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同濟大學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

鎖定
同濟大學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The Schoo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Mechanics,Tongji University)是同濟大學的二級學院
同濟大學1958年正式設立力學專業,於2004年1月成立了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 [2] 
截至2023年12月,學院開設工程力學和飛行器製造工程2個本科專業,擁有力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設有力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2個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飛行器力學與控制”列入上海市Ⅳ類高峯學科。有教職員工109人,其中專任教師80人,入選國家級高層次人才計劃(含青年人才計劃)教師9人,入選省部級人才計劃教師20餘人。 [2] 
學院擁有力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力學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同濟-歐直國家級工程實踐中心等3個國家級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平台;複合材料結構件設計與製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民航航空器結構智能輔助適航重點實驗室、上海市飛行器力學與控制研究院等3個省部級科研平台。 [2] 
中文名
同濟大學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
外文名
The Schoo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Mechanics,Tongji University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主管部門
同濟大學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石成
院長:楊樹興 [15] 
本科專業
2個 [2] 
碩士點
2個一級學科 [2] 
博士點
2個一級學科 [2] 
博士後
2個科研流動站 [2] 
國家重點學科
1個二級學科
地    址
上海市楊浦區彰武路100號
知名校友
萬鋼 [2] 
柯長華 [2] 
姚念亮 [2] 

同濟大學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歷史沿革

1958年,同濟大學開設力學專業,隸屬於數學物理及力學系(簡稱數理力學系),招收90名新生。
1959年,在繼續招生的同時,從1956級工民建專業中抽調兩個小班共60人繼續就讀力學專業。當時,力學專業隸屬於數學物理及力學系(簡稱數理力學系)。此後,學校成立結構理論研究室(後改為所)。
1974-1976年,連續3年招收工農兵學員。
學院活動
學院活動(5張)
1977年,力學專業恢復招生,數理力學系全面恢復工作。
1980年,物理專業獨立出去,數理力學系更名為數學力學系。
1985年,數學和力學分別獨立建系,成立了應用力學系(簡稱力學系)。
1986年,根據國家教委的要求,力學系更名為工程力學系,設工程力學本科專業,以固體力學、結構力學、實驗力學、流體力學、生物力學等為研究方向,同時招收研究生。
1989年,經國家教委批准,力學系成立工程力學研究所。工程力學研究所下轄9個研究室:固體力學研究室、計算力學研究室、複合材料研究室、光測力學研究室、電測力學研究室、反應堆結構力學研究室、新材料研究室、生物力學研究室以及材料力學實驗室等。力學系同時承辦上海市力學學會主辦的學術刊物《上海力學》。
1993年12月28日,教育部批准成立固體力學開放研究實驗室。
1998年7月,同濟大學重建理學院,工程力學系隸屬理學院。
1999年,更名為工程力學與技術系。固體力學開放研究實驗室成名為固體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2001年,工程力學成為國家重點學科
2003年11月,上海航空工業學校劃歸同濟大學管理後,學校於2004年1月7日在原工程力學與技術系及上海航空工業學校的基礎上成立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 [1] 
2004年,學校將原隸屬於力學系的材料力學實驗室、流體力學實驗室、理論力學實驗室與實驗力學研究室合併組建同濟大學力學實驗中心
2005年7月,學校撤銷理學院,成立同濟大學理學部,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隸屬理學部。
2006年,同濟大學力學實驗中心被評定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2007年,固體力學成為上海市重點學科。
2010年,工程力學專業獲得國家特色專業建設。
2012年,同濟大學力學學科列入上海高校一流學科(B類)建設計劃。
2014年,同濟大學力學實驗中心被批准為國家級力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9] 
2021年,工程力學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 [12]  ,並且獲批列入“強基計劃”招生 [13]  。“力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入選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 [14] 
2022年,飛行器製造工程獲批國家一流專業,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獲批一級學科博士點,獲批“飛行器力學與控制”上海市IV類高峯學科,獲批民航航空器結構智能輔助適航重點實驗室。 [1] 
2023年,獲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博士後流動站。 [1] 

