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同線同標同質

鎖定
“同線同標同質”是指出口企業在同一條生產線上,按照相同的標準生產出口和內銷產品,從而使供應國內市場和供應國際市場的產品達到相同的質量水準。
2014年9月,李克強總理在視察質檢工作時提出要求,質檢部門要促進企業出口、內銷產品在同一生產線、按相同的標準生產,使內外銷產品達到同樣的質量水準。2016年5月10日,國家認監委在京舉辦出口食品企業內外銷“同線同標同質”公共信息服務平台上線暨北京體驗中心啓動儀式。“同線同標同質”公共信息服務平台正式上線,向社會開放“同線同標同質”企業及產品信息。國內首個“同線同標同質”食品線上交易服務平台和線下體驗中心同日運營,首單消費訂單通過交易平台產生。這標誌着“同線同標同質”食品即日起正式投放國內消費市場。
2017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説,擴大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實施範圍。 [1] 
2020年9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的公告》提出,將認監委搭建的出口食品企業內外銷“三同”信息公共服務平台,移交至相關社會組織。充分發揮出口產品內外銷“同線同標同質”促進聯盟作用,不斷完善聯盟的公共服務功能,做好“三同”信息公共服務平台運行維護工作,完善“三同”企業和產品信息公示、對接各商務平台、公眾查詢等功能,指導消費並接受社會監督,讓更多的出口企業為社會提供各類“三同”產品。 [2] 
中文名
同線同標同質
外文名
The Project for Export Enterprises on Products Sold Domestically and for Export
別    名
三同
提出時間
2014年9月
上線時間
2016年5月10日
提出人
李克強

同線同標同質背景介紹

同線同標同質 同線同標同質
由於中國與國際上一些發達國家相比在發展階段和發展水平上存在差距,客觀上長期存在着內銷產品與出口產品的標準差異,部分產品的國內標準相對國際標準偏低,導致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存在一定程度的“質量高差”。這種情況越來越不適應國內消費需求和消費水平不斷提升的現實,導致國內中高端消費需求在國內市場得不到滿足,也就是有效供給和中高端供給不足,導致“消費外溢”現象,出現了國內消費者到國外市場搶購的風潮。
香港農副產品的穩定供應和質量安全,歷來被中央政府高度重視。質檢部門對供港食品建立了一整套嚴格規範的出口食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包括出口食品企業備案、日常監管、監裝查驗、口岸檢驗檢疫等等,並與香港特區政府主管部門保持密切的溝通合作,形成了全過程的監管鏈條,供港食品在生產標準、設施條件和監管程序等方面都更加嚴格,從而保證了供港食品的高品質。經檢驗檢疫部門備案的供港蔬菜種植基地529個57萬餘畝;供港冰鮮畜禽肉備案飼養場229家,供港食用禽蛋及蛋製品備案養殖場147家。在各級質檢部門的嚴格監管下,供港食品的安全率達到了99.99%以上。

同線同標同質進程

2014年9月,李克強總理在視察質檢工作時提出要求,質檢部門要促進企業出口、內銷產品在同一生產線、按相同的標準生產,使內外銷產品達到同樣的質量水準(即“同線同標同質”)。國家質檢總局支樹平局長隨後在傳達中國質量(北京)大會精神時,要求全系統拿出過硬措施,落實好李克強總理的重要指示,推動我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認監委認真貫徹落實李克強總理的重要指示,圍繞加強供給側改革,組織實施了出口食品企業內外銷“同線同標同質”工程,發揮出口食品企業備案註冊管理、第三方認證的質量基礎保障作用,促進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倒逼企業技術進步,開發適銷對路產品,增加高質量、高水平有效供給。“同線同標同質”工程已列為質檢總局和認監委重點工作任務,制定了實施方案,相關工作正在全面推進,並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和初步成果。
一是重點支持建設一批內外銷“同線同標同質”商務公共服務平台,鼓勵平台採信出口備案和認證結果,增強消費者對國產優質產品的信心。已有供應香港、日韓等兩個試點平台項目上線,形成可複製模式後逐步向其他產品推廣。
二是建立出口食品企業內外銷“同線同標同質”信息公共服務平台,為相關商務公共服務平台、採購商和消費者提供企業備案註冊資質、認證證書、備案和認證產品信息等的驗證和查詢服務,以確保供應食品來源可靠、品質優良。
三是加強質量安全監管,確保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嚴格按照註冊備案和認證要求組織生產供應,推行先進的供應鏈管理模式,確保內外銷食品持續符合“同線同標同質”條件。
2016年5月10日,國家認監委在京舉辦出口食品企業內外銷“同線同標同質”公共信息服務平台上線暨北京體驗中心啓動儀式。“同線同標同質”公共信息服務平台正式上線,向社會開放“同線同標同質”企業及產品信息。國內首個“同線同標同質”食品線上交易服務平台和線下體驗中心同日運營,首單消費訂單通過交易平台產生。這標誌着“同線同標同質”食品即日起正式投放國內消費市場。 [3] 
2017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説,促進消費穩定增長。適應消費需求變化,完善政策措施,改善消費環境。一要加快發展服務消費。開展新一輪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支持社會力量提供教育、養老、醫療等服務。推動服務業模式創新和跨界融合,發展醫養結合、文化創意等新興消費。完善旅遊設施和服務,大力發展鄉村、休閒、全域旅遊。擴大數字家庭、在線教育等信息消費。促進電商、快遞進社區進農村,推動實體店銷售和網購融合發展。二要增加高品質產品消費。引導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擴大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實施範圍,更好滿足消費升級需求。三要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嚴肅查處假冒偽劣、虛假廣告、價格欺詐等行為,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讓羣眾花錢消費少煩心、多舒心。 [1] 
2020年9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的公告》提出,將認監委搭建的出口食品企業內外銷“三同”信息公共服務平台,移交至相關社會組織。充分發揮出口產品內外銷“同線同標同質”促進聯盟作用,不斷完善聯盟的公共服務功能,做好“三同”信息公共服務平台運行維護工作,完善“三同”企業和產品信息公示、對接各商務平台、公眾查詢等功能,指導消費並接受社會監督,讓更多的出口企業為社會提供各類“三同”產品。 [2] 

同線同標同質具備條件

“同線同標同質”一般要符合三個條件:一是企業獲得出口備案註冊資格並有實際的出口業績;二是企業自我聲明投放內銷市場的產品“同線同標同質”;三是加工企業需獲得HACCP認證(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 [4] 

同線同標同質意義

推行“同線同標同質”模式,有利於改善我國消費者的生活品質,滿足國內中高端需求,促進消費迴流;也有利於國內企業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拓展市場空間,降低國內國際市場的成本;同時促使國內相關產業全面引入國際標準和先進管理模式,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