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司馬朗

(東漢末年名士、官員)

鎖定
司馬朗(171年~217年),字伯達,河內郡温縣人,東漢末年政治家,“司馬八達”之一。
司馬朗年少時很有見識,漢末動亂之際,受父命帶領家屬逃離董卓,又遷往黎陽,成功躲避戰亂。曹操任司空後,司馬朗被闢為司空屬官,又歷任成皋令、堂陽長、元城令、丞相主簿、兗州刺史等職,所在皆有政績,深受百姓愛戴。後司馬朗與夏侯惇、臧霸等征討吳國,到達居巢。軍隊中流行瘟疫,司馬朗親自去視察,派送醫藥,因此染病,最終去世,時年四十七歲。他去世之後,兗州的人民都相當懷念他。
伯達
所處時代
東漢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日期
171年
逝世日期
217年
本    名
司馬朗
籍    貫
河內郡温縣
官    職
兗州刺史
地    位
司馬八達之一

司馬朗人名解讀

司馬朗,字伯達,漢人。《禮記·樂記》“疏達而信者”孔穎達疏:“疏達,謂疏朗通達。”是朗達義近,故相協。 [11] 

司馬朗人物生平

司馬朗早年經歷

司馬氏是漢末河內世族,司馬朗的祖父司馬俊官至潁川太守,父司馬防年輕時擔任地方官員,歷任洛陽令、京兆尹,年老之後轉任為騎都尉,他對司馬兄弟的管教相當嚴格,“不命曰進不敢進,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問不敢言”,父子之間相處時態度很嚴肅。司馬朗九歲時,有客人直接稱呼其父的字,司馬朗便對那人説:“輕慢他人的親長,就等於是不尊敬自己的親長。”那位客人因此而道歉。
光和五年(182年),在司馬朗十二歲時,便通過經學考試而成為童子郎,但是當時的監考官覺得司馬朗身體高大強壯,懷疑他匿報年齡,便質問他。司馬朗回答説:“我的家族中人世代以來的身材一向都很高大,我雖然年輕幼弱,卻沒有急功近利向上層攀援的習氣,從而謊報年齡以求得在仕途上早有成就,這不是我的人生立志要做的事情。”監試官因此覺得司馬朗品行才能果然異於常人。 [1] 

司馬朗脱董返鄉

初平元年(190年),董卓進入洛陽,關東各州郡軍隊起兵反董。原冀州刺史李邵住在野王,為避戰禍,想搬遷至温縣,司馬朗認為野王和温縣其實唇亡齒寒,而且李邵揹負郡國人民的期望卻先行逃避,恐怕會造成沿山各縣民心動搖及騷亂。但是李邵不聽其言,果然造生當地民亂,温縣亦遭到劫掠。 [2] 
之後董卓挾天子西遷長安,當時司馬防擔任治書御史,應該一起西遷,而司馬防因戰亂四起,因此要長子司馬朗帶着家人返回家鄉温縣,但是有人告發司馬朗想要逃亡,軍隊便抓住他去見董卓,董卓對司馬朗説:“你和我已去世的兒子同歲,為何要背叛!”司馬朗回答説:“明公以高世之功德,在天下大亂中輔助天子,清除了宦官的穢亂,舉薦了許多賢士,這的確是虛心深慮,即將成為復興社稷的治世啊。但是隨着威德的隆重,功業的著大,而兵災戰亂卻日漸嚴重,地方州郡有如大鼎煮沸一般,連京城的近郊,人民都不能安家樂業,因此要拋棄住家田產,四處流亡躲竄。雖然已在四方關口設置禁令,以重刑加以殺戮處罰,也不能阻止逃亡的風潮,這就是我為什麼會想回故鄉的原因。希望明公仔有所借鑑,稍加反省深思,那麼名聲就可像日月一般的榮耀,伊尹周公也不能相比了。”董卓聽完很滿意,也説:“我也有這種感悟,你説的很有道理。” [3] 
司馬朗雖暫時以託詞哄騙過董卓,但也知道董卓一定會敗亡,唯恐自己會被留下,便賄賂董卓身邊的辦事官員,偷偷地回到家鄉。回到温縣之後,司馬朗又向鄉中父老長輩們建議,河內郡與京城相鄰,董卓與關東起兵羣雄之間的戰火一定會波及於此,這裏將會成為亂世戰亂頻繁之地。不如趁道路尚通之時,先到黎陽投靠統領兵馬的鄉里姻親趙威孫,然後觀察時勢。但是父老長輩們都戀舊,不願意跟隨司馬朗離鄉背井,只有趙諮帶着家屬和司馬朗一起前往。數月之後,關東諸州郡起兵數十萬人,大軍都聚集在滎陽及河內郡,羣雄們因各懷鬼胎,所以難以統一行動,因此有些士兵便劫掠當地百姓,造成人民的死傷超過半數以上。之後關東聯軍解散。
興平元年(195年),兗州刺史曹操與奪取其地盤的呂布濮陽相對峙,司馬朗才帶着家屬回到温縣,當年發生饑荒,人民相食,司馬朗收留撫卹宗族眾人,代替父親教導諸弟,因此司馬家沒有因為世道衰敗而家業凋零。 [4] 

