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制(英语:Monarchy)是国家元首为世袭君主的政体,由单一国家领袖行使名义上或事实上的政体权力,通常为世袭制,且为终身任期。从发展史上,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时期,其王国多为绝对君主制,和现代国家不同。
目前,世界上还有26个君主制国家,欧洲有英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西班牙、摩纳哥、列支敦士登;亚洲有日本、柬埔寨、泰国、不丹、马来西亚、文莱、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科威特、约旦、阿曼、巴林;非洲有摩洛哥、莱索托、斯威士兰;大洋洲有汤加。 [31]
- 中文名
- 君主制
- 外文名
- Monarchy
政权掌控
播报编辑
君主专制
君主专制包括绝对君主制和专制主义。
绝对君主制(Absolute monarchy),也称绝对主义(absolutism),源自欧洲16世纪至18世纪的君主制政体。
绝对君主制将君主作为国家主权的体现与唯一代表,遵循法治,依照宪法与自然法而运作,不受到封建传统与基督教会的制约,因此又被称为无限君主制。
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Constitutional monarchy),亦称“有限君主制”,资本主义国家君主权力受宪法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有二元制和议会制两种。
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议会掌握立法权,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君主的实际权力减弱,其职责大多是礼仪性的。如英国、荷兰、日本、瑞典等。
君主传承
播报编辑
世袭君主制
世袭君主制(Hereditary monarchy),是君主制政体的最常见形式。世界上大多数现存及曾经存在的君主制国家采用这种政体。与其相对的制度是选举君主制。
在世袭君主制制度中,所有君主来自于同一个家族或宗族,王位(君主权力)在家族内部从一个成员传给另一个成员(通常是父传子,也有可能是兄传弟、叔传侄等等)。世袭系统有政权稳定、延续性好和可预测的优点,这来源于家族成员之间的忠诚和亲和力。
举例来说,当一位世袭君主去世或退位后,王位通常会传给下一代的直系血亲,如他或她的孩子,而且往往是较年长者。当这个孩子死了,王位将再传给他的孩子;如果此人绝嗣,则会传给他的兄弟、姐妹、侄子或其他亲属。为了维持这种体系,世袭君主制常常需要以法律形式制定一个明确的继承顺序,以决定一位君主去世之后,谁有最优先的权利成为下一位君主。现代的世袭君主制国家所采用的继承顺序通常基于长子继承权,但也存在着其他的继承体系,如最年长男性亲属继承、在世君主指定继承和交替继承,这些体系在以前的君主制政体中应用得更为普遍。
历史上存在过多种继承体系,它们的区别主要集中在女性是否可以拥有继承权。在父系继承制中,继承权由男性独占,女性没有权利继承,而且她们的男性后代也无权继承。把这种制度体现得最为典型的是古法兰克人的萨利克法典。但萨利克法典的本意并非剥夺妇女的继承权,而是避免土地由于妇女结婚落入村社之外。与之相对的,有些继承体系就允许女性成为继承人。
选举君主制
选举君主制(英语:Elective Monarchy)是一种君主制,不同于世袭君主制,以地方领袖的选举来推选下一任合适的君主,但进行选举的方式、候选人资格、与选举者的资格则依每个国家不同的情况而定。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些选举君主制实际上是世袭君主制,例如所有候选人只能来自一个家族时。这在许多古代国家中出现过,常常是由真正的选举君主制转化而来的。一种常见的情形是,君主在自己尚在位时就利用权力和影响使其亲属(如儿子)被“提前”选举为下一任君主。另一种情况是,某个家族历史上有多位成员被选为君主,逐渐积聚了强大的势力,以致他们最后可以垄断王位(因为没有人敢于选举该家族之外的人)。
在中世纪晚期的欧洲西部地区,许多国家在名义上是选举君主制,然而该国的王位实际已由一个家族把持了数世纪之久。这种情况可以称为“伪选举君主制”,它只在官方上有一个选举的形式,而在本质上王位是世袭的。在步入近代之后,这些“伪选举君主制”的国家大多数变成了真正的世袭君主制。
现存君主制国家
播报编辑
下表列出了现存的君主制国家、现任君主及就任时间。
君主制国家 | 现任君主 | 就任时间 |
---|---|---|
霍安·恩里克·比韦斯·西西利亚 [1] Son Excellence Monseigneur Joan Enric Vives Sicília | 2003年5月12日 | |
Son Excellence Monsieur Emmanuel Macron | 2012年5月16日 [2] | |
安提瓜与巴布达 | His Majesty King Charles III | 2022年9月8日 [3] |
澳大利亚联邦 | ||
