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同江

鎖定
同江,黑龍江省轄縣級市,由佳木斯市代管。同江地處黑龍江省東北部松花江與黑龍江兩江交匯處南岸,東接撫遠,南與富錦市饒河縣為鄰,西臨松花江與綏濱縣相連,北隔黑龍江與俄羅斯猶太自治州相望,邊境線長170公里。總面積6300平方公里, [25]  轄6鎮2鄉2民族鄉,設有6個國營農場。 [1]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同江市常住人口為176112人。 [24] 
同江市是中國“六小”民族之一赫哲族主要聚居地,是貫穿中國南北公路大動脈“同三”公路的北端起點。 [2]  境內有八岔島和洪河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一個街津山國家級森林公園。還有國家一類口岸——同江口岸
2015年11月,列為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3]  2017年12月,國家民委命名為第五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區。 [4]  2019年5月5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江市退出貧困縣序列。 [5]  2019年,被列為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6]  2019年11月,入選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 [7]  2022年11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在同江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28] 
2020年,同江市地區生產總值1109412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3%。 [26] 
中文名
同江
外文名
Tongjiang
行政區劃代碼
230881
行政區類別
縣級市
所屬地區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
地理位置
黑龍江省東北部
面    積
6300 km²
下轄地區
6個鎮、2個鄉、2個民族鄉
政府駐地
同江鎮
電話區號
0454
郵政編碼
156400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7.61 萬(2020年)
著名景點
三江口街津口洪河自然保護區
火車站
同江站
車牌代碼
黑D
地區生產總值
1109412 萬元(2020年)

同江歷史沿革

同江市位置圖 同江市位置圖
同江市原名“臨江”,土名“拉哈蘇蘇”,赫哲語,“廢墟”或“老屋”之意。
西周時代屬肅慎部內地,秦漢時稱挹婁,南北朝又稱勿吉,隋唐時代勿吉一名消失,演變為黑水部落。公元726年,唐在黑水部落設立了黑水州都督府,後經過遼金時代和元明的統治。因其“瀕臨松花江南岸,北即黑河口,實為扼要咽喉”,1906年2月15日(清光緒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吉林將軍奏準,於“富克錦東北之拉哈蘇蘇”(今同江市政府駐地)設置臨江州,隸屬依蘭府。知州吳士澄於同年9月18日(農曆八月初一日)啓用關防“視事”。1909年6月2日(清宣統元年四月十五日)奏準升改臨江府,隸屬東北路道。
中華民國成立後,1913年3月,改臨江府為臨江縣。1914年2月,因與奉天省臨江縣重名,奉令改為同江縣。同年6月,隸屬依蘭道(由東北路道改稱)。1929年2月,撤銷道制,改由吉林省直轄,時為三等縣。東北淪陷後,初隸吉林省,1934年12月,劃歸三江省管轄。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劃歸合江省管轄。
1949年1月6日,東北行政委員會決定,撤銷同江縣,併入富錦縣。同年6月,劃為第十區。
1955年,改為同江區。
1959年4月24日,省人民委員會決定,將富錦縣的同江區(包括同江、三村、樂業鄉)劃歸撫遠縣管轄,並將同江區改為同江鎮,撫遠縣人民委員會遷駐同江鎮。
1965年8月23日,國務院決定,設置同江縣,以撫遠縣西部地區,即同江鎮和樂業、三村、街津口、八岔公社及勤得利農場鄉為同江縣的行政區域。縣址設於同江鎮。歸合江專區管轄。同時,撫遠縣址遷至撫遠鎮
1985年1月,合江地區正式撤銷,劃歸佳木斯市領導。
1987年2月24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同江縣,設立縣級同江市。 [2] 

同江行政區劃

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民政廳(黑民函〔2020〕161號)批覆同意同江市政府駐地設立繁榮街道、興華街道。
同江市轄10個鄉級行政區,包括2個街道、6個鎮、2個鄉、2個民族鄉,分別是繁榮街道興華街道同江鎮樂業鎮三村鎮臨江鎮向陽鎮青河鎮金川鄉銀川鄉街津口赫哲族鄉八岔赫哲族鄉 [29]  此外,同江市境內設有由黑龍江省農墾建三江管理局管理的洪河農場、前進農場、濃江農場、鴨綠河農場、青龍山農場、勤得利農場6個省屬國營農場。 [2]  [22]  同江市人民政府駐同江鎮杏林路10號。

