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司馬邕

鎖定
司馬邕,字子魁,河內温縣(今河南省温縣)人,安平獻王司馬孚長子,晉宣帝司馬懿的侄子。起初立為世子,官拜步兵校尉、侍中。先於父親司馬孚逝世,追贈輔國將軍,諡號“貞”。 [1] 
司馬邕死後,他的兒子司馬崇立為安平國世孫,可也早早地夭折了。
本    名
司馬邕
子魁
所處時代
曹魏時期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河內温縣(今河南温縣西)
身    份
世子
諡    號

司馬邕人物生平

司馬邕,字子魁,安平獻王司馬孚長子。起初立為世子,拜步兵校尉、侍中。先於父親司馬孚逝世,追贈輔國將軍,諡號“貞”。 [1] 
司馬邕死後,他的兒子司馬崇立為了安平國世孫,可是也早早地夭折了。
泰始八年(272),安平獻王司馬孚去世。
泰始九年(273),冊立司馬崇弟弟平陽亭侯司馬隆為安平王。安平王司馬隆在位了四年,咸寧二年(276年)七月癸丑去世,諡號“穆”。由於司馬隆無子,於是國絕。 [2-3] 

司馬邕史書記載

晉書·卷三十七·列傳第七》 [4] 

司馬邕家族成員

司馬邕先世

祖父:司馬防,東漢京兆尹
父親:司馬孚,安平獻王。

司馬邕弟弟

司馬邕為司馬孚長子,弟弟八人,其中司馬望出繼宗族。
司馬望司馬輔、司馬翼、司馬晃司馬瑰司馬珪、司馬衡、司馬景 [5] 

司馬邕兒子

◆本家3子
1、司馬崇,安平世孫,先於其父司馬邕離世。
2、司馬隆,安平穆王,無子。 [6] 
3、司馬敦,咸寧三年(277)立為安平王,太康二年(281)去世,無子。 [7-8] 
◆出繼2子
1、司馬承,司馬邕的支子,過繼司馬翼為後,後冊立為南宮縣王,又徙封為武邑王。
2、司馬殷常山王,《晉書校勘記認為過繼給常山孝王司馬衡為後。 [9-10] 

司馬邕孫子

司馬玷,一作祐,司馬承之子,太康五年(284)立為長樂王 [11-12]  ,後繼嗣司馬敦為安平王。 [6]  [13] 
參考資料
  • 1.    《晉書·卷三十七·列傳第七》:邕字子魁。初為世子,拜步兵校尉、侍中。先孚卒,追贈輔國將軍,諡曰貞。
  • 2.    《晉書·卷三十七·列傳第七》:邕子崇為世孫,又早夭。泰始九年,立崇弟平陽亭侯隆為安平王。立四年,咸寧二年薨,諡曰穆,無子,國絕。
  • 3.    《晉書·卷三·帝紀第三》:(咸寧二年七月)癸丑,安平王隆薨。
  • 4.    《晉書·卷三十七·列傳第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02-28]
  • 5.    《晉書·卷三十七·列傳第七》:(司馬孚)九子:邕、望、輔、翼、晃、瑰、珪、衡、景。
  • 6.    《晉書》卷37 校記4:子祐嗣立承遂無後 武紀“祐”作“玷”。……考禮志,安平穆王隆無子,以敦為嗣。敦又無子,以祐嗣敦……
  • 7.    《晉書·卷三·帝紀第三》:(咸寧)三年春正月丙子朔,日有蝕之。立皇子裕為始平王,安平穆王隆弟敦為安平王。詔曰:"宗室戚屬,國之枝葉,欲令奉率德義,為天下式。然處富貴而能慎行者寡,召穆公糾合兄弟而賦《棠棣》之詩,此姬氏所以本枝百世也。今以衞將軍、扶風王亮為宗師,所當施行,皆諮之於宗師也。"
  • 8.    《晉書·卷三·帝紀第三》:(太康二年)三月丙申,安平王敦薨。
  • 9.    《晉書·卷三·帝紀第三》:(咸寧元年)冬十月乙酉,常山王殷薨。
  • 10.    《晉書·卷三十七·列傳第七》:常山孝王衡,字子平,魏封德陽鄉侯。進封汝陽子,為駙馬都尉。武帝受禪,封常山王,邑三千七百九十户。二年薨,無子,以安平世子邕第四子敦為嗣。又《晉書》卷37 校記8:以安平世子邕第四子敦為嗣  周校:“敦”當為“殷”。殷、敦皆邕子。按:周校是。武紀,咸寧元年十月常山王殷薨,若敦,則咸寧三年立為安平王。
  • 11.    《晉書·卷三·帝紀第三》:二月丙寅,立南宮王子玷為長樂王。
  • 12.    《晉書人名索引》作司馬玷(司馬祐、長樂王),其以司馬玷為主目,司馬祐則作為參見條目。
  • 13.    《晉書·卷三十七·列傳第七》:翼……武帝未受禪而卒,以兄邕之支子承為嗣,封南宮縣王。薨,子祐嗣立,承遂無後。又《晉書》卷37 校記4:子祐嗣立承遂無後 武紀“祐”作“玷”。又疑“立”為“出”字之誤。考禮志,安平穆王隆無子,以敦為嗣。敦又無子,以祐嗣敦,故曰“嗣出”。承只一子,既出嗣,故曰“承遂無後”。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