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吳展

(紅四軍第十師參謀長、黃埔軍校一期生)

鎖定
吳展,名鵬昌,字凌霄,號修翎。1899年6月25日生於安徽省舒城縣闕商鄉衞莊村吳家老圩一個地主家庭。兄弟6人,吳展居五。吳家是當地有名的名門大族。吳展幼年曾就讀於板山宿儒王學陽先生。 [1] 
別    名
鵬昌
凌霄
修翎
出生地
安徽省舒城縣
出生日期
1899年6月25日
逝世日期
1933年
本    名
吳展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畢業院校
黃埔軍校
性    別
人物生平
由於他天資穎悟,頗得王先生器重。後入舒城第二高級小學。這所學校的教員多為同盟會會員,辦學開明。因此,吳展得以受進步思想薰陶,常在校刊《桃溪浪》上發表進步文章。
1919年秋,吳展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安慶省立第一中學。他生活簡樸,學習用功,成績優秀。平時沉默寡言,但每每發表意見時,卻侃侃而談,十分中肯。他對人亦甚誠懇,被同鄉同學尊為學長。
安慶時為安徽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新青年》、《嚮導》、《社會發展史》、《國家與革命》等進步書刊在學生中廣為流傳,吳展受其啓迪和激發,積極參加蔡曉舟、舒傳賢等人發起創建社會主義青年團的活動,以及反對軍閥和抵制日貨愛國學生運動。
1922年夏,吳展畢業回鄉。舒城劉家院的幾户鄉紳因慕其學識,曾以年俸60銀元聘請吳展教授其子。吳展因“道不同而難以為盟”,堅辭不就。此時,他常為報國無門而苦惱。
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支持幫助下,於1924年春在廣州創辦黃埔軍官學校,面向全國招生。吳展得此消息,十分高興,遂瞞過家庭,向農民潘施禮借貸4塊銀元,奔赴廣州,經考試錄取為黃埔軍校第一期生。
經過半年時間學習,吳展於同年11月畢業。因才華出眾,被留校擔任特務營營長,後任農民運動講習所教員。期間,他參加了以蔣先云為領導的青年軍人聯合會,與國民黨右派和孫文主義學會中的反共分子作鬥爭。
1925年春,以黃埔軍校學生為骨幹,舉行了第一次東征,吳展隨葉劍英領導的教導團奮戰兩個多月,平息了陳炯明叛亂。不久,黃埔軍校政治科遷往武漢,組成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惲代英任政治教官,鄧演達、譚延闓、徐謙為校務委員,施存統、蕭楚女任教官,楊樹松任總隊長,徐向前任一隊隊長,吳展任四隊隊長,從事軍事訓練工作。訓練中,吳展對學生要求嚴格,一絲不苟。同時,他還積極領導學生參加武漢人民收回英租界鬥爭。
1927年,蔣介石、汪精衞先後發動反革命政變、叛變革命。8月1日,中國共產黨發動了舉世聞名的南昌起義。事前,吳展隨武漢軍校準備參加起義,但部隊行至九江,被張發奎發現並繳了械。經葉劍英建議,張發奎同意把這支部隊改為第二方面軍教導團,由葉劍英親自擔任團長,吳展任教導營營長。後因途中周折未能參加南昌起義。教導團繼續南下,準備相機舉行暴動。10月中旬,教導團由花縣開往廣州。為了充實黃埔軍校的革命力量,吳展被調任黃埔軍校補充營營長。
