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

鎖定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位於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區文廟衚衕南昌路2號,建築面積2997.12平方米,佔地面積16354平方米,是社會科學類文化遺址博物館。 [1] 
1990年9月28日,吉林市文廟博物館成立並正式對外開放。吉林市文廟博物館以歷史類、藝術類、照片類、石碑類文物為重要展示內容,重點陳列有金代石雕羊、石雕虎、《白山書院》木製匾、《盛京將軍依克唐阿御製祠堂碎》。截至2019年末,吉林市文廟博物館有藏品970件/套,珍貴文物6件/套。 [2] 
1961年,吉林文廟被吉林市人民委員會公佈為吉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吉林文廟被吉林省政府公佈為吉林省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國務院批准吉林文廟為第六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4-5]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定於2022年6月1日恢復開館。 [6] 
中文名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
外文名
Jilin Confucian Temple Museum
地理位置
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區文廟衚衕南昌路2號
佔地面積
16354 m²
類    別
社會科學類文化遺址博物館
投用時間
1990年9月28日
開放時間
8:30—16:30
門票價格
15元
創建時間
1990年9月28日
藏品數量
970件/套(截至2019年末)
館藏精品
金代石雕羊、石雕虎、《白山書院》木製匾、《盛京將軍依克唐阿御製祠堂碎》等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歷史沿革

乾隆元年(1736年),乾隆皇帝欽命修建永吉州文廟(吉林文廟的前身)。
清乾隆七年(1742年),永吉州知州魏士敏建廟宇黃宮,諸制略備。永吉州文廟建成後,興辦學校之風日盛,為滿漢子弟讀書求仕鋪設了通道,儒家文化得到了迅速傳播,推動了關東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永吉州文廟建成之初,在正殿懸有康熙皇帝御書“萬世師表”匾額,此匾額應系康熙十九年(1680年)以後,由康熙皇帝書成,存於宮內的。此外,在嘉慶年間,又由嘉慶皇帝賜御書“聖集大成”匾額一塊,懸正殿。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升祭孔為國之大祀。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吉林改設行省,巡撫朱家寶和提學使吳魯認為原有文廟簡陋,不足崇禮,乃聘江蘇訓導管尚瑩去關內考察文廟,決定在東萊門外(即今址)拓建新廟(即現吉林文廟)。
清宣統元年(1909年)新廟落成,其大成門、大成殿、崇聖殿及圍牆均以黃琉璃瓦覆頂。
1965年,經吉林省撥款,在北京購黃琉璃瓦,並特聘北京古建專家,對吉林文廟大成殿進行維修,共耗資人民幣20餘萬元。吉林文廟自建成到“文革”之前經歷過六次較大規模的維修。
文化大革命期間,吉林文廟遭到了嚴重破壞。
1985年,國家、省、市先後撥款340餘萬元人民幣對吉林文廟進行了修葺。
1990年9月28日,以吉林文廟為館址成立了吉林市文廟博物館,並正式對外開放。
1991年5月,在大成殿內重塑孔子、四配、十二哲人泥塑像十七尊。
1995年,在吉林文廟第一進院落修建了東北第一座碑林——吉林碑林。
2007年,拆除了三進院落70年代修建的與崇聖殿並列相距不足兩米的兩層辦公樓,消除了重大火災隱患。同年9月,接管了吉林文廟西牆外(原吉林文廟文昌宮舊址)文化管理辦公室(旅遊超市),整修後二樓一部分(400多平方米)作為吉林市文廟博物館辦公場所。