同江地理環境

同江位置境域

同江市位於三江平原腹地、黑龍江與松花江匯合處南岸。地理座標為東經132°18′32″--134°7′15″,北緯47°25′47″--48°17′20″。轄區東與撫遠縣接壤,南與富錦市、饒河縣為鄰,西臨松花江與綏濱縣相連,北隔黑龍江與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相望。邊境線長170公里,轄區總面積6229平方公里。 [30] 

同江氣候

同江市位於中温帶濕潤氣候區,屬於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差別明顯。冬季嚴寒漫長,多西北風,氣候乾燥;夏季短暫,温熱多雨,多偏南風,雨水集中,氣候較為濕潤;春、秋季節由於冬夏季風交替,氣候多變,多大風天氣。年平均氣温4.5度,最冷月(一月)平均氣温-15.6度,極端最低氣温-27.5度;最熱月(七月)平均氣温23度,極端最高氣温32.1度。年平均降水量709.3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3504.7小時,無霜期148天。 [30] 

同江地形

同江市地形屬古老沖積沉降的沼澤平原,同時有外興安嶺零星餘脈形成的少量山地,總的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平均海拔45米至65米,坡降1/5000~1/8000,地貌組合差異不大。 [30] 

同江土壤

同江市土壤多屬黑土、草甸土和白漿土,其中草甸土佔全市土壤總面積的61.2%,黑土佔21.1%,白漿土佔5.3%。土地平坦,土質肥沃,適宜各種農作物種植。 [30] 

同江自然資源

同江礦產資源

截至2022年1月,已發現探明的礦產資源有銅、鋅、硫鐵礦化點和砂金、高嶺土、褐煤、石灰石70多種,鐵礦石儲量為44億噸,錳礦儲量達640萬噸,煤炭儲量達298億噸,薩哈林島上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儲量高達50億噸,水鎂石礦儲量1400萬噸,氧化鎂含量高達62%。 [31] 

同江植物

同江市屬森林面積36.6135萬畝,森林覆蓋率10.64%,有樺樹、實生柞、落葉松、黃菠蘿、水曲柳等20餘個樹種,有榛子、核桃、葡萄等乾果與漿果,有蕨菜、蘑菇、木耳、猴頭等菌類,有刺五加、刺嫩芽、黃芪、黨蔘、穿地龍等山藥材229種,總貯量近300萬公斤。 [31] 

同江動物

同江市境內野生動物有熊、野豬、狍子、野雞等。魚類共計16科74種。其中有施氏鱘、達氏鰉、大麻哈魚、細鱗魚、黑龍江茴魚、烏蘇裏白鮭、日本七鰓鰻、江鱈等多種珍稀瀕危種類和冷水性魚類。還有瓦氏雅羅魚、擬赤梢魚、黑斑狗魚、烏蘇裏擬鱨、鯉、細鱗斜頜鯝等魚類羣體。這些魚類中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三種,即施氏鱘、達氏鰉、細鱗魚。列入《中國瀕危動物魚類紅皮書》中的有施氏鱘、達氏鰉、黑龍江茴魚、烏蘇裏白鮭、雷氏七鰓鰻、日本七鰓鰻、懷頭鮎7種。列入《中國名貴珍稀水生動物》中的有大麻哈魚、烏蘇裏白鮭、日本七鰓鰻、江鱈4種。 [31] 

同江人口民族

截至2012年,同江市總人口21萬,農村人口8萬人,城市人口13萬人。 [2]  其中,赫哲族1500多人,佔中國赫哲族人口的三分之一。
2015年末同江市總人口為211609人,其中常住人口為176160人。全年出生人口1187人,出生率為6.738‰;死亡人口924人,死亡率為5.245‰;自然增長率為1.493‰。 [1]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同江市常住人口為176112人。 [24] 

同江經濟建設

同江綜述

同江風光 同江風光
2012年,同江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87.9億元,同2011年相比增長15.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實現2.2億元,同2011年相比增長33.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48.7億元,同2011年相比增長35.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483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9458元。 [8] 
2015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72960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0%。其中: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757289萬元,同比增長6.8%;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94794萬元,同比下降2.4%;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20877萬元,同比增長12.6 %,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70.58%,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8.84%,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20.58%。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0705元,比上年增長7.1%。三次產業的經濟增長貢獻率為4.6%,-0.3%,2.7%。 [1] 
2020年,同江市地區生產總值1109412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05401萬元,同比增長3.4%;第二產業增加值56007萬元,同比下降1.5%;第三產業增加值348004萬元,同比增長1.1%,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63.1%,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5.3%,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31.6%。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63434元。 [26] 

