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同濟大橋

鎖定
同濟大橋(Tongji Bridge),位於中國廣東省佛山市境內,跨越潭州水道,為廣東省、佛山市重點工程,以及佛山泛東平河水軸線交通建設的重要跨河通道 [1] 
同濟大橋於2019年11月動工建設;於2023年4月合龍 [3]  ;於2023年9月19日通車運營 [1] 
同濟大橋西起禪港東路,東至季華北路;全長約1.54千米,橋樑全長892米,橋面寬度33.5米;路面為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兼城市道路(輔路為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為主路60千米/小時,輔路40千米/小時 [2] 
中文名
同濟大橋
外文名
Tongji Bridge
始建時間
2019年11月
投用時間
2023年9月19日
所屬地區
中國廣東省佛山市
類    型
公路橋,斜拉橋,特大橋
長    度
892 m
寬    度
33.5 m
車道設計
主路雙向六車道,輔路雙向四車道
道路等級
一級公路兼城市道路
橋樑設計速度
主路60千米/小時,輔路40千米/小時

同濟大橋建設歷程

2019年11月,佛山禪城啓動同濟大橋建設,項目由四川公路橋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接 [3] 
2022年11月7日,同濟大橋主塔施工封頂 [7] 
2023年4月,同濟大橋合龍。9月初,同濟大橋完成建設工作 [3]  。9月19日,同濟大橋通車運營 [1] 
同濟大橋航拍 同濟大橋航拍

同濟大橋橋樑位置

同濟大橋位於中國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季華大橋上游約0.85千米處,西起佛山禪城區南莊鎮科潤路與禪港東路平交口,東至張槎街道季華北路 [1]  ,橋址左岸為佛山大堤,右岸為羅格圍 [2] 

同濟大橋橋樑設計

同濟大橋建築結構

  • 設計理念
同濟大橋橋塔採用“佛手”形狀的鑽石形結構,寓意佛耀禪城,彰顯了佛山至善的傳統文化;橋塔整體纖細柔美、高聳挺拔,體現了佛山發達的現代化水平 [2] 
  • 設計特點
設計特點
整體佈局
大橋採用獨塔斜拉橋,塔梁墩固結體系,過渡墩、輔助墩各墩頂豎向均設摩擦擺式減隔震支座,形成一種主樑完全為彈性支承的連續剛構體系。
橋塔
①塔身由下塔柱、下橫樑、中塔柱、上塔柱組成,採用C50混凝土。塔柱採用空心箱形斷面,外側四角倒橢圓弧。
②斜拉索塔端採用整體式鋼錨梁錨固,每套鋼錨梁錨固2對斜拉索,由於鋼錨梁構造難以適應橫向大偏角斜拉索,因此1~3號斜拉索採用混凝土齒塊錨固。為防止索塔錨固區混凝土開裂,在上塔柱設置了橫橋向交替開口的U形環向預應力鋼絞線。
塔梁墩固結構造
同濟大橋採用塔梁墩固結體系,結合橋址地形、結構受力、施工便利性等因素,邊跨混凝土梁伸入主跨一定長度,使得塔梁固結簡化為混凝土主樑與橋塔橫樑的結合。塔梁固結橫樑採用單箱六室截面。橫向設人字坡,橫樑設置預應力鋼束,按全預應力構件設計。
橋塔基礎
橋塔採用整體式承台+大直徑羣樁基礎,平面為矩形,承台下設22根鑽孔灌注樁,樁基按端承樁設計。
鋼箱梁
①分離式鋼箱梁採用正交異性鋼橋面板,雙箱雙室結構,中間以鋼橫樑連接,中心線處梁高3.5米,頂面設2%的人字形橫坡。主樑採用Q345qD鋼。
②頂板、底板採用U肋加勁,鋼箱梁橫向設隔板,分為普通橫隔板、拉索橫隔板和支座橫隔板。
預應力混凝土箱梁
①邊跨採用與中跨鋼箱梁外形統一的預應力混凝土箱梁。
②混凝土箱梁採用縱、橫雙向預應力體系,縱、橫向預應力均採用直徑為15.2毫米高強度低鬆弛鋼絞線,其中縱向按全預應力混凝土構件設計,橫向按部分預應力A類構件設計。箱梁採用C55混凝土。
鋼-混結合段
①鋼-混結合段構造採用“鋼格室+剪力鍵+後承壓板”的形式,採用UHPC替代普通自密實混凝土對鋼格室進行填充。鋼格室為箱形結構。鋼樑端部設置厚承壓板,鋼樑端部3.5米範圍的頂、底板採用U形加勁肋和T形加勁肋,保證了混凝土梁與鋼樑間剛度過渡。
②為保證鋼-混接頭處於有效連接和結合面處於均勻的受壓狀態,沿箱梁四周及縱腹板佈置了縱向預應力鋼絞線,預應力鋼絞線在鋼箱梁一側錨固在鋼承壓板上。
斜拉索
主橋設30對斜拉索,按雙索麪扇形佈置,採用標準抗拉強度1860兆帕斯卡的高強度低鬆弛環氧塗層預應力鋼絞線。根據索力的不同,共設置4種規格的斜拉索,分別為15.2-37、15.2-43、15.2-55和15.2-61。斜拉索在鋼箱梁端採用錨箱式錨固,在混凝土箱梁端採用箱外混凝土凸塊錨固於風嘴處。
過渡墩和輔助墩
過渡墩、輔助墩採用實體墩,採用矩形承台,下設4根基樁。為增強橋墩的防船撞性能,航道側過渡墩採用整體式蓋梁和啞鈴形承台,兩墩柱形成框架結構,在一定程度上共同抵抗船撞力。
參考資料: [2] 

