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克華

(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開國中將)

鎖定
吳克華(1913年12月7日—1987年2月13日),江西省弋陽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解放後,任第15兵團副司令員、華南軍區參謀長。1952年7月任海南軍區司令員兼第43軍軍長。1954年7月入南京軍事學院學習。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1957年畢業後,任濟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員、鐵道兵司令員,成都軍區、新疆軍區司令員,1980年至1982年任廣州軍區司令員。是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三、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第十一屆中央候補委員。1982年被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並授予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1987年2月13日在廣州逝世。 [4-5] 
中文名
吳克華
別    名
吳克家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江西省弋陽縣
出生日期
1913年12月7日
逝世日期
1987年2月13日
畢業院校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
職    業
軍事指揮員
主要成就
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5] 
出生地
江西弋陽縣中畈鄉芳家墩 [1] 
軍    銜
中將(1955)

吳克華人物生平

吳克華 吳克華
吳克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1955)。曾用名吳克家。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十軍第一團排長,軍政治部特務連連長,軍部特務大隊大隊長,紅七軍團第二十師六十團營長,少先隊中央總隊部參謀長,紅五軍團第十三師三十七團團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五支隊副司令員,第二支隊司令員,第五旅旅長,山東軍區第五師師長,膠東軍區副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第四縱隊司令員,遼東軍區副司令員。第四野戰軍四十一軍軍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第十五兵團副司令員,華南軍區參謀長,海南軍區司令員,濟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員,鐵道兵司令員,成都軍區、烏魯木齊軍區、廣州軍區司令員。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三、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候補中央委員。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1913年12月7日生於江西省弋陽縣中畈鄉芳家墩一個農民家庭。少年時讀過3年私塾。14歲喪父後,在弋江鎮一家豆腐店做雜役,還當過皮匠學徒。1928年在家鄉參加農民暴動。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10軍第1團連長、軍部特務連連長,閩贛軍區教導大隊大隊長,紅7軍團第20師第60團營長,少先隊中央總隊部參謀長,紅8軍團第21師第63團參謀長。參加贛東北和中央蘇區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作戰和長征。長征中任紅5軍團第13師第35團團長。1934年參加長征,先後任紅5軍團直屬第39團參謀長、紅5軍13師37團團長,多次率部擔負後衞,阻擊追敵,掩護主力脱離險境,出色完成任務,多次受到中革軍委的通電嘉獎。 [1]  1936年入抗日紅軍大學學習。抗日戰爭爆發後,赴上海從事秘密工作。1938年11月任八路軍山東縱隊第5支隊副司令員、第2支隊司令員、第5支隊支隊長、第5旅旅長,膠東軍區副司令員、第5師師長。參與鞏固和發展膠東抗日根據地的鬥爭。
抗日戰爭勝利後赴東北,歷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第2縱隊司令員,東北民主聯軍第4縱隊司令員,遼東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東北野戰軍第4縱隊司令員、第41軍軍長。在遼瀋戰役中的塔山阻擊戰中,率部阻擊國民黨軍,激戰6晝夜,擊退國民黨軍11個師進攻,為攻克錦州起了重要作用。後率部參加平津、渡江、衡寶、廣西等戰役,為民族獨立與解放建立了卓著功勳。 [1] 
1948年10月,東北野戰軍第二兵團所部遵照戰略部署,在塔山、虹螺山一線組織戰鬥防禦,以扼制國民黨“東進兵團”增援錦州的戰略。 [1]  為配合主力部隊攻取錦州,率部在塔山地區阻擊國民黨軍增援錦州,激戰6晝夜,擊退國民黨軍11個師進攻,為攻克錦州起了重要作用。繼而率部參加平津、渡江、衡寶、廣西等戰役。1949年4月中旬,吳克華率41軍南下,參加了衡寶戰役,繼而揮師廣西,攻克桂林,為民族獨立與解放建立了卓著功勳。 [1] 
新中國成立後,任第15兵團副司令員、華南軍區參謀長。組織部隊解放國民黨軍盤踞的南澳島等島嶼,清剿潮汕、東江、西江、北江等地區的散兵遊勇和土匪武裝。1952年7月任海南軍區司令員兼第43軍軍長。1954年7月入南京軍事學院學習。1957年畢業後,任濟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員、鐵道兵司令員,成都軍區、新疆軍區司令員,1980年至1982年任廣州軍區司令員。是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三、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第十一屆中央候補委員。1982年被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1955年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87年2月,吳克華將軍病危時留下遺囑:“每當想起塔山阻擊戰犧牲的戰友,心裏就非常難過。我死後,就把骨灰撒往塔山,與戰士們做個伴吧。”1987年2月13日在廣州逝世。 [1] 
1988年8月1日,遵照遺願,吳克華與阻擊戰犧牲的烈士們一起長眠於塔山。 [1] 

