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同江戰役

鎖定
同江戰役是蘇軍向同江中國守軍發動大規模進攻的戰爭。同江位於松花江與黑龍江匯合處。10月12日早晨5時,蘇聯軍艦8艘突向東北海軍和三江口海軍陸戰隊進攻,東北海軍還擊。激戰1小時後,蘇聯飛機18架前來助戰,向東北艦隊投挪炸彈。戰至中午,東北海軍江平、江安、江泰、利綏、東乙號軍艦和兵船中彈沉沒,200餘官兵殉職。蘇聯軍艦被擊沉3艘、擊傷4艘,飛機被擊落2架。與此同時,另一支蘇軍也在進襲同江縣城。當三江口東北軍艦被擊沉後,蘇軍便集中火力進攻東北海軍陸戰隊及陸軍戰線。參戰的蘇軍不僅有飛機、軍艦,還有步兵、騎兵,並附以機關槍和山炮。戰鬥中,東北軍損失慘重,傷亡官兵500餘人,海軍陸戰隊隊長李潤青陣亡。下午3時,東北軍放棄同江縣城,三江口江防亦隨之不守。 [1] 
名    稱
同江戰役
發生時間
10月12日
地    點
同江
參戰方
中蘇兩國

同江戰役歷史背景

1929年5月27日,哈爾濱特區警務處長米春霖接到密報,稱“蘇聯將在哈爾濱領事館召開遠東黨員大會”。經特區行政長官批准,搜查了領事館,在地下室逮捕了39人,並扣押了大批文件。在被捕人員中除有蘇聯駐瀋陽總領事庫茲濕佐夫外,多數是中東路的重要職員和各聯合會、局的經理或委員。7月10日,又發生了“收回中東路權”事件,東北當局將蘇方局長、副局長等59人驅逐出境,並同時查封了蘇聯的有關單位。
中東路事件發生後,蘇聯外交當局於1929年7月13日表示強烈抗議,並提出立即召開會議處理中東路有關問題等3項建議。7月17日,東北當局發表通牌,內稱“蘇聯的中東路各機關為其赤化中心,依《奉俄協定》之規則,我國於中東路應有收回之權力”,“本月10日關於行政方面之執行事項,若解散鐵路職工會,封存路局地畝,實行正副局長會同簽字權,平均俄華用人權,皆於中東路有直接關係者也……..而我於執行者,亦只強迫其履行協定,而非無條件之沒收也。”蘇方對中方的答覆十分不滿,遂於18日發出第二次通牌,並聲明同中國絕交。與此同時,蘇聯政府決定,採取必要的軍事行動,開始在中蘇邊境集結軍隊。
8月6日,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為配合蘇聯阿穆爾河(黑龍江)艦隊對中國軍隊作戰,組建遠東特別集團軍,重新起用熟悉中國情況、曾擔任國共合作時期廣東政府軍事顧問的布留赫爾(加倫將軍)為集團軍司令官,司令部設在哈巴羅夫斯克(伯力)。8月13日,蘇聯兵艦兩艘,陸戰隊員300人,飛機兩架,侵人黑龍江省綏東縣境。從此,中蘇邊境衝突不斷髮生。
8月15日,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張學良動員東北軍6萬人,組成“防俄軍”。以王樹常為第一軍軍長,兼任東路總指揮;以胡疏坤為第二軍軍長,兼任西路總指揮;以周廉為預備軍軍長。8月16日張學良在接見美國《芝加哥日報》記者時宣稱“蘇俄不顧國際信義,非戰公約,貿然遺兵,侵人我國境內。我們尊重非戰條約,屢次退讓,以明開畔責任。俄方如再進逼,是甘為戎首,故已準備一切,當出全力,決一死戰。”
中蘇大規模武裝衝突從1929年10月中旬開始,持續近兩個月。戰爭分東西兩線,兩個戰場。東線主要發生在黑龍江與松花江匯合處的同江、富錦地區和黑龍江東部的密山地區;西線集中在內蒙古的滿洲里和海拉爾地區。大規模軍事衝突首先從東線開始。在東線,蘇軍的主攻方向不在鐵路線上,而是要潮松花江西下,直達戰略要地哈爾濱。 [3] 

