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縣歷史沿革
編輯夏、商、周時,為雍州地。
戰國時,屬義渠戎國,秦屬北地郡。
漢,置三水縣,屬安定郡。
隋時,境內分屬他樓縣及鳴沙縣。
唐時,在他樓縣置緣州,縣境西南地區屬緣州,韋州仍屬靈武郡鳴沙縣。唐咸亨三年(672年),在韋州地置安樂州,安置吐谷渾部族。唐大中三年(849年),改安樂州為威州。
西夏時,設韋州靜塞軍,後改祥佑軍。
元時,屬甘肅行省寧夏府路。
明初,隸陝西布政使司。
清同治年間,在豫王城(今豫旺堡)置平虜(平遠)守禦千户所,隸固原衞。清改衞為府,韋州、同心城為寧夏府靈州轄地。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置縣,當時名平遠,駐下馬關,屬甘肅省固原直隸州。
民國三年(1914年),平遠縣改名為鎮戎縣,劃歸甘肅省寧夏道(朔方道)。民國七年(1918年),又改鎮戎縣為豫旺縣。民國十八年(1929年),寧夏道自甘肅省分出,建立寧夏省,豫旺縣屬寧夏省。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6月,中國工農紅軍西征解放了豫旺縣,先後在豫旺縣境內建立了工農(蘇維埃)政權,駐下馬關。後改建為豫海縣回民自治政府,駐王家團莊。豫海縣轄地是豫旺和海原東部的回民聚居區,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縣級回民自治政府。時過不久紅軍轉移,馬鴻逵部恢復了國民黨豫旺縣,將駐地由下馬關遷至同心城(亦稱半角城),並改豫旺縣名為同心縣。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寧夏省將韋州、下馬關、紅城水劃歸鹽池縣。
1954年3月,寧夏省建立了河東回族自治區,同心縣歸其管轄。同年,撤銷寧夏省併入甘肅省,河東回族自治區屬甘肅省管轄。
1955年5月,河東回族自治區改稱吳忠回族自治州。
同心縣行政區劃
編輯同心縣區劃沿革
1982年6月,在縣城增置了同心鎮。
1984年1月,將所有公社改為鄉。同時,劃出城關鄉的清水河以東和喊叫水鄉的桃山以東組建了河西鄉。
1986年3月,改韋州、下馬關2鄉為鎮。
1992年8月,改豫旺鄉為豫旺鎮;改王家團莊鄉為王團鎮;撤銷河西鄉,分設為河西鎮和丁家塘鄉。至此,同心縣轄同心、韋州、下馬關、豫旺、王團、河西等6鎮和城關、窯山、紀家、新莊集、田家老莊、馬家高莊、張家塬、羊路、喊叫水、下流水、丁家塘等11鄉。
[2]
2002年9月,自治區政府明確紅寺堡開發區區域界限,劃定紅寺堡區域總面積為1774.5平方千米(寧政函〔2002〕137號),並將同心縣石炭溝(揚黃灌溉)開發區(鄉級)成建制劃歸紅寺堡開發區(寧政函〔2002〕138號)。
2004年,中衞市成立,同心縣喊叫水,下流水兩鄉鎮劃歸中衞市。
2008年,劃海原縣興隆鄉歸同心縣。轄7鎮4鄉2管委會。
同心縣區劃詳情
同心縣地理環境
編輯同心縣位置境域
同心縣地處鄂爾多斯台地與黃土高原北部的銜接地帶,中心位置約在北緯36°58′48″,東經105°54′24″,位於寧夏中部乾旱帶核心區,東與甘肅環縣相鄰,南與固原市接壤,西與海原縣相鄰,北與中寧、紅寺堡接壤。同心縣總面積4433.34平方千米。
[11]
同心縣地貌
同心縣氣候
同心縣自然資源
編輯同心縣土地資源
同心縣礦產資源
同心縣人口
編輯2021年末,同心縣户籍人口387657人。其中,鄉村人口264859人,佔總人口的68.3%;城鎮人口122798人,佔總人口的31.7%;回族人口337422人,佔總人口的87%。2021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623人,失業率為4.05%。
同心清真寺(4張)
同心縣經濟
編輯同心縣綜述
2021年,同心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16032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9153萬元,比上年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464696萬元,比上年增長11.9%;第三產業增加值542184萬元,比上年增長7.4%。按常住人口計算,全縣人均生產總值37648元,比上年增長7.6%。三次產業結構為17:38:45。
[7]
同心縣第一產業
2021年,同心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58858萬元,比上年增長4.2%。其中,種植業產值279062萬元,比上年增長4.1%;林業產值4439萬元,比上年增長191.7%;畜牧業產值166681萬元,比上年增長7.7%;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8676萬元,比上年增長4.2%。
2021年,同心縣糧食播種面積122.9萬畝,比上年增長0.8%。其中,小麥播種面積24萬畝,比上年下降5.9%;玉米播種面積50萬畝,比上年增長9.9%;馬鈴薯播種面積13萬畝,比上年增長31.3%。
2021年,同心縣糧食總產量31.6萬噸,比上年下降4.7%。其中,小麥產量1.6萬噸,比上年增長6.3%;玉米產量26萬噸,比上年下降1.5%;馬鈴薯產量2萬噸,比上年增長10%。
2021年,同心縣肉類總產量31090噸,比上年增長9.8%。其中,豬肉產量475噸,增長15.6%;牛肉產量8830噸,增長4.4%;羊肉產量20755噸,增長13.2%;禽肉產量839噸,下降23.9%。全年生豬存欄0.8萬頭,比上年下降16.5%,出欄0.6萬頭,比上年增長27.5%;牛存欄7.7萬頭,比上年增長11.8%,牛出欄5.3萬頭,比上年增長2.2%;羊只存欄108.2萬隻,比上年增長31.2%,羊只出欄117.1萬隻,比上年增長5.6%;家禽存欄22.5萬隻,比上年增長2.3%,家禽出欄41.9萬隻,比上年下降29.2%。
[7]
同心縣第二產業
2021年,同心縣全部工業增加值402867萬元,比上年增長14.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1.8%。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下降23.9%,重工業增長16.0%;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22.6%,股份制企業增長11.8%,國有企業增長11.3%,私營企業增長11.7%,非公有制工業增長10.5%;分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增長85.7%,製造業下降14.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8.0%。
2021年,同心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資產2817684萬元,比上年增長26.0%;流動資產989874萬元,比上年增長35.0%;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07165萬元,比上年增長69.9%;實現利潤66616萬元,比上年增長31.3%。
