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司馬德戡

鎖定
司馬德戡(580~618年),字德戡,扶風郡雍縣(今陝西鳳翔縣)人,隋朝時期將領,北周都督司馬元謙之子。
幼年家貧,以屠豬為生。開皇年間,選為侍官,漸升至大都督。大業初年,從司空楊素討平漢王楊諒叛亂,授儀同三司。大業三年(607年),拜鷹揚郎將。從伐高句麗,進位正議大夫、武賁郎將,深得寵信。隨駕遊幸江都,聯合宇文化及發動兵變,縊殺隋煬帝,拜光祿大夫,封温國公,遷禮部尚書,失去兵權。 [1-2] 
大業十四年(618年),圖謀襲殺宇文化及,謀泄被殺,時年三十九歲。 [3] 
本    名
司馬德戡
德戡
所處時代
隋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扶風雍縣
出生日期
580年
逝世日期
618年
主要成就
平定漢王叛亂 攻打遼東 弒殺隋煬帝
官    職
虎賁郎將 光祿大夫 禮部尚書 儀同三司
爵    位
温國公

司馬德戡人物生平

司馬德戡早年經歷

司馬德戡的父親是司馬元謙,在北周為都督。司馬德戡幼年孤弱,以殺豬謀生。有個和尚釋粲,與司馬德戡母和氏私通,遂撫養教育他,通過如此解書計。
開皇年間,司馬德戡為侍官,漸遷至大都督。跟隨楊素出討漢王楊諒,充當內營左右,司馬德戡俊辯多奸計,楊素很喜歡他。以勳授儀同三司。
大業三年(607年),為鷹揚郎將。從隋煬帝討伐高句麗,進位正議大夫,遷武賁郎將。

司馬德戡驍果統帥

大業十二年(616年),隋煬帝第三次駕幸江都。他畏於北方農民起義的發展,不敢北還,隋朝失去了對北方的控制。
司馬德戡一向得煬帝信任,隋煬帝派他統領驍果,駐紮在東城,司馬德戡與平時要好的虎賁郎將元禮、直裴虔通商量,説:“現在驍果人人想逃跑,我想説,又怕説早了被殺頭;不説,事情真發生了,也逃不了族滅,怎麼辦?又聽説關內淪陷,李孝常以華陰反叛,皇上囚禁了他的兩個弟弟,準備殺掉,我們這些人的家屬都在西邊,能不擔心這事嗎?”元、裴二人都慌了,問:“既然如此,有什麼好辦法嗎?”司馬德戡説:“如果驍果逃亡,我們不如和他們一齊跑。”元、裴二人都説:“好主意!”於是相互聯絡,內史舍人元敏、虎牙郎將趙行樞、鷹揚郎將孟秉、符璽郎牛方裕、直長許弘仁、薛世良、城門郎唐奉義、醫正張愷、勳侍楊士覽等人都參與同謀,日夜聯繫,在大庭廣眾之下公開商議逃跑的事,毫無顧忌。有一位宮女告訴蕭後:“外面人人想造反。”蕭後説:“由你去報告吧。”宮女便對隋煬帝説了,隋煬帝很生氣,認為這不是宮女該過問的事,殺了這個宮女。後來又有人對蕭後説起,蕭後説:“天下局面到了今天這個地步,沒法挽救了,不用説了,免得白讓皇上擔心!”從此以後,再也沒人説起外面的情況。
趙行樞與將作少監宇文智及歷來很要好,楊士覽是宇文智及的外甥,趙、楊二人把他們的計劃告訴了宇文智及,智及很高興。司馬德戡等人定於三月月圓那天結伴西逃,宇文智及説:“皇上雖然無道,可是威令還在,你們逃跑,和竇賢一樣是找死,現在實在是老天爺要隋滅亡,英雄並起,同樣心思想反叛的已有數萬人,乘此機會起大事,正是帝王之業。”司馬德戡等人同意他的意見。趙行樞、薛世良要求由宇文智及的兄長右屯衞將軍許公宇文化及為首領,協商定了,才告訴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性格怯懦,能力低下,聽説後,臉色都變了,直冒冷汗,後來又聽從了眾人的安排。