同江第一產業

同江市轄區內耕地總面積570萬畝,其中市屬耕地面積220萬畝,盛產水稻、玉米和大豆,年產糧食13億斤以上,是中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畜牧業主要以肉牛、生豬、藍狐、禽類養殖為主。漁業養殖主要有黑龍江野鯉、大白魚、鯽魚和名貴的“三花五羅”、鱘鰉魚、鮭魚等。
2012年,同江市水稻和玉米麪積分別調增到81萬畝和85萬畝,糧食總產達到22.1億斤,實現“九連增”,榮獲中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新建綠色生態種養殖基地10個,水產養殖面積達到8.8萬畝,完成百公里精品造林工程,農林牧漁總產值預計實現32.8億元。完成臨江灌區骨幹工程,開工建設三村灌區渠首泵站,實施鴨綠河堤防和臨江、金臨排幹清淤工程。完成土地整理6.1萬畝,改造中低產田4萬畝。建設高標準種植示範帶4條、示範園區12個;新購置各類機械630台(套),組建千萬元農機專業合作社5個。 [8]  [10] 

同江第二產業

2012年1-10月,同江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195277萬元,同比增長44.9%,完成年計劃106.7%;實現銷售收入201,423萬元,同比增長46.2%,完成年計劃110.7%;利税12,835萬元,同比增長2.7%,完成年計劃102.7%;編制三江口、街津口景區規劃,並啓動實施了三江口耀邦紀念公園、街津口壁畫小鎮改造、別亞灣水街等項目。營企業發展到454家,實現增加值15.4億元,利税1.1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1%和28.2%。 [10-11] 

同江第三產業

2012年,同江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3.2億元;消費品價格指數同比回落1.1個百分點。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65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實現2.2億元。金融機構共發放各類貸款31.9億元。 [2] 

同江社會事業

同江教育

觀光塔 觀光塔
截至2012年,同江市有幼兒園、小學、初級中學、普通高中、特教學校、教師進修學校、電大工作站等各類學校36所,在校生22265人。建成一中北教學樓、三校綜合樓,完成一校、四校和特教綜合樓擴建主體工程;10所中小學通過標準化學校驗收;高職對口升學率創歷史新高。 [2] 

同江社會保障

2012年,同江市城鎮新增就業3672人,開發公益性崗位179個,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437萬元,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下。全年發放各類保險金8749萬元,城鎮職工和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100%和98%,年支付限額分別提高到8.8萬元和6萬元;新農合和城鄉養老保險參保率分別達到100%和76%。為城鄉貧困羣眾發放低保金、五保供養金、大病救助等各類保障資金5495萬元,為高齡老人、孤兒、低收入羣體發放各類補貼744萬元 [2] 

同江文化

2012年,同江市培養依瑪堪省級傳承人兩名,赫哲族聲樂作品榮獲國家“羣星獎”黑龍江省金獎,羣眾藝術館被評為國家級三級館。《同江新聞》全面改版,對上報道成績突出。 [2] 

同江醫療衞生

2012年,同江市鄉村衞生院(所)全部實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三制、兩集”經驗在全省推廣;中醫院綜合樓竣工並投入使用,人民醫院晉升為縣級二甲醫院;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2‰。培養依瑪堪省級傳承人兩名,赫哲族聲樂作品榮獲國家“羣星獎”黑龍江省金獎,羣眾藝術館被評為國家級三級館。《同江新聞》全面改版,對上報道成績突出。 [10] 

同江市政

三江口廣場-同三公路紀念碑 三江口廣場-同三公路紀念碑
2012年,同江市新建擴建城區主幹路8條,打造集同高速延伸段、杏林路兩條精品景觀路,改造三江路、育才街,延伸新城街、興貿街,新建濱江遊覽路,並實現新建擴建道路兩側硬鋪裝、給排水管網、電力設施全覆蓋。垃圾處理廠順利開工。沿江公園正式開放。完成13棟沿街樓房風貌改造,新增綠化面積31.5公頃,安裝景觀路燈381杆,完成6條道路亮化美化升級改造。改造棚户區16.6萬平方米。解決8處棄管小區物業管理問題。房地產開復工73萬平方米,竣工38萬平方米。拆除違章建築5100平方米。新購置清運冰雪設備33台(套),市區主次幹道機械化清雪率達到100%。修建街津口至額圖邊防巡邏路11公里。硬化村內道路56公里,安裝路燈298盞,改造泥草房3.6萬平方米,完成10個村屯飲水工程。 [10] 