司馬朗投效曹操

司馬朗 司馬朗 [5]
司馬朗二十二歲時,司空曹操徵辟司馬朗為司空掾屬,後出為成皋縣令,但因病去職,後來又復職為堂陽縣長。
司馬朗治理政務相當寬惠,不行鞭杖之刑,而民眾也沒有觸犯刑律。當時,縣裏有民眾遷徙充到都城裏去的,後來縣裏徵調百姓服役造船,遷走的百姓唯恐司馬朗這邊人手不足,於是彼此相邀私下裏回來相助,司馬朗就是如此受到百姓的愛戴。之後又調任為元城令。
建安十三年(208年)之後,司馬朗被曹操徵辟為丞相主簿。司馬朗認為漢末的亂世,是因為秦朝取消了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的制度,而地方郡國又沒有練兵備戰的緣故,現今雖然不需恢復五等爵位,但可令地方郡國召集常備士兵,既可抵抗外族的侵略,亦可威嚇有不軌之心的亂臣,可以做為長治久安的對策。
司馬朗又認為應該恢復井田制度,之前人民世代相傳擁有土地,難以徵收後重新分配,現今正值亂世,人民流離失所,土地無主,剛好可以藉機恢復井田制。司馬朗的建議雖然沒有被採納執行,但地方州郡領兵這項政策,原本是出自司馬朗的意見。 [6] 

司馬朗出任刺史

後來司馬朗又遷任為兗州刺史,他實施許多政策,都被百姓們稱讚。司馬朗在軍旅之時,亦穿着簡樸的衣服,吃粗糙的食物,以身作則帶動節儉的風氣。他十分喜歡人倫典籍,鄉人李覿等享有很高的虛名,但司馬朗經常公開地貶低他們的德行;後來李覿等果真敗亡,當時的人們才信服司馬朗的判斷。當時鍾繇王粲等人發表言論説:“只有聖人才能有太平治世。”司馬朗則説:“伊尹顏回雖然不是聖人,但是他們的德行言論在民眾中累世相傳、深入人心的話,也可以成就太平治世。”曹丕很喜歡司馬朗的言論文辭,他稱帝后曾命秘書監手錄其文章。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司馬朗跟隨夏侯惇臧霸等人征伐東吳,到達居巢時,士兵之間發生嚴重的流行病,司馬朗親自巡視士兵病情,給士兵們醫治藥物,自己卻感染了疾病,因而病死,時年四十七歲。留下遺言説:“刺史蒙國厚恩,督司萬里,微功未效,而遭此疫癘,既不能自救,辜負國恩。身沒之後,其布衣幅巾,斂以時服,勿違吾志也。” [7]  他去世之後,兗州的人民都相當懷念他。
曹叡即位之後,封司馬朗之子司馬遺為昌武亭侯,有食邑百户。司馬朗之弟司馬孚又將其子司馬望過繼給司馬朗,司馬遺去世之後,由司馬望之子司馬洪繼承其嗣。 [8] 

