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同一性

(心理學名詞)

鎖定
同一性是心理分析的理論術語。指個體對自身及自己生活目標的意識。它是在艾裏克森提出的個體心理社會性發展第五階段中危機得到解決後形成的。同一性形成標誌着童年期的結束和成年期的開始。
中文名
同一性
外文名
Identity
應用學科
心理學
應用範圍
發展心理學

同一性個體同一性

從1950年提出心理社會性發展理論到1974年對美國人同一性做出詳細分析,艾裏克森對於個體同一性的意義和功能做出了迄今為止最全面、最有代表性的論述。艾裏克森的同一性概念是將個體過去形成的同一性、將來的抱負和當今的社會文化事件結合到一起進行分析。 [1] 
處於青少年晚期的個體,他們會對自己的最核心的本質產生強烈的好奇和疑問,如學齡早期的兒童對“自己是從哪裏來的”這間題會產生濃厚的興趣一樣。青年人在努力為自己心中的問題尋找答案的過程中,他們必須把自己過去經與他人建立的關係和未來的志向結合起來進行考慮。這一過程中,同一性就好比一個基點,使個體社會關係中獲得必要的、連續性的經驗。
個體青少年期必須對自己和他人有較充分的瞭解。當然,這裏的他人是指與自己有重要關係的人。同一性的概念具有雙重含義,一是指堅持自我整合感,二是堅持與他人分享一些基本經驗。

同一性同一性的內容成分

同一性的結構包括兩個成分:內容和評價。內容通常是指價值觀、信仰以及對自己和別人的一些特性的認知,還可以進一步分成內在的自我和公眾的自我。內在的自我經常被描述為一種自我感覺,指個體內在的獨特性和統一性,也就是個體對於自己的最初想法、行動以及自我反饋的一種主觀體驗。通過內在的自我,個體可以對自己的價值觀和信仰有一定的認識,並且可以對自己的想法和行動與自身的信仰是否一致和一致的程度做出評價。這種內在的主管自我感覺在人的一生中會得到持續的發展,它包括四個基本成分:
動機——最初的想法和行動。
統一性——在不同的時間或情景下,存在相同的基本自我。
對他人的感覺——認識到自己和他人之間的界限。
去中心化或距離化——通過自身的反饋使個體認識到自己的想法和行動。
在同一性中公眾自我的成分包括個體扮演的許多角色和別人對他的期待。進入青少年期後,個體發現社會關係羣體(包括家庭成員、鄰居、教師、朋友、宗教羣體、民族羣體甚至國家領導人)會對自己的行為產生各種期待。這些期待包括參加工作、上大學、結婚、服兵役、參加宗教服務、選舉、為家庭成員提供經濟幫助等。如果個體在成長過程中受到不同社會關係團體結構的影響,那麼,對個體而言,那些相對重要的人對他(她)的期待會導致其對自己的想法和行為做出不同的決定,因為個體有時候會覺得很多事情是不由自己決定的。在同一性的發展過程中,個體必須將內在的自我和受不同角色、關係影響的公眾自我綜合在一起協同發展。 [1] 

同一性同一性的評價成分

同一性的第二個結構成分是評價,是指個體對其在同一性內容成分的各個方面所進行的評價。儘管許多人在生活中扮演了一些相同的角色,他們的同一性卻是不同的,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對這些角色有不同的價值觀。例如,有些人在生活中表現出明顯的單向思維,他們非常關注個人事業的成功(如工作目標),而覺得其他的東西對自己來説都是無所謂的;另一些人則努力在他們所扮演的角色中維持一種平衡,對這些人而言在社會關係和日常交往中獲得快樂才是真正的成功。
個體對與他人有關的某些特定方面的同一性內容所做出的評價會影響其使用資源、行動方向的確定、各種形式經驗的獲得等過程。其中經驗是指那些讓個體感到驕傲或威脅的經歷。比如,在大學生羣體中,不同的個體對自己在學業和人際關係方面取得成功的認識會存在差異,那麼.這些個體所形成的同一性感覺也是不一樣的,這一點對他們同一性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與關注人際關係成功的學生相比,那些特別關心學業成功的學生對大學環境所持的態度、參加活動的類型以及對待學業失敗的反應是截然不同的(Reischlhirsch,1989)。
在人的一生中.同一性的內容和評價成分可能一直都在變化。到了青少年晚期,個體同一性的發展主要在於將各種來源的內容加以綜合,然後決定哪個成分更重要一些。完成這一過程需要個體自知、內省以及主動試驗各種各樣的角色和關係。但是不管怎麼説,要搞清楚個體在青少年晚期形成的同一性問題還是很困難的,因為這一時期的青年人在生活中還沒有承擔許多責任,也沒有經歷很多成人才能體驗到的壓力和矛盾。因此,研究個體在這一時期的同一性就顯得很抽象。在現實生活中個體同一性的意識形態框架還未真正形成。 [1] 
參考資料
  • 1.    ewman & Newman著,白學軍等譯.發展心理學(第八版).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