吳克華大事年表

1913年
1913年12月7日出生於弋陽縣中畈鄉芳墩村一個農民家庭
幼年曾讀私塾,因貧困輟學,後離家到縣城當學徒謀生。
1928年-1930年
1928年,由於痛恨舊社會和受進步思想影響,回到鄉村投身革命,參加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鬥爭。
吳克華 吳克華
1929年秋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1月軍校結業,他被分配到贛東北紅軍獨立團當戰士。
1933年-1936年
1933年1月吳克華隨紅十軍到中央蘇區。
1934年10月,吳克華隨部隊離開中央蘇區進行長征。
1935年7月,吳克華晉升為13師37團團長。
1936年10月,進抗日紅軍大學學習。
1937年-1945年
1937年8月。與張愛萍一同赴上海,在黨所領導的抗日救國團體游擊戰術訓練班任教員
1938年4月,奉周恩來命令與張經武同赴山東開闢根據地。
1938年年底任山東縱隊第二支隊司令員,開赴魯中堅持抗日鬥爭。
1940年9月,該支隊改番號為5旅,他被任命為旅長。
1941年3月,膠東反投降指揮部成立,吳克華兼任副指揮。
1945年10月,原膠東過海部隊改編為東北人民自治軍二、三縱隊,吳克華擔任二縱司令員。
1946年-1949年
1946年1月下旬,二、三縱合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四縱隊後,他擔任四縱司令員。
1949年3月25日,吳克華率其部下“塔山英雄團”“塔山英雄守備團”接受了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的檢閲。
1949年4月中旬,他率41軍南下,參加了衡寶戰役,繼而揮師廣西,攻克桂林,追剿殘匪。
1950年-1966年
1950年9月,吳克華任第四野戰軍15兵團副司令員兼41軍軍長。
1951年5月任華南軍區參謀長。
1952年先後任華南軍區參謀長、海南軍區司令員。
1954年3月任中南軍區參謀長,同年9月入南京軍事學院戰役系學習。
1955年,吳克華被授予中將軍銜,並授予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
1957年7月吳克華從南京軍事學校畢業後,於9月赴濟南軍區任第一副司令員。
1963年9月由周恩來總理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員。
1964年12月下旬,作為人大代表出席了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上被選為國防委員會委員。
1967年-1974年
“文革”開始後,吳克華受林彪江青反黨集團迫害。
“9·13”林彪事件後,在周恩來總理的直接關照下,吳克華於1972年7月解除監禁,恢復組織生活。
1974年1月,炮兵黨委上報中央軍委《關於吳克華同志問題的複查報告》,否定了林彪死黨強加在吳克華身上的誣衊不實之詞。
1975年-1982年
1975年4月,中央軍委任命吳克華為鐵道兵司令員。
1977年8月參加黨的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中共十一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共中央軍委委員。
1979年調任烏魯木齊軍區司令員,
1980年1月調作廣州軍區司令員。
1982年9月參加中國共產黨的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並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同年10月他退居二線,擔任廣州軍區司令部顧問。 [5] 
1987年
吳克華於1987年2月13日在廣州逝世。終年74歲。

吳克華人物評價

《人民日報》:吳克華同志忠於人民,忠於黨,忠於共產主義事業。他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理論聯繫實際,不僅善於運用毛澤東軍事思想指揮作戰和指導部隊建設,具有高超的軍事指揮才能和領導藝術,而且一貫重視政治思想工作,工作深入細緻,卓有成效地完成了黨所賦予的各項任務。他具有高度的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觀念、堅決擁護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正確領導,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模範執行黨章和黨內政治生活準則。他堅持原則,光明磊落,忍辱負重,顧全大局,始終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擺在首位。他密切聯繫羣眾,謙虛謹慎,嚴於律己,寬厚待人,民主作風好,善於團結同志一道工作。他實事求是,襟懷坦白,作風正派。他廉潔奉公,辦事公道。他對自己的家庭和子女要求嚴格,不以權謀私,保持和發揚了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3] 
華楠將軍有詩讚吳克華將軍雲:南天一柱氣如虹,披肝瀝膽建奇功。土城阻擊護北斗,驛道奔襲挫敵鋒。臨江論兵驚四座,塔山鏖戰震兩京。難忘春風風人時,入地甘霖細無聲。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