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君子之道費而隱

鎖定
《君子之道費而隱》出自《中庸》,全文主要講述的是: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進行闡發,正因為道不可須臾離開,所以,道就應該有普遍的可適應性,應該“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原理,發人深省。
(1)費:廣大。隱:精微深奧。(2)夫婦:匹夫匹婦,指普通男女。(3)與:動詞,參與。 (4)破:分開。(5)鳶飛戾天,魚躍於淵:引自《詩經·大雅·旱麓》。鳶,老鷹。戾,到達。(6)察:昭著,明顯。(7)造端:開始。
作品名稱
《君子之道費而隱》
作    者
子思
創作年代
戰國時代
作品出處
《中庸》
文學體裁

君子之道費而隱作品原文

君子之道費而隱(1)。夫婦(2)之愚,可以與知焉(3),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4)。《詩》雲:“鳶飛戾天,魚躍於淵(5)。”言其上下察也(6)。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7),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12章) [1] 

君子之道費而隱作品註釋

(1)費:廣大。隱:精微。
(2)夫婦:匹夫匹婦,指普通男女。
(3)與:動詞,參與。
(4)破:分開。
(5)鳶飛戾天,魚躍於淵:引自《詩經·大雅·旱麓》。鳶,老鷹。戾,到達。
(6)察:昭著,明顯。
(7)造端:開始。

君子之道費而隱作品譯文

君子的道廣大而又精微。普通男女雖然愚昧,也可以知道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聖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地方,普通男女雖然不賢明,也可以實行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聖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大地如此之大,但人們仍有不滿足的地方。所以,君子説到“大”,就大得連整個天下都載不下;君子説到“小”,就小得連一點兒也分不開。《詩經》説:“鳶鳥飛向天空,魚兒跳躍深水。”這是説上下分明。君子的道,開始於普通男女,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卻昭著於整個天地。 [1] 

君子之道費而隱作品讀解

這一章另起爐灶,回到第一章“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進行闡發,以下八章(13一20)都是圍繞這一中心而展開的。
正因為道不可須臾離開,所以,道就應該有普遍的可適應性,應該“放之四海而皆準”,連匹夫匹婦,普通男女都可以知道,可以學習,也可以實踐。
不過,知道是一回事,一般性地實踐是一回事,要進入其高深境界又是另一回事了。所以,道又必須有精微奧妙的一方面,供德行高,修養深的學者進行深造,進行創造性的實踐。
如此兩方面的性質結合起來,使道既廣大又精微,既有普及性又有提高性,既下里巴人又陽春白雪,説到底,是一個開放的、兼容的、可發展的體系。
道是如此,世界上的許多事情也都是如此。説到唱歌,卡拉0K誰都可以來上幾句,但要唱出歌星級水平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説用電腦打字,坐下來一兩個小時,一個完全的外行也可以打出一串字來,可要成為電腦專家就是另一回事了。説到下棋,知道下棋規則,棋癮大得不可思議的人滿街都是,可要成為一名真正的棋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凡事都有一知半解與精通的區別,匹夫匹婦與“聖人”的分別也就在這裏。 [2] 

君子之道費而隱作品出處

《君子之道費而隱》出自《中庸 [1] 
《中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作者為孔子後裔子思,後經秦代學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學人提到突出地位上來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並把《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並列稱為“四書”。宋、元以後,《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惡的人的本性。從人性來講,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實質上用現代文字表述就是“臨界點”,這就是難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中庸》的道中,孔子把“中庸”看成是一個最高的道德標準,也是他解決一切問題的最高智慧。其含義大致有三:

君子之道費而隱執中守正

就是 恪守中道,堅持原則,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

君子之道費而隱折中致和

就是 執兩用中 和而不同。

君子之道費而隱因時制宜

就是 與時俱進 通權達變 隨機應變
所以綜合起來,中庸,就是恪守中道,堅持原則,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在處理矛盾時善於執兩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穩定、和諧。並且隨時以處中,因時制宜,與時俱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