2009年6月,修建了吉林文廟文化廣場,採納吉林市文廟博物館的“修舊如舊”建議,廣場撒土0.6米,恢復了吉林文廟照壁原有的高度。同年7月,製作了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吉林文廟保護碑(石質),立於吉林文廟西轅門南側。此外,為保護古建築,撤出了中路兩側的樹木,擴寬了院內的甬路一倍。 [1]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建築佈局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綜述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建築面積2997.12平方米,佔地面積16354平方米。吉林文廟是皇帝御批興建的紀念孔子的廟宇,也是一組具有東方建築特色的古典建築羣,其建築仿皇宮之制,佔地16354平方米,東西寬74米,南北長221米,有殿堂配廡64間,大成門、大成殿、崇聖殿三大主體建築坐落在一條中軸線上,兩側輔助性建築呈對稱狀排列,四周由3米高紅牆環繞,正門前為長40米,高5米的照壁。 [1]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展廳

  • 基本陳列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現有基本陳列五個:《大成殿孔子、四配、十二哲人十七尊塑像及祭器、樂器陳列》《孔子聖蹟陳列》《中國曆代科舉制度陳列》《吉林碑林》《江城學子展覽》。
《大成殿陳列》是1990年至1996年曆時六年完成的,孔子、四配、十二哲人塑像前供案上陳列的祭器有:
鉶、簠、簋、籩、豆、爵、尊、鐙等禮器。樂器有:編鐘、編磬、琴、瑟、笛、笙、排簫、蕭、篪、壎、柷、等,總計近400件。大成殿的匾額有康熙題“萬世師表”(皇宮賜)、雍正題“生民未有”(雍正皇帝賜)、乾隆題“與天地參”、嘉慶題“聖集大成”、道光題”聖協時中“。
孔子聖蹟陳列 孔子聖蹟陳列
《孔子聖蹟陳列》是在1990年製作的《孔子生平事蹟展覽》的基礎上,於1998年設計製作完成。展覽從內容到形式均做了較大的突破,《孔子聖蹟陳列》在中國同類陳列中趨於領先地位,展覽由“家世”“志於學”“創辦私學”“從政”“周遊列國”“著述”“思想學説”、“孔子在國外的影響”八部分組成,概括地介紹了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一生的主要經歷和業績,特別突顯了孔子的思想學説在世界的巨大影響。在內容上力求以科學研究的態度給孔子以應有的歷史地位、合理的評價。在形式上採用質樸簡潔的藝術手段,形成了陳列古樸典雅的藝術格調。
中國曆代科舉制度陳列 中國曆代科舉制度陳列
《中國曆代科舉制度陳列》通過大量的文獻資料介紹了中國科舉制度從產生、發展、鼎盛到衰亡的過程及其原因。展覽由“科舉制度的沿革”“童試”“鄉試”“會試”“殿試”“吉林地方科舉”六部分組成,展示了封建社會讀書人考秀才、中舉人、成進士及至有幸躋身鼎甲的艱辛歷程。《中國曆代科舉制度陳列》使用了珍貴的文物和大量的歷史文獻資料,其中,有明萬曆戊戌科狀元趙秉忠(官至禮部尚書)和清乾隆甲戌科榜眼王鳴盛(清著名經史學家,著有《十七史商榷》)的殿試全卷;清乾隆時期的宰相劉墉和吉林滿榜狀元麻樂吉的進士題名碑拓片;“白山書院”匾額為國家二級文物;吉林三傑宋小濂的書法作品條幅一對。陳列前廳是由吉林省著名油畫家賈滌飛的巨幅壁畫。展覽使用了大型貢院模型以及同比例號舍模型和蠟人兩個。整體陳列中的繪畫藝術、書法造詣、陳列手段堪稱上乘。
吉林神林 吉林神林
《東北第一座碑林——吉林碑林》位於吉林文廟第一進院落東側,修建於1995年,首批遴選精品碑碣34通,分為五大類:祠堂碑、寺廟碑、德政碑、神道碑、記事碑。碑林中有來源於完顏希尹墓地前的金代石雕羊、石雕虎各一隻,均為國家一級文物;《盛京將軍依克唐阿御製祠堂碑》為國家三級文物;清康熙初年創建寧古塔副都統(後任盛京將軍)安珠湖墓碑,以及數位將軍的德政碑,其中不乏抵抗外侮,勤政為民的封疆大吏和地方文武官員。由吉林近代名士(吉林三傑之一)成多祿書的幾通碑,書法堪稱上乘。還有部分著名廟宇、會館的始建碑、重修碑。這些具有重要文物價值的碑碣,從不同側面反映出清代及民國初年吉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民俗、人口遷徙、征戰、自然災害等方面的情況,這些碑碣在書法藝術上,真草隸篆薈萃了幾代名家手筆;從內容上,琳琅滿目,記錄了人間史料事蹟,是歷史的定格和記錄。又因多數碑文未見諸文字記載,故更具歷史價值。 [1] 
