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向日葵黑斑病

鎖定
向日葵黑斑病是由向日葵鏈格孢引起、發生在向日葵上的病害。葉上病斑圓形,直徑5-20毫米,暗褐色,微具同心輪紋,上生黑色黴狀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莖上病斑梭形,暗褐色,頗大,常互相接連。花托上病斑亦呈圓形稍凹陷。 [1] 
向日葵黑斑病自1943年發現於烏干達以來,已廣泛流行於世界各向日葵產地。中國於1966年首次在中國吉林省的向日葵上發現。20世紀70年代隨向日葵栽培面積的不斷擴大,在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地已普遍發生。成為向日葵生產上為害嚴重的流行性病害。在一般的年份減產10-20%,嚴重者可減產50%以上,個別地塊甚至絕收。侵入適温25-30℃,在雨季,温度適宜,寄主處於乳熟至臘熟期很易發病。流行與雨水有直接關係,高温多雨年份發病重。連作地、播種早的向日葵易發病。 [2-3] 
向日葵黑斑病的防治方法主要以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為主。各地要因地制宜地選用抗病品種。加強栽培管理,秋季深翻地,消滅病殘體,以減少初侵染源。適當晚播。再結合化學藥劑防治。 [2] 
中文名
向日葵黑斑病
病 原
向日葵鏈格孢
為害部位
葉、莖、花
為害植物
向日葵

向日葵黑斑病病原特徵

病原為向日葵鏈格孢(學名:Alternaria helianthi (Hansford) Tubaki et Nishihasa )的分生孢子梗淺欖褐色,單生或2-4根束生,直立或膝狀曲折。分生孢子初期淺欖褐色,成熟時呈深欖褐色,圓柱形,長圓形,多正直,有的稍彎曲,有4-12橫隔膜,0-2縱隔,大小35-112微米×9-22微米,臍點顯著,凹入基細胞內。病菌在PDA培養基上菌落呈黃褐色,呢絨布狀,放射狀生長。病菌生長的温度範圍為5-35℃,以25-30℃生長最適。分生孢子形成的最適温度為20℃,最適的相對濕度在95%以上,病菌對pH值要求不嚴格。 [2] 

向日葵黑斑病為害症狀

主要為害葉、莖和花瓣。葉片染病,現暗褐色圓形病斑,大小5-20毫米,邊緣常有黃綠色暈圈,病斑上有時現同心輪紋,中央生出灰色至灰白色的黴狀物,鄰近病斑常相互融合。葉柄染病,現圓形至橢圓形或梭形黑褐色病斑,嚴重的葉柄乾枯。莖部染病,生橢圓形至梭形長斑,黑褐色,由下向上蔓延,常互相連接,長的可達1.4米,使莖稈全部變褐。花托染病,生凹陷圓斑。花瓣染病,通常產生小褐色斑。花盤染病,生圓形至梭形具同心輪紋的褐色至灰褐色斑,中心灰白色。 [3] 
向日葵黑斑病

向日葵黑斑病侵染循環

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病殘株及種子上越冬。據觀察,在室內、外、風障、柴垛、地表及埋入地下10釐米的病殘體,除埋入地下的病殘體在第二年6月前已爛掉,病菌喪失活力外,其餘各處理的孢子和菌絲均有活力和致病力。向日葵種子帶菌量較少約在0.9%左右,在病害的初侵染中不起主導作用。病殘體是向日葵黑斑病的主要初侵染源。在春季天氣濕度大,在病殘體上產生的分生孢子,藉助風雨、氣流傳播到向日葵植株上,造成初侵染。在温濕度條件合適時,在一個生長季節可以有多次的再侵染,直到環境條件不適為止。 [2] 

向日葵黑斑病流行規律

黑斑病的侵染髮病和流行與温濕度關係極為密切。病害發展的最適温度是24-27℃,經常降雨又逄植株處於乳熟和臘熟期時最易感病,高温多雨有利於黑班病的發生流行。黑斑病在田間的發生消長速度,除與品種的抗性強弱有關外,主要與當年7、8月份氣象關係極為密切。在温度、降雨量和降雨日數三因素裏,在6月份以前温度是決定能否發病流行的關鍵。到7月和8月則主要受降雨量和降雨日數的影響,即空氣濕度是決定黑班病的流行速率和為害程度的主導因素。總之,温和的氣温,連續的潮濕天氣和植株處於開花後的灌漿乳熟搬的植排生育階段和生態環境,有利於黑斑病的流行為害。 [4] 

向日葵黑斑病防治方法

向日葵黑斑病農業防治

  1. 選用抗病品種。 [3] 
  2. 秋季深翻地,消滅病殘體,減少初侵染源。 [3] 
  3. 採用向日葵配方施肥技術,施足底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抗病力。 [3] 
  4. 人工脱葉:現蕾前期開始,每10天1次,連續4次。 [3] 

向日葵黑斑病化學防治

  1. 發病初期及時噴灑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隔7-10天一次,噴2-3次。 [3] 
  2. 帶菌種子也是病害初侵來源,播前要處理種子。可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用量為種子重量的0.3%;或用60℃熱水浸種10分鐘。 [5] 
參考資料
  • 1.    《中國農作物病蟲害圖譜》編繪組.中國農作物病蟲害圖譜 第5分冊 油料病蟲 2:農業出版社,1981:54
  • 2.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主編.中國農作物病蟲害 上:中國農業出版社,1979:975-977
  • 3.    孫穎,王向陽編著.植物保護技術手冊:山西經濟出版社,2017:41-42
  • 4.    鄭懷民,趙奎華,白金鎧.向日葵黑斑病防治研究[J].世界農業,1988,(第12期).
  • 5.    劉惕若著.油料作物病害及其防治: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