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河渠書

鎖定
《河渠書》是漢代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創作的文章,列於《史記》卷二十九。這是中國第一部水利通史,簡要敍述了從上古至秦漢的水利發展情況,記述從大禹治水開始,延續到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黃河瓠子堵口及其後各地區倡興水利、開渠引灌等史實,包括防洪、航運、灌溉等。全文所涉及的河流有黃河長江淮河濟水、淄水、漳水等,深刻地反映了司馬遷對水的可為利又可為害的兩面性認識和對水利問題的重視與關切。此書是系統介紹古代中國水利及其對國計民生影響的權威性記錄,成為以後歷代史書撰述河渠水利專篇的典範。
作品名稱
河渠書
作品別名
史記·河渠書第七
作    者
司馬遷
創作年代
西漢
作品出處
《史記》
文學體裁
散文

河渠書作品原文

河渠書
夏書曰1:禹抑洪水十三年2,過家不入門,陸行載車,水行載舟,泥行蹈毳3,山行即橋4。以別九州5,隨山浚川6,任土作貢7。通九州8,陂九澤9,度九山10。然河災衍溢11,害中國也尤甚12。唯是為務13。故道河自積石歷龍門14。南到華陰15,東下砥柱16,及孟津、雒汭17,至於大邳18。於是禹以為河所從來者高19,水湍悍20,難以行平地,數為敗21,乃廝二渠以引其河22。北載之高地,過降水23,至於大陸24,播為九河25,同為逆河26,入於勃海。九川既疏27,九澤既灑,諸夏艾安28,功施於三代29
自是之後,滎陽下引河東南為鴻溝30,以通宋、鄭、陳、蔡、曹、衞31,與濟、汝、淮、泗會32。於楚33,西方則通渠漢水、雲夢之野34,東方則通鴻溝江淮之間35。於吳36,則通渠三江、五湖37。於齊38,則通菑濟之間39。於是,蜀守冰鑿離碓40,闢沫水之害41;穿二江成都之中42。此渠皆可行舟,有餘則用溉浸,百姓饗其利。至於所過,往往引其水蓋用溉田疇之渠43,以萬億計,然莫足數也。
西門豹引漳水溉鄴44,以富魏之河內。
而韓聞秦之好興事45,欲罷之46,毋令東伐,乃使水工鄭國間説秦47,令鑿涇水自中山西邸瓠口為渠48,並北山東注洛三百餘里49,欲以溉田。中作而覺50,秦欲殺鄭國。鄭國曰:“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為然,卒使就渠。渠就51,用注填閼之水52,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53,收皆畝一鍾54。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因命曰鄭國渠55
漢興三十九年56,孝文時河決酸棗57,東潰金堤58,於是東都大興卒塞之59
其後四十有餘年60,今天子元光中61,而河決於瓠子62,東南注鉅野63,通於淮、泗。於是天子使汲黯、鄭當時興人徒塞之64,輒復壞。是時武安侯田蚡為丞相65,其奉邑食鄃66。鄃居河北,河決而南則鄃無水災,邑收多。蚡言於上曰:“江河之決皆天事67,未易以人力為強塞,塞之未必應天68。”而望氣用數者亦以為然。於是天子久之不事復塞也。
是時鄭當時為大農,言曰:“異時關東漕粟從渭中上69,度六月而罷70,而漕水道九百餘里,時有難處。引渭穿渠起長安71,並南山下72。至三百餘里,徑73,易漕,度可令三月罷;而渠下民田萬餘頃,又可得以溉田:此損漕省卒74,而益肥關中之地,得谷。”天子以為然,令齊人水工作法伯表75,悉發卒數萬人穿漕渠76,三歲而通。通,以漕,大便利。其手漕稍多,而渠下之民得以溉田矣。