  • 專題陳列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專題陳列有:1991年製作的《漢白玉石刻聖蹟圖》108幅陳列,它是以石刻連環畫的形式記述了孔子一生的主要事蹟。把孔子一生的主要活動惟妙惟肖地展示於畫面之上,是中國第一本有完整故事的連環畫,其中有大家耳熟能詳的“宋人伐木”、“苛政猛於虎”等,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歷代衍聖公及其夫人絹質肖像陳列》是1992年複製的孔府舊存中很有特色的一組文物,是孔子的嫡孫和他們的夫人的肖像,始至六十一代衍聖公孔弘緒(1448—1504年),終至七十六代衍聖公繼配陶夫人(1879—1930年)。延人十六世,延時四百年,保存之豐,延時之久,都是無與倫比的。由於孔子是幾千年來中外聞名的大學者、大教育家,從漢代開始歷代統治者都崇奉孔教,自宋朝開始將孔子的嫡裔襲封為衍聖公,從宋朝宋仁宗封孔子四十六代孫孔宗願為“衍聖公”,直到七十六代孔令貽,這一封號子孫相繼整整承襲了三十二代,歷時八百八十餘年。據史料記載“衍聖公”是封建社會享有特權的大貴族,五代時期相當於五品官;元代提升為三品;到了封建社會末期,其地位扶搖直上,明初是一品文官,地位僅次於丞相,“班列文官之首”,到了清代衍聖公不但班列閣臣之上,還在紫禁城騎馬、在宮中御道上行走,並可以和皇帝並行,陪聖上視察學務。衍聖公肖像蟒袍玉帶,正襟坐立,形肖神似,儀態生動,具有較高的藝術和觀賞價值。
《東北三大怪展覽》是2006年原創性展覽。展覽以創新意識拓展東北民俗文化的研究,“東北三大怪”民謠家喻户曉,流傳久遠。三大怪展覽的創意,從一首民謠的角度折射出中華各民族早期文化的交融性,東北民族間的共性習俗與中原地區習俗的差異特點。展示東北各族先民在嚴酷的自然氣候、艱苦的地理環境下繁衍生息,順應生存條件的制約而形成獨特的社會生活風情。其展覽主旨為演繹逝去的悠悠歲月,留住民族的文化財富。 [1] 
  • 臨時展覽
從1990年9月28日開館以來已展出各類臨時展覽百餘個,諸如:《秦始皇兵馬俑展》《薩滿文化民俗展》《中國古建築工藝展》《東北首屆根雕藝術展》《吉林市百年滄桑圖片展》《吉林市地方黨史展》《周恩來生平事蹟展》《鄧小平生平事蹟展》《首屆消防安全教育展》《從皇帝到公民圖片展》《生殖與健康展》《青春期教育展》《紅巖魂、白公館、渣滓洞革命鬥爭史實展》《反思警惕啓示—劫難與輝煌大型圖片展》《一箇中國—台灣問題與現實圖片展》《迎回歸—澳門圖片展》《共產黨員先進性展》《科普知識展》《讓我們一起認識宇宙展》《地球的呼喚―環境保護展》《中小學生小製作、小發明展》《無錫惠山泥人展》《第五屆集郵展》《吉林市解放五十週年攝影展》等等。
2009年9月26日,為紀念孔子誕辰2560年,推出了《論語百章》書法展。108位書法家親書的I08條論語書法作品,分為27個專題,每個專題4條。書法展覽得到了社會各界特別是廣大的書畫愛好者的廣泛歡迎。吉林市文廟博物館設計推出的各類陳列展覽文化內涵豐富,深受各階層觀眾的喜愛。 [1]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館藏文物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綜述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藏品來源有吉林文廟院內、地下和周邊地下所藏以及徵集、移交等途徑,藏品類別主要分為歷史類、藝術類、照片類、石碑類等類別。據中國博物館志顯示,吉林市文廟博物館藏品總計1134件,其中國家一級藏品2件,二、三級藏品2件,其餘為參考藏品。截至2019年末,吉林市文廟博物館有藏品970件/套,其中珍貴文物6件/套。 [1]  [2]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重要藏品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的重要藏品有金代石雕羊、石雕虎各一隻(來源於完顏希尹墓地前,1994年由吉林市博物館移交吉林文廟),均為國家一級文物;1994年《白山書院》木製匾(由吉林市北山園林處移交吉林文廟),為國家二級文物;1995年徵集的《盛京將軍依克唐阿御製祠堂碑》為國家三級文物。 [1]  [3] 
重要藏品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藏品保護

