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司馬錯

(戰國時期秦國名將)

鎖定
司馬錯(生卒年不詳),戰國中期秦國名將,歷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
司馬錯主張“得蜀則得楚”,為秦王贏駟所採納。秦惠文王九年(前316年)司馬錯率軍從石牛道上縱橫千里,滅掉蜀國,平定陳莊之亂。周赧王五年(前310年),因蜀相陳莊叛秦,受命率兵平定蜀亂,誅殺陳莊。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司馬錯率兵二十萬人攻打楚國,迫楚獻出漢北及上庸地區,初步實現其由蜀得楚的預言。 [30] 
司馬錯是一個有創新開拓思想的戰略家,他的構想不僅幫助秦國基本滅亡楚國,而且也幫助後世想要從蜀地進攻中原的諸侯們,提供了一個參考。司馬錯當初力主攻蜀時曾説:“得蜀則得楚,楚亡而天下並矣。”足見其有先見之明。 [31] 
所處時代
戰國時期(秦國)
民族族羣
華夏族
出生地
秦國少梁(今陝西韓城南)
主要成就
滅亡蜀國、大破楚國
本    名
司馬錯
籍    貫
少梁(今陝西韓城南)
職    業
將領
官    職
客卿

司馬錯人物生平

司馬錯滅亡蜀國

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巴國蜀國互相攻打,都派遣使者來向秦國告急求救。秦惠文王想出兵攻打蜀國,但顧慮道路險峻難行,並恐怕韓國可能會前來侵犯,所以猶豫不決。 [1-2] 
司馬錯與張儀在秦惠文王面前爭論不休,張儀主張應先攻打韓國,司馬錯力排張儀之議,認為攻打韓國將導致諸侯聯合對抗秦國,攻打蜀國則既可得其人力、物力以充實軍備,還可佔據有利地勢順水而下攻打楚國。秦惠文王採納司馬錯的建議,決定出兵攻打蜀國。同年秋天,司馬錯與張儀、都尉墨等率軍從石牛道出兵攻打蜀國,與蜀國軍隊在葭萌(今四川廣元)交戰,蜀王兵敗逃到武陽(今四川彭山東)。同年十月,秦軍滅亡蜀國。 [3] 
秦國將蜀王貶號為蜀侯,而任命陳莊出任蜀國相國。秦國吞併蜀國以後,更加富庶和強盛而輕視周圍各國。 [4-5] 

司馬錯平定叛亂

秦惠文王十四年(公元前311年),蜀相陳莊殺死蜀侯,歸降秦國。 [6-7] 
秦武王元年(公元前310年),因陳莊背叛秦國,司馬錯受命協助平定蜀地之亂,甘茂誅殺陳莊。 [8-9] 
秦昭襄王六年(公元前301年),蜀地郡守、蜀侯公子煇(秦公子,名煇,受封蜀侯,蜀地地方長官)在蜀地作亂,反叛秦國,司馬錯奉命討伐叛軍。司馬錯誅殺公子煇以及郎中令等二十七人,蜀地之亂平定。 [10-11] 

司馬錯伐魏攻楚

秦昭襄王十二年(公元前295年),司馬錯當時擔任國尉,率領軍隊攻打魏國襄城 [12] 
秦昭襄王十四年(公元前293年),將領白起接替司馬錯擔任國尉。 [13] 
秦昭襄王十六年(公元前291年),司馬錯擔任左更,受命率軍攻打魏國,奪取魏國的軹地(今河南濟源南);攻打韓國,奪取韓國的鄧地(今河南鄧州,一説今湖北襄陽)。 [14-15] 
秦昭襄王十八年(公元前289年),司馬錯擔任客卿,與大良造白起率軍攻打魏國的垣城和河雍二城,秦軍拆斷橋樑奪取二城。之後,秦軍抵達軹地,奪取魏國大小城池六十一座。 [16-18]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86年),司馬錯率軍攻打魏國的河內,秦軍打敗魏軍,魏國獻出安邑給秦國以求和,秦國將城內百姓驅趕回魏國。 [19-20]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司馬錯奉命調動隴西軍隊,從蜀地進攻楚國 [21] 黔中郡(今湖南西部、貴州東北部),秦軍擊敗楚軍,奪取楚國黔中郡,迫使楚國割讓出漢水以北和上庸(今湖北西北部)之地給秦國。 [22]  [23-24] 

司馬錯主要成就

司馬錯主要成就
秦歷
公曆
農曆
主要內容
秦惠文王九年
公元前316年
乙巳年
司馬錯率軍伐蜀,滅亡蜀國 [3] 
秦昭襄王十八年
公元前289年
壬申年
司馬錯率軍伐魏,奪取魏國六十一城 [18]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
公元前280年
辛巳年
司馬錯率軍伐楚,奪取楚國黔中郡 [22] 

司馬錯歷史評價

  • 劉禹錫登司馬錯古城》:“將軍將秦師,西南奠遐服。故壘清江上,蒼煙晦喬木。登臨直蕭辰,周覽壯前躅。塹平陳葉滿,墉高秋蔓綠。廢井抽寒菜,毀台生魯谷。耕人得古器,宿雨多遺鏃。楚塞鬱重疊,蠻溪紛詰曲。留此數仞基,幾人傷遠目。” [25] 

