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含油氣盆地

鎖定
含油氣盆地指地殼上具有統一的地質發展史並已發現油氣田的沉積盆地。由於含油氣盆地具有統一的地質發展史,因而發育着統一的油氣生成、運移和聚集等基本石油地質條件及特徵,有其特定的規律性。含油氣盆地是油氣生成、運移和聚集的基本地質單元。 [1] 
中文名
含油氣盆地
外文名
petroliferous basin
實    例
塔里木盆地、洛杉磯盆地
分    類
裂谷盆地、前陸盆地、克拉通盆地

含油氣盆地介紹

對於含油氣盆地的理解,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具有統一的地質發展歷史。
(2)在地殼上必須是曾經是一個窪陷區,有較厚的沉積岩層分佈,曾經歷長期、持續、穩定沉降狀態,以造成對生油有利的環境。
(3)經受一定程度的構造運動,以推動油氣運移和形成圈閉,當然,構造運動不能過度強烈,不致破壞油氣生成和聚集。
  (4)盆地內生、儲、蓋層、圈閉發育,並具有良好的生、儲、蓋組合。
(5)含油氣盆地的範圍大小不一,差別很大,面積從幾十平方公里到上萬平方公里。如世界上最大的含油氣盆地-波斯灣盆地,面積達296.17萬平方公里;我國最大的含油氣盆地-塔里木盆地,面積為55.7萬平方公里;我國西部的民和盆地,面積僅9000平方公里;美國西部的洛杉磯盆地,面積僅3900平方公里。
(6)含油氣盆地內部可以進一步劃分為不同的大地構造單位,各單元的沉積過程和油氣生成、聚集條件在具全盆地共性的基礎上,可以有一定的差異性。如渤海灣盆地是新生界盆地,這是統一的,但其南部以古近系(下第三系)含油為主,北部以新近系(上第三系)含油為主;油氣豐富程度也有差異。
  (7)盆地內存在油氣田。 [2] 

含油氣盆地構造

含油氣盆地從整體上是一個統一的沉降區;但就其內部來説,無論是基底還是沉積蓋層,並非都是一個簡單的光坦凹面或平面,其基底不僅有起伏,沉積蓋層也常有各種變形。由於基底和蓋層的性質不同,含油氣盆地的構造特徵也較複雜。因此,其內部又可進一步劃分為若干個次一級構造單元。
在一般盆地內,基底起伏形成的隆起與坳陷屬一級構造單元。隆起以相對上升佔優勢,沉積蓋層較薄且往往發育不全,沉積間斷較多,在毗鄰坳陷的翼部容易出現地層超覆和巖性尖滅帶,有利於油氣聚集。坳陷是盆地內基底埋藏最深的區域,沉積蓋層發育完全,厚度大、巖性巖相穩定,是有利於油氣生成的區域,成為含油氣盆地的油源區。
盆地邊緣的斜坡區,也屬於一級構造單元,同毗鄰坳陷的隆起翼部相似,也是有利的油氣聚集區。盆地內最低一級構造單元為背斜、單斜和向斜,俗稱三級構造(或局部構造),是形成油氣田的構造單元。由局部構造組成的構造帶即為二級構造單元,控制油氣聚集帶的形成。
對一般含油氣盆地而言,多包括上述三級構造單元。但是,在某些地質構造較複雜的大型含油氣盆地內,在隆起與坳陷之下,還可劃分出次級單元凸起與凹陷,因不帶普遍性,可列為亞一級構造,不必另立級別。 [3] 

含油氣盆地分類方法

在油氣勘探中,為了將未知含油氣盆地與已知含油氣盆地進行對比,常常將沉積盆地或含油氣盆地進行分類。含油氣盆地分類方案較多,歸納起來,主要有3大類:
①按槽台學説劃分盆地類型,這種分類從20世紀50年代起沿用至今。主張這種分類的代表為И.О.布羅德;
②主要是根據板塊活動的性質進行盆地分類,以W.R.迪金森(1974,1977)和A.W.巴利(1980)為代表;
③以古生代槽台體制和中、新生代板塊構造體制為基礎進行盆地分類,主張此方案的為中國朱夏(1981)。
此外,有些石油地質學家,主張採用以地球動力學為基礎的盆地成因分類。例如,中國陳發景等(1981)和M.P.沃森(1986)主張,將中國中、新生代盆地劃分為裂谷型盆地和前陸(或撓曲)型盆地兩大類。中國劉和甫(1986)劃分為張裂環境、擠壓環境、剪切環境和重力環境4類。在上述的盆地分類方案中,盆地類型都是指某一時期的原型,實際上很多盆地都是由幾種盆地原型有規律組合而成,D.R.金斯頓(1983)稱之為多旋迴盆地。除少數較年輕的中、新生代盆地外,普遍為多種類型疊加的古生代和中、新生代盆地。因此,盆地的形成、構造演化是當前盆地研究中的重要課題之一。區分不同旋迴時期不同性質的盆地,可以對含油氣遠景作出正確的評價。

含油氣盆地三大類盆地

含油氣盆地前陸盆地

前陸盆地是指位於褶皺山系與毗鄰克拉通之間的沉積盆地。它包括從山前坳陷到克拉通邊緣斜坡的過渡區。前陸盆地形成於擠壓構造環境,其特點是:結構不對稱,靠近造山帶一側較陡,在其演化過程中遭受變形作用;盆地近克拉通一側較寬緩,與地台層序逐漸合併。
西加拿大盆地、波斯灣盆地、落基山盆地、東委內瑞拉盆地、阿拉斯加北斜坡盆地、阿巴拉契亞盆地等都是前陸盆地。

含油氣盆地裂谷盆地

裂谷盆地一般指大型岩石圈拉張破裂而形成的長型斷陷或坳陷。中國東部中、新生代裂谷盆地的形成演化大體可劃分為以下幾個主要發展階段:
(1)初始張裂階段:由於太平洋板塊俯衝,上地幔物質熱膨脹作用造成局部異常,斷裂活動導致盆地初始斷裂,並伴有強烈岩漿活動。
(2)斷陷發育階段: 太平洋板塊俯衝強烈,上地幔物質熱膨脹作用加劇,斷塊、斷陷差異沉陷十分強烈。
(3)坳陷發育階段:太平洋板塊俯衝減弱,俯衝帶向東遷移,上地幔物質由熱膨脹轉為冷卻收縮,地殼整體下沉,由斷陷轉為坳陷發育階段。

含油氣盆地克拉通盆地

克拉通盆地是在板塊離散的條件下完全形成於陸殼之上的盆地。克拉通盆地包括形成在克拉通周邊環境的和克拉通內部的盆地。克拉通盆地是局部熱源之上的熱隆起、低密度地殼表層的剝蝕、變薄、冷卻、收縮和最後沉降的結果。 [2] 
參考資料
  • 1.    劉希聖;黃醒漢,王治同,遲瑛琳.石油技術辭典 :石油工業出版社 ,1996-08
  • 2.    湯良傑,金之鈞,漆家福,盧華復. 中國含油氣盆地構造分析主要進展與展望[J]. 地質論評,2002,(02):182-192.
  • 3.    李忠,陳景山,關平. 含油氣盆地成岩作用的科學問題及研究前沿[J]. 岩石學報,2006,(08):2113-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