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仁寶

(農村基層幹部的傑出代表、原華西村黨委書記)

鎖定
吳仁寶(1928年11月17日—2013年3月18日),男,漢族,出生於江陰縣華墅鄉吳家基。1951年加入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4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7年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農村基層幹部的傑出代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模範帶頭人,原江陰市華西村黨委書記 [8] 
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吳仁寶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並獲評華西村改革發展的帶頭人。2019年9月,被授予“最美奮鬥者”稱號。 [3] 
中文名
吳仁寶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28年11月17日
逝世日期
2013年3月18日
出生地
江陰縣華墅鄉吳家基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吳仁寶人物生平

1928年11月17日,吳仁寶出生在江蘇省江陰縣華墅鄉吳家基(江陰市華士鎮華西村)。
1954年2月參加工作。擔任華士瓠岱鄉人民政府財糧委員,他以國家幹部的身份進入了政府序列。
1957年下半年,全國經濟困難,精兵簡政下放幹部,吳仁寶“下崗”。
1957年11月,江陰縣撤區並鄉後現華西村地域由原屬瓠岱鄉改屬華墅鄉,取名華墅鄉第23高級社,吳仁寶任華墅鄉第23高級社黨支部書記。
1958年8月,23社與附近的泰清、馬橋、立新三個高級社合併,稱躍進社,吳仁寶改任躍進社黨支部書記。
1961年10月15日,華墅人民公社17大隊,分為華西(因在華墅人民公社最西邊,故名)、前進、向陽、立新4個大隊。吳仁寶任華西大隊黨支部書記。
1967年,吳仁寶到大寨學習,建電站、修水渠,轟轟烈烈的造村運動再次開始。
1968年起,《人民日報》等相繼走進華西,吳仁寶就此帶着華西村踏上“典型”之路。一邊當學大寨的典型,一邊在暗中辦起了小五金廠。因此也賺了不少錢,首先富了起來。 [4] 
1972年,華西村糧食畝產超過一噸,成為當年的“農業學大寨”樣板村。吳仁寶“一戰成名”,但他並不滿足於這些。“發展農業也就是填飽肚子,老百姓手裏沒錢。”早在“以糧為綱”的年代,吳仁寶就開始尋找致富之道。隨着改革開放到來,工業興村的路徑選擇終於正大光明地浮出水面。
1974年2月-1975年4 任江陰縣委副書記、華西大隊黨支部書記。
1975年4月-1981年5月任 江陰縣委書記、華西大隊黨支部書記。
1981年5月-1987年4月 任江陰縣(市)人大副主任、華西大隊黨支部書記。
1981年,吳仁寶的江陰縣委書記職務被免,擬調任蘇州地委農工部副部長,53歲的吳仁寶感謝組織的關懷,但自願放棄,義無反顧回華西幹老本行,即使是在當時,這也絕對是幹部能上能下的範例!
1983年,華西大隊恢復為華西村,吳仁寶繼續擔任村黨支部書記。
1984年12月17日,華西村黨支部改選為華西村黨總支,吳仁寶當選為黨總支書記。
1987.04~2003.07 華西村黨總支書記、黨委書記,華西農工商實業總公司、江蘇華西實業總公司董事兼總經理,江蘇華西集團公司董事長。
1989年7月1日,華西村建立黨委,吳仁寶擔任村黨委書記。
1995年7月28日,中共華西村第三次代表大會召開,吳仁寶當選為黨委書記。
1995年8月-11月寧夏黑龍江分別建立兩個省外華西村,開墾荒地上千畝,興辦企業幾十家,幫扶受益村民數萬人。
1998年2月3日,中共華西村第四次代表大會召開,吳仁寶當選為黨委書記。
2003.07~2013.03華西集團公司副董事長兼副總經理,華西村黨村企總辦主任。
2003年起,吳仁寶不再擔任華西村黨委書記 [8] 
2005年,作為封面人物登上美國《時代週刊》。 [5] 
2013年3月18日,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5歲。 [2] 
吳仁寶是黨的十大、十一大、十七大代表,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範、全國道德模範、中國十大扶貧狀元等稱號 [8]  [12] 