11月26日,中共廣東省委召開會議,決定成立行動委員會,舉行廣州起義,後因計劃泄露,原定12月13日起義被迫提前於11日舉行。由於準備倉促,原定參加起義人員未及通知,吳展於13日才知道已經起義。他立即率領補充營過江抵達白雲山。可是,由於李濟深、張發奎、黃琪翔等已和帝國主義勾結起來,向起義軍反撲,攻入廣州市,起義軍總指揮張太雷不幸犧牲,起義軍被迫退出廣州市,向花縣撤退,吳展乃率領補充營向花縣進發。途中遭到地主民團阻擊,吳展立即命令彭鏡秋通知各連,阻擊敵人。補充營邊打邊進,終於15日到達花縣,與教導團勝利會師。16日部隊進行了整編,教導團與補充營編為紅四師,葉鏞任師長,徐向前任第十團黨代表,吳展任團參謀長。整編後,部隊1000多人繼續向海陸豐進發。途中,吳展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更加堅定了革命的信念。1928年元旦,紅四師抵達海豐城。次日,中共東江特委召開了熱烈的歡迎大會。嗣後,吳展調任海陸豐蘇維埃工農民主政府委員,協助彭湃工作。
由於敵人的“圍剿”,海陸豐革命失敗,剩餘力量撤出海陸豐,轉戰甲子港、惠來、惠陽、普寧、博羅、增城等地。在戰鬥非常艱苦,部隊不斷減員,彈藥消耗很大的情況下,中共廣東省委決定部隊分批轉移,保存革命實力。1928年春,吳展、賀誠、彭鏡秋等10餘人乘坐木船抵達香港。在香港,吳展和彭鏡秋結成伉儷。
數月後,吳展由組織介紹去上海,找中共中央分配工作。中央一時未予分配,他便偕彭鏡秋返回舒城,稍停留即去安慶,住安慶近聖街,很快和安慶中共黨組織取得了聯繫。因吳展曾在一中讀過書,安慶熟人較多,不便經常露面活動,乃將彭鏡秋安置在安徽省婦女協會當幹事。期間,吳展經常去上海向黨中央請示工作。後來,彭鏡秋因在婦女協會不便開展工作,便辭去職務,和吳展遷居菱湖。
1930年,李立三極力推行“以武漢為中心的一省或數省的革命暴動首先勝利”的“左”傾錯誤路線,八九月間,吳展受命去南京做兵運工作,發動南京駐軍進攻武漢,未獲成功,被迫重返安慶菱湖。不久,吳展和彭鏡秋便被特務盯梢,幾易住所,才把敵人甩掉。由於在安慶的活動愈加困難,不能立足,吳展遂決定離開安慶,去找黨中央分配工作。因時間緊迫,來不及與組織接頭,只好交待可靠的鄰居謝世豪,讓他轉告中心縣委委員、他們的聯繫人小汪,請中心縣委把他和彭鏡秋的組織關係轉到上海黨中央。
是年初冬的一天,吳展和彭鏡秋攜帶行囊,分乘兩輛黃包車,匆匆住進江邊的一家旅館。在漁歌唱晚、萬家燈火的時候,他們登上了開往上海的輪船,又開始了新的征途。
吳展到達上海後,經兩個多月才和黨中央取得聯繫。不久,被分配到中共中央軍委工作。彭鏡秋被分配在軍委機關刻鋼板、印文件。這時,他們遷到四川北路一條弄堂內的一間前樓居住,後樓就是周恩來和陳賡的辦公室。在這段時間內,吳展在中央軍委和周恩來的直接領導下工作。
1931年1月,根據中共中央決定,紅一軍和紅十五軍合編為紅四軍,下設第十、第十一兩個師和一個獨立團。為了充實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軍事力量,中共中央軍委派吳展和張琴秋一起去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工作,吳展任紅四軍第十師參謀長。彭鏡秋仍留在上海。
11月7日,紅四軍和紅二十五軍在湖北黃安七星坪改編為紅四方面軍,徐向前任總指揮,陳昌浩任政委,轄紅四軍和紅二十五軍,紅四軍下設第十、第十一、第十二3個師。第十師師長倪志亮,政委甘元景,吳展仍為參謀長。