同江戰役戰役經過

位於東線的戰役主要有:
三江口與同江地區的戰役:三江口位於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匯合處一帶。10月12日早晨5時,蘇聯軍艦8艘突向東北海軍和三江口海軍陸戰隊進攻,東北海軍還擊。激戰1小時後,蘇聯飛機18架前來助戰,向東北艦隊投挪炸彈。戰至中午,東北海軍江平、江安、江泰、利綏、東乙號軍艦和兵船中彈沉沒,200餘官兵殖職。蘇聯軍艦被擊沉3艘、擊傷4艘,飛機被擊落2架。同江位於松花江與黑龍江匯合處。
10月12日蘇軍一面向三江口東北海軍進攻,一面進襲同江縣城。當三江口東北軍艦被擊沉後,蘇軍便集中火力進攻東北海軍陸戰隊及陸軍戰線。參戰的蘇軍不僅有飛機、軍艦,還有步兵、騎兵,並附以機關槍和山炮。戰鬥中,東北軍損失慘重,傷亡官兵500餘人,海軍陸戰隊隊長李潤青陣亡。下午3時,東北軍放棄同江縣城,三江口江防亦隨之不守。 [4] 
14日,下午7時許,蘇軍退出同江城,移駐三江口。雙方海軍在三江口發生激戰,東北軍炮兵總指揮張力聲陣亡。蘇聯政府就三江口、同江縣之役發表聲明,指出:“中國軍隊炮擊阿穆爾松花江下游航行的蘇聯船舶,並敷設水雷,故蘇聯陸海軍在阿穆爾沿岸採取斷然處置。此後中國方面若不反省,仍當取同樣行動。”23日,外交部致電駐外各公使向各國宣佈同江戰役事實真相,指出:“本日德參贊在京面稱:蘇聯以我方軍隊於11、12兩日向彼槍擊,提起抗議。本部以同江之事確係彼方啓蚌,我方還擊,出於自衞,事實俱在,應由彼方負完全責任。俄提抗議,不能接受”。 [2] 
蘇軍佔領同江後,沒有過多停留即撤回蘇聯境內。同江縣地方部隊尾隨其後,收復了同江。
10月30日蘇軍9艘艦艇再次進犯同江。當地守軍迅速後撤,會同海軍在富錦設防。沈鴻烈與李杜親臨富錦前線視察防務,鼓舞士氣。蘇聯艦隊向中國守軍的富錦防線發起攻擊,遭到猛烈反擊。我艦隊擊沉敵艦兩艘,擊落敵機兩架。為避免軍艦落入敵手中方的利川、利綏兩艦先行自沉,江亨號苦戰一小時後,因彈藥告罄、也被迫自沉。富錦、綏濱兩地先後陷落。
沈鴻烈見情況不妙,在哈爾濱東北海軍江防艦隊司令部召開緊急會議,判斷敵情、商議對策。沈鴻烈認為:前一段時間,蘇軍向綏芬河的進攻是虛招,真實意圖是要把我軍主力調到東段鐵路線上,以便其集中優勢海空軍沿松花江趁虛而上,一舉佔領哈爾濱,控制中東鐵路樞紐。針對目前形勢,沈鴻烈決定率領江防艦隊和海軍陸戰隊在樺川地區,設置第三道防線,堅決阻止敵人進犯,以確保佳木斯。與會的李杜表示,堅決率所部與海軍一道戰鬥到底。
會後,沈、李親自到前線指揮修築防禦工事。由於準備不足,構建工事所需的鋼筋、水泥、鐵絲網等物資奇缺,很難在短時間內修築成堅固的防禦工事。但是,廣大官兵和民夫還是想盡了一切辦法構築了必要的工事。海軍方面所採取的防禦措施是在松花江中敷設水雷。 [5] 

同江戰役戰役結果

正當蘇聯艦隊與中方守軍在樺川地區對峙的時候,11月20日西線滿洲里失守,守將梁忠甲被俘。江防艦隊處境更加困難。一旦蘇聯艦隊挾西線勝利之威,大舉進犯,我方更加難以抵擋。如此一來,佳木斯的失守只是個時間的問題了。就在東北江防艦隊進退兩難之際,氣候漸冷,松花江封江在即,蘇聯艦隊不敢久留,很快返航伯利基地。松花江上的戰事由此告一段落。 [5] 
參考資料
  • 1.    呂秀蓮主編,黑龍江地方簡史,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7.02,第286頁.
  • 2.    蔡翔,孔一龍主編,二十世紀中國通鑑,改革出版社,1994.11,第111頁.
  • 3.    呂秀蓮主編,黑龍江地方簡史,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7.02,第285-286頁.
  • 4.    呂秀蓮主編,黑龍江地方簡史,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7.02,第286-287頁.
  • 5.    蕭曉國:《三江口之戰——民國年間中蘇間的一次水上較量》,《縱橫》,200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