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向日葵葉

(中藥)

鎖定
向日葵葉,中藥名。為菊科植物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的葉。中國各地均有栽培。原產北美。具有降壓,截瘧,解毒之功效。用於高血壓,瘧疾,疔瘡。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桔梗目
菊科
向日葵屬
向日葵
分佈區域
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原產北美
中文學名
向日葵葉
採集時間
夏、秋
用    量
煎湯25-30g,鮮者加量。外用適量

向日葵葉入藥部位

葉。

向日葵葉性味

味淡、苦,性平。

向日葵葉歸經

歸肝、胃經。

向日葵葉功效

降壓,截瘧,解毒。

向日葵葉主治

用於高血壓,瘧疾,疔瘡。

向日葵葉相關配伍

1、治高血壓:向日葵葉31g,土牛膝31g。水煎服。(南藥《中草藥學》)
2、治瘧疾:葵花葉30g。煨水服(每次發瘧前1小時);並取葵花葉墊枕頭睡。(《貴州草藥》)
3、治疔瘡:向日葵鮮葉榨取白汁(乳狀白汁)滴塗患處。(《泉州本草》)

向日葵葉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5-30g,鮮者加量。外用:適量,搗敷。

向日葵葉採集加工

夏、秋兩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向日葵葉形態特性

向日葵又名:丈菊,西番菊,迎陽花,太陽花,草天葵,轉日蓮,望日葵,朝陽花,葵花,向陽花。一年生高大草本。莖直立,高1-3米,粗壯,被白色粗硬毛,不分枝或有時上部分枝。葉互生,心狀卵圓形或卵圓形,頂端急尖或漸尖,有三基出脈,邊緣有粗鋸齒,兩面被短糙毛,有長柄。頭狀花序極大,徑約10-30釐米,單生於莖端或枝端,常下傾。總苞片多層,葉質,覆瓦狀排列,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頂端尾狀漸尖,被長硬毛或纖毛。花托平或稍凸、有半膜質託片。舌狀花多數,黃色、舌片開展,長圓狀卵形或長圓形,不結實。管狀花極多數,棕色或紫色,有披針形裂片,結果實。瘦果倒卵形或卵狀長圓形,稍扁壓,長10-15毫米,有細肋,常被白色短柔毛,上端有2個膜片狀早落的冠毛。花期7-9月,果期8-9月。

向日葵葉生長環境

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原產北美。

向日葵葉藥材性狀

葉多皺縮,完整葉片呈廣卵圓形,長10-20cm,寬8-25cm,先端急尖或漸尖,邊緣具鋸齒,兩面均粗糙。氣微,味淡。

向日葵葉藥理作用

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對大腸桿菌無效;還可以作為抗瘧藥。乙醇浸劑0.2%濃度在體外能抑制草履蟲,作用雖不太顯著,但小劑量與奎寧尚有協同作用。

向日葵葉相關論述

《中國藥用植物圖鑑》:“葉與花作苦味健胃藥。”

向日葵葉附註

葵花也是極佳的庭栽觀賞花卉,葵花子是美味可口的食物,同時也可製成葵花油,供烹調用。
[1-4] 
參考資料
  • 1.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 :科學出版社,2013年9月
  • 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年
  • 3.    冉先德主編.《中華藥海》:哈爾濱出版社,1993
  • 4.    李幸祥編著 .《中國常用中草藥圖典》:青島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