1932年初,紅四方面軍發起商潢戰役,目的是奪取商城,使鄂豫皖和皖西兩塊革命根據地連成一片。總指揮部採取“圍點打援”、“圍而不攻”的戰術,設重兵於商潢公路兩側,伺機消滅來援之敵。第十師、第十一師置於左側,紅二十五軍第七十三師置於右側,擔任迂迴包抄任務。吳展直接組織指揮特務第二連和師部特務隊在左側配合兄弟部隊阻擊曾萬鍾等部之敵。當時正逢雪後,道路泥濘,部隊行動困難。吳展克服高度近視的困難,親臨陣地,偵察敵情。1月30日晚8時,吳展在江家集接到特務二連傳令兵送來的情報,他當機立斷,立即下達命令:特務第二連和特務隊星夜趕到北亞江,配合潢川獨立營,阻滯敵人前進,並想盡一切辦法查明敵情。
部隊接到吳展命令後,迅速向北亞江進發,爭取了時間,取得了打援的主動地位,保障了紅軍大隊執行總指揮部的作戰計劃。紅十一師和紅十二師一部沿商潢公路以南向豆腐店西南運動,迂迴成功;紅七十三師沿商潢公路以北向豆腐店西北方向運動,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鉗子,把湯恩伯、曾萬鍾、張鈁幾個師壓在方圓十餘里的平川裏,殲滅其兩個師,取得除夕豆腐店大捷。
3月上旬,蘇家埠戰役開始,第十師擔任狙擊突圍之敵的任務。22日,第十師先頭部隊與蘇家埠出援青山店之敵遭遇,殲敵一個營,迫使敵人退回蘇家埠。吳展指揮部隊猛打,乘勝包圍蘇家埠,使敵內無糧彈,外無援兵,束手待擒。
潢安、商潢、蘇家埠、潢光四大戰役的勝利,使紅四方面軍空前壯大,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發展處於極盛時期。但是,由於張國燾實行家長制領導,推行“左”傾機會主義路線,致使第四次反“圍剿”失敗,部隊被迫轉移。
同年11月,紅四方面軍翻越大巴山,進軍通江,攻克南江,佔據巴中,開始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紅四方面軍在立足川北,擴大紅軍,厲兵秣馬,發展革命根據地,取得西征勝利的大好形勢下,張國燾卻藉口“肅反”,以“改組派”、“第三黨”、“右派”等莫須有罪名,先後將紅軍大批高級指揮員逮捕殺害。1933年春,吳展在四川通江也不幸被張國燾逮捕殺害,時年僅32歲。
吳展雖然犧牲了,但他的英雄事蹟卻永遠為人們所稱頌。當時曾與他一起在紅十師工作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將軍王進軒在回憶吳展時深有感觸地説:“吳展同志是一位傑出的指揮員,是一位有文化、有科學知識、有軍事素養的高級幹部,他在紅十師工作時間,對部隊軍事訓練抓得很緊,部隊的戰術、技術水平有明顯提高”。“吳展同志在作戰時,親臨前線指揮,及時瞭解敵我雙方情況的變化,及時靈活地指揮,有力地打擊敵人。他在作戰中非常重視運用和發揮戰術、技術的作用。他常對幹部戰士們説我們打仗要多動腦筋,多想辦法,要以勇敢加智慧和敵人鬥。有了勇敢又有了智慧,就能戰勝在兵力兵器佔絕對優勢的敵人。”“吳展同志工作深入,他經常到連隊看望戰士,和幹部戰士促膝談心,瞭解部隊思想情況和工作情況,發現問題,及時予以説服教育,具體地指導連隊工作。”“吳展同志謙虛謹慎,平易近人。他的生活簡樸,除了行軍有乘馬之外,看不出他和戰士有什麼區別。他和所有幹部戰士都能接觸,談得來,大家也願意接近他,向他反映情況。他在部隊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吳展同志對參謀工作非常認真細緻,他身居參謀長高位,在大小工作上都勤勤懇懇,一絲不苟,深入實際,親自動手。” [1] 
參考資料
  • 1.    吳展  .中華英烈網[引用日期2015-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