吉林文廟地處北方,惡劣的自然環境給古建保護帶來了諸多困難,防火、防盜、防自然災害是吉林文廟保護的重中之重。針對古建築的特點,吉林市文廟博物館研究制定了合理的古建文物保護措施,力爭達到最佳保護效果。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闢有獨立的文物庫房,監控設施、避雷設施齊備,對各類文物進行了較為科學合理化的管理。 [1]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文化活動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宣傳教育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在確保吉林文廟萬無一失的前提下,挖掘文廟獨有的資源,形成了集弘揚傳統文化、觀瞻接待、儒學研究、文化活動於一體的業務工作發展全新模式。吉林市文廟博物館積極通過網絡、廣播、電視、平面媒體等手段廣泛宣傳吉林文廟,全面介紹吉林文廟歷史、文化、科學、藝術價值,並藉助陳列展覽和大型文化品牌活動,最大限度地發揮“兩個基地”的作用,在保護文化遺產,弘揚傳統文化方面做出了積極的努力。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深入到各學校,部隊,機關,播放愛國主義教育片《紅旗下的思考》《國旗頌》。並流動展出了《劫難與輝煌圖片展》《吉林市首屆消防教育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展》《澳門迴歸圖片展》《地球的呼喚―環境保護展》等展覽。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積極組織公益性文化活動:開展了吉林文廟“博物館之友”活動,發展會員1100人;為籌集善款舉辦了“為殘疾兒童獻愛心”;向軍烈屬、一線建築工人贈送門票;舉辦“孔子文化周”;“文化廟會”;“文廟遊園會”;“京劇茶社”;“消夏評書晚會”;大學生“孔子論題答辯會”;“青年聯誼會”;“社區聯誼會”以及與街道、社區、學校、部隊共建教育基地活動;開辦“第二課堂”,編寫英烈事蹟到學校演講;假期“小小講解員培訓班”;“假日書屋”;“文學沙龍”;“外語角園地”;小學生“文化沙龍”;“美在我心中”青少年美育活動以及“愛祖國愛家鄉一日遊”;“修學夏令營”;重陽節“尊老、敬老、愛老”活動;“孔子進校園”等等。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着力開展了“三節”文化系列品牌活動,多次舉辦“書畫界名人筆會”。2006年開始連續舉辦正月十五的“歡天喜地打燈謎”科技、文化萬條燈謎有獎競猜活動,年參與人數達5萬餘人。2007年起,每年組織“佳聯妙對迎新春”為主題的“吉祥春聯對對碰”、“鑼鼓喧天送春聯”系列活動,組織市民彩車隊,敲鑼打鼓為吉林市政府送春聯,吉林市政府領導為老黨員、軍烈屬、五保户、敬老院、福利院送春聯,表達了“人民政府人民愛人民政府愛人民”的情懷。每年年底展出《中國年俗知識展》。舉辦了“文化趕集慶新春”、“吉祥活動伴你遊”等項活動。如今,在吉林市市民到吉林文廟過“文化大年”已漸成慣例。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吸引着各階層民眾光臨吉林文廟。為擴大吉林文廟影響力,在《中外文化交流》刊物上(英文版)發表吉林文廟及吉林文廟大型祭孔活動的圖片和介紹文章,發行範圍為180個國家和地區,吉林文廟蜚聲海內外,聲譽與日俱增。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每年在孔子誕辰日(9月28日)舉辦大型祭孔祀典,在吉林文廟大成殿月台上舉行隆重的古代祭孔樂舞“八份舞”表演,再現古代祭孔盛況,使觀者身臨其境地領略了古代祭孔“八份舞於庭”的壯觀場面。參加祭孔的各階層人士日益增多,在表達對先師孔子崇敬之情的同時,推進了“尊師重教”風氣的形成。
2009年9月28日吉林文廟與山東曲阜孔廟聯合祭孔大典更是盛況空前,在尼山“夫子洞”“聖水譚”前舉行了莊嚴肅穆的採集“聖土聖水”儀式。吉林市五大班子親臨吉林文廟祭孔大典現場,恭迎“聖土聖水”儀式盛大而隆重,市委主要領導親手接過“聖土聖水”奉祀在孔子聖像供案上。中央電視台及各大媒體進行了廣泛的報道。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設計了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大型文化品牌儀式。舉辦的“放飛夢想收穫希望”吉林文廟獎學助學活動,使更多的優秀學子樹立起高遠的人生目標,“吉林文廟英才獎”使一些品學兼優卻家庭困難的優秀學子圓了大學夢。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策劃的學前兒童“開筆禮”儀式,使眾多蒙童在新穎的儀式中體會到“尊師重教”的重要性和嚴肅性。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為高中生設計的“成人禮”儀式,使數幹學生在莊嚴儀式中意識到了自身所肩負的家庭、社會、祖國的責任,並深切地感悟到做人的道理與原則。
