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史記志疑

鎖定
《史記志疑(套裝共3冊)》是1981年由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清代梁玉繩。全書共3冊。《史記志疑》是重要的史記研究著作,清代學者錢大昕認為它可與之前的史記三家注並立為四家。
中文名
史記志疑
作    者
(清)梁玉繩撰
出版時間
1981年4月1日
出版社
中華書局
頁    數
1506 頁
ISBN
9787101051094
定    價
98 元
裝    幀
平裝
冊    數
三冊
從    書
二十四史研究資料叢刊
古籍歸類
史部>正史(今版《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史記志疑出現原因

史記一書的價值自不待説.然而由於年代久遠。再加上流傳過程中曾有人對它進行刪綏,到清代,與原書面貌已頗有出入.因此非常需要有一個精校的本子.梁玉繩在志疑·自序中説:。餘自少好太史公書,綴學之暇,常所鑽仰.”既有了這樣的學問基礎,再加上他深感‘史記'。舛潺尚多”,於是決定作‘志疑'.這一作就是將近二十年,可謂倍嘗艱辛.清人在對‘史記'的研究中,逐漸形成了獨有的特點:通過訓詰、箋釋、校勘、辨偽等方法和手段,對‘史記’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
從研究領域看,清代的‘史記'考證,從唐宋時期的侷限於對‘史記'文本進行註釋和考證,轉變到對‘史記'進行全方位的考證.梁玉繩的‘史記志疑,是這一特點的有力實踐者.為了考證一個問題,有時需要廣搜典籍,遍覽先儒之論;有時又需要向當代人請教,錢大昕《潛研堂集》中有三封信就是與梁玉繩討論《史記》問題的.而最大的困難在於,由於年代久遠,很多材料都看不到了,所以粱氏常發出。往牒敗亡,莫從勘檢”之類的感慨.但最終,還是完成了三十六卷的‘志疑',為後來研讀‘史記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史記志疑成書過程

‘史記志疑的寫作,經過了近二十年的時間,。採裴、張、司馬之舊言,搜今昔名儒之高論”,。凡五易稿乃成”《自序》.時梁玉繩己五十八歲.書前,後有梁氏自序各一篇,分別作於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九和五月十八.其間,曾與錢大聽有書信往來,就《史記》中的有關問題進行探討.錢大昕的《潛研堂集》中有三封信是‘與粱曜北論史記書',如梁氏認為‘史記·秦楚之際月表'“秦楚。二字不當。應稱“秦漢”.因為漢以正統之朝承周秦而來,楚非正統,不能與秦相接.錢氏則認為太史公著書,微言大義,在稱謂的選擇上具有深意.司馬遷尊漢抑秦,不以秦為正統,而以漢直接上承周朝.秦楚只不過是亡國之餘,其地位是一樣的.所以稱“秦楚”而不稱“秦漢”,體現了司馬遷對無道暴秦的厭惡.又如,梁氏認為《史記·天官書》錯誤頗多,於是以‘晉志'加以糾正.錢分析説太史公《天官書》得之於甘、石之傳,而今所見之《甘石星經》是後人據《晉志》加以偽造的.‘晉志'星名後來增加,太史公當然看不到.因此拿‘晉志'以糾《史記》是不合適的.對此,粱氏亦有回信,並在書中提及。《志疑》的寫作過程是艱辛的.他説;。餘旁搜典籍,廣攬先儒之論”,然後知五帝、三皇之世次多有遺錯,。往艨敗亡,無從勘檢矣.”為了論證一條史實,往往需要查閲很多書籍,古人之書,今人之書,經、史、子、集,原典及註疏,涉及的很廣.這也是自及今通行的治學方法之一。不如此不足以知前人之説,不足以證自己之論。
粱氏四十歲棄舉業,埋頭著書,撰成《志疑》,是費了很大功夫的.廣搜材料自不必説,面往往搜不到,那才是讓人沮喪的。莫從勘檢”,表達了粱氏的摩慨.又古籍在流傳過程中,由於客觀的或人為的因素,與初始面貌會有某些出入。於是粱氏説4譜牒茫昧,莫知孰是,姑從略焉.”不能確定孰是孰非,只好付之闕如了.粱氏在考證過程中,經常會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例如他慨嘆“信‘書序。不得不議《史記》之疏.信《史記》,不得不疑‘書序'之偽.”於是,便。反覆參究”,多方考證,然後得出。‘史'所載‘書’之篇名。原有漏略”的結論,並一一指出‘史記'所漏的篇目.。‘史'、‘漢諸表,國名最難考,或傳寫訛誤,或後人改易,而‘索隱所説,加以躊駁.今舉餘所知者言之,不能盡詳.8遇到史料有柢牾時,便不能不感到困惑,。餘三番計之,字數都不能合.因今本‘史記'歷經後人增刪,非史公之舊.增者猶可辨其偽,刪者無從得其真’,只好大發感慨了.
韓愈説過“術業有專攻”,一個人的能力總是有限的.梁氏的可貴之處不僅在於“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而且對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特意向專業人士請教.如對於星象,他。詢之知星者”。顯示了謙虛好學的精神.正因為梁氏的嚴謹認真,孜孜不倦,才有了《史記志疑》這一嘉惠後學的研‘史著作.

