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史景遷

鎖定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1936年8月11日—2021年12月26日),又名喬納森·斯賓塞,出生於英國倫敦西南薩里郡,先後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和美國耶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15]  是美國當代著名的中國史研究專家、漢學家,以研究明清史見長。史景遷曾受教於温切斯特大學劍橋大學。1965年獲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學位,曾任耶魯大學教授、歷史系和東亞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獲頒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8]  曾任2004一2005年度美國曆史學會會長,在西方漢學界中享有很高的聲譽。
2017年8月,獲得第十一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2018年9月7日,榮獲第四屆世界中國學貢獻獎 [4-5] 
當地時間2021年12月26日,史景遷辭世,享年85歲。 [19] 
中文名
史景遷
外文名
Jonathan D. Spence
別    名
喬納森·斯賓塞
國    籍
美國
出生地
英國倫敦西南薩里郡
出生日期
1936年8月11日
逝世日期
2021年12月26日
畢業院校
劍橋大學
耶魯大學
職    業
歷史學者
代表作品
《曹寅與康熙: 一個皇室寵臣的生涯揭秘》

史景遷人物生平

1936年,史景遷出生於英國薩里郡
1949年,進入英國最古老的公立學校之一温徹斯特學院就讀,曾獲得歷史獎學金。
1956年,進入劍橋大學克萊爾學院,專業為英國史。在校期間還擔任了文學雜誌與劍橋學生報紙的編輯。
1959年,獲得麥侖獎學金,得到去耶魯大學交換深造的機會,1959年從劍橋大學畢業後,進入美國耶魯大學深造。期間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濃厚興趣,並師從芮瑪麗教授攻讀中國近現代史
1965年,史景遷獲得耶魯歷史學博士學位,其畢業論文《曹寅與康熙:一個皇室寵臣的生涯揭秘》獲得波特論文獎,並破格留校任教。 [15] 
史景遷著作等身,成為海外漢學界中國近現代史的傑出專家的同時,還是《紐約時報》《紐約書評》《紐約客》等許多西方知名主流媒體的特約撰稿人,媒體在討論中國問題時他也是最常被邀請置評的學者之一。
2004年,史景遷當選為美國史學界權威組織美國曆史協會(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主席。
2010年,史景遷更被美國聯邦政府授予美國人文學界最高榮譽“傑斐遜講席”(Jefferson Lecturer)。有評論者認為史景遷在西方“是我們這個時代擁有最廣泛讀者羣的中國歷史學者”,他的大量書籍和文章“提升了西方對於中國歷史與文化的理解”。

史景遷人物逝世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於當地時間2021年12月26日辭世,享年85歲 [19] 
史景遷 史景遷

史景遷個人生活

因父母喜愛藝術與歷史,1942年,六歲的史景遷接觸到中國畫,後又跟隨學者房兆楹學習 [17]  。史景遷的中文名字藴涵了很深的意義:學習期間,房兆楹不僅給他起了史景遷(學習歷史景仰司馬遷)這個中文名,還給他一個很有趣的提示:觀察中國歷史,很多正史中記載的老生常談、人們以為理所當然的東西,其實像彩虹一樣有不同的顏色,從不同的角度看會發現不同的東西。“史”是Spence的中文譯音,“史景遷”就是“景”仰太“史”公司馬“遷”之意。
也有一説,史景遷的名字是從《水滸傳》人物史進、時遷段景住的名字各取一字而來,表示“歷史前進,景象依舊,時代已變”的意思。 [6] 
耶魯大學,史景遷跟隨費正清的學生芮瑪麗攻讀學位,芮瑪麗是中國近代史和中國文獻研究的專家,她的丈夫也是中國文化的研究專家,兩人曾在中國訪學,並一度被關進日本設在山東的集中營,對中國宗教、政治、歷史有很深的認識。史景遷認為是芮瑪麗引導自己進入了中國史研究領域,他評價芮瑪麗“是一位激勵人的導師”、“激勵人的批評者” [7]  。為了撰寫博士論文,史景遷還接受了房兆楹的指導,他評價房兆楹是“偉大導師的楷模” [7] 
作為一個在美國研究中國歷史的英國人,史景遷本來就處於跨文化的語境中,關注文化交流正是他的着力點之一。他的《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不僅寫來華西方人記錄的中國經歷,也寫沒來過中國的文人作家如何想象中國。 [17] 
研究中國歷史,語言問題不可迴避。史景遷看的材料主要是中文,文言文和白話文他都學過,甚至還曾想學滿文。他從台北故宮博物院等地獲得大量一手資料,包括康熙硃批奏摺原件。“這對我的研究項目簡直是天大的恩賜,從這些材料中我可以瞭解康熙皇帝批閲奏章時的情況。”史景遷説。 [17] 
史景遷的妻子金安平(Annping Chin),著名史學家金毓黻之孫,1950年生於台灣,12歲隨家人移居美國,現為耶魯大學歷史系高級講師(Senior Lecturer),史景遷的父母與兄弟姐妹也都受過良好教育。
史景遷 史景遷

