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吉安縣

編輯 鎖定
吉安縣,隸屬江西省吉安市,地處江西省中部、吉泰盆地中心、贛江流域中游,東與峽江縣吉水縣吉州區青原區為鄰,南和泰和縣接壤,西與永新縣安福縣毗連,北與新餘市渝水區分宜縣交界。 [1]  吉安縣總面積2117平方千米,下轄2個街道、13個鎮、6個鄉。 [2]  2021年,吉安縣(不含井開區)户籍人口為50.85萬人。 [28] 
吉安縣,是中國革命老區,有“將軍縣”之稱。 [38]  曾獲全國文明縣、 [4]  全國綠化模範縣。 [5]  2017年10月,江西省政府批覆同意吉安縣“脱貧退出”。 [6]  2019年12月,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7] 
2021年,吉安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43.38億元,同比增長9.3%; 財政總收入完成33.1億元,同比增長7.2%。 [2] 
中文名
吉安縣
外文名
Ji'an County
行政區劃代碼
360821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地理位置
江西省中部
面    積
2117 km²
下轄地區
2個街道、13個鎮、6個鄉
政府駐地
敦厚鎮廬陵大道
電話區號
0796
郵政編碼
3431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50.85 萬(2021年末户籍人口) [28] 
著名景點
文天祥紀念館
吉州窯景區
火車站
吉安南站
車牌代碼
贛D
地區生產總值
243.38 億元(2021年) [2] 

吉安縣建置沿革

編輯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制,分天下為36郡,始設廬陵縣,隸屬九江郡,縣治在今泰和縣西3裏。
漢高祖元年(前206年),秦亡,楚漢爭霸,英布為九江王,廬陵縣屬九江王國。高祖五年(前202年),穎陰候灌嬰渡江平定楚地,分九江郡立豫章郡,領18縣,廬陵縣屬豫章郡。新始建國元年(9年),改豫章為九江郡,改廬陵為桓亭縣。建武元年(25年)。桓亭縣複名廬陵。初平二年(191年),分豫章立廬陵郡,縣名高昌,屬廬陵郡。
晉太康元年(280年),司馬炎平吳,廬陵郡治遷石陽,縣屬沿舊;鹹康八年(342年),廬陵太守孔倫移廬陵治於今吉安市區,石陽縣隨徙。
梁天監元年(502年),武帝滅齊,高昌縣併入石陽縣,隸屬廬陵郡,郡縣同治所。
隋開皇十年(590年),改廬陵郡為吉州,改石陽縣為廬陵縣。次年,撤銷吉陽(今吉水)、興平(今永豐)、陽豐(今永豐)三縣,併入廬陵縣,隸屬吉州。大業三年(607年)。改吉州為廬陵郡,廬陵縣隸屬不變。
唐武德五年(622年),復置吉州,廬陵仍為附廓縣。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江南道分東、西二道,廬陵縣屬江南西道吉州。天寶元年(742年),改吉州廬陵郡為吉州,縣屬不變。
吳天祐六年(909年),廬陵縣屬楊吳領地;南唐保大八年(950年),析廬陵水東11鄉置吉水縣,廬陵縣仍為吉州附廓縣。
宋元祐七年(1092年),廬陵的同水鄉與吉水的順化鄉互易(順化鄉即純化鄉);景炎二年(1277年),忽必烈設立江西宣慰司,改吉州為吉州路,廬陵縣隸屬如故。
元元貞元年(1295年),改吉州路為吉安路,吉安之名始於此,相傳意取“吉泰平安”之義,廬陵縣仍屬之。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朱元璋兵取江西,改吉安路為吉安府,廬陵縣屬吉安府。
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江西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廬陵縣屬江西布政使司湖西道吉安府。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湖西道廢,吉安府直屬省;雍正九年(1731年),廬陵縣隸屬贛南道吉安府。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吉安府,撤道,民國三年(1914年),改廬陵縣為吉安縣,設廬陵道於宜春,吉安縣屬江西省廬陵道。民國十五年,廢廬陵,吉安縣直屬江西省。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江西省劃分13個行政區,吉安縣隸屬第九行政區。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江西省縮編為8個行政區,吉安縣隸屬第三行政區。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江西省劃為9個行政區,吉安縣仍屬第三行政區。 [8] 
文天祥紀念館 文天祥紀念館
1949年7月28日,奉令析吉安縣石陽鎮置吉安市,同屬吉安分區。1949年9月,吉安分區改為吉安專區。1958年11月,吉 安縣併入吉安市。1959年6月,縣、市仍分治。1968年,吉安縣專區改名井岡山地區,吉安縣屬井岡山地區。1979年,改井岡山地區為吉安地區,吉安縣仍屬吉安地區。1979年11月,吉安縣治所從吉安市區徙新縣城敦厚鎮。 [3]  2000年,吉安地區改為吉安市,吉安縣屬之。 [8] 