其後河東守番系言77:“漕從山東西,歲百餘萬石,更砥柱之限78,敗亡甚多,而亦煩費。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陰下79,引河溉汾陰、蒲板下80,度可得五千頃。五千頃故盡河堧棄地81,民茭牧其中耳82,今溉田之,度可得谷二百萬石以上。谷從渭上,與關中無異而砥柱之東可無復漕,天子以為然,發卒數萬人作渠田83。數歲,河移徙,渠不利,則田者不能償種84。久之,灌東渠田廢,予越人令少府以為稍入85
其後,人有上書欲通褒斜道及漕事86,下御史大夫張湯。湯問其事,因言:“抵蜀從故道87,故道多阪,回遠88。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89,斜水道渭,皆可以行船漕。漕從南陽上沔入褒之絕水至斜90,間百餘里,以車轉,從斜下下渭。如此,治中之谷可致,山東從沔無限91,便於砥柱之漕92。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饒,擬於巴蜀93。”天子以為然,拜湯子印為漢中守94,發數萬人作褒斜道五百餘里。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95
其後莊熊羆言:“臨晉民願穿洛以溉重泉以東萬餘頃故鹵地96。誠得水,可令畝十石。於是為發卒萬餘人穿渠97,自徵引洛水至商顏山下98。岸善崩,乃鑿井,深者四十餘丈。往往為井,並下相通行水。水頹以絕商顏99,東至山嶺餘里間。井渠之生自此始100。穿渠得龍骨,故名曰龍首渠101。作之十餘歲,渠頗通,猶未得其饒。
自河決瓠子後二十餘歲,歲因以數不登102,而梁楚之地尤甚103。天子既封禪巡祭山川,其明年,旱,幹封少雨104。天了乃使汲仁、郭昌發卒數萬人塞瓠子決105。於是天子已用事萬里沙106,則還有臨決河,沈白馬玉璧於河,令羣臣從官自將軍已下皆負薪填決河。是時東郡燒草,以故薪柴少,而下淇園之竹以為楗107
天子既臨河決,悼功之不成108,乃作歌曰:“瓠子決兮將奈何?皓皓旰旰閭殫為河109!殫為河兮地不得寧,功無已時兮吾山平110。吾山平兮鉅野溢,魚沸鬱兮柏冬日111。延道弛兮離常流,蛟龍騁兮方遠遊112。歸舊川兮神哉沛,不封禪兮安知外113!為我哀河伯兮何不仁114,氾濫不止兮愁吾人!齧桑浮兮淮、泗滿,久不反兮水淮緩115。”一曰:河湯湯兮激潺湲116,北渡污兮浚流難117。搴長茭兮沉美玉118,河伯許兮薪不屬。薪不屬兮衞人罪,燒蕭條兮噫乎何以御水119!頹林竹兮楗石菑,宣房塞兮萬福來120。“於是卒塞瓠子,築宮其上,名曰宣房宮121。而道河北行二渠,復禹舊跡122,而梁、楚之地復寧,無水災。
自是之後,用事者爭言水利123。朔方、西河、河西、灑泉皆引河及川穀以溉田124;而關中輔渠,靈軹引堵水125;汝南、九江引淮126;東海引巨定127;泰山下引汶水128:皆穿渠為溉田,各萬餘頃。佗小渠披山通道者129,不可勝言。然其著者在宣房130
太史公曰:餘南登廬山131,觀禹疏九江,遂至於會稽太湟132,上姑蘇133,望五湖;東窺洛汭、大邳,迎河,行淮、泗、濟、漯洛渠;西瞻蜀之岷山及離碓134;北自龍門至於朔方135。曰:甚哉,水之為利害也136!餘從負薪塞宣房,悲瓠子之詩而作河渠書。 [1] 