史景遷個人作品

出版著作表
著作名
原著名
出版社
出版時間
譯者
曹寅與康熙:一個皇室寵臣的生涯揭秘
Tsʻao Yin and the Kʻang-hsi Emperor; bondservant and master (1966)
上海遠東出版社
2005年
陳引馳
康熙:重構一位中國皇帝的內心世界 [9] 
Emperor of China: Self-portrait of K'ang-hsi(1974)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1年
温洽溢
台北市:時報文化
2005年
中國皇帝:康熙自畫像 [3] 
上海遠東出版社
2005年
吳根友
太平天國 [10] 
God's Chinese son :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of Hong Xiuquan(1994)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1年
台北市:時報文化
2003年
天國之子和他的世俗王朝:洪秀全與太平天國 [11] 
上海遠東出版社
2001年
胡若望的困惑之旅:18世紀中國天主教徒法國蒙難記
The Question of Hu (1987)
上海遠東出版社
2006年
呂玉新
利瑪竇的記憶宮殿 [12] 
The Memory Palace of Matteo Ricci
(1984)
台北市:麥田
2007年
陳恆、梅義徵
利瑪竇的記憶之宮:當西方遇到東方
上海遠東出版社
2005年
Chinese Roundabout: Essays on History and Culture (1992)
上海遠東出版社
2005年
夏俊霞
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 [14] 
Treason by the book
台北市:時報文化
2005年
温洽溢、吳家恆
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
The Chan's Great Continent: China in Western Minds(1998)
台灣商務印書館
2000年
阮叔梅
文化類同與文化利用
(講演)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7年
廖世奇、彭小樵

史景遷主要貢獻

史景遷以研究中國歷史見長。他以獨特的視角觀察悠久的中國歷史,並以不同一般的“講故事”的方式向讀者介紹他的觀察與研究結果。他十分擅長於人物研究,人物研究可以説是史氏研究的一大亮點,在其筆下涉及的人物數量很多,層次也很豐富 [2]  ,是一位一生致力於中國研究的美國漢學家。史氏對中國的研究從晚明一直延伸到了當代,清史研究是其研究的起點和重點 [3]  。他的作品敏鋭、深邃、獨特而又“好看”,使他在成為蜚聲國際的漢學家的同時,也成為學術暢銷書的寫作高手。
除了研究明清史以外,史景遷學術上的最大貢獻是他對西方漢學史的研究。幾乎是在他的治學伊始,他就致力於對西方漢學史的蒐羅爬疏,挖掘了大量可貴的珍稀資料,幾乎復活了這一學科勃興的時代。難能可貴的是,史景遷不止是挖掘素材,蒐集逸聞奇事,而是有機地把這些珍貴的資料放進歷史的文化內涵中去審察,探究其文化意藴,運用比較文化文化人類學的眼光,高屋建瓴地對其進行剖析,得出自己的學術見解,熔鑄進總體文化論斷的宏觀背景中去;從而鞏固和革新自己的歷史觀,在更高的層次上研究漢學在海外的發展這一文化史現象。 [16] 
史景遷在中國知識界同樣具有相當的影響與關注度。早在1989年,史景遷就曾應樂黛雲教授的邀請在北京大學作了題為“文化類同與文化利用:世界總體對話中的中國形象”的系列講座,此後更多次來中國內地進行交流,同時也經常受邀在港台地區舉辦各類學術演講。自2001年底,上海遠東出版社開始陸續譯介史景遷的系列著作,已出版十餘種。近年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又重新將史景遷的部分著作陸續重譯再版,由此可見史景遷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
史景遷師從於著名的漢學家芮沃壽芮瑪麗夫婦以及《清代名人傳》的作者房兆楹,並因其研究成果而得到老一輩學者如費正清等人的高度讚譽,在同輩學者當中也享有很高的聲譽,有人將其與哈佛大學孔飛力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魏克曼並稱為“三傑” [1] 

史景遷獲獎記錄

史景遷生活照 史景遷生活照
2017年8月,獲得第十一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2018年9月7日,榮獲第四屆世界中國學貢獻獎 [5] 

史景遷人物評價

學者於亭認為,史景遷的作品淺和單薄,這可能跟史景遷的文獻能力、史觀上的傾向和選擇的文風都有關係。他的著作能夠擁有龐大的讀者羣,固然跟他的史學寫作別開生面,引人入勝有關,也跟這種淺近易入眾眼有關。目前中國的歷史學者似乎不樂於寫大家都看得懂、願意看的歷史著作,使“戲説”歷史類書籍佔據讀物市場,對大眾歷史觀有誤導。史景遷給中國學者的啓示是,專業著作也可以作為整個社會人羣的閲讀對象,不能只寫作枯燥的論文,應關注中等教育以上人羣的閲讀,考慮他們的閲讀感受。 [1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