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吉林省吉劇團

鎖定
吉林省吉劇團成立於1959年1月。建團以來,吉劇工作者遵循“不離基地,採擷眾華,融合提煉,自成一家”的劇種建設方針,融民間、古典、現代藝術於一爐,集地方、民族、時代特色於一身,逐步將吉劇建設成為能今能古,能文能武,獨具風姿,別有神韻的關東戲曲。
公司名稱
吉林省吉劇團
成立時間
1959年
總部地點
吉林省
公司口號
不離基地,採擷眾華,融合提煉,自成一家

吉林省吉劇團歷史沿革

吉林省吉劇團伴隨着吉劇的創建,於一九六零年四月誕生在中國關東的大地上。作為吉劇的第一個劇團,肩負着實驗和示範的重任,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一九六二年為周恩來總理演出,受到總理肯定;一九九零年,在長春為江澤民總書記專場演出,也受到書記熱烈稱讚。

吉林省吉劇團劇院實力

吉林省吉劇團薈萃了一批別具風韻的劇作家、藝術家,實力雄厚,陣容強大。早期的創作演出隊伍包括全國知名的劇作家王肯;吉劇音樂家張先程、那炳晨、申文凱、劉方、常維新、崔廣林;著名導演金玉霞、張奉生、王仁安、李學忠、劉富英、趙炎以及有很高藝術造詣的劉中、王青霞、隋晶瑩、鄔莉、楊俊英、姜秀玉、霍福慶、劉豐、肖漢臣等著名錶演藝術家,為吉劇建設立下汗馬功 勞,在中國劇壇和吉林的廣大觀眾中享有盛譽。
新時期的創作演出隊伍是以國家一級演員王桂芬、馬士傑、安靜芳、李佔春、杜娟、梁學華、梁淑青、一級鼓師王金清、一級舞美設計師於恩庭、一級創作員趙萬捷、王秀俠以及享譽東北的作曲家於國忠等人為中堅。輔以侯為民、秦麗君、楊彥豐、張學軍等吉劇精英。他們大膽創新,勇於開拓,遵循傳統戲、新編歷史戲和現代戲三並舉的創作原則。
吉林省吉劇團以滿足民族文化需求為宗旨,創編、演出和積累了近二百個優秀劇目。這些劇目具有濃烈的生活氣息和地方特色,為中國戲曲藝術寶庫增添了新的光彩,深受國內外戲劇專家和觀眾的歡迎。

吉林省吉劇團所獲榮譽

吉林省吉劇團的《包公趕驢》和《三放參姑娘》先後在中國戲劇家協會舉辦的全國優秀劇本創作評獎中獲獎。後者在一九八五年的全國戲曲觀摩演出榮獲八項大獎。
吉林省吉劇團的《桃李梅》、《包公賠情》、《燕青賣線》被拍成電影戲曲片,並刻制光碟,發行國內外。《桃李梅》不僅在吉林省內上演五百餘場,還被國內的越劇、評劇、黃梅戲、河北梆子、唐劇等十五個劇種移植演出。
吉林省吉劇團的《一夜皇妃》、《關東雪》雙雙榮獲全國“文華獎”。
一九七八年,吉林省吉劇團應邀赴京演出,轟動了首都劇壇。中國著名的劇作家、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曹禺、王朝聞、張庚、郭漢城、吳雪、張東川、吳祖光等紛紛為之撰寫文章,盛讚這個新興劇種所取得的巨大成績。
吉林省吉劇團在《一夜皇妃》、《關東雪》進京評獎演出時受到戲劇評論家曲六乙等人的再次讚譽。
一九八七年,吉林省吉劇團參加第二屆中國地方戲曲展,香港二十餘家報刊盛讚演出。
一九九二年,吉林省吉劇團赴日本演出,再掀吉劇熱潮。
一九九八、一九九九、二零零一年,吉林省吉劇團又先後出訪韓國、緬甸、越南、柬埔寨、老撾、英國等國家。

吉林省吉劇團貢獻

吉劇作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劇種,方興未艾,前程似錦,吉林省吉劇團人員將再接再厲,為發展全人類的戲劇事業作出自己獨有的貢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