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光亮

(清朝武官)

鎖定
吳光亮(1834年-1898年) [4]  ,字霽軒,名家霽,廣東英德黎溪松崗村人,清代官員、名將。 [1] 
吳光亮出身貧苦,十三歲時離家出走,自謀生計,闖蕩江湖。十八時投奔效江西贛標中營。後主將遮拉布村選壯勇組建“飛虎軍”,被委以頭目,在征戰江西各州縣中大振軍威。不久,率飛虎軍轉隨左宗棠渡江追剿太平軍。在浙江,金華等地大敗歸附於太平天國的反清勢力。同治五年(1866年),班師回閩,吳光亮獲得賞戴花翎,被賜予“誠勇巴圖魯”名號。歷官廣東順昌副將,建延楓總兵、署閩粵南澳鎮總兵。同治十一年(1872年),因丁父憂辭官回鄉。同治十三年(1874年),吳光亮會銜奏調台灣,統領開山撫番事宜。 [2] 
光緒元年(1875年),率部開通了彰化林圮埔至後山璞石閣的道路。歷任福寧鎮總、台灣鎮總兵等職。光緒十九年(1893年),奉令回台駐防新竹、苗栗,部署未定,倭人竄來,雙方激戰於鳳山,被吳光亮大敗。 [2]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奉命赴台抵抗入侵倭寇,與日軍血戰數月,終因援軍不至而被迫撤離。後因清政府改變主戰初衷,割地求和所致,憂憤成疾,不久病逝。 [3] 
霽軒
所處時代
出生地
廣東英德黎溪松崗村
出生日期
1834年
逝世日期
1898年
主要成就
清朝記名提督
主要作品
用土著通俗語言編成《書》
本    名
吳光亮

吳光亮人物生平

吳光亮(1834—1898年),字霽軒,英德黎溪松崗村人,家貧,只讀過兩年私塾。少年時曾跟隨伯父在羅姓富户做工,蒙受凌辱。咸豐元年(1851年),十七歲的吳光亮投軍,自願效力江西贛標中營。因作戰有功,主將遮拉布認為他有軍事才能,令他招募壯士,另行組軍,命名飛虎軍。飛虎軍在江西、浙江、福建和廣東等地鎮壓過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軍。
吳一生戎馬。咸豐九年(1859年),授守備軍銜,次年升都司。同治元年(1862年),升遊擊;二年,升副將加總兵銜,署理福建順昌鎮協;四年,以總兵銜留福建補用;五年,署理福建建寧鎮,同年十一月補授福建南澳鎮,賞給三代二品封典;十一年,因父親去世,請假回鄉守喪;十三年,奉命渡台灣,統領全台軍務,督辦“開山撫番”之事。當時,台灣前後山的土著山民尚未開化,與客籍漢族居民關係不和。吳光亮到台後,寬嚴相濟,令其弟光忠率軍攻破土著山寨,擒獲其首領,凡脅從者全部釋放,並設宴款待,又贈給炊具,傳授烹飪技術。同時,指導山民開墾荒蕪,教會耕田織布。又用土著通俗語言將“禮義廉恥,孝悌忠信”八綱的儒學思想編成《撫番書》,聘請教師,開辦學塾,動員土著學齡兒童學習,選擇保送優秀青少年參加考試,有考入縣以上就讀的生員。他安撫土著有方,使土著在生產、生活、文化教育等方面受益不淺,化解了土客籍居民的矛盾,使土著感德歸化。
光緒元年(1875年),吳光亮被朝廷列入記名提督;二年,補授福建福寧鎮;三年,調補福建台灣鎮;四年,賞穿黃馬褂;十年,署理漳州鎮;十三年,三任台灣鎮;十九年,調浙江統領軍營;二十一年,61歲的吳光亮奉命第四次駐防颱灣,此時,清廷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把台灣地區、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台灣軍民對朝廷屈膝求和政策不滿,堅持愛國守土。吳光亮在新竹、苗栗部署未完,即與進犯的日軍在鳳山橋交戰,把日軍打退。清廷下諭停止抵抗,斷絕糧械供應。在極端困難條件下,吳光亮與弟弟光忠及全體將士退往台南、大港口等處,繼續抗擊日軍,日軍懸賞五萬金捉拿他而未得逞。吳光亮守土數月,由於沒有援兵,糧械殆盡,被迫乘搭英國船舶撤離台灣地區回到大陸,因此憂憤成疾,告假回鄉養老。
吳光亮是咸豐、同治間名將,多次得到皇上賞賜,曾誥授“建威將軍”、“誠勇巴圖魯”名號,賜克食,賞武金,御筆“梅花”、“福祿壽”等條幅。他聲名顯赫,卻持節高尚,不樂逢迎,在官場中不受污染,他常對人説:“子孫不肖我,要錢做什麼;子孫肖過我,要錢做什麼?”他將一生的積蓄用於桑梓的建設,改建松崗村全村房舍,在村東側修建一座頗具規模的東書房(後為松崗小學,近年改為光亮小學),在黎洞圩建造表忠祠、公和社學(後改為黎溪中心小學),在黎洞坑口下角建文塔,在皇城口建義冢。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九月,吳光亮在家病逝,享壽64歲,葬於黎溪串珠山。

吳光亮主要作品

用土著通俗語言編成《書》

吳光亮主要成就

清朝記名提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