2021年,同心縣具有資質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12家,全年完成建築業總產值108022萬元,比上年增長6.3%,建築業企業房屋施工面積185048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1.2%,房屋竣工面積130435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73.5%。
[7]
同心縣第三產業
2021年,同心縣完成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5608萬元,比上年增長8.2%。其中:增值税8794萬元,增長11.5%;企業(個人)所得税3312萬元,下降7.1%。
2021年末,同心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34.9億元,比上年下降3.7%。其中,住户存款餘額77.6億元,比上年增長7%。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36.5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其中,住户短期貸款58.5億元,比上年增長14.7%;中長期貸款32.8億元,比上年增長37.8%。
[7]
同心縣交通運輸
編輯同心縣社會事業
編輯同心縣教育事業
2021年,同心縣有各級各類學校208所,(各類幼兒園91所),在校學生83566人,其中,小學99所,在校學生42252人;普通中學15所,在校學生26512人;中等職業學校2所,在校學生2514人。全年有教職工4897人,其中,專任教師4545人。
[7]
同心縣文化事業
同心縣醫療衞生
2021年,同心縣共有衞生機構183個,其中:綜合醫院8個,中醫院1個、鄉鎮衞生院1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所、婦幼保健所1所、衞生監督所1所。全縣有衞生技術人員1729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690人,註冊護士759人。衞生機構現有病牀數1414張,每千人擁有牀位數4.4張。
[7]
同心縣社會保障
2021年,同心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14284人,其中,參保職工15845人,參保離退休人員11400人。參加城鎮失業保險的人數11126人,比上年增長10.8%。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348777人,其中,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19198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329579人。2021年末,全縣享受低保救濟的困難羣眾達47461人,比上年下降6.4%。其中,享受城市低保的人數達3567人,比上年下降30.2%;享受農村低保的人數達43894人,比上年下降3.7%。
同心縣著名人物
編輯王正偉:現任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周生賢:環境保護部原部長。
吳玉才:原吳忠市市委副書記、市長,現任任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
馬瑞文: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馬漢成:第二十屆中央候補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自治區政協黨組副書記。
洪宇宙:著名影視演員,代表作《三國演義》飾演周瑜。
洪壽林:著名宗教人士。
洪清國:原寧夏政協一、二、三、四、五副主席。
洪維宗:原寧夏政協六、七屆副主席。
馬和福:烈士,回族英雄,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遭反動派秘密殺害。
同心縣地方特產
編輯同心土質適合生長洋芋、紅葱、豌豆、扁豆、蕎麥、瓜果等作物,尤其紅葱聞名全區,瓜果含糖量高,耐儲存。
同心縣歷史文化
編輯同心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藴深厚。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活動,西漢時即設置縣府,命名“三水縣”,唐、宋、元、明、清歷代都有建制,建縣達2200多年。
同心歷來是一個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大家庭,秦漢之際有匈奴、鮮卑部族,唐代的吐蕃、吐谷渾、突厥族,宋代的党項族,元代的回族、蒙古族也先後定居預旺城、韋州城、同心城等地,清代滿族、漢族等民族也長期在境內居住。各民族長期共同生活和互相影響,創造了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歷史文化和民族文化。
[1]
同心縣榮譽稱號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同心簡介 .同心縣人民政府.2019-11-15[引用日期2020-06-16]
- 2. 馮茂.《寧夏現代政區變遷沿革》.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
- 3. 四部門公佈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國家文物局[引用日期2020-07-06]
- 4.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的批覆 .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21-07-22]
- 5. 表彰名單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2-11]
- 6. 寧夏公示一份重要名單! .澎湃[引用日期2022-03-22]
- 7. 同心縣2021年縣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統計公報 .同心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10-14]
- 8. 同心歷史沿革 .同心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10-27]
- 9. 2021統計用區劃和城鄉劃分代碼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10-27]
- 10. 查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引用日期2022-10-27]
- 11. 同心縣地理環境 .同心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10-27]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