1992—2001年吉林市文廟博物館組織參加吉林省“講解員大賽”;2001年參加《吉林地區導遊大賽》獲總分第一名;2002年參加《吉林省景區優秀導遊詞創作比賽》獲優勝獎;2002年參加吉林市《慶“三八”巾幗英雄事蹟講演比賽》;2004年參加吉林省文博系統講解員大賽;2009年參加吉林省“偽滿皇宮杯”講解員大賽。 [1]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學術研究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重視文物保護和利用工作,將古建築羣作為珍貴文物加以保護,並在保護的前提下開發和利用,進行相應的研究工作。在設計製作各類大型陳列展覽的同時,推出了一系列大型文化品牌活動。吉林市文廟博物館聘用的專業人員中,有研究員1名、副研究員5名、館員8名,專業結構基本合理,在古建維護和儒學研究以及各項業務工作中發揮着積極的作用。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自建館以來,出版發行儒學思想研究及古建築研究方面的論文集4冊,在國際、國內發表論文近百篇,其中獲得國家、省、市級優秀論文一、二、三等獎近30篇,多次參加國際儒學研討會,並在大會上做專題發言。策劃製作的漢白玉石刻《孔子聖蹟圖陳列》獲省級優秀設計獎,美術專業人員被評為國家十把金剪刀之一,其剪紙作品百餘幅分獲國家金、銀、銅獎。
1998年,吉林市文廟博物館成功承辦了“中國孔廟保護協會第四屆年會”。
1997年,吉林市文廟博物館發起成立吉林市孔子研究會,積極開展學術活動,以“古典詩詞研習班”的形式持續開展公益性的講座。
2007年5月1日,吉林市文廟博物館在“古典詩詞研習班”的基礎上開辦了以“光大國學、啓迪民智、傳承文明、促進和諧”為宗旨的“國學大講堂”,進行公益性每週一次的講學活動,不定期地開辦大型廣場講學。
2009年5月1日,“五·四”青年節當天,國學大講堂以“大學生應肩負起祖國、社會、家庭責任”為題,組織各學院大學生來吉林市文廟博物館聆聽講座。
2009年8月1日,建軍節當天,吉林市文廟博物館深入到駐吉林市部隊進行國學講座,受到官兵的歡迎。同年9月,組織了“儒學論談”。 [1]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合作交流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作為中國孔廟保護協會的會員單位,不斷拓展對外的交流與合作。
1998年,吉林市文廟博物館為加強與各地孔廟間的交流,擴大吉林文廟的知名度,成功承辦了“全國孔廟第四屆保護年會”。積極參加全國孔廟保護年會歷屆年會。兩次參加在中國香港舉辦的“國際儒學研討會”,並提交了論文。多次參加中國山東曲阜國際儒學大會,並在大會上做專題發言。
2009年,在杭州舉辦的“中國孔廟保護協會第十二屆年會”上,吉林文廟博物館做了重點發言,遞交的吉林文廟“關於全國孔廟同一時間祭孔”的提案得到大會採納。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為長春文廟成功策劃了大型祭孔儀式,盛大的祭孔祀典在長春市引起轟動。此後,兩地孔廟交流與合作頻繁,在增進友誼的同時,促進了兩地文廟的共同發展。
吉林文廟與山東曲阜孔廟的聯繫頻繁,山東曲阜孔廟給予吉林文廟以多方面的支持。曲阜孔廟為吉林文廟在尼山舉行了莊嚴肅穆的採集“聖土聖水”儀式,並派員一路護送“聖土聖水”至吉林文廟。
2009年9月28日孔子誕辰日,在吉林文廟的祭孔大典上,舉行了隆重的恭迎“聖土聖水”儀式,彌足珍貴的“聖土聖水”永世奉祀在了吉林文廟大成殿內。
