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史英萍

鎖定
史英萍(1918~2014),濟源市北海辦事處馬寨居委會人。1946年在河南老家參加革命,1949年,她與谷文昌雙雙南下福建,先後分配在漳州市東山縣婦聯、縣政府及原市展覽中心等單位工作,於1983年離休。 [1-2] 
中文名
史英萍
外文名
Shi Yingping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河南省濟源市
出生日期
1918年
逝世日期
2014年6月25日 [3-4]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5] 

史英萍人物履歷

1946年,史英萍在河南老家參加革命。
1949年,她與谷文昌雙雙南下福建,先後分配在漳州市東山縣婦聯、縣政府及原市展覽中心等單位工作。
1983年,史英萍離休。 [1-2] 
2014年,史英萍去世。 [3] 

史英萍人物事件

史英萍資助貧困生上學

1996年,史英萍每月的離休金只有700多元,當她從報紙上得知福建師大6名貧困生,為求學去打工、當保姆的故事,這讓她深受感動,她決定幫助這6個貧困生,從那以後,她每月從離休金裏擠出300元,每個月給這6人分別寄50元。
其實早在70年代,史英萍全家下放到寧化山區時,她就資助當地一個大學生一直到畢業。
據不完全統計,她已先後資助了福建師大、福建林學院、廈門鷺江大學等學校的20多名貧困學生近3萬元錢。
史英萍對別人慷慨大方,熱心援助,可對自己卻十分"吝嗇"。
有一次,她到福建師大看望自己捐助的貧困大學生時,腳上穿的是一雙10元的人造革鞋。
史英萍説:"比起以前,雖然現在日子好多了,但沒有必要買那麼好的東西,能省就省一點吧。"
到師大看望貧困生後,學校領導熱情挽留她與學生共進午餐,她當場提出牙不好,只要一碗麪就可以了,其實她是怕學校會多花錢。 [5] 

史英萍所獲榮譽

史英萍老人數十年來默默無聞資助的20多名貧困學生,《人民日報》、《廈門晚報》和《閩南日報》等多家媒體先後報道了史英萍的事蹟,史英萍也被廣大羣眾譽為"特困大學生的好母親"。先後被授予福建省首屆"感動教育"十大傑出人物、 "漳州市優秀共產黨員"、"首屆漳州市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 [2]  [5] 

史英萍家庭成員

丈夫:谷文昌,原東山縣縣委書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