同濟大橋設計參數

  • 主要參數
主要參數
整體參數
同濟大橋全長892米,橋面寬度33.5米,主橋主跨為200米。兩側縱坡分別為3.01%和-1.86%,凸曲線半徑3000米。半幅橋面佈置為:1.5米(索區)+0.25米(人行道欄杆)+3.5米(人行道)+0.5米(防撞護欄)+0.5米(路緣帶)+3×3.5米(行車道)+0.5米(路緣帶)+2.0米/2(中央分隔帶)。
橋塔
橋塔總高125米,橋面以上高102米,塔跨比0.51。塔柱順橋向壁厚1.5米,橫橋向壁厚由下至上分別採用1.5,1.0,1.0~1.5米。橫橋向塔肢寬度由底部8.0米向上漸變,在中、上塔柱交匯處為5.0米,上塔柱橫橋向寬7.06~8米,冠處塔柱再次分離,柱寬和柱距均為1.5米。塔柱順橋向底寬9.0米,頂寬7.5米,以156∶1的坡率漸變。
塔梁墩固結構造
箱室採用3×2(橫×豎)的組合方式,頂、底板和豎向隔板厚度均為80釐米,兩側腹板厚100釐米,橫向隔板厚95釐米。橋塔中心線處橫樑高7米,寬7.5米。
橋塔基礎
承台厚6.0米,長35.4米,寬21.4米,四角倒角尺寸4.0米×6.5米。鑽孔灌注樁直徑為2.5米,端承樁樁長60米。
鋼箱梁
①主樑全寬38.6米(含風嘴),橋面寬36.5米,兩側扁平邊箱寬13.45米,中縱腹板間距11.7米。主樑共16個節段,標準節段長12米,過渡墩節段長5.4米,合龍段長3米。主樑最大起吊重量約233.9噸。
②鋼箱梁標準節段頂板厚16毫米,斜底板與水平底板厚14毫米,中縱腹板厚20毫米,邊腹板厚30毫米。頂板U肋厚8毫米,高280毫米,上口寬300毫米,下口寬170毫米,間距600毫米;斜底板、水平底板U肋厚6毫米,高210毫米,上口寬400毫米,下口寬180毫米,水平底板U肋間距800毫米,斜底板U肋間距820毫米。鋼箱梁隔板標準間距3.0米,普通橫隔板厚12毫米,拉索橫隔板厚16毫米,支座橫隔板厚20~24毫米。
預應力混凝土箱梁
混凝土箱梁頂板厚30釐米,水平底板厚45釐米,斜底板厚35釐米,腹板厚45釐米,風嘴寬3.05米;墩頂區頂板、底板內側加厚20釐米,腹板兩側均加厚20釐米。在箱梁中間及2個箱室中部各設高0.7米、寬0.3米的小縱梁。箱梁標準橫隔板厚45釐米,每6米設置1道,輔助墩墩頂橫隔板厚1.2米,過渡墩墩頂橫隔板厚3.0米。
鋼-混結合段
鋼格室長2.66米,高0.8米,標準寬採用0.6米(頂板)和0.8米(底板),鋼樑端部設置60毫米厚承壓板。為了便於UHPC的澆築和振搗,埋入結合段內的鋼樑頂板和底板鋼格室頂部均開有45釐米×25釐米的橢圓形澆築孔。
斜拉索
索長66~214米,主跨、邊跨斜拉索樑上標準索距分別為12米、6米;塔上豎向索距為2.5~2.9米,橫向間距1.5米。
過渡墩和輔助墩
左、右側橋墩中心距16米,下設基樁直徑為2.0米,樁長50~58米。
參考資料: [2] 
  • 技術標準
技術標準
公路等級
一級公路兼城市道路功能
車道設計
主路雙向六車道,輔路雙向四車道
設計速度
主路60千米/小時,輔路40千米/小時
汽車荷載等級
公路—Ⅰ級(城—A級驗算)
地震動峯值加速度
0.1g
防洪標準
50年一遇
參考資料: [1-2] 

