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名教與自然

鎖定
兩漢時期,董仲舒發揮孔子的正名思想,強調社會上的等級名分。《淮南子》和王充則用道家的自然觀念與董仲舒的名教觀念相對抗。《淮南子》強調天道自然,認為聖人應順隨自然,無為而治。王充認為天地是"含氣之自然",主張自然無為。
中文名
名教與自然
外文名
Teaching and nature
定    義
玄學

目錄

名教與自然概念

中國魏晉玄學中的一對範疇。名教,一般指以正名分、定尊卑為主要內容的封建禮教和道德規範。自然,主要指天道自然,認為天是自然之天,天地的運轉,萬物的生化,都是自然而然,自己如此的。名教和自然觀念產生於先秦。孔子主張正名,強調禮治;老子主張天道自然,提倡無為。孔子、老子被後世看做"貴名教"與"明自然"的宗師。對名教、自然以及這二者關係的認識,有一個發展過程。魏晉時期,由於思想家的哲學傾向和政治見解不同,"名教"與"自然"的關係成為一個爭辯的問題。

名教與自然發展歷史

魏晉玄學的"名教與自然之辨",主要傾向是齊一儒道,調和名教與自然的矛盾。魏晉時期夏侯玄首先提出調和名教與自然的論題,他認為,天地以自然運,聖人以自然用,天地是自然而然的,聖人的作用也是合乎自然的。王弼把名教與自然的關係納入他的"以無為本"的哲學體系,認為自然和無具有同等的意義,因而自然是本,是體;名教是末,是用。自然與名教是本末體用關係,二者是統一的。他主張"舉本統末",用自然統御名教;認為只要"聖人"按照自然的原則辦事,"因俗立制,以達其禮",使眾人各安其位,反樸歸真,名教便可復歸於自然。這是正始時期玄學家對名教與自然的看法。
正始十年 (249)以後,嵇康阮籍對司馬氏標榜名教而實際篡權的行為不滿,強調名教與自然的對立,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阮籍主張"心不存於矜尚","情不繫於所欲"。他們嚮往沒有"仁義之端,禮律之文"的自然境界。他們認為名教是束縛人性的枷鎖,是"天下殘、賤、亂、危、死亡之術",並非出於自然。嵇康説:"六經以抑引為主,人性以從欲為歡,抑引則違其願,從欲則得自然;然則自然之得,不由抑引之六經,全性之本,不須犯情之禮律"(<難自然好學論>)。
西晉武帝太康以後,門閥貴族子弟"放達"之風盛行,蔑棄名教,使名教發生危機。樂廣批評當時的"放達"之風説:"名教中自有樂地,何必乃爾"。郭象對名教與自然的統一進行了論證,他認為名教即是自然、自然即是名教,二者不可分離。他指出,事物現存的狀態,即君臣上下,尊卑貴賤,仁義禮法,都是"天理自然","任名教"就是"任自然"。他認為"聖王"最能領會名教就是自然的道理,"雖在廟堂之上,然其心無異於山林之中",做帝王的雖然過着世俗生活,而精神卻十分清高,"外王"(名教)和"內聖"(自然)是一回事。
"名教與自然之辯"發展到郭象使名教與自然的對立在理論上得到統一,這個統一雖然是虛構的,但卻適應了門閥地主階級的需要,為他們保持現存的統治秩序找到了理論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