河渠書註釋譯文

河渠書詞句註釋

1.夏書:記述夏代歷史的書。今文《尚書》有《禹貢》《甘誓》等篇,載夏代史事。
2.抑:遏制,堵防。
3.毳:同“橇”,在冰雪或泥路上行走的交通工具。
4.橋:古代的一種人力登山轎。橋,“轎”的假借字。
5.九州:相傳為禹所劃的九個自然區,即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
6.隨山浚川:依山勢疏通河道。
7.任土作貢:憑依各地土質、特產規定貢物。
8.通九道:開通九州之道路。
9.陂(bēi)九澤:把九州低窪之地都築堤堰圍成蓄水湖泊。澤,水澤,泛指湖泊。
10.度(duó)九山:量度出九州的山勢走向以疏導河川。
11.河災行溢:黃河水的災害漫延最大。
12.中國:中原。
13.唯是為務:唯以治水為專注的目標。是,此,指治理水災。務,致力,專注。
14.道:通“導”,疏導。積石:山名,即今青海境內的阿尼瑪卿山,古人認為黃河發源於此。龍門:即禹門口,在今山西河津西北。
15.華陰:漢縣名,縣治即今陝西華陰。
16.砥柱:山名,在今河南三門峽東,有山石如柱,立於黃河急流之中。
17.雒汭(luò ruì):雒水(今洛河)入古黃河處,本在河南鞏義,今已移至河南汜水西北。
18.大邳(pī):山名,在河南汜水西北,汜口之西。
19.所從來者高:發源地很高。
20.湍(tuān)悍:水勢急,衝力猛。
21.數為敗:屢造成水患。數,多次。
22.“乃廝二渠”句:於是分開黃河成兩條入海的幹道。廝,分開,分河為二。二渠,黃河分流後的兩條幹道,其一出今山東博興附近的清河人海;另一即漯水(又作漯川),故道自河南沒縣西南經山東範縣、臨邑、濱縣等地入海。
23.降水:古漳、降二水的通稱。降水源出今山西屯留,東流入水,又入古黃河。
24.大陸:古澤藪名,又名廣阿澤、鉅鹿澤,在今河北隆堯、鉅鹿、任縣之間。
25.九河:指黃河下游今山東德州至河北天津間一帶數百里內的許多支派。
26.逆河:穿渠使水經高地面入海之河。
27.九川:九州的大川。“九”代指眾多。
28.艾(yì)安:平安無水患。
29.施(yì):延及。
30.滎(xíng)陽:漢縣名,縣治在今河南滎陽東北。鴻溝:春秋時所修運河,起今河南滎陽北引黃河水東流經開封北折向南經河南通許東、太康西,至河南準陽東南入類水。
31.宋、鄭、陳、蔡、曹、衞:均周代封國,地當今河南、山東、安徽、江蘇之交的河淮之間地區。
32.濟、淮、泗:均水名。濟水有兩源,其東源出今山東定陶北,東北會於汶水,又東北入海;北源出今河南濟源西王屋山,下流屢有變遷,秦漢時在今河南武陟南入黃河。準即今準河。源於河南桐相山。,準河下部一大文流,今稱河。
33.楚:地區名,指今湖北湖南一帶,及河南安徽南部一帶。
34.通渠:開挖渠道,硫導積水。漢水:即今漢江,發源於陝、甘交界處,流經陝西南部至漢口入長江。雲夢:古澤藪名,在今湖北監利一帶。
35.江淮之間:長江淮河之間,泛指豫南、皖南、蘇北一帶。
36.吳:地區名,泛指今蘇南和浙北一帶。
37.三江、五湖:泛指江浙境內的川流湖泊。據《漢書·地理志》,三江為長江、吳淞江以及一條溝通長江至太湖的引水河。古代稱這三江為北江、南江、中江。五湖,指太湖及其周圍的湖泊。
38.齊:地區名,指今山東大部分地區。
39.菑(zī):水名,即今山東的淄河。
40.離碓(duì):秦蜀郡太守李冰所鑿的灌溉渠,今名都江堰,在今四川都江堰西南岷江分流處。
41.沫水:即今大渡河。沫水出眠山西,東流經蒙山,其山上合下開水流漂疾,覆沒舟船,歷代為害,李冰疏正水路,避免了水害。
42.二江:古代郫、檢二江的總稱。李冰修都江堰,分岷江為二支,北支叫郫江,又名北江;南支叫檢江,又名流江、南江。
43.田疇:田地。
44.漳水:即今漳河,源出山西東南,在河北南部人衞河。鄴:古縣名,縣治在今河北臨漳西南。
45.秦之好興事:秦國好為土木之事。
46.欲罷之:欲疲勞秦國,使之不能東伐。
47.鄭國:韓人。古代著名的水利專家。間説(shuì):從事間課活動。