巴哈马国 | ||
伯利兹 | ||
加拿大 | ||
格林纳达 | ||
牙买加 | ||
新西兰王国 | ||
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 | ||
圣卢西亚 | ||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 ||
所罗门群岛 | ||
图瓦卢 | ||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 ||
巴林王国 | His Majesty King Hamad bin Isa Al Khalifa | 1999年3月6日 [4] |
比利时王国 | Sa Majesté le Roi Philippe | 2013年7月21日 [5] |
不丹王国 | His Majesty King Jigme Khesar Namgyel Wangchuck | 2006年12月14日 [6] |
文莱达鲁萨兰国 | His Majesty Sultan Haji Hassanal Bolkiah Mu'izzaddin Waddaulah | 1967年10月5日 [7] |
柬埔寨王国 | His Majesty Preah Bat Samdech Preah Boromneath Norodom Sihamoni | 2004年10月14日 [8] |
丹麦王国 | Frederik André Henrik Christian(Frederik X) | 2024年1月14日 [30] |
斯威士兰王国 | His Majesty King Mswati III | 1986年4月25日 [9] |
日本国 | His Majesty The Emperor of Japan | 2019年5月1日 [10] |
约旦哈希姆王国 | His Majesty King Abdullah II ibn Al Hussein | 1999年2月7日 [11] |
科威特国 | His Highness Sheikh Mishal Al-Ahmad Al-Jaber Al-Sabah | 2023年12月16日 [12] |
莱索托王国 | His Majesty King Letsie III | 1996年2月7日 [13] |
列支敦士登公国 | His Serene Highness Prince Hans-Adam II von und zu Liechtenstein | 1989年11月13日 [14] |
卢森堡大公国 | Son Altesse Royale Le Grand-Duc Henri de Luxembourg | 2000年10月7日 [15] |
马来西亚 | His Majesty Sultan Al-Sultan Abdullah Ri'ayatuddin Al-Mustafah Billah Shah Ibni Almarhum Sultan Haji Ahmad Shah Al-Musta'in Billah | 2019年3月31日 [16] |
摩纳哥公国 | Son Altesse Sérénissime Le Prince Albert II | 2005年4月6日 [17] |
摩洛哥王国 | Sa Majesté Mohammed VI | 1999年7月23日 [18] |
荷兰王国 | His Majesty King Willem-Alexander | 2013年4月30日 [19] |
挪威王国 | His Majesty King Harald V | 1991年1月17日 [20] |
阿曼苏丹国 | His Majesty Sultan Haitham Bin Tarik | 2020年1月11日 [21] |
卡塔尔国 | His Highness Sheikh Tamim bin Hamad Al Thani | 2013年6月25日 [22] |
沙特阿拉伯王国 | The Custodian of the Two Holy Mosques King Salman Bin Abdulaziz Al-Saud | 2015年1月23日 [23] |
西班牙王国 | Su Majestad Don Felipe VI | 2014年6月19日 [24] |
瑞典 | His Majesty King Carl XVI Gustaf | 1973年9月15日 [25] |
泰王国 | His Majesty King Maha Vajiralongkorn Phra Vajiraklaochaoyuhua | 2016年10月13日 [26] |
汤加王国 | His Majesty King Tupou VI | 2012年3月18日 [27]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 His Highness Sheikh Mohamed bin Zayed Al Nahyan | 2022年5月14日 [28] |
梵蒂冈城国 | His Holiness Pope Francis | 2013年3月13日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