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右江革命根據地

鎖定
右江革命根據地是土地革命期間,由鄧小平、張雲逸等人在廣西右江地區領導建立的革命根據地,與左江革命根據地合稱為左右江革命根據地。
中文名
右江革命根據地
成立時間
1929年12月11日
重要人物
鄧小平、張雲逸
1929年,中共中央派鄧小平、張雲逸、陳豪人、龔鶴村、葉季壯等人到南寧開展工作,由鄧小平負責領導。同年12月11日,經黨中央批准,鄧小平、張雲逸等人領導發動百色起義,宣佈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鄧小平任政治委員,張雲逸任軍長,龔鶴村任參謀長,陳豪人任政治部主任,下轄三個縱隊。同時,成立右江蘇維埃政府,雷經天任主席。
1930年2月,李明瑞、俞作豫率領廣西警備第五大隊發動龍州起義,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八軍,鄧小平兼任政委,俞作豫任軍長,何世昌任政治部主任,甘湛澤任總參議,宛旦平任參謀長,下轄兩個縱隊。同時,建立中共左江特別委員會,王逸任主席。紅八軍在創建後遭到反動武裝進攻,同年秋主力部隊失敗,餘部到右江編入紅七軍。
左右江革命根據地建立後,實施減租減息,廢除苛捐雜税,頒佈《土地法暫行條例》,進行土地改革,獲得廣大人民羣眾廣泛支持。
1930年秋,受到李立三冒險主義影響,紅七軍離開右江根據地,前往攻打柳州、桂林等大城市,到廣東建立小北江根據地,以保證武漢為中心的“一省數數省首先勝利”。11月,紅七軍在河池召集第一次代表大會並進行整編。整編後的紅七軍領導成員是:總指揮李明瑞,軍長張雲逸,政治委員鄧小平,政治部主任陳豪人,參謀長龔鶴村,經理處長葉季壯,總務處長袁任遠。下轄三個師:第十九師師長龔鶴村,政委鄧小平,政治部主任許進;第二十師師長李謙,政委陳豪人,副師長黃治峯,政治部主任李樸。前委認為韋拔羣、陳洪濤是本地人,聯繫羣眾密切,決定派他們回右江組建第二十一師,留在右江堅持鬥爭。紅七軍主力在與桂系軍閥白崇禧部作戰時未能突破敵軍封鎖,前委決定放棄攻打柳州、桂林的計劃,停止攻打中心城市並執行遊擊戰略,率部隊到江西與毛澤東、朱德領導的紅軍匯合。
1931年4月,紅七軍主力在鄧小平、張雲逸等人的率領下,在轉戰黔、桂、粵、湘、贛五省邊境,經歷大小戰鬥百餘次,行程近萬里後,到達湘贛革命根據地永新。當年7月,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在興國縣與紅一方面軍會師,後編入紅一方面軍三軍團。
韋拔羣、陳洪濤率領紅二十一師堅持在右江地區展開游擊戰爭,多次粉碎國民黨反動派圍剿計劃。1932年秋冬,韋拔羣、陳洪濤先後犧牲,右江地區革命力量遭到嚴重摧殘。1933年後,右江地區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又重新組建革命武裝,建立游擊隊,繼續堅持游擊戰爭。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彙編) [1-4] 
參考資料
  • 1.    《鄧小平大辭典》
  • 2.    梅黎明主編:《星火燎原 全國革命根據地要覽》,中國發展出版社,2014年
  • 3.    《中共黨史主要事件簡介 1919-1949》
  • 4.    《中共黨史事件人物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