吉安縣行政區劃

編輯
截至2022年10月,吉安縣轄2個街道、13個鎮、6個鄉:高新街道金雞湖街道敦厚鎮永陽鎮、天河鎮、橫江鎮、固江鎮、萬福鎮永和鎮桐坪鎮鳳凰鎮油田鎮、敖城鎮、梅塘鎮浬田鎮北源鄉大沖鄉登龍鄉安塘鄉官田鄉指陽鄉 [39]  縣政府駐敦厚鎮廬陵大道。

吉安縣地理環境

編輯

吉安縣位置境域

吉安縣地處江西省中部、吉安市中部、贛江中游、吉泰盆地中心,東與峽江縣吉水縣吉州區青原區為鄰,南和泰和縣接壤,西與永新縣安福縣毗連,北與新餘市渝水區分宜縣交界。地理座標介於東經114°24′52″—115°03′23″,北緯26°49′21″—27°37′54″之間。轄區東西最大距離60千米,南北最大距離90千米,總面積2117平方千米。 [1]  [2] 

吉安縣地形地貌

吉安縣地處贛中丘陵區,主要地貌有山地、丘陵和河谷平原,山地與丘陵佔總面積72%,地勢由四周向中部傾斜,東南、西南和北面三面邊境山峯連綿,山嶺起伏。北面屬武功山南翼,主峯海拔580.3米,西南為羅霄山脈中段,主峯龍山海拔728.7米,東南與武夷山脈雩山相接,中部為河流聚匯處,地勢較低平,海拔多在56至60米,形成窄長的河谷平原。 [9] 

吉安縣氣候

吉安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温和,日照豐富,四季分明,冬夏長,春秋短,雨量充沛,無霜期較長。年均温17.5至18.6℃,年平均降水量為1518.8毫米,年日照時數1680至1790小時。各月之間日照時數變化很大,7月-10月日照時數佔可照時數的58%。無霜期日數平均為254天。 [9-10] 

吉安縣水文

吉安縣境內主要河流有贛江一級支流禾水、同江、文石水、黃金水4條,總長176.3千米;贛江二級支流瀘水、龍波水、牛吼江3條,總長79.58千米;贛江三級支流西灣水、廟前水、合坪水、洲湖水、高田水5條,總長19.76千米。 [1] 

吉安縣自然資源

編輯

吉安縣水資源

吉安縣河流 吉安縣河流
吉安縣境內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487.89億立方米,其中過境客水為472.7億立方米,境內自產水量為14.75億立方米,以過境地表水為主。禾水、瀘水、桐江等均是贛江的一、二級支流,多年平均河川徑流總量487.45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為4416萬立方米。水資源人均佔有量3274立方米(不計過境客水)。境內擁有銀灣橋、福華山、江口、樟坑等大中小型水庫,總庫容2.56億立方米,各類塘壩2000餘座,總庫容為1.3億立方米。 [9] 

吉安縣生物資源

吉安縣生物種類達500餘種,其中木本植物300餘種,草本植物120餘種,動物80餘種。野生動物140餘種,野生植物1000餘種,藥材300餘種。
吉安縣內大量種養的濕地松、吉固芷、車前籽、吉安黃牛等地方特色。 [9] 

吉安縣礦產資源

吉安縣境內有煙煤、石灰石、高嶺土、白泥等礦產資源。 [11] 

吉安縣人口

編輯
2021年,吉安縣(不含井開區)户籍人口為50.8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為20.27萬人、鄉村人口為30.58萬人;其中男性人口為27.06萬人、女性人口為23.78萬人。全縣(不含井開區)常住人口為41.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為19.6萬人,鄉村人口21.5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47.68%。 [28] 
2021年,吉安縣人口計劃生育率為84.78%,人口出生率7.3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21‰,死亡率為3.1‰。 [28] 

