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嘉紀

鎖定
吳嘉紀(1618-1684),字賓賢,號野人,江蘇省東台市安豐鎮人即泰州安豐場,以“鹽場今樂府”詩聞名於世。
出生鹽民,兒時多病,明末諸生,入清不仕,隱居泰州安豐鹽場。工於詩,其詩語言簡樸通俗,內容多反映百姓貧苦,頗有孟郊賈島的詩風,得到周亮工王士禛賞識。
著有《陋軒詩集》,共收入詩歌1265首。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吳嘉紀詩箋校》本。
本    名
吳嘉紀
賓賢
野人
所處時代
明末清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江蘇省東台市安豐鎮
出生日期
1618年
逝世日期
1684年

吳嘉紀人物簡介

吳嘉紀木刻像 吳嘉紀木刻像
在中國文學史上,明末清初曾出現一位著名的鹽民詩人,他就是號稱布衣詩人的吳嘉紀。吳嘉紀,安豐場(今東台市安豐鎮)人,字賓賢,號野人,生於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卒於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祖父吳鳳儀是明代著名哲學家王心齋的學生。
吳嘉紀少時受業於吳鳳儀的弟子劉國柱,因天資聰明參加府試,名列前茅,中第一名秀才。他出身清貧,年輕時燒過鹽,家無餘糧,雖豐年常斷炊,但不以為苦。喜讀書做詩,好學不倦,曾應府試,但因親見明王朝覆滅,清兵南下,居民慘遭屠殺,遂絕意仕途,隱居家鄉。詩人雖不是灶户,但也窮得衣食不周,朝不謀夕。住所僅草屋一楹,名其為“陋軒”。由於住所四周雜草叢生,蓬蒿遍地,而他卻終日把卷苦吟,不與外人往還,故人又稱他為“野人”。他也樂以“野人”為號。
吳嘉紀祠堂 吳嘉紀故居 吳氏宗祠高清大圖
吳嘉紀祠堂 吳嘉紀故居 吳氏宗祠高清大圖(30張)
揚州詩友汪楫(舟次)訪問地方文人學士,得知吳野人安貧樂道,長於吟詠,又自立一家,遂將其詩送兩淮鹽運使周亮工閲覽,周又轉揚州推官王士禎,王十分推崇,説:“有才如嘉紀天下之人不知也,鄉曲之人不知之也,獨有一汪楫知之。”周、王二人都為詩卷作序,隨後由泰州分司汪兆璋(芾斯)蒐集吳詩400首刊刻問世,從此名聞四方。

吳嘉紀詩人情懷

吳嘉紀塑像 吳嘉紀塑像
由於長期生活在貧民中間,親身體驗了官吏、鹽商對灶民的剝削和頻仍的水災、軍輸對灶民的侵害,對此,他終日把卷苦吟,從而寫出了大量反映社會黑暗,民不聊生的詩篇。他的詩以其真實而深刻的內容和高度概括的手法,反映了當時勞苦大眾苦不堪言的生活困境和自己的思想感情。汪懋麟評“五七言近體﹐幽峭冷逸﹐……自脱拘束。至所為今樂府諸篇,即事寫情,變化漢﹑魏痛郁樸遠﹐自為一家之言”。吳周祚在詩序中稱其“冰霜高潔、刻露清秀,不得指為何代何體,要自成其為野人之詩”。如他在描寫鹽民生活的《絕句》詩中寫道:
白頭灶户低草房,六月煎鹽烈火旁。
走出門前炎日裏,偷閒一刻是乘涼。

吳嘉紀閨房雅趣

吳嘉紀故居高清組圖
吳嘉紀故居高清組圖(3張)
吳嘉紀的夫人王睿,字智長,是個甘守貧困、志趣高潔的女詞人。她是明代著名的“泰州學派”創始人王艮的後裔。王睿自幼聰明好學,繼承了王艮質樸的唯物論和平民思想,勤於作詞。與吳嘉紀結為夫婦後,志趣相投,吳嘉紀將自己詩集題名為《陋軒詩》,王睿也將自己詞集題名為《陋軒詞》,一詩一詞,珠聯璧合,均為時人所推崇。
1683年秋,王睿逝世,吳嘉紀寫了《哭妻王氏》詩12首,悲慟欲絕。詩序雲:“(王氏)歸餘四十五年,嘗願先餘死。問之,曰:冀得君輓詩耳。今子死,餘哭子有詩。涕泗之時,詩愧不工,然子願酬矣!子願獲酬,餘悲可勝言哉!”由於女詞人生前太窮,《陋軒詞》未能印行,連原稿也不知下落。翌年,67歲的吳嘉紀也在悲痛和窮愁潦倒中離開了人間,他身後蕭條,由摯友汪舟次、程雲家為其料理喪事,汪舟次題寫墓碑:“東淘布衣吳野人先生之墓”。辛亥革命後,由南通著名實業家張謇資助,樹立了石牌坊,設了石桌、石凳等,張謇親筆為牌坊撰寫了對聯:蒹葭秋水伊人思,禾黍西風故國愁。

吳嘉紀詩作選摘

船中曲(選一)
儂是船中生,郎是船中長。
吳嘉紀 吳嘉紀
同心苦亦甘, 弄篙復蕩槳。
送貴客
曉寒送貴客,命我賦離別;
髭上生冰霜,歌聲不得熱。
新僕
語少身初賤,魂傷家驟離。
飢寒今已免,力役竟忘疲。
長者親難愜,新名答尚疑。
猶然是人子,過小莫輕笞。
賣書祀母
母沒悲今日,兒貧過昔時。
人間無樂歲,地下共長飢。
白水當花薦,黃粱對雨炊。
莫言書寡效,今已慰哀思!
送吳仁趾
鳳凰台北路迢遙,冷驛荒陂打暮潮。
汝放扁舟去懷古,白門秋柳正蕭蕭。
賦得對鏡,贈汪琨隨新婚(二首選一)
洞房深處絕塵埃,一朵芙蓉冉冉開。
顧盼忽驚成並蒂,郎君背後覷儂來。
內人生日
潦倒丘園二十秋,親炊葵藿慰餘愁。
絕無暇日臨青鏡,頻過凶年到白頭。
海氣荒涼門有燕,溪光搖盪屋如舟。
不能沽酒持相祝,依舊歸來向爾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