48.涇水:即今陝西之涇河。中山:又名仲山,在今陝西淳化西北。瓠(hù)口:即谷口,在今陝西涇陽。
49.洛:即今陝西北洛河。
50.中作而覺:工程進行一半才發覺鄭國是韓之秘諜。
51.渠就:渠成。
52.用注填閼之水:用新開渠道引低窪地積水。
53.澤鹵之地:不生穀物的鹹鹵地。
54.鍾:古容量單位,即六斛四鬥,合今二百一十九市斤。
55.鄭國渠:古代著名的人工灌溉渠道,位於關中平原,自今陝西涇陽引涇水東流,經富平、蒲城等地注入洛水。全長三百多里,灌溉面積約二百八十萬畝。唐代以後,因發展白渠,鄭國渠逐漸堙廢。
56.漢興三十九年:時當漢文帝前元十二年(前168)。
57.酸棗:漢縣名,縣治在今河南延津西南。
58.金堤:又名千里堤,在今河南滑縣境內。
59.東郡:漢郡名,郡治浪陽,在今河南陽西南。卒:役使治河的民夫。
60.其後四有餘年:指元光三年(前133)。從文帝十二年至此是三十六年。四十,乃“三十”之誤。古代數字寫法,四十作“卌”,三十作“卅”,形近易誤。
61.今天子:指漢武帝。元光之中:即元光三年,《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載,是年五月丙子,河決於瓠子。
62.瓠子:古水名,此指瓠子口。元光三年,河決於此,其地在今河南濮陽南。
63.鉅野:古澤藪名,即大野澤,在今山東鉅野北。
64.汲黯、鄭當時:兩人為武帝時的九卿大臣,合傳。事詳《汲鄭列傳》。
65.田蚡(fén):一位跋扈的外威,官至丞相,封武安侯。事詳《魏其武安侯列傳》。
66.鄃(shū):漢縣名,縣治在今山東平原西南,黃河之北。
67.天事:天意,上天的安排。
68.未必應天:不一定符合天意。
69.異時:從前。漕粟從渭中上:指漕運路線經三門峽後轉渭水方至長安。
70.度六月而罷:漕運一次須六個月才能完成。度,估計。
71.穿渠:開挖渠。長安:西漢都城。舊址在今陝西西安西北。
72.並南山:順着南山。南山,即今陝西西安南的終南山。
73.徑:捷便。
74.損漕省卒:縮短漕運路程,節約人力。損,減少。
75.表:勘查渠道所立的標記。
76.漕渠:即上文鄭當時所建言的新渠,起長安昆明池南,東接潼關黃河,全長三百餘里。
77.河東:漢郡名,郡治安邑在今山西夏縣西北。
78.更砥柱之限:要經過砥柱急流的危險。更,經過。限,即“險”。
79.汾:水名,即今山西的汾河。皮氏:漢縣名,縣治在今山西河津西。汾陰:漢縣名,縣治在今山西萬榮西南。
80.蒲坂:漢縣名,縣治在今山西水濟西蒲州鎮。
81.“五千頃”句:這五千頃土地都是原先不耕種的河邊地。故,原先。河堧(ruán):河邊濕軟之地。
82.茭:可作草料的葦類植物。
83.作渠田:開渠墾田。
84.不能償種:收穫的糧少於種子糧。
85.“予越人”句:把渠田給予善種水田的江浙移民,只收少量租税以充少府的收入。越人,居於江浙兩廣的部族民。這裏指移居於河東的越人。
86.褒斜道:關中穿秦嶺往陝南漢中的穀道之一。褒斜為二水名,同源而分流。褒水南流入兩,其谷為褒谷,谷口在陝南褒城北。斜水北流入渭,其谷為斜谷,谷口在關中眉縣西南。
87.故道:又名陳倉道,起今陝西寶雞西南人褒谷抵漢中。
88.回遠:迂迴遼遠。
89.沔(miǎn):水名,即今漢江上游。
90.南陽:漢郡名,郡治宛,即今河南南陽。
91.無限:沒有險阻。
92.便於砥柱之漕:指從南陽經漢中越秦嶺的運糧路線比走砥柱的漕運要安全。便,方便,安全。這只是一種估計,實際此路艱險,不便運輸。
93.擬:相比並。
94.卬(áng):張卬,張湯之子,任漢中太守。
95.不可漕:因水急石多不能通漕運。
96.臨晉:漢縣名,縣治在今陝西大荔東。洛:即今映西北洛河。重泉:漢縣名,縣治在今陝西大荔西。
97.穿渠:即鑿修龍首渠。
98.徵:漢縣名,縣治在今陝西澄城西南。商顏:今稱鐵鐮山,在今陝西大荔北。
99.頹:水從地下穿流。
100.井渠:水行地道中,以井相連,俗稱坎兒井。
