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含水帶

鎖定
自然界中有些含水層不呈層狀,岩層含水受局部構造因素控制,如張性斷裂帶可能成為地下水儲存和運移的場所,含水層呈脈狀分佈,可稱含水帶。 [1] 
中文名
含水帶
外文名
water-bearing zone
形    狀
帶狀、脈狀等
學    科
水文地質學
特    點
多處於構造破碎帶
影響因素
地質構造作用、風化作用

含水帶地質意義

長期以來,人們已習慣於使用“含水層”、“隔水層”等水文地質述語。這對於層狀的、均勻的岩層是很適宜的,因為其含水、隔水邊界與岩層邊界是一致的。但對不均勻的岩層或巖體,這些述語就不確切了。在基岩中,一個含水的斷裂帶可以切穿不同的岩層或巖體,在同一個岩層或巖體裏,岩石斷裂破碎的地方含水,沒有斷裂的地方就不含水。所以,基岩中的含水、隔水邊界,在多數情況下不受岩層、巖體形態的控制,與岩層、巖體並不一致,而是受地質構造或風化作用的控制。
如果我們籠統地把某一不均勻的岩層或巖體全部都看作為含水層或隔水層,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例如花崗岩體,在多數情形下是不含水的,但其中的一些構造破碎帶和風化裂隙帶卻含水。因此,在基岩地下水的研究中,除了使用“含水層”這一述語之外,還應當確立“含水帶”的概念。因為含水帶是基岩地下水埋藏和分佈的主要形式。 [2] 

含水帶定義特徵

含水帶是指主要受地質構造或風化作用控制而不受地質體限制的含水裂隙帶或含水岩溶帶。含水帶的形狀是多種多樣的,如帶狀的、脈狀的等。它們同不透水圍巖有時是呈逐漸過渡狀,沒有明顯的分界線。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應當根據實際情況使用不同的述語來説明基岩地下水的埋藏分佈情形。
凡是地下水埋藏分佈受巖性控制與地質體分佈一致者,仍然稱作含水層(層狀的)或含水體(非層狀的),凡是埋藏分佈不受地質體限制而主要受地質構造或風化作用控制的含水形式,不論是帶狀的、脈狀的或其它形狀的,均稱作含水帶。只有這樣,才能既反映出基岩地下水埋藏分佈的不均勻性,又能反映出它的規律性,使人們能夠正確地認識基岩地下水。 [3] 

含水帶含水帶分類

含水帶帶狀的含水帶

帶狀的含水帶,即分佈範圍較寬的帶狀、似層狀的含水帶。
①風化裂隙含水帶在基岩風化帶中,如果其下面未風化的母巖是不透水的岩石,可以使風化帶成為含水帶。
②與岩層褶曲有關的構造裂隙含水帶 例如背斜軸部張裂帶,褶曲轉折端張裂帶等含水帶。
③岩溶含水帶碳酸鹽類岩石地區地下岩溶分佈很不均勻,在岩溶發育的地方形成岩溶含水帶。

含水帶脈狀的含水帶

脈狀的含水帶,即分佈範圍呈狹長脈狀的含水帶。
①斷層破碎帶含水帶 即含水的斷層破碎帶。
②岩脈含水帶 侵入於不透水圍巖中的岩脈,沿脈壁及脈體裂隙較發育,形成含水帶。③侵入接觸帶含水帶岩漿岩侵入體與圍巖的接觸帶,如果裂隙較發育時,可形成含水帶。

含水帶管道狀或洞穴狀的含水帶

地下河這是岩溶地區一種特有的岩石空洞含水形式,由大型水平溶洞構成地下河或地下湖。與含水帶對應的岩石的相對不透水部份,則構成含水帶的隔水邊界,可稱之為隔水圍巖。隔水圍巖一般是裂隙和岩溶都不發育的比較完整的岩石。
在基岩找水實踐中,為了尋找含水層(帶),常需尋找隔水層或隔水圍巖。因為含水層(帶)不能離開隔水層(圍巖)而孤立存在。如果沒有隔水層(圍巖),含水層(帶)中就不能保存地下水。
參考資料
  • 1.    陳南祥主編,水文地質學,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8
  • 2.    劉光亞編著,基岩地下水,地質出版社,1979年12月第1版,第49頁
  • 3.    潘宏雨,馬鎖柱主編. 水文地質學概論. 北京:地質出版社,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