司馬德戡江都兵變

司馬德戡讓許弘仁、張愷去備身府,對認識的人説:“陛下聽説驍果想反叛,釀了很多毒酒,準備利用宴會,把驍果都毒死,只和南方人留在江都。”驍果都很恐慌,互相轉告,更加速了反叛計劃。
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十日,司馬德戡召集全體驍果軍吏,宣佈了計劃,軍吏們都説:“就聽將軍的吩咐!”當天,大風颳得天昏地暗,黃昏,司馬德戡偷出御廄馬,暗地磨快了武器。傍晚,元禮、裴虔通在下值班,專門負責大殿內;唐奉義負責關閉城門,唐奉義與裴虔通等商量好,各門都不上鎖。到三更時分,司馬德戡在東城集合數萬人,點起火與城外相呼應,煬帝看到火光,又聽到宮外面的喧囂聲,詢問發生了什麼事。裴虔通回答:“草坊失火,外面的人在一起救火呢。”當時宮城內外相隔絕,煬帝相信了。宇文智及和孟秉在宮城外面集合了一千多人,劫持了巡夜的候衞虎賁馮普樂,部署兵力分頭把守街道。燕王楊倓發覺情況不對,晚上穿過芳林門邊的水閘入宮,到玄武門假稱:“臣突然中風,就要死了,請讓我當面向皇上告別。”裴虔通等人不通報,而把楊倓關了起來。
三月十一日,天還沒亮,司馬德戡交給裴虔通兵馬,用來替換各門的衞士。裴虔通由宮門率領數百騎兵到成象殿,值宿衞士高喊有賊,於是裴虔通又返回去,關閉各門,只開東門,驅趕殿內宿衞出門,宿衞紛紛放下武器往外走。右屯衞將軍獨孤盛對裴虔通説:“什麼人的隊伍,行動太奇怪了!”裴虔通説:“形勢已經這樣了,不關將軍您的事,您小心些不要輕舉妄動!”獨孤盛大罵:“老賊,説的什麼話!”顧不上披鎧甲,就與身邊十幾個人一起拒戰,被亂兵殺死。千牛獨孤開遠帶領數百殿內兵到玄覽門,敲請求:“武器完備,足以破賊,陛下如能親自臨敵,人情自然安定;否則,禍事就在眼前。”竟然沒有回答的人,軍士逐漸散去。反叛者捉住獨孤開遠,又為他的忠義行為感動而放了他。早先,隋煬帝挑選了幾百名勇猛矯健的官奴,安置在玄武門,稱為“給使”,以防備突然發生的情況,待遇優厚,甚至把宮女賜給給使。司宮魏氏得隋煬帝信任,宇文化及等人勾結她作內應。這天,魏氏假稱聖旨放全體給使出宮,致使倉促之際玄武門沒有一個給使在場。