101.龍首渠:漢武帝時開鑿。起自今陝西澄城西南引北洛水東南流,至今大荔西仍入洛水。其中鐵鐮山下十餘里地段,全為地下井渠通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條地下井渠。
102.歲因以數不登:莊稼收成連年不好,屢鬧災荒。
103.梁楚:地區名,因陳勝建楚、漢封梁國而得名,指今河南東部、安徽北部、山東南部一帶。
104.幹封少雨:大早少雨的原因,據説是上天為了烘乾封禪之土,故封禪後大旱。
105.汲仁:汲黯弟,位至九卿,事見《汲鄭列傳》。郭昌:官至光祿大夫。
106.用事萬里沙:元封二年(前109),漢武帝東巡無名,乃禱於萬里沙,事詳《封禪書》。用事,指進行祭祀之事。萬里沙,地名,在今山東招遠境臨近渤海。
107.“而下”句:言因填決口致使木料短缺,不得不用竹子代替。淇園,苑名,在今河南淇縣境內。楗(jiàn),用以堵決口的木樁,即樹柱於水拋以土石。此指竹編之籠,內裝石頭以代木楗堵水。
108.悼:悲傷。
109.晧(hào)晧旰(ɡàn)旰:即浩浩瀚瀚,形容河港廣摸邊。閭殫為河:過去的村鎮全部被河水吞沒。閭,門閭,代指村鎮。
110.“功無已時兮”句:鑿山填河功尚未成啊,魚由已鑿平。吾山,指東郡之魚山。
111.“吾山平兮”二句:魚山鑿平了啊,鉅野澤又洪水四溢;到處是魚的樂園,時節又迫近冬天。冬日水應枯,此言已近冬日,仍洪水氾濫,遍地游魚。沸鬱,旺盛的樣子。柏,通“迫”。
112.“延道弛兮”二句:河水正道廢拋啊水橫流,蛟龍得意啊正遠遊。延道弛兮,《漢書·溝洫志》作“正道弛”,指河水正道廢弛。
113.“歸舊川兮”二句:水還舊道啊神靈保佑,若不封禪啊怎知外邊有災難。
114.河伯:黃河水神。
115.“齧(niè)桑浮兮”二句:齧桑被水淹啊,淮、泗又將氾濫;河水長久不回故道啊,越流越氾濫。齧桑,古地名,在今江蘇沛縣西南。水維緩,水的鋼維換散了,即水失去了約束,越來越氾濫。
116.潺湲:水連續流動的樣子,即波濤滾滾。
117.“北渡”句:《漢書》作“北渡回兮迅流難”,意謂北去遷遠的河水愈來愈氾濫。污,通",遠。
118.茭:曬乾的葦類水草。
119.“薪不屬分”二句:塞河柴薪供不上啊衞人將遭罪,柴薪不夠燒啊,唉,拿什麼來塞河!衞人,衞地之人,指今河南淇縣、滑縣、濮陽一帶水患最烈地區的居民。
120.“頹林竹兮”二句:只好砍光竹林作楗啊,再加石為柱;一定要塞住宣房啊,使萬福來。石菑,下石楗。插木為柱日菑。
121.宣房宮:取義宣導防塞。
122.“而道”二句:開二渠引導河水北行,回到大禹所疏的舊河道。行,開。道,通“導”。
123.用事者:指執政者,當權者。水利:修治河渠堤壩,使民食得交通與概田的便利之事。
124.朔方、西河、酒泉:皆郡名。河西:泛指甘青兩省黃河以西之地。《水經·河水注》調朔方臨戎縣故城西有銅口支渠,東注以灌田;河水北經北地、富平縣西、上河城東、典農城東,所在皆漑田。
125.輔渠:古代關中六條人工渠道的總稱,又名六渠。漢元鼎六年(前111)在鄭國渠上游南岸開歯的六條小渠,以輔漑鄭國渠不能到達的高地。起今陝西淳化西南,至徑陽西北的雲陽鎮北。靈朝:渠名,在今陜西周至境。堵水:枳滯的水。
126.汝南:漢郡名,郡治上蔡,在今河南上蔡西南。九江:漢郡名,郡治壽春,即今安徽壽縣。
127.東海:漢郡名,郡治縣,在今山東郊城北。巨定:古湖名,在今山東廣燒東北。
128.汶水:即今山東境內的大汶河。
129.佗:通“他”,其他。披:開鑿。
130.著者:出名的,較大的水利工程。宣房:此指堵塞瓠子決口的水利工程,因漢武帝在此建宣房宮而得名。
131.廬山:山名,在江西鄱陽湖西岸西北。
132.太湟(huáng):當是會稽山附近的水名。湟,《集解》引徐廣的話説:“作濕。”
133.姑蘇:山名,在今江蘇蘇州西南,又名姑胥山、姑餘山。
134.西瞻蜀之岷山及離碓:元鼎六年(前111),司馬遷出使巴、蜀,到過這些地方。
135.龍門:山名,跨黃河兩岸,其東在今山西河津北,其西在今內蒙古五原東北。元封元年(前110),司馬遷從巡武帝封禪,歷北邊九原,曾到此地。
136.為利害:即為利、為害。 [2]  [3]  [4] 