同江交通運輸

水路
同江口岸 同江口岸
同江是黑龍江省江海聯運的始發港,從同江港出發,上行可達佳木斯、哈爾濱、黑河、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下行可達俄羅斯下列、哈巴、共青城、尼古拉耶夫斯克,橫穿韃靼海峽,進入日本海,可到達朝、韓、日等東北亞國家。此航線被譽為黑龍江省對外貿易的海上“絲綢之路”。 [2] 
同江口岸位於佳木斯市東北部松花江與黑龍江匯流處的三江南岸,同俄羅斯猶太自治洲隔江相對,國境線長165公里。同江口岸對外開放較早,1986年3月18日國務院批准恢復同江口岸。同江口岸由東、西兩個港口作業區組成,有12個泊位,可停靠3000噸級船舶。其中東港位於同江市區東北38公里的哈魚島西北端,距俄下列港最近運距1公里,設有旅客查驗通道8條,車輛和貨物查驗通道多條,進港鐵路已通車,是佳木斯至俄比羅比詹國際汽車運輸的惟一進出港口。 [2]  [12] 
公路
同江境內全長5700公里的“同三”高速公路起始於同江市,向南途徑廣東、福建、浙江、上海、江蘇、山東、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等9省1市,是國家規劃建設的“五縱七橫”12條主幹線中最長的一條;向北可通過汽車輪渡和浮箱固冰浮橋與俄遠東公路網相連,可向俄經濟腹地進一步延伸。 [2]  [13] 
鐵路
同江鐵路已併入東北鐵路網,2018年中俄跨江鐵路大橋—中俄同江鐵路界河橋建成後,向北可與俄遠東鐵路末端相連接,進而向西通過西伯利亞大鐵路通往俄羅斯腹地,形成一條連接大連、哈爾濱經同江中俄跨江鐵路大橋出境,沿俄西伯利亞大鐵路西通歐洲的全新歐亞聯運大通道。跨江鐵路大橋建成和後方鐵路改造後,從運能、運距和運費的比較來看,可與連滿(大連至滿洲里)歐亞聯運大通道相媲美。 [2] 
航空
航空運輸距佳木斯飛機場210公里,距省會城市哈爾濱638公里

同江歷史文化

同江赫哲服飾文化

赫哲族 赫哲族
同江市赫哲族的衣服、被褥,除用魚皮、獸皮,也有用棉布或綢緞製作的,距今僅有三百年的歷史。
“魚皮衣”款式及製作工藝魚皮衣飾,多是婦女穿用。赫哲族婦女穿着的上衣樣式,相似於滿族人的旗袍,襟長過膝,腰身窄,下身肥大,袖肥而短,只有領窩沒有衣領。領邊、袖口、衣邊都飾有染上各種顏色的皮條雲紋和動物花樣,有的還在衣下襬縫上海貝殼、銅鈴或纓絡珠、疏繡穗之類的裝飾品,以示別緻美觀。 [14] 

同江赫哲族民俗節日

烏日貢節
烏日貢節“烏日貢”,赫哲語“歡樂、喜慶”的意思。烏日貢大會,起源於1985年6月28日在黑龍江省同江縣街津口赫哲族鄉召開的“赫哲族首屆文體大會”(當時暫稱,1988年6月28日召開“赫哲族第二屆烏日貢大會”時正式定名為“烏日貢大會”),每三年召開一屆。1997年開始,改為每四年舉辦一次,已舉辦了八屆。 [15] 
烏日貢節 烏日貢節
烏日貢大會
烏日貢大會,一般每屆在開江漁汛喜獲豐收後的6月下旬由赫哲族聚居地輪流舉辦,會期兩天。從第三屆開始,定為每年的農曆五月十五為赫哲族的烏日貢節。主要內容為兩大類:一是民族文化藝術,二是民族傳統體育。烏日貢大會召開之際,居於各地的赫哲族羣眾,組織代表隊齊聚烏日貢大會主辦地,穿上節日的盛裝,吃着鮮美的“塔爾卡”,競技傳統體育遊戲,載歌載舞。 [15] 
河燈節
河燈節赫哲民俗。早年農曆七月十五,放燈於江河,以慰溺水者的魂靈和祈求江河神保佑族人捕魚時順利平安。如今已演變為放燈人對生活的美好祝福。原來的河燈,木板底座上釘有燈框,糊有彩紙,其內坐一盆碗或用西瓜、蘿蔔挖坑後盛上拌油草木灰點燃。河燈,以木與塑料製作(也有糊紙或罩上玻璃的),形狀多似蓮花,點上蠟燭,於岸邊或駕舟放入江河。此俗在烏蘇里江邊的赫哲村落更為盛行,2002年,已成為當地的河燈節。 [15] 
赫哲族旅遊節
中國同江赫哲族旅遊節,以展示中國“六小”民族風情為主題的中國同江赫哲族旅遊節,旅遊節期間,同江市舉辦獨木舟比賽、放河燈、射箭、插草球等多場赫哲族民俗表演,以展示赫哲族悠久的傳統文化,給遊人以赫鄉古樸民風獨具特色之感,受到了遊人的歡迎。 [15] 