司馬錯史籍記載

司馬錯家庭成員

孫子:司馬靳,曾為白起部將。 [29] 

司馬錯影視形象

2010年電視劇《大秦帝國之縱橫》:周徵波飾演司馬錯。
2012年電視劇《傳奇》:任澤巍飾演司馬錯。
                       司馬錯 司馬錯
2015年電視劇《羋月傳》:李君峯飾演司馬錯。
參考資料
  • 1.    《史記·卷七十·張儀列傳第十》:苴蜀相攻擊,各來告急於秦。秦惠王欲發兵以伐蜀,以為道險狹難至,而韓又來侵秦,秦惠王欲先伐韓,後伐蜀,恐不利,欲先伐蜀,恐韓襲秦之敝。猶豫未能決。
  • 2.    《資治通鑑·卷三》:巴、蜀相攻擊,俱告急於秦。秦惠王欲伐蜀。以為道險狹難至,而韓又來侵,猶豫未能決。
  • 3.    《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九年,司馬錯伐蜀,滅之。
  • 4.    《史記·卷七十·張儀列傳第十》: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惠王之前,司馬錯欲伐蜀,張儀曰:“不如伐韓。”………司馬錯曰:“不然。臣聞之,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彊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今王地小民貧,故臣原先從事於易。夫蜀,西僻之國也,而戎翟之長也,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羣羊。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焉。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西海而天下不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名實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亂之名。今攻韓,劫天子,惡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義之名,而攻天下所不欲,危矣。臣請謁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齊,韓之與國也。周自知失九鼎,韓自知亡三川,將二國併力合謀,以因乎齊、趙而求解乎楚、魏,以鼎與楚,以地與魏,王弗能止也。此臣之所謂危也。不如伐蜀完。”惠王曰:“善,寡人請聽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貶蜀王更號為侯,而使陳莊相蜀。
  • 5.    《資治通鑑·卷三》:司馬錯請伐蜀。張儀曰:“不如伐韓。”王曰:“請聞其説。”儀曰:“親魏,善楚,下兵三川,攻新城、宜陽,以臨二週之郊,據九鼎,按圖籍,挾天子以令於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也。臣聞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朝、市也,而王不爭焉,顧爭於戎翟,去王業遠矣!”司馬錯曰:“不然,臣聞之,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今王地小民貧,故臣願先從事於易。夫蜀,西僻之國而戎翟之長也,有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羣羊。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服焉。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西海而天下不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名實附也,而又有禁暴止亂之名。今攻韓,劫天子,惡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義之名,而攻天下所不欲,危矣!臣請論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齊,韓之與國也。周自知失九鼎,韓自知亡三川,將二國併力合謀,以因乎齊、趙而求解乎楚、魏。以鼎與楚,以地與魏,王弗能止也。此臣之所謂危也。不如伐蜀完。”王從錯計,起兵伐蜀。十月取之。貶蜀王,更號為侯,而使陳莊相蜀。蜀既屬秦,秦以益強,富厚,輕諸侯。
  • 6.    《資治通鑑·卷三》:蜀相殺蜀侯。
  • 7.    《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十四年,伐楚,取召陵。丹、犁臣,蜀相壯殺蜀侯來降。
  • 8.    《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武王元年,與魏惠王會臨晉。誅蜀相壯。
  • 9.    《資治通鑑·卷三》:秦王使甘茂誅蜀相莊。
  • 10.    《資治通鑑·卷三》:蜀寧煇叛秦,秦司馬錯往誅之。
  • 11.    《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六年,蜀侯煇反,司馬錯定蜀。
  • 12.    《資治通鑑·卷四》:秦尉錯伐魏襄城。
  • 13.    《資治通鑑·卷四》:秦王以白起為國尉。
  • 14.    古鄧國的歷史記憶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4-11-19]
  • 15.    《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十六年,左更錯取軹及鄧。
  • 16.    《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十八年,錯攻垣、河雍,決橋取之。
  • 17.    《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明年,起與客卿錯攻垣城,拔之。
  • 18.    《資治通鑑·卷四》:秦大良造白起、客卿錯伐魏,至軹,取城大小六十一。
  • 19.    《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二十一年,錯攻魏河內。魏獻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東賜爵,赦罪人遷之。
  • 20.    《資治通鑑·卷四》:秦司馬錯擊魏河內。魏獻安邑以和,秦出其人歸之魏。
  • 21.    《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二十七年,錯攻楚。
  • 22.    《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又使司馬錯發隴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
  • 23.    《史記·卷四十·楚世家第十》:十九年,秦伐楚,楚軍敗,割上庸、漢北地予秦。
  • 24.    《資治通鑑·卷四》:又使司馬錯發隴西兵,因蜀攻楚黔中,拔之。楚獻漢北及上庸地。
  • 25.    登司馬錯古城  .全唐詩庫[引用日期2014-12-14]
  • 26.    《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7-15]
  • 27.    《史記·卷七十·張儀列傳第十》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11-20]
  • 28.    《戰國策·卷三·秦策一》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11-19]
  • 29.    《史記·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錯孫靳,事武安君白起。
  • 30.    中國社會科學詞條庫--司馬錯  .中國社會科學詞條庫[引用日期2023-06-13]
  • 31.    咸陽市秦都區軍事志編纂委員會.咸陽市秦都區軍事志:三秦出版社,2008:第211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