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合肥第二十中學

鎖定
合肥市第二十中學於2007年9月遷入新的校址蜀南庭苑小區。新校是由合肥市第二十中學和合肥市山西小學兩所學校整合為一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隸屬於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
中文名
合肥第二十中學
所屬地區
合肥市
類    別
公辦學校
現任校長
吉坤

合肥第二十中學基本內容

合肥市第二十中學於2007年9月遷入新的校址蜀南庭苑小區。新校是由合肥市第二十中學和合肥市山西小學兩所學校整合為一所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隸屬於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新校位於大蜀山風景區之中。學校佔地面積1.7公頃,教學樓建築面積9863平方米,可容納36個班級,學校現有教職工49人,1-9年級學生近500人,所有班級實行小班化特色教學。學校有設施配套的語音室、微機室、會議室、多媒體教室、理化生實驗室、音樂形體教室、教師活動室、圖書閲覽室和電子網絡備課室等等,擁有塑膠跑道的田徑綜合運動場。校園內外綠樹成蔭,環境優雅。
目前,學校已經形成了“團結奮進,求實創新”的校風,“愛校、愛生、敬業、精業”的教風和“修身、好學、拼搏、上進”的學風。學校先後榮獲 “合肥市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學校”、 “推進素質教育先進單位”等等一系列榮譽。

合肥第二十中學簡介

學校創辦於1964年,當時為合肥市第九工讀學校,位於大蜀山西北角。1968年12月搬遷至此,1970年改
名為合肥市郊區第一中學。1972年設置高中班成為普通完全中學。1976年全市教育部門主管的中學統一命名,合肥市郊區第一中學更名為合肥市第二十一中學。1978年9月劃歸合肥市教育局主管。學校至今已有三十五年的歷史。
1964年~1970年,周以慎任合肥市第九工讀學校教務主任,主持工作;1970年~1973年,李修明任合肥市郊區第一中學革命委員會副主任主持工作;1973年~1975年,李修明任合肥市郊區第一中學校長;1976年~1978年12月,李修明任合肥市第二十一中學校;1979年5月~1984年6月,劉傳驥任校長;1984年7月~1988年8月,許中瑕任校長;1988年9月~1992年2月,孔繁本任校長;1992年3月~1994年8月,張國榮任校長;1994年9月~1995年6月,張樹華任校長;1995年7月至今,吉坤任校長。

合肥第二十中學辦學目標

學校堅持“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突出個性,培養能力”的辦學思想和“思想領先,科學管理,夯實
基礎,恢復普高”的辦學目標,着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努力把學校辦成教書育人基地、輸送人才基地和普通中學教學改革的試驗基地。全校已形成了“勤研、善教、敬業、愛生”的教風,“立志勤學、尊師守紀”的學風和“踏實奮進”的校風。
機構沿革 學校創辦於1964年,當時為合肥市第九工讀學校,位於大蜀山西北角。1968年12月搬 遷至此,1970
年改名為合肥市郊區第一中學。1972年設置高中班成為普通完全中學。1976年全市教育部門主管的中學統一命名,合肥市郊區第一中學更名為合肥市第二十一中學。1978年9月劃歸合肥市教育局主管。學校至今已有三十五年的歷史。
1964年~1970年,周以慎任合肥市第九工讀學校教務主任,主持工作;1970年~1973年,李修明任合肥市郊區第一中學革命委員會副主任主持工作;1973年~1975年,李修明任合肥市郊區第一中學校長;1976年~1978年12月,李修明任合肥市第二十一中學校;1979年5月~1984年6月,劉傳驥任校長;1984年7月~1988年8月,許中瑕任校長;1988年9月~1992年2月,孔繁本任校長;1992年3月~1994年8月,張國榮任校長;1994年9月~1995年6月,張樹華任校長;1995年7月至今,吉坤任校長。

合肥第二十中學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20個教學班,學生1100餘人。有教職工74人,專任教師65人,其中中高級教師約佔1/3,在 職研究生5人,本科24人。學校35歲以下的教師有42人,中青年教師居多,信心強、幹勁足,是我校教育教學的中堅力量。學校下設辦公室、教務處、政教處、總務處、團委、保衞科等機構設置,中層幹部配備齊全,學校管理正逐步走向科學化、民主化。教學特色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依法治校,嚴謹治學,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合格人才, 是合肥二十一中堅持不懈的辦學宗旨。創新是不斷進步的靈魂,隨着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領導班子已牢固樹立起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教育理念,調整了辦學思路,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全體教職工的職業道德和業務水平,振新教育,創辦特色。近年來,在加強教學建設的同時,狠抓特色項目,特別是體育項目,成績顯著。在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1995年和1996年均獲團體總分第四名,1997年和1998 年均獲第三名;在元旦越野賽中,1997年女子團體總分第一名、1998年男女兩個團體總分第一名、1999年男女兩個團體總分第二名;在市七運會上,獲金牌4枚、銀牌9枚、銅牌4枚。在97~98學年我校又被評為體育先進單位。面對新世紀的挑戰,合肥二十一中人正以新的面貌、新的姿態,踏實奮進,努力開拓,去迎接桃李爭妍、百鳥競飛的教育春天。

