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吉樂鄉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下轄鄉)

鎖定
吉樂鄉,隸屬於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地處梅河口市西南部,東南與柳河縣安口鎮接壤,西南、西、北與小楊滿族朝鮮族鄉相連,北與山城鎮毗鄰,東北與水道鎮交界,距梅河口市區44千米, [1]  區域總面積93.63平方千米。 [2] 
清光緒初年,吉樂鄉一帶為海升社;1983年12月,由吉樂公社改為吉樂鄉。 [1]  截至2018年末,吉樂鄉户籍人口為9300人。 [2]  截至2020年6月,吉樂鄉下轄10個行政村, [3]  鄉人民政府駐吉樂村。 [1] 
2018年,吉樂鄉有工業企業7個,其中規模以上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7個。 [2] 
中文名
吉樂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
地理位置
梅河口市西南部
面    積
93.63 km²
下轄地區
10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吉樂村
電話區號
0435
郵政區碼
135025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吉E
人    口
9300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吉樂鄉建置沿革

清光緒初年,設海升社。
民國二年(1913年),名大荒溝,屬海龍縣第三警區。民國十二年(1923年),屬十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設吉樂村。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5月,改為吉樂區,駐小楊樹河子村。
1956年,改吉樂鄉。
1958年9月,吉樂鄉改為上游公社。
1961年4月,上游公社更名吉樂公社。
1983年12月,吉樂公社改為吉樂鄉。 [1] 

吉樂鄉行政區劃

2011年,吉樂鄉下轄吉樂、吉慶、吉安、小吉樂、吉祥、吉宏、復興、吉興、挑參溝、卧龍10個行政村;下設44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吉樂鄉下轄10個行政村:吉慶村、吉宏村、卧龍村、復興村、吉興村、挑參溝村、吉祥村、吉樂村、吉安村、小吉樂村, [3]  鄉人民政府駐吉樂村。 [1] 

吉樂鄉地理環境

吉樂鄉位置境域

吉樂鄉地處梅河口市西南部,東南與柳河縣安口鎮接壤,西南、西、北與小楊滿族朝鮮族鄉相連,北與山城鎮毗鄰,東北與水道鎮交界,距梅河口市區44千米, [1]  區域總面積93.63平方千米。 [2] 
吉樂鄉

吉樂鄉地形地貌

吉樂鄉地處長白山西麓,吉樂嶺北麓,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南部為山區,北部為半山區和丘陵;境內最高點雞冠砬子位於東南部與柳河縣交界處,海拔969.1米;最低點位於吉慶村吉慶河岸,海拔310米。 [1] 

吉樂鄉氣候

吉樂鄉屬温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温涼;多年平均氣温4.5℃,1月平均氣温16℃,極端最低氣温-31℃(2012年1月31日);7月平均氣温21℃,極端最高氣温30℃(2011年7月5日);生長期年平均130天;無霜期年平均136天,最長140天,最短133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533.7小時,0℃以上持續期185天(一般為4月7日至10月8日);年平均降水量740毫米,最大降水量998毫米(2010年),最少降水量453毫米(2008年)。 [1] 

吉樂鄉水文

吉樂鄉境內河道屬松花江流域,境內最大的河流為吉慶河,從東南至西北流經境內吉興、復興、吉祥、吉安、吉慶5個村,長15千米,流域面積93.6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大荒溝、小荒溝、大荒頂溝、卧龍溝、半截荒溝、挑參溝、猴崽子溝、大四馬溝、小四馬溝、老虎頂子溝等。 [1] 

吉樂鄉自然災害

吉樂鄉主要自然災害為洪澇,平均3年1遇,主要發生在7—8月,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0年7月31日,受災面積2640畝,減產903噸。 [1] 

吉樂鄉自然資源

吉樂鄉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褐鐵礦、沙金、煤、泥炭、油頁岩、磁鐵礦、菱鐵礦、鉻、硅藻土、黏土、紅柱石、磷灰石、礦泉水;以鐵礦為主,含鐵品位36.24%的儲量700餘萬噸,品位10%—30%的儲量800萬噸左右;位於卧龍村南3.5千米處有鐵礦1處,儲量407萬噸。吉樂鄉有林地面積6164公頃,天然樹種主要有柞、榆、楊、黑松、柳、黃花松等;野果類主要有山核桃、榛子、山梨、山葡萄、圓棗、山丁子、山裏紅、橡子等。中草藥主要有天麻、貝母、細辛、車前子、桔梗、五味子、蒲公英、益母草、黃芪等;山野菜主要有薇菜、蕨菜、黃花菜、山芹菜等;野生菌類主要有元蘑、榛蘑、松樹蘑等;野生動物主要有鵪鶉、狍子、獐子、林蛙、鴛鴦、雉、沙半雞、水鴨、蛇等。 [1] 