河渠書白話譯文

《尚書·夏書》記載:禹治理洪水十三年,其間路過家門口也不回家看望親人。行陸路時就乘車,行水路時就乘船,行泥路時就乘橇,行山路時就坐轎。從而劃分了九州邊界,隨山勢地形疏通河道,根據土地物產確定了賦税等級。開通九州的道路,築起九州的澤岸,度量九州的山勢。然而還有黃河氾濫成災,給中國造成很大危害。於是集中力量治理黃河,引導河水自積石山經過龍門,南行到華陰縣,東下經砥柱山和孟津、雒汭,到達大邳山。禹以為大邳以上黃河流經的地區地勢高,水流湍急,難以在大邳以東的平地經過,否則會時常敗堤破岸,造成水災,於是將黃河分流成二條河以減小水勢,並引水北行,從地勢較高的冀州地區流過,經降水,到大陸澤,以下開九條大河,共同迎受黃河之水,流入勃海。九州河川都已疏通,九州大澤都築了障水堤岸,華夏諸國得到治理而安定,其功績使夏、商、週三代受益不絕。
後人又自滎陽以下引河水東南流,成為鴻溝,把宋、鄭、陳、蔡、曹、衞各國連結起來,分別與濟、汝、淮、泗諸水系交會。在楚地,西方在漢水和雲夢澤之間修渠連通,東方則在江淮之間用溝渠相連。在吳地於三江、五湖間開鑿河渠。在齊則於菑、濟二水間修渠。在蜀,有蜀守李冰鑿開離堆,以避沫水造成的水災;又在成都一帶開鑿二條江水支流。這些河渠水深都能行舟,有餘 就用來灌溉農田,百姓獲利不小。至於渠水所過地區,人們往往又開鑿一些支渠引渠水灌田,數目之多不下千千萬萬,但工程小,不足數計。
西門豹引漳水灌溉鄴縣的農田,使魏國的河內地區富裕起來。
韓國聽説秦國好興辦工役等新奇事,想以此消耗它的國力,使它無力對山東諸國用兵,於是命水利工匠鄭國找機會遊説秦國,要它鑿穿涇水,從中山以西到瓠口,修一條水渠,出北山向東流入洛水長三百餘里,欲用來灌溉農田。渠未成,鄭國的目的被發覺,秦國要殺他,鄭國説:“臣開始是為韓國做奸細而來,但渠成以後確實對秦國有利。”秦國以為他説得對,最後命他繼續把渠修成。渠成後,引淤積混濁的涇河水灌溉兩岸低窪的鹽鹼地四萬多頃,畝產都達到了六石四鬥。從此關中沃野千里,再沒有饑荒年成,秦國富強起來,最後併吞了諸侯各國,因把此渠命名為鄭國渠。
漢朝建立後三十九年,到孝文帝時黃河堤決於酸棗縣,向東衝潰金堤,於是東郡動員了許多兵卒堵塞決口。
此後過了四十多年,到本朝天子元光年間,黃河在瓠子決口,向東南流入鉅野澤,將淮河、泗水連成一片。於是天子命汲黯、鄭當時調發人夫、罪徒堵塞決口,往往堵塞以後又被沖壞。那時朝中的丞相是武安侯田蚡,他的奉邑是鄃縣,以鄃縣租税為食。而鄃縣在黃河以北,黃河決口水向南流,鄃縣沒有水災,收成很好。所以田蚡對皇帝説:“江河決口都是上天的事,不易用人力強加堵塞,即便將決口堵塞了,也未必符合天意。”此外望雲氣和以術數占卜的人也都這樣説。因此天子很長時間沒有提堵塞決口的事。
那時鄭當時任大司農職,説道:“往常從關東漕運的糧食是沿渭水逆流而上,運到長安估計要用六個月,水路全程九百多里,途中還有許多難行的地方。若從長安開一條渠引渭水,沿南山而下,直到黃河才三百多里,是一條直道,容易行船,估計可使漕船三個月運到;而且沿渠農田一萬多頃得到灌溉。這樣既能減少漕省運糧的兵卒,節省開支,又能使關中農田更加肥沃,多打糧食。”天子認為説得對,命來自齊地的水利工匠徐伯表測地勢,確定河道走向,動員全部兵卒數萬人開鑿漕渠,歷時三年完工,通水後,用來漕運,果然十分便利。此後漕渠漸漸多起來,渠下的老百姓都頗能得到以水溉田的利益。
