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九齡

鎖定
吳九齡(1718—1781)字景文,沭陽人。任山西長治縣令,為官愛民,後以政績升廣西梧州知府。又任廣東糧驛道。後調雷瓊兵備道,不久升長蘆鹽運使。曾主修《長治縣誌》《梧州府志》。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卒於任上,享年63歲。
中文名
吳九齡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718年
逝世日期
1781年
出生地
沭陽
代表作品
《長治縣誌》《梧州府志》
祖父支柔,山東文登知縣,海寇侵擾,親率兵平定,使縣境安定,又令民田畔種柳,以正田界,杜爭訟,民稱吳公柳。父鬱考,授州同知,英年早逝。九齡少孤,廢科舉業,以錢財得授山西長治縣令,承家風,為官愛民,不計個人得失。上任時長治歲飢,申祥請賑,郡守以未請示上司為由拒之。九齡辯曰:“長治距省會千里,文牒需時,民朝不保夕,俟得請,皆餓殍矣。”上司告誡:“後聞獲罪,令弗悔!”九齡救民心切,置仕途吉凶於不顧,毅然自行開倉濟民,並遍歷鄉村,查災問貧,撫卹災民。後以政績升廣西梧州知府。梧州税收不足,幕僚欲設卡稽查,增加税額,九齡不允,告誡曰:“為官之道在安邦愛民,民困則亂。”
九齡任廣東糧驛道,適沙灣盜侵擾民,官兵搜捕無果,遂輕騎入巢,曉之以理,盜散去。廣西大羅山礦毗鄰安南,安南數千人越關採礦,常生械鬥,時有傷亡。九齡奉檄親赴礦場察訪,認為遷徙居民不易,遂罷開礦議,並治其首犯,餘皆散去,安南人不再越關牟礦利。後調雷瓊兵備道,不久升長蘆鹽運使
九齡在長治、梧州任上皆修學宮,建書院,設義學,並主修《長治縣誌》、《梧州府志》。在長治辦義田、義冢,收容流民,於梧州造橋利民。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