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合江縣圖書館

鎖定
合江縣圖書館成立於1997年,為國家一級圖書館。建築面積4050平方米,館藏21萬冊次,文化信息數字資源10TB.開設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自助城市書房2個、24小時共享書櫃2個、電子閲覽室、外借室、圖書報刊閲覽室、少兒閲覽區、地方文獻室、多功能報告廳及館外流通站等部室。為社會羣眾提供圖書外借、報刊閲覽、參考諮詢、電子文獻查閲、24小時自助辦證借還、朗讀亭等服務。依託全縣文化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和書屋,面向鎮街開展業務輔導和培訓、送圖書、送文化下鄉等活動,積極為全社會各級單位、組織及羣眾開展豐富多彩的全民閲讀推廣活動,2019年四川省全民閲讀啓動儀式在合江縣舉行。近年來,因工作突出,先後獲得多項榮譽。2005年獲省文化共享工程先進單位;2006年獲省文化廳“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送電影下鄉”活動一等獎;2008年四川省圖書館學會授予省圖書館行業抗震救災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13年順利通過全國第五次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被評為瀘州地區首家縣級國家一級圖書館;2017年獲四川省圖書館學會授予省級“全民閲讀先進集體”、市文體廣新局授予市級“全民閲讀示範基地”,2017年蟬聯國家一級圖書館。2018年獲四川省文化廳授予四川省“文化志願服務典型團隊”榮譽稱號。2019年獲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金熊貓”獎先進集體稱號;2023年獲瀘州市市級最佳文明單位稱號。
[3] 
中文名
合江縣圖書館
工作人員
6人
館藏圖書
21萬冊
年訂閲報刊
1200種

合江縣圖書館合圖簡介

圖書館現有工作人員4人,館藏圖書21萬冊,地方典藏有《萬有文庫》、《今古圖書集成》、《合江縣志》等300餘冊。年購新書3500餘種,年訂閲報刊1200種(含電子期刊)。設有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電子閲覽室、外借室、圖書報刊閲覽室、地方文獻室、多功能報告廳、休閒閲覽室(智慧書吧,又稱讀者俱樂部或讀者沙龍)、培訓中心及館外流通站等。開展圖書外借、文獻檢索、報刊閲覽、電子文獻查閲以及全縣文化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和農家書屋的業務輔導和培訓、送圖書、送科技、送電影下鄉等活動。館內節假日照常開放,年接待讀者4.8萬人次,借閲量達8.2萬冊次。
現有館藏圖書21萬冊,2013年5月購置中國知網縣區知識平台後,紙質圖書和電子圖書總數超過20萬冊,數字資源10TB。可以通過我館的服務平台使用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博看電子期刊、知網電子期刊;人大資料數據庫;讀覽天下中文社科期刊數據庫;館藏光盤數字資源;少兒電子繪本庫等6個大型資源庫。

合江縣圖書館發展歷程

[1] 
2003年6月,按照文化部、財政部有關精神,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在我省試點,我縣作為全省60個試點縣之一,高標準建設共享工程合江支中心在縣圖書館,第一期工程投資20萬元,修建專用房屋168平方米,購置電腦30台,安裝地面衞星接收共享資源設備,開通了全國文化信息資源網絡,資源配置容量達1TB,第二期工程投資17.8萬元,購置電腦40台。2004年6月,省文化信息共享工程領導小組正式驗收合江縣支中心的共享工程建設項目並授牌。2007年我館作為全省53個試點分中心之一,國家投入68萬元設備,縣財政按照標準投入經費25萬元用於基礎擴建,建成了中控室、多媒體閲覽室,更新了終端機。2013年,在全國第五次公共圖書館考評定級中,在原來二級館的基礎上,主動爭創一級館,投入近60萬元加大對圖書館的軟、硬件投入,通過近半年的努力工作,圖書館整體檔次有了較大提升。專家評估小組在評估定級檢查過程中充分肯定了合江縣圖書館近年來在基礎設施建設、業務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績,特別對合江縣圖書館書庫高比例開架、電子閲覽、管理信息系統等各項軟硬件指標給予了高度讚揚。專家組一致認為,合江縣圖書館環境好、人員素質高、人氣旺、部室使用十分合理,是一個真正的圖書館。10月,文化部正式授牌合江縣圖書館為國家一級圖書館。
2008年以來,我館已經實現了部分免費閲覽、外借及查詢等服務,2011年在全市率先實現了業務自動化、網絡化管理,建立了圖書館網站,對館藏圖書進行了數字化處理。2012年實現完全免費開放以來,圖書館進一步加大了免費服務的力度,延長開放時間、增加服務窗口、增加免費服務項目,實現了基本文化服務項目、公共空間設施區域全部免費開放,並提供網絡資源、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資源、數字圖書和報刊的免費檢索查閲等深層次讀者服務,免費開放工作走在全市前列。通過舉辦世界讀書日活動和免費講座等宣傳了圖書館的服務,和免費開放前相比,讀者接待量增加了一倍多;外借書刊量增長60%;辦理借閲卡數量增長50%,讀者滿意率大大提高。

合江縣圖書館未來發展

合江縣圖書館充分認識到精神文明重在建設的重要意義,通過抓學習,促職工思想首選建設;抓創建,塑造圖書館文明形象;抓管理,促服務,樹行業新風;夯基礎、拓產業、謀發展。積極拓展圖書館服務領域,在陣地建設,送書下鄉,軍警民共建,讀者服務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績,受到主管部門和社會的好評。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