吉安縣經濟

編輯

吉安縣綜述

2021年,吉安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3.3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9.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30.18億元,增長8%;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137.59億元,增長9.6%;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75.6億元,增長9.3%。全年人均生產總值達5.91萬元,同比增長9.6%。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2.4:56.5:31.1,一產下降1.8個百分點,二產提高2.2個百分點,三產下降0.4個百分點。 [28] 
2021年,吉安縣財政總收入完成33.1億元,同比增長7.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5.94億元,增長15%,佔財政總收入比重為78.4%。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7.63億元,同比增長-7.3%。 [28] 
2021年,吉安縣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達40.81億元,同比增支-6.42億元,增長-13.6%,與民生相關的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49億元,同比增長-7.5%;公共安全支出1.28億元,同比增長-19.8%;教育支出8.96億元,同比增長3%;科學技術支出1.05億元,同比增長0.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49億元,同比增長-3.6%;衞生健康支出3.25億元,同比增長-46.9%;節能環保支出9689萬元,同比增長1.6%;城鄉社區支出4.26億元,同比增長2.1%;農林水支出7.76億元,同比增長0.1%。 [28] 
2021年,吉安縣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長11.7%。其中工業固定投資額完成56.74億元,工業技改固投完成34.06億元。2021年開展“項目六大會戰”,推動項目建設取得更多實物工程量,26個省大中型項目、4個省重點項目分別完成投資87.1億元、20億元,分別佔年計劃的141.4%、127%,81個縣重點項目開工率提高11.3個百分點、完成投資168.8億元。 [28] 
2021年,吉安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萬元,同比增長7.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萬元,同比增長12.5%。 [28] 

吉安縣第一產業

2021年,吉安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1.08億元,同比增長9.7%,其中農業產值22.35億元,增長5%;林業產值4.43億元,增長2%;牧業產值27.26億元,增長15.6%;漁業產值3.23億元,增長0.5%;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3.78億元,增長4%。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增加值32.3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7.8%,其中農業增加值14.15億元,林業增加值2.69億元,牧業增加值11.28億元,漁業增加值2.04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2.2億元。 [28] 
2021年,吉安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達6.92萬公頃,同比增長0.02%,糧食總產量達40.99萬噸,油菜籽播種面積9115公頃,同比增長0.6%,油菜籽產量達9208噸,同比增長5.7%;蔬菜產量達20.3萬噸,同比增長15%;大品種蔬菜登龍粉芋新增種植面積1045畝、油田黑木耳種植面積達750畝,新增設施蔬菜基地面積5500畝。 [28] 
2021年,吉安縣生豬出欄61.32萬頭,同比增長2.8%;生豬存欄40.11萬頭,同比增長-0.6%;家禽出籠36.55萬羽,同比增長40.2%;肉類總產量11.75萬噸,比2020年同期增長27.5%。水產品總產量2.14萬噸,同比增長0.7%,名特優水產品產量7179噸,同比增長3.4%。 [28] 

吉安縣第二產業

吉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吉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21年,吉安縣轄區內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22.2億元,比2020年增長9.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12.2%,實現營業收入626.7億元、利潤總額55.2億元,分別增長9.77%和8.74%。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户,總數達到147户。工業用電量達6.9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1%。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鐵精粉達67.61萬噸,同比增長29.72%;水泥達12.11萬噸,同比增長-14.75%;大米達12.4萬噸,同比增長32.91%;發電量達4065萬千瓦時,同比增長-5.55%;啤酒78447.34千升,同比增長6.52%;軟飲料12.73萬噸,同比增長36.4%;飼料20.5萬噸,同比增長-19.63%。 [28] 
2021年,吉安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完成工業產值600.09億元,同比增長9.5%,完成營業務收入605.39億元,同比增長9.8%,實現利潤54.71億元,同比增長12.8%,就業人員數達60523人,同比增長-3.5%,完成基礎設施投入205684萬元,同比增長32.9%。 [28] 
2021年,吉安縣建築業實現增加值9.25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0.2%,資質等級以上建築業企業實現總產值42.25億元,同比增長14.66%。全縣資質等級以上房地產企業房屋新開工面積51.14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25.54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面積20.24萬平方米,銷售額達14.64億元人民幣。 [28] 