吳仁寶個人生活

81歲的吳仁寶走起路來仍像是一路小跑。白襯衣、黑布鞋、矮個頭,略微駝背,嘴裏叼着一支將熄的香煙-據説這是他的絕活-思考時點燃一支煙一口氣抽完。華西村民族宮禮堂裏坐滿了來自山東、新疆、浙江、上海等20多家單位的考察團和參觀團,頭頂上的五星燈佈局,恍若置身人民大會堂,大家紛紛拿出相機翹首以待。2003年激流勇退後,老書記每天上午的報告會就成為華西村最大的旅遊亮點。
吳仁寶依靠對政策的嗅覺,每天早晨6點30分準時收聽廣播新聞,晚19點定期收看《新聞聯播》,即便出差在外也雷打不動。 [4]  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説吳仁寶“一個會議賺了一個億”,其實是在1992年3月初的一天,鄧小平南巡講話播出後,吳仁寶當天夜裏2點鐘召集黨員幹部大會,發動全村人立刻奔赴全國各地用盡各種辦法購進原材料。果然,待到3月11日“講話”精神傳達到基層,原材料價格迅速上漲幾倍。即便已經退休,吳仁寶仍保留着半夜召集會議的習慣,迅速傳達政策動向。

吳仁寶主要成就

在吳仁寶的推動下,從1957年開始,吳仁寶在華西村黨支部、黨委書記,他帶領村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使華西村由一個欠債累累的貧困村,逐步發展成為人均存款超百萬元的“天下第一村”。華西村不僅帶動了周邊十多個村莊共同致富,幫助寧夏、黑龍江分別建成了“省外華西村”,還為全國培訓了數以十萬計的農村基層幹部。 [5] 
1996年,華西村工業經濟總量超20億元,銷售收入18.9億元.利潤2.2億元.全村居民住房別墅化,30%的村民家庭擁有轎車,户户存款超過6位數。華西村積極扶持貧困村的經濟發展,確定在“九五”期間幫助周邊和中西部貧困地區的8個村、8000人脱貧致富。
從1964年至1972年,吳仁寶帶領華西人一股勁苦幹了8年,把原來1300多塊七高八低的零星田塊,改造成400多塊能排能灌的高產穩產大田,贏得了人變、地變、產量變。《15年規劃》提前7年實現。到了1976年,當時的華西大隊工副業達28.2萬元,已佔全年總收入的54.4%,集體積累(合資產)已經有60萬元,“做煞大隊”(當地土話,意為幹活幹得太苦)變成遠近聞名的幸福村。 1979年9月,華西大隊首次受國務院嘉獎。1983年,華西大隊改為華西村,吳仁寶擔任華西村黨支部書記。1979年,正是全國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時候,吳仁寶卻提出了一個調整產業結構的方案:全村500多畝糧田由30多名種田能手集體承包,絕大多數勞動力轉移到工業上去。後來,在吳仁寶的安排下,一些村民們外出學手藝,回村後陸續辦了鍛造廠、帶鋼廠、鋁材廠、銅廠等。在那段時間,華西人陸續辦起了以冶金、紡織和有色金屬為主的40多個企業,全村95%以上的勞動力投入到了工業生產。1980年,華西的工農業總產值突破1億元,成為江蘇省第一個“億元村”。 [1]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吳仁寶就提出,華西富了,要不忘國家、不忘集體、不忘左鄰右舍。多少年來,吳仁寶帶頭踐行自己的諾言,關心周邊村的經濟社會發展,關愛周邊村村民的安居樂業。羣眾自編順口溜來表達:“兒好、女好,不如華西村好,千謝、萬謝,要謝仁寶大大。”(注:大大是地方方言,是哥哥的意思,比吳仁寶小的周邊村民一般都親切地稱他為仁寶大大)。為了分享華西村的經驗,從2001年開始,一批周邊村子先後自願併入華西村。在他的推動下,華西村支援黑龍江和寧夏各建了一個“華西村”。他還為中西部20多個省區舉辦100多期培訓班,又通過“智力扶貧”,帶動外地10萬人脱貧致富。 [1] 

吳仁寶所獲榮譽

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吳仁寶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並獲評華西村改革發展的帶頭人。 [6] 