司馬朗人物評價

陳壽:“自漢季以來,刺史總統諸郡,賦政於外,非若曩時司察之而已。太祖創基,迄終魏業,此皆其流稱譽有名實者也。鹹精達事機,威恩兼著,故能肅齊萬里,見述於後也。” [9] 

司馬朗家族成員

輩分
關係
姓名
簡介
父輩
父親
騎都尉
平輩
二弟
晉宣帝,司馬炎追封
三弟
安平獻王
四弟
東武城戴侯
五弟
六弟
城陽亭侯
七弟
安城亭侯
八弟
安平亭侯
子輩
長子
昌武亭侯
嗣子
義陽成王,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子,出繼伯父司馬朗
孫輩
長孫
司馬弈
司馬望長子,黃門侍郎,早卒
次孫
司馬望次子,河間平王,出繼叔父司馬遺 [12] 
三孫
司馬望三子,隨穆王
四孫
司馬望四子,竟陵王

司馬朗相關考證

三國志》記載:“(司馬朗)年二十二,太祖闢為司空掾屬”,而“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司馬朗)遇疾卒,時年四十七”,兩相比較,必有一誤。
潘眉在《三國志考證》中的意見是:“太祖以建安元年拜司空,闢朗為司空掾,朗時年二十二。至建安二十二年卒,止有四十三歲,傳誤。”
其實,兩文均為孤證,潘眉説是取信前文,否定後文。若如此,司馬防(生卒年149-219年)則是在26歲(實歲)得長子司馬朗,初平元年(190年),司馬朗在十五六歲時便帶族人返鄉、並經歷勸説李邵、董卓提審等事,均難以與常情契合。
若取後文,則司馬朗生於建寧四年(171年),則司馬防在22歲(實歲)時得長子司馬朗,初平元年(190年),司馬朗以20歲(虛歲)的身份帶族人返鄉,並經歷勸説李邵、董卓提審等事。
所以説,取後文“(司馬朗)遇疾卒,時年四十七。”是相對合理的選擇。
至於前文“二十二”修改的原因:
按《晉書》記載,司馬懿為建安六年(201年)出仕,任河內郡上計掾。
再按《後漢書》:(封觀)當舉孝廉,以兄名位未顯,恥先受之。
可推司馬朗出仕時間應當早於建安六年(201年),而曹操拜司空的時間為建安元年(196年)十一月,實際開始徵辟士人為掾,當以次年(197年)伊始。綜合一下,司馬朗出仕時間區間為197-200年間。
按《三國志·武帝紀》,建安四年(199年)四月,斬眭固,“以魏種為河內太守,屬以河北事”。似乎推司馬朗在建安四年(199年)出仕,更為精當。
據此,《司馬朗傳》的“年二十二”可改為“年二十九”。

司馬朗藝術形象

司馬朗文學形象

司馬朗,京兆尹司馬防之子,司馬懿之兄,在曹操手下任主簿,《三國演義》第39回中提及。 [10] 