合肥第二十中學校園風情

走進二十一中,你一定會被這裏濃濃的校園文化所感染,青青的綠草,乾淨整潔的地面,發人深省的名人 名言標語牌和井然有序的教學場區,都有力地展示了管理育人、環境育人的良好效果,即人們常説的養成教育。多年來鄉村名校領先先進的教學管理和充滿生命力的師資隊伍,使學校各項工作走在前列。學校先後通過了市教育局對學校管理水平評估和辦學水平評估,增強了學校內功;學校檔案管理工作獲省一級管理水平,學校實行全封閉管理,先後榮獲市區兩級“安全文明校園”、“平安校園”、“綠色學校”等稱號;學校體育特色明顯,體育成績突出,男女排球隊、中長跑對多次參賽獲獎,學校體育工作多次獲得上級表彰與獎勵,被評為“體教合一”先進單位;學校家庭教育工作效果明顯、合力增強,獲市“家庭教育先進集體”稱號;英語、體育組先後獲市級“先進教研組”稱號;學生在學科競賽中也多次獲省市級獎,為學校爭得了榮譽。

合肥第二十中學師德建設

教師是文化的傳播者,教師的師德標準和業務水平對校園文化建設至關重要。二十一中學非常重視對教師 的師德和業務要求,每年一度組織青年教師師德演講,暑期開展全校性的師德教育和師德大討論,召開班主任經驗交流會、優秀教師師德報告會;對業務學習長抓不懈,真正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以精心的態度、精細的過程,培養教育的精品。  學校堅持凡初一新生入校,都要進行嚴格的軍體訓練,聘請法制副校長上法制課,開展法規、校紀、衞生、行為規範等教育,平時堅持教學中的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對發現的問題和不良苗頭進行及時訓導,堅持學生自治中的規範、監督和評定製度,堅持班主任、授課老師的指導幫助制度,使學生在教育和訓練中提高遵紀守法的素質和自覺性,把多種不安定因素消滅在萌芽之中。人們稱讚二十一中學是“難得的一處淨地”。 在合肥二十一中,儘管周邊農民經濟模式單一,經濟基礎薄弱,是合肥較為貧困地區之一,薄弱的經濟制約了學生求學的慾望,但二十一中學並沒有放鬆對學生的管理,他們力爭學生入學率100%,對困難學生減免書本費,讓每個孩子都能到學校讀書,真正做到了一個都不能少。學校周圍一派田園風光,儘管教職工的物質生活貧乏,住的是學校創辦時的低矮平房,吃的是井水,但高高矗立的現代化教學大樓和優美的教學環境,更為鄉村名校錦上添花。  儘管學校辦學經費十分緊張,但學校領導為了鼓勵教師提高業務水平,不斷適應現代化教學要求,學校積極鼓勵支持教師參加各種學歷進修、研討,學他校之長。合肥二十一中老師學歷合格率100%,有教育碩士3位。幾任領導班子都一直潛心努力深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加強質量教育,大力推行崗位負責制和全員聘任制,與時俱進,樹立新型的管理觀,也為學校恢復高中部夯實了堅實的基礎。
隨着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合肥二十一中正在以校長王習躍為首的校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忠實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帶領全校師生“乘教改東風,樹名校形象”,抓文明學校創建,抓教學質量改革,使有着43年建校歷史的二十一中學煥發出勃勃生機。學校堅持落實“以人為本,打好基礎,培養能力,發展個性,提高素質”的教育教學方針,形成了“踏實奮進”的優良校風,遵循“勤研、善教、敬業、愛生”的嚴謹校風,養成“立志、勤學、尊師、守紀”的濃郁學風,學校教學質量逐步提高,文明之風到處洋溢,畢業生升學率逐步上升。良好的校風、優秀的教師,培養了一株株幼苗,收穫了累累碩果。

合肥第二十中學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