同濟大學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辦學條件

同濟大學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院系專業

根據2023年12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開設工程力學、飛行器製造工程2個本科專業。 [2] 

同濟大學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師資力量

根據2023年12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教職員工109人,其中專任教師80人,入選國家級高層次人才計劃(含青年人才計劃)教師9人,入選省部級人才計劃教師20餘人。近年來,榮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寶鋼優秀教師特等獎提名獎”、“上海市育才獎”、“上海市三八紅旗手”、“上海市教衞系統優秀黨務工作者”等省部級及以上榮譽稱號,以及同濟大學“師德師風優秀教師獎”、“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屆“卓越導學團隊標兵”等榮譽稱號30餘人次。 [2] 
院士:楊樹興 [16] 米耀榮(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8]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仲政徐鑑李巖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仲政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孫秀婷 [19]  、楊斌 [23] 
國家高層次人才(青年)項目:付昆昆 [18] 韋萍 [20]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入選者:聶國華李巖
上海市優秀學術(學科)帶頭人計劃:張若京、仲政、徐鑑、李巖
上海市“領軍人才”:仲政、徐鑑
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聶國華、黃爭鳴、李巖、周躍亭金亞斌、倉鈺
上海市青年科技啓明星計劃:賀鵬飛
上海市教委曙光計劃:仲政、戴瑛
上海市教委晨光計劃:王莉華、張鍇 [10] 

同濟大學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教學建設

根據2023年12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計劃專業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設有複合材料工程實驗中心,面向全校本科生開設基礎力學課程的教學、各類力學和航空的實驗課與創新實驗。 [2]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工程力學、飛行器製造工程 [2] 
國家級特色專業:工程力學
國家級卓越工程師計劃專業:飛行器製造工程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力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同濟大學-歐洲直升機公司工程實踐中心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力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2] 
精品課程
類別
課程名稱
上海高校市級重點課程
理論力學、工程力學Ⅰ [5] 
教學成果獲獎
項目名稱
獲獎類別
國際學科競賽牽引航空卓越人才能力培養體系建設
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 [7] 

同濟大學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學科建設

根據2023年12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上海市重點學科,1個上海高校一流學科(B類)建設計劃。 [2]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力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2] 
  • 學位授予
一級學科博士點:力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一級學科碩士點:力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2] 
  • 重點學科
國家級重點學科:工程力學
上海市重點學科:固體力學
上海市IV類高峯學科:飛行器力學與控制 [1] 
上海高校一流學科(B類)建設計劃:力學 [2] 

同濟大學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學術研究

同濟大學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科研平台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複合材料結構件設計與製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2] 
民航重點實驗室:民航航空器結構智能輔助適航重點實驗室 [17] 
研究所:計算力學與數值模擬研究所、動力與控制研究所、應用力學所、現代力學實驗技術研究所、複合材料與結構研究所、飛行器設計與製造研究所 [4] 

同濟大學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科研成果

根據2023年12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十三五”以來,學院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3項,新增各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2項,其中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1項、優青項目1項、重點項目3項,其他省部級及以上課題80餘項。在新型材料本構理論、綠色複合材料、仿生機器人、無人機等多個領域形成了一批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科研獎勵9項。 [2] 
科研獲獎
項目名稱
獲獎類別
主要完成人
連續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細觀力學彈塑性本構理論
第六屆中國力學學會自然科學二等獎
綠色複合材料高性能化基礎研究
2019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功能梯度梁板結構響應的解析與半解析求解方法研究
2022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仲政聶國雋 [21-22] 

同濟大學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文化傳統

  • 文化活動
根據2021年8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舉辦“紀念同濟大學力學專業建立六十週年”系列活動、“追夢、啓航”航空科技節,舉辦“中國航天日”系列科普活動。 [7] 

同濟大學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黨委書記
石成
黨委副書記
李巖、王晶晶、袁國青
院長
執行院長
副院長

同濟大學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知名校友

李國豪、徐次達、翁智遠、嵇醒方如華徐植信萬鋼張傳增傅衣銘、曹志遠、陶偉明徐幼麟、柯長華、姚念亮、薛松濤朱雷金曉清周慎傑時蓓玲袁泉子、葛琦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