吉安縣第三產業

2021年,吉安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3.01億元,比2020年增長18.5%。分行業看,批發業實現銷售額15.7億元,增長29.5%,零售業實現銷售額86.99億元,增長19.9%,住宿業實現營業額5075.9萬元,增長23.9%,餐飲業實現營業額7.35億元,增長33.6%。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業法人單位數達120家。 [28] 
2021年,吉安縣實際利用外資達1.6億美元,增長7.78%,其中現匯進資1793萬美元,實際利用省外項目資金達80.41億元,增長9.32%;外貿出口18.6億美元。2021年實際利用外資簽約項目41個、簽約金額255.45億元,其中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29個,50億元以上項目2個,20億元以上項目3個。 [28] 
2021年,吉安縣實現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6.6億元,可比增長11%。全年旅客發送量138.5萬人,客運週轉量8946萬人千米,貨運量1279萬噸,貨運週轉量47.93億噸千米。全年完成郵政業務總量7383.59萬元。 [28] 
2021年,吉安縣共接待遊客人數905.2萬人次,增長31.35%。實現旅遊總收入90.83萬元,同比增長50.7%。 [28] 
2021年末,吉安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達326.58億元,比年初增加19.66億元,比2020年同期增長6.4%。其中住户存款餘額達240.56億元,比年初增加26.86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餘額達60.25億元,比年初增加3.31億元,廣義政府存款餘額達25.67億元,比年初增加-10.52億元。貸款規模繼續擴大,年末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達258.38億元,比年初增加37.26億元,比2020年同期增長16.9%,其中住户貸款餘額達119.62億元,比年初增加13.13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餘額達138.76億元,比年初增加24.12億元。 [28] 

吉安縣交通運輸

編輯

吉安縣公路

吉安縣境內有105國道、319國道穿境而過,距井岡山機場30公里,距永和贛江航運碼頭8公里。贛粵高速公路武吉高速公路穿越吉安縣並設有出口。 [9] 
2021年末,吉安縣公路里程數達2529千米。 [28] 

吉安縣鐵路

京九鐵路途徑吉安境內,設有吉安南站(客、貨兩用)。 [9] 

吉安縣政治

編輯
吉安縣主要領導
縣委書記
縣長

吉安縣社會事業

編輯

吉安縣教育事業

吉安縣立中學 吉安縣立中學
2021年末,吉安縣共有教育單位數310所,其中普通高中5所,普通初中24所,小學115所,幼兒教育159所,職業教育2所,特殊教育1所,體校1所。2021—2022學年畢業生數25966人,其中普通中學10665人;在校學生數101768人,其中普通中學35157人,小學43747人;教職工數7113人,其中普通中學2812人,小學2645人。 [28] 
2021年,吉安縣高考一本上線705人,較2020年增加74人,上線率19.86%;二本以上上線1783人,較2020年增加193人,上線率30.37%,二本以上上線率50.24%;600分以上166人,較2020年增加10人;4人錄取清華北大。 [28] 

吉安縣文化事業

2021年末,吉安縣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全年共演出165場次,文化館(站)20個,公共圖書館1個,廣播站19個,電視轉播台1座,有線電視節目83套,電視人口覆蓋率100%,廣播人口覆蓋率100%。
2021年,吉安縣舉辦羣眾文藝匯演、廣場舞大賽等活動38場,惠及羣眾3萬餘人次。免費開設培訓班64個班次,惠及羣眾2000人次。完成惠民演出165場,電影下鄉4768場。組織演講比賽、圖片展覽等各類活動100餘場。創作非遺類曲種《漁鼓道情》,紅色曲譜《半面紅旗》、《共產黨人》,完成小戲3個、舞蹈4個、非遺紅色題材作品8件。 [28] 

吉安縣醫療衞生

2021年末,吉安縣共有各類醫療衞生機構311個,其中醫院5個,婦幼保健院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衞生監督所1個,鄉鎮衞生院22個,村衞生室234個,診所47個。衞生技術人員2007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846人,註冊護士807人。醫療衞生機構實有牀位數2791張,其中醫院1377張,鄉鎮衞生院1282張,婦幼保健院130張。 [28] 

