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吉林省戲曲劇院

鎖定
吉林省戲曲劇院(吉林省民間藝術團)是吉林省文化廳直屬事業單位 [7] 
中文名
吉林省戲曲劇院
成立時間
1999年4月28日

目錄

吉林省戲曲劇院介紹

吉林省地方戲曲劇院組建於1999年4月28日,為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列事業編制275名,下設三個團。 [1] 
1、吉林省吉劇團創建於1959年,當時叫吉林省新劇種實驗劇團。1960年2月2日,正式命名為吉林省吉劇團。1964年10月,改為吉林省地方戲曲劇院一團。1969年11月,恢復為吉林省吉劇團。1999年4月,成立吉林省地方戲曲劇院吉劇團。編制160人。
2、吉林省民間藝術團創建於1980年10月14日。它是在原吉林省地方戲曲劇院二人轉實驗隊(1964年)、吉林省吉劇團二隊(1978年)的基礎上成立的。1999年4月成立吉林省地方戲曲劇院民間藝術團。編制60人。
3、吉林省京劇團創建於1958年10月16日,1960年初,經擴大編制,改革機構,將團變院。1964年9月10日,又由院變團。1998年11月12日恢復吉林省京劇院 [6] 

吉林省戲曲劇院職能

完成上級交辦或承辦各種公益性演出和涉外演出活動,根據演出市場的需求和變化,組織商業性演出等。
該院吉劇團自創建以來,創排的傳統劇目《桃李梅》、《燕青賣線》、《包公賠情》於七十年代搬上電影銀幕,演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全國有近百個劇團移植演出,其影響之大,為地方戲曲劇種所罕見。改革開放後,吉劇團先後創作了《包公趕驢》、《三放參姑娘》等劇目,並分獲1985年全國優秀劇目獎。1994年《一夜皇妃》獲全國文華新劇目獎。1996年《關東雪》獲全國文華獎和“五個一工程”獎。該團於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南下香港,東渡扶桑,演出的吉劇《三請樊梨花》,在香港一炮打響;吉劇《火焰山》又在日本颳起了旋風。自1994年以來,連續八年參加中央電視台戲曲春節晚會現場直播,多次參加《九洲戲苑》的錄播;近期又連續赴韓國、越南、緬甸、柬埔寨、老撾等東南亞國家演出,贏得了外國廣大觀眾的讚許 [5] 
該院民間藝術團是我省專業藝術表演團體的一面旗幟,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堅持送戲下鄉,受到了農村廣大羣眾的歡迎和喜愛,在農村演出經常出現風颳不散、雨澆不散、戲散人不散的萬人圍着二人轉的壯觀場面。該團連續三次被國家文化部、人事部等部委評為全國先進文藝表演團體。建團以來共創作生產了一百多個劇目,在全國各類匯演中共獲獎80多個,其中一等獎48個,是吉林省在全國性匯演中獲獎最多的藝術表演團體。在省內舉行的各種文藝匯演中僅獲一等獎就150多個。例如傳統戲《回杯記》、《豬八戒拱地》、《馬前潑水》、《包公斷後》、《西廂幽會》;現代戲《離婚夫妻》、《老漢背妻》、《豐收橋》、《夫妻串門》等,這些劇目通俗易懂,紅火熱鬧,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和濃郁的關東藝術特色,深受羣眾歡迎,可謂二人轉藝術之精品。該團足跡遍及東北三省,也曾飲譽京、津、滬、寧、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區。1991年曾遠渡重洋,到日本演出,以精湛的技藝得到了日本觀眾的喜愛 [4] 
該院京劇團,1983年將大型神話京劇《火焰山》搬上銀幕,榮獲全國第一部優秀戲曲影片獎,影片發行28個國家,飲譽海內外。該劇進京參加徽班晉京200週年觀摩演出,被專家們譽為“精品”。大型現代戲《高高的煉塔》,參加全國現代戲觀摩演出,轟動了江南名城揚州,成為新時期以來表現工業題材的京劇現代戲裏程碑式的力作,榮膺文化部“文華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新編歷史故事劇《弦高獻牛》,在京劇舞台上塑造了第一個古代愛國商人的形象,填補了麒派藝術近40年來新創劇目的空白。2000年三次晉京競榜,一舉爭奪了第18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和全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大賽2金3銀。1990年起,受國家指派先後10次赴印度、以色列、日本、韓國、東歐克羅地亞、白俄羅斯、匈牙利、立陶宛等國家進行藝術交流和商業性演出。尤其是1999年至2001年,連續三年同日本松竹株式會社聯袂排演出日本超級歌舞伎《新·三國志》,影響之大,享有盛譽。經濟效益上實現了年創百萬的佳績。吉林省京劇院走出了亞洲,走向了歐洲,成為全國戲劇界關注的松遼平原的一支振興京劇的勁旅 [3] 

吉林省戲曲劇院所獲榮譽

2021年9月18日,被文化和旅遊部認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