吉樂鄉人口

2011年,吉樂鄉總人口9764人。總人口中,男性4959人,佔51%;女性4805人,佔49%;以漢族為主,達9220人,佔94.4%;有滿、朝鮮、蒙古等少數民族,共544人,佔5.6%。2011年,吉樂鄉人口出生率9.3‰,人口死亡率4.5‰,人口自然增長率4.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04人。 [1] 
2017年末,吉樂鄉常住人口為6362人。 [4] 
截至2018年末,吉樂鄉户籍人口為9300人。 [2] 

吉樂鄉經濟

吉樂鄉綜述

2011年,吉樂鄉財政總收入273萬元,比2010年增長45.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83萬元,比2010年增長32%;人均財政收入4800元,比2010年增長6.9%。2011年,吉樂鄉農民人均純收入7500元。 [1] 
2018年,吉樂鄉有工業企業7個,其中規模以上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7個。 [2] 

吉樂鄉農業

2011年,吉樂鄉有耕地面積21063畝,其中旱田14418畝,水田面積6645畝。2011年,吉樂鄉農業總產值4510萬元,比2010年增長10%,農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17.7%。吉樂鄉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為主。2011年,吉樂鄉生產糧食1.5萬噸,其中玉米1.1萬噸,水稻0.4萬噸。吉樂鄉主要經濟作物為中藥材。2011年,吉樂鄉中藥材種植面積2000畝,產量3000噸,主要品種有桔梗、板藍根。吉樂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鹿、家禽為主。2011年,吉樂鄉生豬飼養量2400頭,年末存欄390頭;鹿飼養量446頭;家禽飼養量10.5萬羽。2011年,吉樂鄉畜牧業總產值290萬元。2011年,吉樂鄉水果種植面積200畝,產量51噸,主要品種有蘋果、山梨。 [1] 

吉樂鄉工業

2011年,吉樂鄉工業總產值2.1億元。比2010年增長13%,工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82.3%。2011年,吉樂鄉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家,職工248人,實現工業增加值5250萬元,比2010年增長7.8%。 [1] 

吉樂鄉商貿

2011年末,吉樂鄉有商業網點115個,職工160人。2011年,吉樂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6萬元,比2010年增長5%;有城鄉有集貿市場1個。 [1] 

吉樂鄉金融

2011年,吉樂鄉金融機構存款餘額為4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0%,人均儲蓄500元;各項貸款餘額100萬元,比2010年增長8%。 [1] 

吉樂鄉社會事業

吉樂鄉教育事業

2011年末,吉樂鄉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210人,專任教師6人;小學1所,在校生637人,專任教師5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82人,專任教師2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1%。2011年,吉樂鄉教育經費達576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30萬元。 [1] 

吉樂鄉科技事業

2011年末,吉樂鄉專業技術人才70人,經營管理人才20人,技能人才30人,農村實用人才40人。 [1] 

吉樂鄉文體事業

2011年末,吉樂鄉有文化藝術團體1個;文化活動室10個,圖書室8個,藏書4300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3人。吉樂鄉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業餘秧歌隊3個,成員130餘人。2011年末,吉樂鄉有體育健身文化活動廣場6個;30%的城市社區和2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2011年末,吉樂鄉有廣播電視站1個,廣播綜合覆蓋率95%;有線電視用户數為1553户,電視綜合覆蓋率70%。 [1] 

吉樂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吉樂鄉有各級醫療衞生機構8個,其中有衞生院1個;病牀5張,固定資產總值0.01億元;專業衞生人員17人,其中執業醫師4人,執業助理醫師3人,註冊護士1人。2011年,吉樂鄉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4萬人次,出院病人0.1萬人次;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7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0.95萬人,參合率98%。 [1] 

吉樂鄉社會保障

2011年,吉樂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為93户,人數117人,支出29.9萬元,比2010年增長20.9%,月人均213.1元,比2010年增長48.8%;醫療救助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91人次,共支出1.5萬元,比2010年減少6.1%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85户,人數442人,支出48.4萬元,比2010年減少0.9%,月人均91.3元,比2010年增長7.7%;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5人,支出5.1萬元,比2010年增長20%;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9人支出5.5萬元,比2010年增長20%;農村醫療救助3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59人次,共支出2.8萬元,比2010年增長10%;農村臨時救濟21人次,支出1.2萬元,比2010年增長20%;國家撫卹、補助優撫對象26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2.32萬元,比2010年增長13.6%。 [1] 

吉樂鄉交通

吉樂鄉有大楊至吉樂公路、吉樂至水道公路穿境。2011年末,吉樂鄉鄉村級公路總長54千米,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 [1] 

吉樂鄉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吉樂鄉因鄉政府駐吉樂屯而得名。 [1] 

吉樂鄉榮譽記錄

2020年7月,吉樂鄉被全國愛國衞生運動委員會評為2017—2019週期國家衞生鄉鎮。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