吉安縣社會保障

2021年,吉安縣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2.89萬人,其中,在職參保人數11.18萬人,徵繳基金4.61億元;退休人數1.7萬人,共發放養老金4.46億元。全縣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37萬人,其中,在職參保人數9460人,徵繳基金1.93億元;退休人數4261人,共發放養老金2.43億元。全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3.74萬人,應繳費人數17.53萬人,已繳費人數12.91萬人,徵繳基金7718萬元;待遇領取人數6.21萬人,共發放養老金1.15億元。 [28] 
2021年,吉安縣工傷保險參保人數6.09萬人,徵繳基金908萬元,發放工傷保險待遇2559萬元。 [28] 

吉安縣歷史文化

編輯

吉安縣名稱由來

元朝改吉州路為吉安路,吉安之名始於此,相傳意取“吉泰平安”之義。 [8] 

吉安縣廬陵文化

白鷺洲書院 白鷺洲書院
吉安古稱廬陵,是廬陵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主要分為士文化、農文化、工文化等三個方面。廬陵文化在一定的歷史時期成為民族先進文化的代表,有時甚至影響文化潮流的前進方向。在江西,則是贛文化的主要支柱之一。 [12] 

吉安縣特色節日

起牙
農曆正月初二“起牙”。舊社會,商店店主設宴款待夥計、僱員學徒及親友,志一年開張鴻發。後廢。縣人仍殺雞宰鴨祭祀趙公元帥,祈求大發大福。
磐瓠節
農曆正月初八日為畲族磐瓠節。是日畲民聚集祠堂,祭祈磐瓠祖圖,由年長者主持團拜,領唱《祭祀歌》,講述磐瓠傳説和畲族來歷。
天貺節
農曆六月初六日為天貺節。舊時,縣人多自初一至初六持齋禮南鬥,名謂“六皇齋”,後少見。初六日曬衣物,仍沿舊俗。
園牙
農曆十二月十六日為“園牙”。舊社會,店主筵請僱員,決定第二年續僱或解僱。逆意者去,順意者留,不少店工於是為停工失業而提心吊膽,後廢。

吉安縣吉安燈綵

鯉魚燈 鯉魚燈
吉安燈綵,是一種民間藝術形式。在人們的節日喜慶中,具有助興作用。普遍流傳各地的有彩蓮船、蚌殼精、草龍燈、高蹺、孔明燈等。流傳在吉安縣境內的主要有鯉魚燈、東方巨龍(原名箍俚龍)和東園龍。
鯉魚燈
鯉魚燈,流行在吉安縣固江鄉,起源於該鄉瀘水旁居民以打魚為主要職業的棚下村。年節夜間戲耍,表達年年有餘,跳躍龍門的願望。燈隊以1尾鰲魚為首,後隨3條金線鯉魚、6條紅鯉魚、末尾一隻小蝦。均以竹篾扎身架形體,首尾可轉動,再貼金色紙,並加彩飾鱗片,體內置有發光照明物,下端裝有擎舉長柄。
東方巨龍
東方巨龍,起源於吉安縣新圩鄉世代有篾匠相傳的慄塘村,龍身共9節,長24米,由1100多個篾箍連結而成一體,外貼大紅色紙鱗片,各層部分重疊,以一條綠筋連接各龍節通體,節內各置乾電池照明。
東園龍
東園龍,流傳於吉安縣永陽鎮東園村,起源於唐朝末年。正月初十日夜間表演於村鎮。竹篾扎龍,飾色紙、布,共11節,每節有供握擎的舉把。程序分天橋、地橋、踏腕站、散打四個階段,均與武術動作結合,以舉龍疊羅漢形成高潮。

吉安縣方言

吉安縣本地方言主要是贛語,其次是客家方言,客家話主要分佈在天河鎮、官田、敖城、指陽、東固、富田等鄉鎮。 [13] 