後來河東守番系説:“從山東漕運糧米西行入關,每年一百多萬石,中間經過砥柱這個行船的禁限地區,有許多漕船船壞人亡,而且運費也太大。若穿渠引汾水灌溉皮氏、汾陰一帶的土地,引黃河水灌溉汾陰、蒲坂一帶的土地,估計可以造田五千頃。這五千頃田原來都是河邊被遺棄的荒地,老百姓只在其中打草放牧,如今加以灌溉耕種,估計可得糧食二百萬石以上。這些糧食沿渭水運入長安,與直接從關中收穫的沒有兩樣,而不再從砥柱以東漕糧入關。”天子同意他的意見,動員兵卒數萬人造渠田。幾年以後,黃河改道,渠無水,種渠田的連政府貸給的種子也難以償還。久而久之,河東渠田完全報廢,朝廷把它分給從越地內遷的百姓耕種,使少府能從中得到一點微薄的租賦收入。
以後有人上書,是為了想打通褒斜道以及漕運的事,天子交給御史大夫張湯,張湯詳細瞭解後,説道:“從漢中入蜀向來走故道,故道有許多山坂大坡,曲折路遠。今若鑿穿褒斜道,山坂坡路少,比故道近四百里的路程;而且褒水與沔水相通,斜水與渭水相通,都能通行漕船。漕船從南陽沿沔水上行駛入褒水,從褒水登陸到斜水旱路一百多里,以車轉運,再下船順斜水下行駛入渭水。這樣不但漢中的糧食可以運來,山東的糧食從沔水而上沒有禁限,比經砥柱漕運方便。而且褒斜地區的木材箭竹,其富饒可以與巴蜀相比擬。”天子認為有道理,封張湯的兒子張卬為漢中郡太守,調發數萬人開出一條長五百多里的褒斜道。果然方便而且路程近,但是水流湍急多石,不能通漕。
此後莊熊羆説:“臨晉地區的老百姓願意鑿穿洛水築成水渠,用來灌溉重泉以東原有的一萬多頃鹽鹼地。倘若果然能得水灌溉,可使每畝產量達到十石。”於是調發兵卒一萬多人開渠,自徵城引洛水到商顏山下。由於土岸容易塌方,於是沿流鑿井,最深有的達到四十多丈。許多地方都鑿了井,井下相互連通,使水通行。水從地下穿商顏山而過,東行直到山嶺之中十多里遠。從此產生了井渠。鑿渠時曾掘出了龍骨,所以給此渠命名為龍首渠。這條渠築了十多年,頗有些地方通了水,但是並未得到太大的好處。
自從黃河在瓠子決口後二十多年,每年土地都因水澇沒有好收成,梁楚地區更為嚴重。天子既已封禪,並巡祭了天下名山大川,第二年,天由於要曬乾泰山封土而少雨。於是命汲仁、郭昌調發兵卒數萬人堵塞瓠子決口,阻止水澇,天子從萬里沙祠禱神以後,回來的路上親臨黃河決口處,沉白馬、玉璧於河中祭奠河神,命羣臣及隨從官員自將軍銜以下,都揹負柴薪,填塞決口。當時東郡百姓以草為炊,柴薪很少,因而命砍伐淇園的竹子作為塞決口的楗。
天子既然親臨決河處,悼念塞河不能成功,作歌道:“瓠子河決啊有何辦法,浩浩汗汗啊民居已盡為河。盡為河啊地方不安,河工無休止啊吾山已經鑿平。吾山已平啊鉅野澤外流,水族喧嚷啊迫天齊日。河道廢弛啊水離常流,蛟龍馳騁啊正遠遊。水歸舊道啊神福滂沛,若不封禪啊怎知此事!為我告河伯啊因何不仁,氾濫不止啊愁煞人。河浸齧桑啊淮、泗水滿,久不歸故道啊唯願水流稍緩。”又説:“河水湯湯啊流急,北渡回曲啊疏浚難。揭草埽於決口啊沉美玉於河,河伯縱許息水啊奈薪柴不足。薪柴不足啊衞人獲罪,民燒柴尚不足啊如何御水!伐淇園之竹啊楗阻石柱,堵塞宣房啊萬福來。”於是塞住了瓠子決河,在決口處築了一座宮殿,取名為宣房宮。並修二條渠引河水北行,恢復了禹時的樣子,梁、楚地區重又得到安寧,沒有水災了。
從此以後,負責河渠事的官員爭相建議修築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等地都引黃河以及川穀中的水灌溉農田;而關中的輔渠、靈軹渠引諸川中的水;汝南、九江地區引淮河水;東海郡引鉅定澤水;泰山周圍地區引汶水。各自所開渠都能灌溉農田萬餘頃。其他小渠以及劈山通水道的,不可盡言。但工程最大的還是宣房治河的工程。
太史公説:我曾南行登上廬山,觀看禹疏導九江的遺蹟,隨後到會稽太湟,上姑蘇台,眺望五湖;東行考察了洛汭、大邳,逆河而上,走過淮、泗、濟、漯、洛諸水;西行瞻望了西蜀地區的岷山和離堆;北行自龍門走到朔方。深切感到:水與人的利害關係太大了!我隨從皇帝參加了負薪塞宣房宮附近的黃河決口那件事,為皇帝所作《瓠子》之詩感到悲傷而寫作《河渠書》。 [2] 

