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史窪村

鎖定
史窪村,地處柘城縣安平鎮南端。該村是明代洪武年間搬遷至此,已有600多年曆史,因村民都姓史,地勢又較窪而得名。
中文名
史窪村
隸    屬
柘城縣安平鎮
人口數量
726人
主要姓氏
這個村到處都是不規則的坑塘,村民説,這是為了蓄雨水而挖的。村裏的一些道路就在坑塘與坑塘之間,一到夏季汛期,常常被雨水淹沒。
村後有兩條交叉的小河,村支書説,這兩條河一條叫晉溝河,是渦河的支流;另一條叫躍進河,是解放後挖的,當時還起到排洪的作用。但是後來這兩條河都成了污水溝,一到夏天就臭氣熏天。按説有這兩條河,村裏就不會遭受水災,但因村裏的地勢實在太低,這兩條河反而成了禍患,河水漫入村莊,村民們飽受水災之苦。
2000年夏季,曾因雨水太大,整個村莊成了一片汪洋。“當時家家户户屋子裏進水,最深的有1米多。村民不得不挪到外面住,不搬生命都有危險。那年,村民的房子被泡塌了70多間。”提起來,村民仍心有餘悸。村民史軍德回憶説:“當年因為水災,村裏有418間房屋成了危房,糧食被洪水浸泡的有10萬公斤。”災情牽動着當地各級領導的心,河南省民政廳的有關人員、時任商丘市市長史培德,以及柘城縣的領導都到史窪村視察災情,指揮救災。領導們都是坐木筏和皮艇進入村莊,他們看到村莊的處境,當時就對村幹部和村民建議,可以選擇一個地勢高的地方,把村莊搬遷過去。
深受水災之害的村民也想早日搬出這個窪地,另外因為近些年河道的污染也促使地下水質變差,地下水受到嚴重污染,飲用水又苦又鹹,村裏患有結石、腸胃炎的村民每年呈遞增趨勢,村民的健康受到嚴重威脅。
然而,搬遷一個村莊談何容易——全村人口726人,房屋966間。2000年以來村幹部和村民代表多次商討搬遷事宜,都半途而廢。“中央有文件,做事有青天”。真正讓村民決心搬遷的,是國家2006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這份名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指出,只有發展好農村經濟,建設好農民的家園,讓農民過上寬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才能不斷擴大內需和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發展。2006年秋季,在村民們紛紛要求搬遷的情況下,村幹部和村民代表經過反覆論證,決定在村莊東南地勢較高處建設新村。而後村民代表找到一家設計院,對新村進行設計:按現有人口和户數,新村佔地164畝。所有居民宅基地面積相同,房屋樣式統一,包括高度和顏色。村莊將建設綠地和文化廣場。 新的村址選好了,可是地是村民的承包地,這160多畝地如何統一使用呢?村幹部和村民代表反覆商量,並徵求被佔用村民的意見,最後決定以租用的方式使用。具體説,就是佔用誰家的承包田,每畝地每年的租金是550公斤小麥;誰建房誰承擔相應租金。租地建房的意見形成於2006年的秋季,村民們約定:2006年秋季收割完作物後,新村地址不再種植冬小麥。2006年秋種結束後,新村建設正式拉開序幕。一排排面積相同的住宅被規劃出來了。但各家的位置怎麼確定呢?如果大家都想住第一排怎麼辦?為了杜絕搞特權,村民們通過最樸實也最令他們信服的形式——抓鬮,解決了這個問題。
“你到我家看看。”見到記者採訪,村民史民強熱情地邀請。史民強當年抓鬮抓住了第二排最西面的位置,按照統一規劃,他當年就在那裏建起6間房屋,已經搬進去了。記者看到,他家的小院裏全部鋪了水泥地,並進行了綠化,室內也裝修一新,令人賞心悦目。像史民強這樣建起新房,並搬遷入住的大概佔全村的95%。這個新村的住房一律是紅磚紅瓦,整齊漂亮。家家户户門前掛着紅彤彤的燈籠,洋溢着新年的氣息。全村東西主幹道1條、南北主幹道3條,寬均為15米,形似一個巨大的“豐”字,並且每排為5户,藉以預示村子每年都五穀豐登。
在全國耕地面積急劇下降的時候,史窪新村走出了一條新路。按現有人口和户數,史窪新村規劃佔地164畝,比老村莊節約了240畝,如果老村莊平整復耕後,人均淨增耕地0.3畝。
只要是搬到新村的農户,老家宅基地就全部恢復耕地。“30年內不會再有要宅子的事情了”,史窪村徹底解決了“空心村”問題。
新村的建成也給史窪村人帶來了榮耀。村民們説:“如果説是史窪新村的,小夥子説媳婦都容易成。”
然而,遺留在“老村”的農户在拆後的斷壁殘垣間顯得異常冷清。這些居民大都是沒有足夠的錢蓋新房,多屬於老人或“五保户”。這些鰥寡孤獨者,還在等待政府的幫扶和支持。
“史窪村所發生的可喜變化,只是柘城縣開展土地資源保護開發工作的一個縮影。”商丘市政府網上這樣寫道,並且還指出,3年來,該縣國土局多方爭取國家投資1.2億多元,先後完成了150公頃安平鐵關土地開發整理項目、833公頃安平遠襄國家級土地開發整理項目、842公頃張橋慈聖牛城國家級土地開發整理和1300公頃大仵胡襄土地整理項目,認真組織實施了商周高速公路佔補平衡項目。
對於首個自主搬遷的村莊更應該得到政府扶持,然而據史窪村村委會會計史化忠透露,在史窪新村的整個搬遷過程中,當地政府沒有出一分錢。2月7日,記者撥通了安平鎮李鎮長的手機,試圖從政府的角度瞭解史窪村以後的發展規劃。記者亮明身份後,對方以打錯為由掛斷了電話。後來,該鎮政府辦公室主任出面聲稱:“史窪村路面還沒硬化,下水道也沒掩埋,深水井也沒有挖掘,基本設施都還未到位,所以不便宣傳。”
按照當地的説法,史窪村屬於不聽話的村。因為他們是自己聯繫規劃,自己建設,自行搬遷。史窪村作為一個自然村,沒有政府的扶持和幫助是很難健康地發展的,村民們希望他們的做法能得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肯定,進而為他們提供政策支持。一個自然村的搬遷,基層政府是“不知道的”。該縣土管局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説,史窪村搬遷符合實際情況,應該算是新農村的典型。但是如果當地政府承認了它屬於新農村,就要承擔更多的資金付出,這是問題的關鍵。
這顯然與中央的政策不相吻合。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曾稱,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是5個大的方面,包括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按照這樣的要求去建設,才能讓農村在城鄉差距擴大的格局下,走上一條改革發展的快車道。
2月8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史窪新村。由於沒有下水道,村民們的生活污水只能滯留在周圍整潔的房屋旁。當記者採訪結束時,一場淅淅瀝瀝的春雨在農民們等待了110天后,終於降臨豫東大地。然而,下雨後史窪新村的路面狀況,卻一直成了記者的牽掛。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