司馬德戡悖逆弒君

司馬德戡等人領兵從玄武門進入宮城,煬帝聽到消息,換了衣服逃到西。裴虔通和元禮進兵推撞左門,魏氏開,亂兵進了永巷,問:“陛下在哪裏?”有位美人出來指出了隋煬帝的所在。校尉令狐行達拔刀衝上去,隋煬帝躲在窗後對令狐行達説:“你想殺我嗎?”令狐行達回答:“臣不敢,不過是想奉陛下西還長安罷了。”説完扶隋煬帝下去。
裴虔通本來是隋煬帝作晉王時的親信,隋煬帝見到他,對他説:“你不是我的舊部嗎!有什麼仇要謀反?”裴虔通回答:“臣不敢謀反,但是將士想回家,我不過是想奉陛下回京師罷了。”隋煬帝説:“朕正打算回去,只為長江上游的運米船未到,現在和你們回去吧!”裴虔通於是領兵守住隋煬帝。
天明後,孟秉派武裝騎兵迎接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渾身顫抖説不出話,有人來參見,他只會低頭靠在馬鞍上連説:“罪過”表示感謝。
宇文化及到宮城門前,司馬德戡迎接他入朝堂,稱丞相。裴虔通對隋煬帝説:“百官都在朝堂,需陛下親自出去慰勞。”送上自己隨從的坐騎,逼隋煬帝上馬,隋煬帝嫌他的馬鞍籠頭破舊,換過新的才上馬。裴虔通牽着馬繮繩提着刀出宮城門,亂兵歡聲動地。
宇文化及揚言:“哪用讓這傢伙出來,趕快弄回去結果了。”隋煬帝問:“虞世基在哪兒?”亂黨馬文舉説:“已經梟首了。”於是將隋煬帝帶回寢殿,裴虔通、司馬德戡等拔出兵刃站在邊上。隋煬帝嘆息道:“我有什麼罪該當如此?”馬文舉説:“陛下拋下宗廟不顧,不停地巡遊,對外頻頻作戰,對內極盡奢侈荒淫。致使強壯的男人都死於刀兵之下,婦女弱者死於溝壑之中,民不聊生,盜賊蜂起;一味任用奸佞,文過飾非,拒不納諫,怎麼説沒罪!”
隋煬帝説:“我確實對不起老百姓,可你們這些人,榮華富貴都到了頭,為什麼還這樣?今天這事,誰是主謀?”司馬德戡説:“整個天下的人都怨恨,哪止一個人!”宇文化及又派封德彝宣佈隋煬帝的罪狀。隋煬帝説:“你可是士人,怎麼也幹這種事?”封德彝羞紅了臉,退了下去。煬帝的愛子趙王楊杲才十二歲,在煬帝身邊不停地嚎啕大哭,裴虔通殺了趙王,血濺到隋煬帝的衣服上。
叛軍要殺煬帝,隋煬帝説:“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怎麼能對天子動刀,取鴆酒來!”馬文舉等人不答應,讓令狐行達按着煬帝坐下。隋煬帝自己解下練巾交給令狐行達,令狐行達絞死了隋煬帝。當初,隋煬帝料到有遇難的一天,經常用罌裝毒酒帶在身邊,對寵幸的各位美女説:“如果賊人到了,你們要先喝,然後我喝。”等到亂事真的來到,找毒酒時,左右都逃掉,竟然找不到。蕭後和宮女撤下漆牀板,做成小棺材,把隋煬帝和趙王楊杲一起停柩在西院流珠堂。

司馬德戡狼狽為奸

隋煬帝死後,司馬德戡與其黨孟秉等推宇文化及為丞相。 [4]  宇文化及首封司馬德戡為温國公,食邑三千户,加光祿大夫,仍統本兵,宇文化及很猜忌他。
宇文化及以左武衞將軍陳稜為江都太守,總管留守事宜。三月二十七日,命令內外戒嚴,聲稱準備回長安。皇后和六宮都按照老規矩作為御營,營房前另外搭帳,宇文化及在裏面辦公,儀仗和侍衞的人數,都比照着皇帝的規模。他們搶了江都人的船,取道彭城由水路向西行。
宇文化及因折衝郎將沈光驍勇,讓他在御營內統領給使營。行進到顯福宮,虎賁郎將麥孟才、虎牙郎錢傑和沈光商議:“我們都受了先帝極大的恩典,現在低頭為仇人做事,受他驅使指揮,有什麼臉見人!我一定要殺了他,死了也沒有什麼遺憾的!”沈光流着淚説:“這正是我指望將軍的。”於是孟才聯合了與他有恩舊的人,率領數千名部下,約定早晨起牀後準備出發時襲擊宇文化及。消息走露,夜裏宇文化及和心腹走到御營外面,派人通知司馬德戡,讓他去誅戮麥孟才等人。沈光聽到營裏喧譁,知道事情被發覺了,馬上襲擊宇文化及的營帳,空無所獲,碰着內史侍郎元敏,就列舉了元敏的罪狀,殺了他。司馬德戡領着兵進入營中圍住沈光一行,殺了沈光,沈光手下的幾百人全都拼殺而死,沒有一個人投降,孟才也死了。

