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同步脱氮除磷

鎖定
同步脱氮除磷(Simultaneou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是以高效率同步脱氮除磷為目的而開發的一項技術,該工藝具有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1] 
中文名
同步脱氮除磷
外文名
Simultaneous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目    的
污水處理中同步脱氮除磷
性    質
一種水處理技術
優    點
去除效果好
缺    點
工藝複雜

同步脱氮除磷簡介

隨着對水質處理程度要求的加強,以及工藝在應用過程中遇到的諸多問題,使單純的脱氮技術或單純的除磷技術在應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需要尋找新的工藝方案,改良工藝技術,可以在一個處理系統中同時去除氮和磷,因而開發出一系列的同步脱氮除磷的處理技術 [2]  。主要工藝有厭氧—缺氧—好氧(A2O)工藝;Bardenpho工藝;UCT工藝、Phoredox工藝、以及SBR工藝等 [3] 

同步脱氮除磷A2O工藝

同步脱氮除磷工藝流程

圖1:A2O工藝流程圖 圖1:A2O工藝流程圖
A2O工藝是Anaerobic/Anoxic/Oxic的簡稱,是目前較為常見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藝。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藝是活性污泥工藝,在進行去除BOD、COD、SS的同時可生物脱氮除磷,其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4] 
在好氧段,硝化細菌將入流污水中的氨氮及有機氮氨化成的氨氮,通過生物硝化作用,轉化成硝酸鹽;在缺氧段,反硝化細菌將內迴流帶入的硝酸鹽通過生物反硝化作用,轉化成氮氣逸入大氣中,從而達到脱氮的目的;在厭氧段,聚磷菌釋放磷,並吸收低級脂肪等易降解的有機物;而在好氧段,聚磷菌超量吸收磷,並通過剩餘污泥的排放,將磷去除。以上三類細菌均具有去除BOD5的作用,但BOD5的去除實際上以反硝化細菌為主。

同步脱氮除磷工藝特點

(1)厭氧、缺氧、好氧三種不同的環境條件和不同種類的微生物菌羣的有機配合,具有同時去除有機物和脱氮除磷的功能;
(2)在同步脱氮除磷去除有機物的工藝中,該工藝流程最為簡單,總的水力停留時間也少於同類其他工藝,好氧段為3.5—6.0 h,厭氧段、缺氧段分別為0.5 h和1.0 h。
(3)在厭氧、缺氧、好氧交替運行下,絲狀菌不會大量繁殖,SVI一般小於100,不會發生污泥膨脹
(4)污泥中含磷量高,一般為2.5%以上。
(5)不需要外加碳源,厭氧段與缺氧段只需進行緩慢攪拌,運行費用較低。

同步脱氮除磷Bardenpho工藝

同步脱氮除磷工藝流程

圖2:Bardenpho工藝流程圖 圖2:Bardenpho工藝流程圖
Bardenpho工藝採用兩級A/O工藝組成,共有4個反應池。由於污泥迴流的影響,第一個厭氧池和好氧池中均含有硝酸氮。在第一厭氧池中,反硝化細菌利用原水中有機碳將回流混合液中的硝酸氮還原。第一厭氧池的出水進入第一好氧池,在好氧池中發生含碳有機物的氧化降解,同時進行含氮有機物的硝化反應,使有機氮和氨氮轉化為硝酸氮。第一好氧池的處理出水進入第二厭氧池,廢水中的硝酸氮進一步被還原為氮氣,降低了出水中的總氮量,提高了污泥的沉降性能。具體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

同步脱氮除磷工藝特點

(1)由於採用了兩級A/O工藝,脱氮除磷的效果較好,脱氮效率可達90%~95%;
(2)各項反應都反覆進行兩次以上,各反應單元都有其首要功能,同時又兼有二、三項輔助功能。

同步脱氮除磷UCT工藝

同步脱氮除磷工藝流程

圖3:改良UCT工藝流程圖 圖3:改良UCT工藝流程圖
前述的兩種同步脱氮除磷工藝中,都是將回流污泥直接回流到工藝前端的厭氧池,其中不可避免地會含有一定濃度的硝酸鹽,因此會在第一級厭氧池中引起反硝化作用,反硝化細菌將與除磷菌爭奪廢水中的有機物而影響除磷效果,因此提出UCT ( University of Cape Town)工藝,其工藝流程如:圖3所示。

同步脱氮除磷工藝特點

(1)工藝中二沉池污泥是迴流到缺氧段而不是厭氧段,從缺氧段出來的泥水混合液硝酸鹽含量很低,再回流到厭氧池後為污泥的釋磷反應提供了最佳的條件;
(2)厭氧區停留時間較長,有機物的利用率較高;
(3)較適用於原污水的BOD5/TP較低的情況。

同步脱氮除磷Phoredox工藝

同步脱氮除磷工藝流程

圖4:Phoredox工藝流程 圖4:Phoredox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如圖4所示:

同步脱氮除磷工藝特點

(1)該五段系統有厭氧、缺氧、好氧三個池子用於除磷、脱氮和碳氧化,第二個缺氧段主要用於進一步的反硝化;
(2)利用好氧段所產生的硝酸鹽作為電子受體,有機碳作為電子供體;
(3)混合液兩次從好氧區迴流到缺氧區;
(4)該工藝的泥齡長(約30~40 d),增加了碳氧化的能力。

同步脱氮除磷SBR工藝

同步脱氮除磷工藝流程

圖5:SBR工藝流程 圖5:SBR工藝流程
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即間歇式活性污泥法,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種變型工藝。傳統SBR工藝的一個操作週期包括進水期(Fill)、反應期(React)、沉澱期(Settle)、排水期(Draw)和閒置期(Idle)等五個階段。工藝流程如圖5所示。

同步脱氮除磷工藝特點

(1)SBR工藝在時間序列上提供了缺氧、厭氧和好氧交替的環境條件,使缺氧條件下實現反硝化,厭氧條件下實現磷的釋放,好氧條件下的硝化及磷的過量攝取,從而能夠有效地脱氮除磷;
(2)SBR工藝流程簡單、運行費用低,固液分離效果好、脱氮除磷效果好,並且耐衝擊負荷,能有效防止污泥膨脹;
(3)但傳統的SBR在應用中有一定的侷限性,如在進水流量較大時,需對反應系統進行調節,會增大投資。為了進一步提高出水水質,出現了許多SBR演變工藝,如CASS工藝、DAT—IAT工藝、MSBR工藝、UNITANK等。
參考資料
  • 1.    姜應和,謝水波.水質工程學 下冊: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 2.    梁吉豔,崔麗,王新.環境工程學: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14
  • 3.    王新.環境工程學基礎: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
  • 4.    宋志偉,李燕.水污染控制工程: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