四大名園;清朝,吳園的景緻經常出現在文人雅士的文章中,繁華盛極一時。曾經是六、七十代台南藝文團體最活躍的場域。吳園幾經政權的更迭興替,鮮活見證了台灣歷史的演變,也道盡了人事的幻化無常。
吳園藝文館以社教館舊址日據樣式風格及假山造景、樓閣亭台、水塘最為可觀,舊社教館二層西式洋樓聳峙於民權路口,與後段的中式建築羣落恰成對比,其風格為當時流行於法國的馬薩式樣,正面山牆繁複的浮雕、兩翼水平條砌與愛奧尼克列柱,理加冠頂,詹邊女兒牆飾以本地建材綠釉花磚,揉雜中西建築風格;北面的庭園,除山石造景為清代舊貌,其餘皆為1971年間所整建,園中林木掩映、山石崢嶸,增添無限逸趣。

吳園藝文館特色

充滿異國風情的古蹟。愛奧尼克柱式在台灣並不多見,於台南社教館中是為一大特點,而其處理方式,每根柱子是位於一對曲線優美之託架上更是少見而特殊,宛如歐洲風範主義(Mannerism)之手法,建於一五二五年位於佛羅倫斯,由米開朗基羅設計之勞倫先圖書館(Biblioteca Laure-ntian Library)前室就有類似之手法。此種反古典構成術之處理方式,更添加了原台南公會堂之戲劇性,亦使性格不同之一、二層形成一個整體
雖然原台南公會堂整棟建築應用了許多西方歷史建築之語彙與元素,其卻在兩翼部份之屋頂女兒牆上,出現綠釉花磚,此種材料在台灣傳統建築中多半與紅磚並用,有通風采光以及裝飾之效,本土性相當濃厚,使原台南公會堂因而也帶上幾分本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