司馬德戡賊臣相殺

宇文化及擁有十幾萬人,佔有六宮,自己的供養與隋煬帝完全相同。每天象帝王一樣面朝南坐在帳中,有人奏事,他默然無語;下朝後,才取出上報的啓、狀和唐奉義、牛方裕、薛世良、張愷等人商量着處理。把少主楊浩交付給尚書省,命十幾名衞士看守,派令史取少主簽署的敕書,百官不再朝見皇帝。到彭城,水路不通,又搶百姓車、牛得二千輛,用來運載宮女和珍寶;長槍鎧甲武器準備,全都由士兵揹着,因為路遠,累得很,士兵開始不滿。
司馬德戡私下裏對趙行樞説:“你真是害我不淺!當今治平亂世,一定得靠傑出而有才幹的人,化及沒才能又糊塗,一羣小人在他身邊,肯定要壞事,那該怎麼辦?”趙行樞説:“全在我們這些人了,廢除他又有什麼難?”
宇文化及部署諸將分別領兵,以司馬德戡為禮部尚書,表面看是升官,實際是奪他的兵權。司馬德戡因此憤恨不平,得到賞賜,都用來賄賂宇文智及;宇文智及替他説情,才派他領着一萬多後軍殿後。
於是,司馬德戡、趙行樞與幾位將領李本、尹正卿、宇文導師等策劃,準備用後軍襲擊誅殺宇文化及,改立司馬德戡為主。派人到孟海公那裏,聯結他做外援,拖延着沒有發動,等着孟海公的迴音。許弘仁、張愷知道了他們的計劃,報告了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派宇文士及裝作遊獵,到後軍,司馬德戡不知道事情敗露,出營迎接,宇文士及趁勢逮捕他。宇文化及責備司馬德戡道:“我和閣下共同努力平定海內,冒着天大的風險。如今事情剛剛成功,正想一起保富貴,閣下又為何要謀反呢?”司馬德戡説:“本來殺昏主,就是受不了他的荒淫暴虐;推立足下,卻比昏主有過之而無不及;迫於人心,也是不得已。”宇文化及吊死了司馬德戡,並殺了司馬德戡十九名同黨。
《隋書·卷八十五·列傳第五十》 [1]  《北史·卷七十九·列傳第六十七》 [2]  有記載。

司馬德戡人物評價

唐太宗李世民:“宇文化及弟智及、司馬德戡、裴虔通、孟景、元禮、楊覽、唐奉義、牛方裕元敏、薛良、馬舉、元武達、李孝本、李孝質、張愷、許弘仁、令狐行達、席德方、李覆等,大業季年,鹹居列職,或恩結一代,任重一時;乃包藏兇慝,罔思忠義,爰在江都,遂行弒逆,罪百閻趙,釁深梟獍。雖事是前代,歲月已久,而天下之惡,古今同棄,宜置重典,以勵臣節。其子孫並宜禁錮,勿令齒敍。”
《隋書》:“至於委質策名,代卿世祿,出受心膂之寄,入參帷幄之謀,身處機衡,肆趙高之奸宄,世荷權寵,行王莽之桀逆,生靈之所仇疾,犬豕不食其餘。雖薦社污宮,彰必誅之釁,斫棺焚骨,明篡殺之咎,可以懲夫既往,未足深誡將來。” [1] 

司馬德戡家庭成員

父親:司馬元謙,北周都督。
母親:和氏,胡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