吉安縣風景名勝

編輯
文天祥紀念館
文天祥紀念館 文天祥紀念館
文天祥紀念館位於吉安縣城東,處於105國道與吉井公路交匯點上,佔地面積120餘畝,館內建築採取中軸對稱的宮殿式佈局,由南而北,漸次升高,構成一組仿古建築羣,主體建築為正氣堂。該館的基本陳列是以文天祥的生平事蹟為主線,在充分展示館藏文物、圖片、文獻的情況下,利用藝術手法和科技手段,通過場景、佈景箱、幻影成像、模擬手翻書、多媒體影像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展示民族英雄文天祥重要人生節點和高尚情操。 [18] 
資國禪寺
資國禪寺 資國禪寺
資國禪寺位於吉安縣梅塘鎮龍鬚山麓,為禪宗聖地青原山的重要道場之一,是香客雲集的宗教旅遊勝地。寺院座西北面東南,依次為山門、功德池、鐘鼓樓、大雄寶殿,殿內大佛高約6米,為江西第一大坐像銅佛。2000年重修了雄偉氣派的山門及圍牆,2002年重建了大雄寶殿和如來佛(銅像)十八羅漢安厝。 [19] 
娑羅山森林公園
娑羅山森林公園位於吉安縣城南部,距吉安縣縣城5公里,經105國道可達,面積5.4平方公里,是山嶽型的自然風景旅遊區,省級森林公園。景區內森林茂密,古樹參天,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人行其間,有如尋古探幽,韻味悠悠,是野營、休閒的好去處。山勢陡峭,巖體怪異,是攀巖、登山的理想場地。現景區內有康王廟遺蹟、古井、巨型馬蹄印、衞星塔、千畝杜鵑花、亂石林、南京軍區通訊連舊址等景點。 [20] 
廬陵生態公園
廬陵生態公園位於縣城富川路以東,贛江大道以北,東昌路以南,2009年1月正式開園,是國家AA級旅遊景區。公園總佔地面積約255畝,按照以人為本,突出生態文化主題的規劃定位,在充分利用原有的森林資源基礎上進行規劃設計,將原有的林地進行整合,新增苗木70多個品種20多萬株,新鋪草坪約1萬多平方米。整個公園由主入口、中心廊架、各式景橋、水系等主要景點組成。 [21] 
吉州窯景區
吉州窯景區位於吉安縣永和鎮,距吉安縣城13公里,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級旅遊景區,是集文化、旅遊、休閒、考古和科研為一體的綜合型旅遊景區。 [22] 
橫江鎮公塘村
橫江鎮公塘村 橫江鎮公塘村
橫江鎮公塘村位於吉安縣橫江鎮西北角,距吉永公路、吉井鐵路、贛粵高速公路出入口約1公里,是江西省AAAA級鄉村旅遊點。村內現存古樹30餘棵,古蹟10餘處,崇本堂、攀龍第等景點12處,明、清、民國等古建築50餘棟。土地革命時期,彭德懷率領紅五軍曾在此駐紮,村中設有紅軍醫院,院牆上還存留當年紅軍書寫的多條宣傳標語。 [23] 

吉安縣特產美食

編輯
橫江葡萄
橫江葡萄 橫江葡萄
橫江葡萄產自吉安縣,通過優選歐美名優葡萄品種單株培育,在吉安縣特定的小氣候環境條件下,按照地方標準進行標準化生產而栽培出來的極品葡萄,它在品相和風味上,表現出比其他葡萄更優良的特性。 [14] 
永和豆腐
永和豆腐,永和豆腐是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特色菜,因其具有“細膩、淳厚、爽滑、筋道”的優點,而被列入“十大贛菜”之一。 [15] 
車前子
車前子,是吉安縣中藥材基地盛產一種常見的中藥,它的果粒較別處的要大,扁平且色紫,中間有一小白點曰“鳳眼前仁”,被人們列為上品。 [16] 
全副鑾駕
全副鑾駕,將雞和熟豬油、乾紅椒等一起紅燜,色澤紅亮,味道香濃,口感酥爛。 [17] 

吉安縣著名人物

編輯
吉安縣著名人物
古代
近代
現代

吉安縣榮譽稱號

編輯
2019年12月6日,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7] 
2020年3月12日,被江西省消防安全委員會評為“2019年度消防工作先進縣”。 [29]  同年5月29日,入選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名單。 [30] 
2020年6月,被評為2019年度全省工業高質量發展一類先進縣(市、區)。 [31] 
2020年8月,被評為江西省雙擁模範縣。 [32] 
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9年重新確認國家衞生鄉鎮(縣城)名單。 [33] 
2020年12月22日,入選全國第五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名單。 [34] 
2021年1月18日,被國家衞生健康委命名為“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 [35] 
2021年10月12日,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36-3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