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同仇敵愾

(漢語成語)

鎖定
同仇敵愾(拼音:tóng chóu dí kài)是一則來源於文人作品、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周·佚名《詩經·秦風·無衣》、春秋·左丘明《左傳·文公四年》。 [1] 
“同仇敵愾”指全體一致地抱着對敵人的仇恨和憤怒;在句子中可充當作謂語、分句;含褒義。 [1] 
中文名
同仇敵愾
拼    音
tóng chóu dí kài
近義詞
戮力同心、合力攻敵
反義詞
同室操戈自相殘殺
注音字母
ㄊㄨㄙˊ ㄔㄡˊ ㄉㄧˊ ㄎㄞ
成語出處
《詩經·秦風·無衣》《左傳·文公四年》
語法結構
複句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分句

同仇敵愾成語出處

  • 同仇出處
修我戈矛,與子同仇。(周·佚名《詩經·秦風·無衣》) [1] 
  • 敵愾出處
諸侯敵王所愾,而獻其功。(春秋·左丘明《左傳·文公四年》) [1] 
後人根據以上文獻總結出成語“同仇敵愾”。 [1] 

同仇敵愾成語故事

東周春秋時期,有一首流傳於軍中的歌謠,表現了士兵們慷慨從軍、同心對敵的樂觀精神和保衞祖國的英雄氣概。這首歌謠分為三節,可以反覆詠唱。其中第一節是這樣的:“誰説沒有衣服?我的戰袍就是你的。國王興兵打仗,快把刀槍修好。我與你共同對付仇敵。”同仇”即來源於此。 [5] 
公元前623年,衞國的寧俞,即甯武子,出使魯國,魯文王設宴招待。席間,魯文王讓樂工演唱《湛露》和《彤弓》,寧俞一聽就知道,這是周天子對諸侯恩賜、褒獎時的宴樂。為此,他在席間不作任何答謝之辭。魯文王對寧俞在席間的沉默表示不理解。宴飲完畢後,命人私下詢問他是什麼原因。寧俞回答説:“過去, 諸侯去覲見周天子,為的是接受天子的教導;天子設宴款待諸侯,在席間演奏《湛露》這首曲子。諸侯於是按照天子的命令,回去各自率領軍隊,以周天子的敵人為敵人,把天子的仇恨當作自己的仇恨,奮勇殺敵,為天子獻上戰功。( 諸侯敵王所愾,而獻其功。)大勝之後,天子為了酬謝諸侯,在酒宴中賜彤弓和箭支,這是應該的。但如今我們衞國來到魯國表示友好,大王學天子賜諸侯的禮節,也命樂工演唱《湛露》和贈彤弓。在這種情況下,我只好沉默不言了。”“敵愾”這個詞就來自與甯武子説的話。兩者合成一詞,即“同仇敵愾”。 [3] 

同仇敵愾成語寓意

古代戰爭往往懷着一致的憤恨,共同抵抗敵人。而如今一方面,人們只有戮力同心、團結協作,才能在危難時刻戰勝敵人。另一方面在生活中,應坦誠待人,不可勾心鬥角。但是,有的時候,還是需要講究一些策略,比如,要爭取某人的支持,就可以把雙方的共同點擴大,找到共同的利益,樹立共同的敵人,使對方與自己“同仇敵愾”,這種方法在要維護自己的合法、合理權益,而自己又勢單力薄時是有效也有必要的。如果雙方為一點矛盾爭得不可開交,就可以製造一個強 大的共同敵人,引起同仇敵愾,從而轉移對方的注意力,有助於雙方“化敵為友”,達成共識。這樣才能通力合作,促進彼此共同發展。 [2]  [4] 

同仇敵愾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同仇敵愾”在句子中可充當作謂語、分句;用來指全體一致地抱着對敵人的仇恨和憤怒,含褒義。 [1] 
  • 運用示例
清·梁章巨《歸田瑣記·卷五·訥親》:“金川雖雲小丑,而老師糜餉,克捷無期。凡在臣子,皆有同仇敵愾之念。” [1] 
現代文學家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五論“文人相輕”—明術》:“因為讀者大眾的對於某一作者,是未必和‘批評’或‘批判’者同仇敵愾的。” [1] 
參考資料
  • 1.    同仇敵愾  .漢典[引用日期2018-12-22]
  • 2.    墨人主編. 中華成語典故 4 精裝版[M].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2008.11:132
  • 3.    曾慶落著. 中華成語典故[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7.10:177
  • 4.    歐俊著. 圖解生活中的博弈論[M].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7.02:282
  • 5.    滕浩選編. 青少年成語典故讀本[M]. 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 2015.0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