同江赫哲族民俗禮儀

傳統禮儀,有些確是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封建禮教的底色。如兒媳不能與公婆同桌吃飯;公婆吃飯時,兒媳要在門旁侍立等候盛飯、添菜;弟媳不能與夫兄説話,途中相遇要繞道走等。
常見的禮儀還有:老年人或親友長輩進屋,晚輩人要站起來或讓座;老年人沒睡下,晚輩人不能先睡;子女出遠門之前要向父母和長輩跪拜告別,回來後也要跪拜問安;晚輩見到久未見面的長輩,要跪拜叩頭問好;有客人來訪,主人起身相讓或出門迎接,敬煙、敬茶並多以酒食款待;社交場合,長幼有序,長輩在,晚輩不能多言多語;兄弟姐妹、平輩好友,久別重逢多相互擁抱,以示親熱和想念;少年子女外出歸來向父母問安後,父母多是親吻子女的臉頰、額頭,以示對子女的疼愛;長輩與較近的晚輩久別見面時,也常吻晚輩的臉頰或額頭,表示關心掛念;宴請賓朋,必是請年高輩長或尊貴的客人坐於正位,魚頭要請年高長輩或客人享用等。 [16] 

同江民族史詩“依瑪堪”

伊瑪堪是赫哲族的一種説唱藝術,是赫哲族口傳的敍事長詩,現有50多部典籍,被譽為北部亞洲原始語言藝術的活化石。2011年11月23日,伊瑪堪正式被列入聯合國“急需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7] 

同江旅遊

同江概況

三江口風景區 三江口風景區
同江市較為獨具特色的有三江口、街津口、拉哈蘇蘇海關遺址、中俄間旅遊等。1992年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拉哈蘇蘇海關遺址在市區北側,有磚基鐵瓦結構建築500平方米,是一座中西合壁的古老建築,系1910年英國人所建。1989年同江市人民政府把這裏建成中國惟一一座赫哲族博物館。同江市還開通了對俄羅斯的下列寧斯闊耶、比羅比詹、哈巴羅夫克、共青城等城的旅遊業務。 [9] 

同江主要景點

三江口風景區
黑龍江、松花江兩江流到同江形成三汊口,人們習慣稱“三江口”,河段長度為102公里,水面寬度1200米,水位差22.3米,最大流量16.600立方米。兩江匯合後水勢驟增,江面開闊,放眼望去,水天一色,浪濤光湧,氣象萬千。三江口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中國的赫哲族、滿漢軍民曾多次在此痛擊沙俄的侵略,故有“古戰場”之稱。
街津口 街津口
街津口
街津口位於黑龍江下游的同江縣境內,距離同江市區東北45公里處,與俄羅斯隔江相望,是赫哲族聚居地。這裏是赫哲族的聚居地,遊客可深入當地人家,領略赫哲族以捕魚為生的特有風俗。被譽為黑龍江的“邊陲名勝”。每到5-10月旅遊旺季。街津口是黑龍江畔一座美麗的小山村,與俄羅斯隔江相望,是赫哲族聚居地。這裏山清水秀,風光秀麗,自然、人文、歷史景觀豐富。

同江著名人物

孫玉民,原名孫木恩·玉民。筆名紅葉。赫哲族。黑龍江同江人。中共黨員。200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散文集《魚尾彈奏的琴聲》,詩集《赫哲人獻你一束花》等。另有小説、散文、詩歌在《北方文學》、《民族文學》、《文藝報》等報刊發表。 [18] 

同江所獲榮譽

2019年,被列為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6] 
2019年11月,入選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 [7] 
2020年7月,入選2020中國人際信用百佳縣市。 [19] 
2020年10月20日,入選全國雙擁模範城(縣)。 [20] 
2020年12月22日,入選全國第五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名單。 [21] 
2021年,入選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名單。 [23] 
2021年12月,入選“2022年全國“村晚”示範展示點”。 [2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