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合戰

(《百戰奇略》中的一篇)

鎖定
《合戰》是中國古代兵書百戰奇略》裏記載的一篇兵法,旨在闡述合兵以擊敵(亦即集中兵力擊敵)的指導原則問題。它認為,“兵散則勢弱,聚則勢強”,這是用兵的一般原則。
作品名稱
合戰
作品出處
百戰奇略

目錄

合戰簡介

在防禦作戰中,對於以優勢兵力向我進攻之敵,也應當合兵(集中兵力)去迎擊它。本篇引自《唐李問對》的“聚不聚為孤旅”,孤旅,謂孤立無援的軍隊;句意是,應當集中兵力而不集中時,就成了自我孤立的軍隊了。集中兵力乃是奪取戰爭主動權、改變敵我態勢的首要條件,是實現在戰略上以少勝多、在戰術上以多勝少的根本手段。因此,無論是進攻作戰,還是防禦作戰,集中兵力都是具有普遍意義的作戰原則。本篇能夠認識到這一點,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合戰譯文

大凡兵力分散就力量薄弱,兵力集中就力量強大,這是兵家通常所熟識的一般原則。倘若我軍分兵屯駐多處,敵人如以大軍向我進攻,我就應當集中兵力予以迎擊。誠如兵法所説:“應當集中兵力時而不集中,就成為自己削弱自己的‘孤旅’了。”
唐玄宗開元年間,吐蕃軍大肆入侵,企圖報唐軍進駐新城之仇。吐蕃軍一大早就迫近唐軍營陣。由於雙方兵力相差懸殊,唐軍人人產生畏懼情緒。但唐軍將領王忠嗣,卻以無所畏懼的姿態策馬迎戰敵人,他揮軍向敵人左右兩翼奔馳突擊,矛頭所指,敵人無不驚懼而退。唐軍如此反覆衝擊,殺死敵軍數百人,致使吐蕃潰不成軍。王忠嗣乘敵潰亂不堪之機,集中三軍兵力對敵實施猛烈側擊,終於把吐蕃軍打得大敗。

合戰原文

凡兵散則勢弱,聚則勢強,兵家之常情也。若我兵分屯數處,敵若以眾攻我,當合軍以擊之。法曰:“聚不聚為孤旅。”①
開元②時,吐善③入寇,報新城④之役,晨壓官軍,眾寡不敵,(師人皆懼焉)。王忠嗣⑤策馬而進,左右馳突,如此無不辟易⑥,出而複合,殺數百人,賊眾遂亂。三軍翼而擊之,吐蕃大敗。⑦

合戰註釋

①聚不聚為孤旅:語出《唐太宗李衞公問對》。
②開元:唐玄宗的年號。
③吐蕃:中國古代藏族政權名。公元七至九世紀,建立於青藏高原
④新城:地名。故址在今青海門源。
王忠嗣:唐將。太原祁縣(今屬山西)人。本名訓,九歲時,因其父在對吐蕃作戰中陣亡,為唐玄宗收養於宮中,並賜名忠嗣。及長,從軍守衞西北邊防,因戰功卓著,任河西隴右節度使,佩四將印。
辟易:驚退。
⑦本篇《合戰》,馬本及唐本均無史例引文,今據汪本《合戰》補入,其史例出自《舊唐書·王忠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