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吃茶去

(禪宗公案)

鎖定
吃茶去講述的張箐居士的“吃茶去”是去接觸去體驗,而吃茶去公案則是一種淡薄淡定的心態。無論是一種行動或是一種心態無不體現着“吃茶去”的禪理。生活中有茶,茶中亦有禪,故而禪的智慧便隱匿與我們的生活之中。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焚上一枝檀香,泡上一杯茶,看那香煙嫋嫋雜着些許塵煙熒熒冉冉的飄散於空中,身處繁華繚亂的紅塵中的你,興許也能品味出另一番“吃茶去”。
中文名
吃茶去
外文名
ZEN TEA ROOM
發生地點
柏林禪寺
朝    代
唐代

目錄

吃茶去簡介

唐代趙州從諗禪師曾在這個禪院(當時叫觀音院)主持40年,有着“吃茶去”、“庭前柏樹子”等幾樁有名的禪門公案。最有名的就是“吃茶去”公案。1000多年以前,有兩位僧人從遠方來到趙州,向趙州禪師請教如何是禪。趙州禪師問其中的一個,“你以前來過嗎?”那個人回答:“沒有來過。”趙州禪師説:“吃茶去!” 趙州禪師轉向另一個僧人,問:“你來過嗎?”這個僧人説:“我曾經來過。”趙州禪師説:“吃茶去!”這時,引領那兩個僧人到趙州禪師身邊來的監院就好奇地問:“禪師,怎麼來過的你讓他吃茶去,未曾來過的你也讓他吃茶去呢?” 趙州禪師稱呼了監院的名字,監院答應了一聲,趙州禪師説:“吃茶去!” 對“吃茶去”這三個字歷來也是見仁見智的,這三字禪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也從而奠定了趙州柏林禪寺是“禪茶一味”的故鄉的基礎。
到趙州“吃茶去”

吃茶去公案解讀

唐代趙州從諗禪師,是一位壽星,活到一百二十歲(778—897)。
他在趙州(今河北趙縣)觀音院禪修時,有僧來拜謁,他問來者“曾到此間否?”答“曾到。”從諗説“吃茶去!”又有僧來觀音寺,從諗問“曾來此間否?”答“未曾來。”從諗説“吃茶去!”
院主不解其意,遂問師曰“何以來者説‘曾到’或説‘不曾到’都説‘吃茶去’!”從諗照説“吃茶去!”
有人説“吃茶去”,深藴禪機,可以達到“頓悟。”
難怪乎,趙樸初陳彬藩先生所著《茶經新篇》題詩曰“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 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真正領會“吃茶去”的深刻含意,不但可以指導僧人“心注一境”,虔誠修行,而且可以啓迪常人日常生活的許多方面,從而達到一個新的境界。
當你正當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卻在高考名落孫山,令你熱血冷卻,理想破滅,一時不知所措,在十字路口徘徊、彷徨時———吃茶去!
當你幾經周折就業不符合心願,實在枯燥無味,百無聊賴,難於發揮所長,覺得英雄無用武之地時———吃茶去!
當你在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左磕右絆,被人誤解,受到委曲,甚至遭人暗算,而心靈受到創傷時———吃茶去!
當與你於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甜甜蜜蜜的戀人,忽一日棄你而去,傍上大款或權貴,不啻于晴天霹靂令你目瞪口呆,甚至欲想尋短見時———吃茶去!
“吃茶去”!多麼豁達的胸懷、多麼灑脱的人生、多麼自在的境界!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但不管生存狀況如何,遂意也罷,逆境也罷,都不要把它太當作一回事,不可過於執着於身外之物。即使泰山崩於前、猛虎追於後,也一樣悠哉優哉地“吃茶去!
人們往往羨慕別人的權勢,卻不知這權勢的背後,或許犧牲了做人的尊嚴,或許放棄了自在的生活;羨慕別人的財富,卻無從瞭解財富主人的“第一桶金”是否帶着原罪,是否背叛了友情、放棄了愛情、疏離了親情。
再説人並不是有良田千頃、廣廈千間就能快樂滿足的,真正的快樂是:心裏有智能,沒有掛礙,終日鑽營抑或忙碌於官場、商場、職場、情場云云者,與“吃茶去”無緣。
既然明白了這事理,何不趕快“吃茶去”!
以上兩篇雖然都是講“吃茶去”的公案和有關的道理,但每一人的體味卻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