司馬朗影視形象

賈本初版司馬朗 賈本初版司馬朗
年份
影視類型
劇名
飾演者
2017
電視劇
《軍師聯盟》
2018
電視劇
《三國機密》
參考資料
  • 1.    《三國志》:司馬朗字伯達,河內温人也。九歲,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客謝之。十二,試經為童子郎,監試者以其身體壯大,疑朗匿年,劾問。朗曰:“朗之內外,累世長大,朗雖稚弱,無仰高之風,損年以求早成,非志所為也。”監試者異之。
  • 2.    《三國志》:後關東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險,欲徙居温。朗謂邵曰:“唇齒之喻,豈唯虞、虢,温與野王即是也;今年去彼而居此,是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國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徙,帶山之縣必駭,是搖動民之心而開奸宄之原也,切為郡內憂之。”邵不從。邊山之民果亂,內徙,或為寇抄。
  • 3.    《三國志》:是時董卓遷天子都長安,卓因留洛陽。朗父防為治書御史,當徙西,以四方雲擾,乃遣朗將家屬還本縣。或有告朗欲逃亡者,執以詣卓,卓謂朗曰:“卿與吾亡兒同歲,幾大相負!”朗因曰:“明公以高世之德,遭陽九之會,清除羣穢,廣舉賢士,此誠虛心垂慮,將興至治也。威德以隆,功業以著,而兵難日起,州郡鼎沸,郊境之內,民不安業,捐棄居產,流亡藏竄,雖四關設禁,重加刑戮,猶不絕息,此朗之所以於邑也。願明公監觀往事,少加三思,即榮名並於日月,伊、周不足侔也。”卓曰:“吾亦悟之,卿言有意!”
  • 4.    《三國志》:朗知卓必亡,恐見留,即散財物以賂遺卓用事者,求歸鄉里。到謂父老曰:“董卓悖逆,為天下所仇,此忠臣義士奮發之時也。郡與京都境壤相接,洛東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興義兵者若未得進,其勢必停於此。此乃四分五裂戰爭之地,難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舉宗東黎陽。黎陽有營兵,趙威孫鄉里舊婚,為監營謁者,統兵馬,足以為主。若後有變,徐復觀望未晚也。”父老戀舊,莫有從者,惟同縣趙諮,將家屬懼與朗往焉。後數月,關東諸州郡起兵,眾數十萬,皆集熒陽及河內。諸將不能相一,縱兵抄掠,民人死者且半。久之,關東兵散,太祖與呂布相持於濮陽,朗乃將家還温。時歲大譏,人相食,朗收恤宗族,教訓諸弟,不為衰世解業。
  • 5.    司馬朗個人資料  .三國在線[引用日期2013-10-02]
  • 6.    《三國志》:年二十二,太祖闢為司空掾屬,除成皋令,以病去,復為堂陽長。其治務寬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先時,民有徙充都內者,後縣調當作船,徙民恐其不辦,乃相率私還助之,其見愛如此,遷元城令,人為丞相主簿。朗以為天下土崩之勢,由秦滅五等之制,而郡國無蒐狩習戰之備故也。今雖五等未可復行,可令州郡並置兵,外備四夷,內威不軌,於策為長。又以為宜復井田。往者以民各有累世之業,難中奪之,是以至今。今承大亂之後,民人分散,土業無主,皆為公田,宜及此時復之。議雖未施行,然州郡領兵,朗本意也。
  • 7.    《魏書》:朗臨卒,謂將士曰;“刺史蒙國厚恩,督司萬里,微功未效,而遭此疫癘,既不能自救,辜負國恩。身沒之後,其布衣幅巾,斂以時服,勿違吾志也。”
  • 8.    《三國志》:遷兗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稱之。雖在軍旅,常粗衣惡食,儉以率下。雅好人倫典籍,鄉人李覿等盛得名譽,朗常顯貶下之;後覿等敗,時人服焉。鍾繇、王粲著論雲:“非聖人不能致太平。”朗以為“伊、顏之徒雖非聖人,使得數世相承,太平可致,”建安二十二年,與夏侯惇、臧霸等徵吳。到居巢,軍士大疫,朗躬巡視,致醫藥。遇疾卒,時年四十七。遣命布衣幅巾,斂以時服,州人追思之。明帝即位,封朗子遺昌武亭侯,邑百户。朗弟孚又以子望繼朗後。遺薨,望子洪嗣。
  • 9.    《三國志 魏書 劉司馬梁張温賈傳第十五》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10-02]
  • 10.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10-02]
  • 11.    吉常宏、吉發涵.古人名字解詁(第二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21:46
  • 12.    《晉書·卷三十七·列傳第七》:河間平王洪,字孔業,出繼叔父昌武亭侯遺。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