吳仁寶獲獎記錄

所獲獎項
榮譽稱號
  • 2019    獲得最美奮鬥者稱號[3]     (獲獎)    
  • 2006-02-06    獲得了“無錫共產黨員楷模”的榮譽稱號    (獲獎)    
  • 1995    獲得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獲獎)    
  • 1989    獲得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獲獎)    
先後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兩次)、全國農業勞動模範、全國十大扶貧狀元、中國十大鄉鎮企業功勳、全國民族團結模範先進個人、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獎特等獎、全國五好文明家庭、全國鄉鎮企業十大新聞人物、中國農村新聞人物、香港“紫荊花杯”中國傑出企業家成就獎、中國經營大師、中國功勳村官、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標兵、江蘇省100名勤政廉政好乾部、江蘇省廉政代表等榮譽稱號,作為江蘇省“道德楷模、時代風範”先進典型、江蘇省“三創之星”,其先進事蹟在全省進行廣泛宣傳。
曾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範、全國道德模範、中國十大扶貧狀元等稱號。

吳仁寶家庭情況

四子:吳協恩 [11] 

吳仁寶人物評價

華西村是中國的新加坡,吳仁寶是華西村的李光耀。(美國出版的《重新發現中國》評
數十年來,他始終堅信“人民幸福就是社會主義”,堅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帶領全村黨員、羣眾艱苦創業,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把一個貧窮落後的小村莊建設成為享譽海內外的“天下第一村”,2012年華西村地區生產總值超過580億元。在村集體經濟不斷髮展、村民收入持續增加的同時,吳仁寶堅信“口袋富了不算富,腦袋富了才是富。”物質上富裕起來的華西在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建設方面同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華西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傑出典範。吳仁寶堅持“一人富了不算富,集體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國富了才算富”的共同富裕信念,華西村逐步將周邊20個村作為直接帶動對象,納入共同發展,還分別建成“黑龍江華西村”、“寧夏華西村”,形成“大華西”格局。此外,通過培訓數以十萬計的農村基層幹部,為全國的基層黨組織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了傑出貢獻。 [8] 
吳仁寶是中國農村黨員幹部中的一名傑出代表,他的一生不愧是忠心為黨、赤心為國、熱心為民的一生。他雖然離開了我們,但精神長存。(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
吳仁寶老書記是江陰人民引以為傲的精神豐碑。他以一個共產黨人的博大胸懷、非凡膽略和宏大氣魄,帶領華西人民高舉旗幟、開拓進取,創新實踐出了一條符合華西發展的康莊大道,也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探索了道路、作出了示範;他以強大的人格魅力、先進的思想理念、務實的行為表率,影響、感染、激勵了一代又一代江陰人激情超越、不懈奮鬥,為江陰當好全國縣域經濟發展的排頭兵激發了豪情、鼓舞了鬥志、注入了動力。儘管吳仁寶老書記已經離開了我們,但他的精神永存、思想永在,他發展華西的卓越貢獻、造福羣眾的光輝業績和為民務實清廉的優良作風,都深深銘記在每一個江陰人的心中,永遠值得學習和緬懷。(無錫市委常委、江陰市委書記陳金虎
吳仁寶始終站在農村改革發展的最前列,率領華西村民“七十年代造田、八十年代造廠、九十年代造城、新世紀騰飛”,實現了從農業樣板村到農村工業化、農村城鎮化再到農村現代化的一次次跨越,走出了一條農村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合作雙贏、共同富裕的發展新路,開創了超大型村莊民主管理體制建設的先例。 [7] 

吳仁寶後世紀念

2014年3月18日,是華西村老書記吳仁寶逝世一週年紀念日,華西村黨委組織召開學習吳仁寶踐行羣眾路線座談會,各界人士在深切緬懷老書記的同時,就其身前秉行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共富和帶富的理念和實踐進行了充分研討。 [9] 
2016年3月20日,華西舉行紀念吳仁寶老書記逝世三週年活動,以座談交流的形式,深切緬懷吳仁寶老書記為華西、為江陰、為中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的重大貢獻,追思他為黨、為人民、為國家不懈奮鬥的偉大精神,學習他一生踐行羣眾路線、生命不息、服務不止的崇高風範。
2016年9月21日,江蘇省供銷總社在諸紀錄主任帶領下來華西舉行“學習吳仁寶老書記座談會”。
紅底黃字標語:“一個共產黨員就是為民利益的一面旗幟”,是華西村第一代“帶頭人”、原黨委書記吳仁寶的話,吳仁寶以人民利益為先,始終本着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實事求是的精神,他總結為“三聽三不”——聽領導的不走樣,聽國外的不走神,聽百姓的不走偏。他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實事求是的共產黨員的精神在華西村得到了傳承。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