史記志疑主要版本

史記志疑有幾個版本,其中上海圖書館藏有十卷的稿本.而最早的刻本是乾隆五十=年三十六卷的粱氏刻本,因是初刻,彌足珍貴.後來‘續修四庫全書'中的‘史記志疑就是據此影印的.
光緒中,廣雅書局刻‘史記志疑',為《廣雅書局叢書》之一.這一版本與初刻本的不同之處在於,在乾隆本三十六卷的基礎上加T--個附錄,分別是《瞥記》中的卜部分,‘蜕稿'中的一部分和‘庭立紀聞中的一部分.這三部分都是與‘史記志疑'的內容密切相關的.‘瞥記'是梁玉繩的讀書筆記,‘志疑'三十六卷刊行後,粱氏又不斷地補充。因為無法再添到‘志疑>中,所以就彙總到‘瞥記'裏.附錄的第一部分就是‘瞥記'卷三中對《志疑》的補充訂正.《蜕稿》是粱玉繩的詩文集.其中第四卷中有幾篇文章是與‘志疑'的寫作有關的.<答錢詹事漢侯國封户書>是與錢大昕就‘史記'中的闖題進行商討的書信,有助於瞭解‘志疑'的寫作背景.‘公儀子禁織辨’、‘反蘇子范增論’、‘書史記酷吏傳後'是就‘史記’問題所作的小論文,反映了粱氏的一些觀點.‘庭立紀聞>是梁學昌等所輯,述玉繩考古問答之語,其中也有粱玉繩對‘史記志疑'的補充.廣雅書局在《志疑》後附上這三部分,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創舉,使得‘志疑'的內容更加豐富、完整。大大方便了讀者。
光緒二十五年文瀾書局石印‘史學叢書本,光緒二十八年上海煥文書局石印本,光緒中上海點石齋石印本,這些都是根據乾隆五十二年的粱氏刻本所影印的,都是三十六卷本.對於保存《志疑》最初的版本面貌很有益處.民國二十六年商務印書館據廣雅書局刻‘史學叢書'本捧印,三十六卷附錄三卷,收入‘叢書集成初編’.這是‘志疑’最早的標點本,雖然還只是旬讀,不是現在的標點符號,但與以前的版本相比,顯然是進了一大步.而且,<叢書集成初編開版小,字又密,這樣就將大部頭的《志疑》濃縮到十二本又薄又小的書中,方便閲讀.‘叢書集成初編'本的《志疑》吸收了廣雅本與‘史學叢書本的長處,既在形式上與初刻本保持一致,內容上又繼承了廣雅本有附錄的特點,可謂一舉兩得.另外,<叢書集成初編>影響廣泛,也有利於‘志疑'的傳佈.1981年中華書局出了《志疑》的點校本,三十六卷附錄三卷.由賀次君先生點校,成為目前‘史記志疑最通行的版本.由於粱玉繩作‘志疑>所依據的明萬曆凌稚隆‘史記評林’校勘不精,錯誤較多.因此,點校者就將凌稚隆本與金陵本中華書局二十四史點校本‘史記’的底本有異之處附註在‘志疑'所出的各條史文之下,從而有助於讀者瞭解《史記》的原貌,對‘志疑'的研究也有幫助.不過,所注異文並不全。在標點與文字方面的點校也稍有失誤。

史記志疑內容簡介

《史記》是我國曆史學上一個劃時代的標誌,是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偉大著作,是司馬遷對我國民族文化特別是歷史學方面的極其寶貴的貢獻。全書包括本紀、表、書、世家和列傳,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
本書對《史記》中的不必要研究錯誤作出了不少校訂,對其疑難之處提出了許多值得參考的意見,並對於三家舊注的缺略,作了不少補充。為讀者閲讀了解《史記》提供了方便。

史記志疑圖書目錄

史記志疑目錄
卷一
五帝本紀第一
案:此古本篇題例也,以下仿此。各本惟陰震注王鏊所刻史記輿古合,其餘皆分行倒害。而湖本首行書史記評林卷之一,尤非。
卷二
夏本紀第二
殷本紀第三
卷三
周本紀第四
卷四
秦本紀第五
卷五
始皇本紀第六
卷六
項羽本紀第七
高祖本紀第八
卷七
呂后本紀第九
孝文本紀第十
孝景本紀第十一
今上本紀第十二
卷八
三代世表第一
十二諸侯年表第二
卷九
六國年表第三
卷十
秦楚之際月表第四
漠諸侯王年表第五
卷十一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卷十二
惠景間侯者年表第七
卷十三
建元以來侯者年表第八
卷十四
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
卷十五
禮書第一
樂書第二
律書第三
曆書第四
天官書第五
卷十六
封禪書第六
河渠書第七
平準書第八
卷十七
吳太伯世家第一
齊太公世家第二
卷十八
魯周公世家第三
卷十九
燕召公世家第四
管蔡世家第五
陳杞世家第六
卷二十
衞康叔世家第七
宋微子世家第八
卷二十一
晉世家第九
卷二十二
楚世家第十
越句踐世家第十一
卷二十三
鄭世家第十二
趙世家第十三
卷二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
韓世家第十五
田完世家第十六
卷二十五
孔手世家第十七
卷二十六
陳涉世家第十八
外戚世家第十九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荊燕王世家第二十一
齊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三
曹相國世家第二十四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絳侯世家第二十七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三王世家第三十
卷二十七
伯夷列傳第一
管晏列傳第二
老子韓非列傳第三
司馬穰苴列傳第四
孫子吳起列傳第五
伍子胥列傳第六
卷二十八
仲尼弟子列傳第七
卷二十九
商君列傳第八
蘇秦列傳第九
張儀列傳第十
樗裏甘茂列傳第十一
穰侯列傳第十二
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
孟子苟卿列傳第十四
卷三十
孟嘗君列傳第十五
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
魏公子列傳第十七
春申君列傳第十八
範睢蔡澤列傳第十九
樂毅列傳第二十
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
田單列傳第二十二
魯仲連列傳第二十三
卷三十一
屈原賈誼列傳第二十四
呂不韋列傳第二十五
刺客列傳第二十六
李斯列傳第二十七
蒙恬列傳第二十八
……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