河渠書創作背景

水利工程是發展農業的重要基礎。傳説大禹治水得天下,從此,歷代帝王治水是國家的一項重大治政措施。但大規模的興修水利是從漢武帝開始的。通渭,引汾,開褒斜之道,穿洛,塞河,都是大工程。元封二年(前109),漢武帝從奉封禪回京,親率百官臨赴瓠子口塞河工程的現場,令從巡官員自將軍以下與士卒一同負薪塞河,二十餘年的黃河大決口,終於堵塞了。司馬遷親身經歷了這場鬥爭,追想大禹治水的功業,回顧三代以來治水的經驗,面對漢代治水的輝煌成就,他感奮異常,創作了《河渠書》。 [4] 

河渠書作品鑑賞

河渠書整體賞析

《河渠書》第一部分寫大禹治水的獻身精神和偉大事業,功垂後世。第二部分寫春秋戰國時期,各國興修水利發展生產的概況,表彰李冰、西門豹、鄭國等人的功業。第三部分寫漢武帝因漕運而大興水利,引渠灌田,其中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第四部分寫漢武帝封禪安外,關心民瘼,親率百官堵塞黃河瓠子決口,取得成功。最後補充記載了作者對全國水利的考察,對漢武帝親臨塞河的讚歎,用以表明水利是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
《河渠書》的主旨是讚揚大禹和漢武帝興修水利、關心民生的偉大業績。其主要藝術特點是前簡後繁,這也是整個《史記》呈現的一種風格:善於以生動簡練的語言敍述複雜的事情,即在此書中司馬遷通常以具體事情或整體事件的一部分凸現整個時代或整個事件中的治水狀況,使人一目瞭然,印象深刻,體大思精。《河渠書》在時間上囊括由禹至漢兩千多年的水利情況,在空間上包括了東至大海、南至珠江、西至秦地、北至長城的廣大領域內的河流湖泊的分佈狀況,反映出司馬遷所蒐集的史料的豐富及其本人學識的淵博。同時還具有重要的史學價值,《河渠書》是中國第一部水利通史,它系統介紹了古代中國水利情況,堪稱水利史學的奠基石,其歷史價值是毋庸置疑的。它開創了史書的新體例,引導了當時史學新的風氣,為後人瞭解由大禹至漢武帝時的水利狀況提供了資料,起到了拓陳發新的作用。
《河渠書》的開創具有重要的意義,明確總結了水的利害關係問題,提出了在治水上的見解,成為第一部水利史;同時還重視黃河水患的治理要採取積極的主張,武帝時期關中灌溉渠系的興建,西北屯田水利,淮河水利等等,據司馬遷的記載可以看出,武帝發揚重視水利建設的傳統。 [4]  [5] 

河渠書名家點評

明末清初馮班鈍吟雜錄》:“水患莫大於河,故最詳,國用莫急於漕,而民間所急在水利。事錯綜成文,語脈復井井。”
清代牛運震史記評註》:“《河渠書》敍次地理水道處,井井條晰,而句法極簡峭,可悟作志書圖經之法。”
清代吳見思《史記論文》:“以河為經,渠為緯,大禹為首尾迴環,是有條理文。” [3]  [4]  [5] 

河渠書作者簡介

司馬遷,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説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司馬談之子。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瞭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後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6] 
參考資料
  • 1.    司馬遷.史記[M].長沙:嶽麓書社,1988:224-227
  • 2.    霍松林 趙望秦.宋本史記註譯(第五冊)[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1349-1358
  • 3.    程餘慶.歷代名家評註史記集説(第二冊)[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412-418
  • 4.    張大可 解讀.史記[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115-128
  • 5.    張新科 等.史記研究資料萃編(下)[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526-528
  • 6.    夏徵農 等.辭海(縮印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