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鎖定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位於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前進大街2699號吉林大學前衞校區南區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建築面積2300平方米,佔地面積7000平方米,是社會科學類歷史文物專題博物館。 [1] 
2010年5月,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竣工並面向公眾開放。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陳列了傳世、出土和教學標本,主要藏品有商代的甲骨、商周青銅器、歷代璽印以及明清瓷器等,展示了從史前的北京猿人到歷史各個時期中國歷史。截至2019年末,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有藏品7697件/套,其中珍貴文物461件/套。 [1]  [4]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1] 
中文名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外文名
Museum of Art and Archaeology at Jilin University
地理位置
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前進大街2699號吉林大學前衞校區南區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中心
佔地面積
7000 m²
類    別
社會科學類歷史文物專題博物館
投用時間
2010年5月18日
開放時間
週一14:00—16:30(上午閉館維修),其他時間8:30—16:30
創建時間
1955年
門票價格
免費
館藏精品
商代的甲骨、商周青銅器、歷代璽印以及明清瓷器等
藏品數量
7697件/套(截至2019年末)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歷史沿革

1955年,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成立。
1982年4月,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遷至現吉林大學附屬中學1號教學樓6、7、8層。
1983年,王丹調入歷史系文物室和於閏儀共同做管理員(1992年王丹隨考古系副主任許偉調進北京)。
1985年,考古學系成立,文物室改屬考古學系。
1989年,林雪川以臨時工身份進入文物室工作(1994年取得大專函授畢業證後轉為正式工)。
1992年11月,史吉祥在調入博物館學專業任教研室主任後被考古系授權兼任文物室主任。
1995年,劉爽由吉林大學環境化學專業畢業後分配至文物室做管理員。
2000年,吉林大學院系重組,考古系併入文學院,於此同時博物館學系成立,博物館學系主任繼續兼任文物室主任,文物室改屬文學院。
2002年,姜曉東由吉林省文物店調入文物室。
2003年,劉爽改為教師編制,仍兼職做文物室管理員至2007年初。
2006年,吉林大學校慶期間周其風校長髮倡議書,呼籲海內外校友為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建設捐助,並帶頭捐資1萬元。
2007年,呂軍接替史吉祥做博物館學系主任後兼職文物室主任。同年劉爽因到北京大學讀博士學位不再兼職做文物室管理員工作。
2008年7月,考古與藝術博物館一期工程啓動,吉林大學後勤集團中標作為乙方承擔庫房區和辦公區基建改造。同年9月份,教育部有關部門對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進行立項調研,最終同意以文物室收藏為基礎,改建南校區原D食堂為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撥專項經費670萬。
2009年7月,天津大學規劃設計院設計圖紙經過審訂修改。同年10月,二期工程經過招標後中國建築技術公司中標,開始展覽區和博物館外牆以及庭院改造。同年11月,開始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的設備招標。同年12月,開始消防、安防以及展陳招標。
2010年5月18日,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囤工並面向公眾開放。 [1]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建築佈局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綜述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建築面積2300平方米,佔地面積7000平方米,是簡約式現代建築,利用原學生食堂改造而成。名吉林大學歷史系文物室,設在舊吉林大學圖書館(偽滿煤炭部舊址頂層建築)內。 [1]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展廳

基本陳列
文物室在未遷附屬中學前曾經在圖書館5樓上面辦公,舉辦過通史性的陳列,該陳列通過大量的模型和標本,展示了從史前的北京猿人到歷史各個時期中國歷史。積極配合了當時本科歷史教學。“文革”時該陳列撤銷,文物室關閉。“文革”後隨着教學秩序的恢復,文物室遷到新教學樓後配合考古學的教學舉辦了《館藏考古文物陳列》,面向考古學和博物館學本科生開放,同時有限度接待校內個別來賓參觀。隨着新改建的館舍落成,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將推出的基本陳列是《東北考古文化展》。 [1] 
專題陳列
文物室時期因為場地侷限,在一個展廳內舉辦了青銅器、和陶瓷器兩個專題陳列。隨着新改建的館舍落成,首先推出的是《問鼎觀兵賞鏡》青銅器專題陳列,以後還將陸續舉辦《漢字之謎》《日本書畫》等專題陳列展覽。專題陳列文物室時期因為場地侷限,在一個展廳內舉辦了青銅器、和陶瓷器兩個專題陳列。隨着新改建的館舍落成,首先推出的是“問鼎觀兵賞鏡”青銅器專題陳列,以後還將陸續舉辦“漢字之謎”“日本書畫”等專題陳列展覽。 [1]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館藏文物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綜述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藏品來源大致有社會採購、有償捐獻、考古發掘(田野調查採集)和相關部門調撥四種途徑。藏品類別主要分為傳世、出土和教學標本三大類。據中國博物館志顯示,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入藏品總賬的藏品6000餘件,其中有部分模型樣本和標本。未入藏品總賬的參考資料2萬餘件,參考資料皆為田野考古標本。截至2019年末,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有藏品7697件/套,其中珍貴文物461件/套。 [1]  [4] 
重要藏品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重要藏品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傳世文物藏品中最具價值的是商代的甲骨、商周青銅器、歷代璽印以及明清瓷器等。 [1]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文化活動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宣傳教育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在文物室建制階段出版過《吉林大學藏古璽印選》介紹吉林大學收藏的璽印,此外王丹、於閏儀、史吉祥、劉爽等文物室工作人員先後發表了《吉林大學收藏的北方青銅器》《吉林大學收藏的戰國以前青銅鏡》《岳飛印考》等單篇文章介紹吉林大學的藏品。 [1]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合作交流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文物室建制時派出劉爽赴北京國家博物館進修文物保護技術,此外林雪川多次應約赴各地文博機構傳授文物修復技術和電子計算機繪圖知識。 [1]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所獲榮譽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1]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機構設置

現任館長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的現任館長是史吉祥 [5] 
單位性質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是國營事業單位(教學附屬單位)。
經費來源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由政府全額撥款(教育部撥款)。
機構設置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設有保管部、保衞科、技術部、陳列部、研究部、公共服務部、行政辦公室等8個部門。
人員編制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人員編制數15人,2009年在崗3人。
觀眾接待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內部開放期間年觀眾人數為百餘人次,新館落成後可接待萬餘人次。 [1]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參觀信息

地理位置
吉林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位於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前進大街2699號吉林大學前衞校區南區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中心。 [6] 
開放時間
週一14:00—16:30(上午閉館維修),其他時間8:30—16:30。 [1] 
門票價格
免費參觀。 [1] 
交通路線
乘車線路:13路、195路、202路、222路、315路、高新1號線、高新2號線。 [2] 
交通:乘公交222路等,到修正路站下車步行1.5公里即可。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