同濟大橋運營情況

  • 票制票價
2023年9月19日,同濟大橋通車運營,實行不收費通行 [1] 
同濟大橋 同濟大橋

同濟大橋建設成果

  • 技術難題
同濟大橋在建設過程中,存在以下新特點:
  1. 同濟大橋結合抗風設計成果,塔柱斷面四角倒橢圓弧進一步增強了橋塔的曲線美感;
  2. 斜拉索塔端錨固採用整體式鋼錨梁,順橋向和橫橋向的斜拉索水平分力均由鋼錨梁承受,結構受力好,減小了橋塔拉索錨固區開裂的風險;
  3. 鋼箱梁橋面板U肋採用雙面焊技術,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正交異性鋼橋面板疲勞開裂與橋面鋪裝耐久性的問題;
  4. 主樑鋼-混結合段兩側剛度差異大,受力複雜,採用鋼格室增大了鋼-混接觸面,使主樑內力傳遞更平順,主樑的整體性也更好,但鋼格室構造緊湊、各種構件密佈,內部混凝土澆築的密實度難以保證,為解決這個問題,在鋼格室內部填充UHPC,保證了鋼-混結合段的質量 [2] 
  5. 同濟大橋南莊段設有大直徑鋼波紋管涵,設計採用12孔鋼波紋管組成,最大跨徑11米,全長140.79米,是中國國內規模最大聯拱之一、廣東最大單拱涵之一,且主橋及引橋共涉及6種不同橋型,技術難度很大,堪稱“橋樑結構的博物館” [1] 
同濟大橋橋面 同濟大橋橋面

同濟大橋文化特色

  • 橋名由來
同濟大橋之名寓意同舟共濟,象徵人民團結互助、同心協力 [5] 
同濟大橋夜景 同濟大橋夜景

同濟大橋價值意義

同濟大橋是佛山禪城區“三橋一隧”重點推進項目的關鍵工程,項目的建設對完善禪城西部的路網發揮了積極作用 [2]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趙鵬磊、師少輝、付小煩 評)
同濟大橋的開通是繼鳳翔大橋後,佛山又一條拓展當地城市空間、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各地溝通交流的重要交通通道。同濟大橋通車後,佛山張槎聚錦科創產業區與南莊綠島湖片區之間的交通瓶頸不復存在。同時,大橋進一步加強佛山禪城主城區與綠島湖片區的聯繫,成為連通南莊與佛山禪城中心組團核心的骨幹通道,為佛山禪城禪西片區中心化再添新引擎 [1] (中國新聞網 評)
同濟大橋的通車,與季華大橋、鳳翔大橋、石南大橋形成了“四橋飛駕城央”的興旺局面,將有力地拉動禪西板塊、南海西部、順德西北部、高明向佛山中心城區聚攏。廣佛全域同城化,再次加速。同濟大橋的通車,是一河兩岸城市融合和產業發展的重要通道,必將為禪西中心化提供強勁動力 [4] (時任禪城區委副書記、區長盤石 評)
一方面,同濟大橋拉近了南莊與張槎兩地的距離,兩地往來從此只需2分鐘車程;另一方面,同濟大橋通車後,張槎聚錦科創產業區與南莊綠島湖片區的交通瓶頸將不復存在,也將打破東平水軸天然屏障分隔,加強主城區與綠島湖片區的聯繫,成為連通南莊與中心組團核心的骨幹通道,為禪西片區中心化再添新引擎 [4] (大洋網 評)
同濟大橋的通車,在打通和完善中心城區西部路網的同時,也將發揮緩解季華路交通壓力的作用。這樣一來,廣佛東西向車流在中心城區也將更加暢行,這有利於禪城西部與廣州更加融合,進一步推動廣佛全域同城化的發展 [4] (大洋網 評)
作為省、市、區三級重點工程,佛山市“暢通工程”持續打通“斷頭路”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濟大橋將緩解中心城區交通壓力,促進禪西片區產業發展,加快禪西中心化步伐,助力打造佛山“強中心”。同濟大橋在南莊與張槎之間架起了快速通道,為兩地居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同濟大橋也為城市而建、為產業而建 [5] (羊城派 評)
同濟大橋通車後,不僅成為東平水道“拉索橋家族”的一名新丁,更是中心城區的一張交通新名片。它連接的一河兩岸,使兩岸的居民往來更加便利,彼此通達時間從原來的20分鐘縮短至2分鐘。這條跨河交通通道,還打通了張槎與南莊產業上的瓶頸,實現兩地產業優勢互補,加快禪城發展和禪西中心化的步伐 [6] (《廣州日報》 評)
同濟大橋建成後,將打破東平水軸天然屏障分隔,打通聚錦科創產業區與綠島湖都市產業區兩大片區的交通瓶頸,縫合一河兩岸城市空間。該項目的通車將能夠極大地緩解季華大橋的交通壓力,促進禪西片區的產業融合發展,為區域經濟發展增添了新動能 [7] (佛山發佈 評)
同濟大橋通車儀式 同濟大橋通車儀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