吉林文廟與北京孔廟、韓國成均館孔廟、哈爾濱文廟、南京夫子廟、蘇州文廟、嘉定孔廟等各地孔廟進行了廣泛聯繫與交流。重視引進各地博物館臨時展覽。引進《秦始皇兵馬俑展》《劫難與輝煌展》《一箇中國—台灣問題與現實展》《澳門迴歸展》等等,並組織了《中韓書畫展》到韓國展出。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積極組織學術交流活動,聘請外地專家學者多次來吉林文廟講學,頻繁進行學術交流活動,同時也受邀委派學者到外地講學,相互交流。吉林文廟和吉林市北華大學等近十所學校建立了基地關係,積極促成了將吉林市第二十三中學易名為“吉林市孔子中學”。各重點中學將一年兩次到吉林文廟進行修學活動列入了學校社會實踐必修課課程,北華大學的博士不定期的到吉林文廟“國學大講堂”進行公益性講學,受到廣大國學愛好者的歡迎。 [1]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所獲榮譽

吉林文廟是皇帝御批興建的紀念孔子的廟宇,中國四大孔廟之一,同時也是東北地區建築年代最早、建築等級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清代建築羣,在全國享有極高的盛譽。 [1]  [3] 
1961年,吉林文廟被吉林市人民委員會公佈為吉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1987年,吉林文廟被吉林省政府公佈為吉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1991年,吉林市政府命名吉林市文廟博物館為“愛國主義基地”。 [1] 
1996年,吉林市政府命名吉林市文廟博物館為“德育基地”。 [1] 
2006年5月25日,國務院批准吉林文廟為第六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2009年,吉林文廟被中國孔廟保護協會評為“孔廟保護先進單位”並多次被各級保護部門評為“文物保護先進單位”。 [1]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機構設置

  • 歷任館長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的歷任館長為潘學友(1990.1—1990.12)、仇起(1990.12—1995.3)、唐淑蘭(1995.3—2002.4)、宋耕(2002.4—2004.4)、李冰(2004.4—2005.1)、馬文亮(2005.1—2009.7)、王庭良(2009.7至今)等。 [1] 
  • 單位性質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是全民事業單位。 [1] 
  • 經費來源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由政府全額撥款。 [1] 
  • 機構設置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設有陳列保管部、宣教部、辦公室、保衞科4個部門。 [1] 
  • 人員編制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人員編制數32人,2009年底在崗31人。專業技術人員20人,行政後勤12人。 [1] 
  • 觀眾接待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為觀眾提供了紀念品專櫃、接待室、洗手間等配套設施。年觀眾17萬餘人次。 [1]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參觀信息

  • 地理位置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位於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區文廟衚衕南昌路2號。 [3] 
  • 開放時間
8:30—16:30。 [1] 
  • 門票價格
15元。 [1] 
  • 交通路線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附近的公交站:貿易大廈、新亞商廈(焦作老鳳祥銀樓)、新亞商廈、大廈西口、市五官醫院、市五官醫院、大廈南門、五官醫院、新亞商廈、新華街口、新亞商廈、大楊樹商業街、民族幼兒園、大廈西口、新華街、新華街口(同濟婦科醫院)。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附近的公交車:26路、30路、31路、18路、20路、24路、36路、11路、14路環線、15路環線、16路、17路、27路、9路、21路、28路、38路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