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史彌遠

鎖定
史彌遠(1164年2月23日-1233年11月27日), [11]  字同叔。明州鄞縣(今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人。尚書右僕射史浩第三子,中國南宋權相。 [10] 
史彌遠於淳熙十四年(1187年)中進士。歷任大理司直、太常寺主簿、宗正丞、起居郎等職。開禧三年(1207年),韓侂冑北伐失敗,金朝來索主謀。彌遠時任禮部侍郎兼資善堂翊善,與楊皇后等密謀,遣權主管殿前司公事夏震於玉津園槌殺韓侂冑,後函其首送金請和。次年,簽訂嘉定和議,規定宋金世為伯侄之國,宋向金增加歲幣、犒賞軍銀。史彌遠因此升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兼太子少傅,進封開國公,從此獨相宋寧宗趙擴17年。嘉定十七年(1224年)八月,宋寧宗病死。史彌遠偽造遺詔擁立宗室子趙昀即位,廢皇子趙竑為濟王,又逼其致死。而後9年裏,史彌遠完全控制朝政。紹定六年(1233年),史彌遠病逝。 [10] 
史彌遠獨攬朝政,一直得到宋寧宗、宋理宗的寵信。史彌遠對金採取屈服妥協,對南宋人民則瘋狂掠奪。其招權納賄,貨賂公行。還大量印造新會子,不再以金、銀、銅錢兑換,而只以新會子兑換舊會子,並且把舊會子折價一半。致使會子充斥,幣值跌落,物價飛漲,民不聊生。 [10] 
別    名
史相
史衞王
史忠獻
同叔
所處時代
南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明州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
出生日期
1164年2月23日
逝世日期
1233年11月27日
主要成就
宋寧宗、宋理宗兩朝宰相
謀殺韓侂冑
厥後為制碑銘,以"公忠翊運,定策元勳"題其首 [9] 
本    名
史彌遠
官    職
右丞相兼樞密使
諡    號
忠獻
追    贈
衞王

史彌遠人物生平

史彌遠謀殺權臣

史彌遠像 史彌遠像 [1]
史彌遠於淳熙六年(1179年)補承事郎(八品),八(1181年)年,轉宣義郎,銓試第 一,調建康府糧料院,改沿海制置司幹辦公事。十四年(1187年)舉進士。紹熙二年,遷太社令。三年,遷太常寺主簿,以奉養父史浩請祠,史浩死後守喪。從慶元二年(1196年)除喪服,出任八品小官大理司直,尋改諸王宮大小學教授。輪對,乞旌廉潔之士,推 舉薦之賞;浚溝洫,固堤防,實倉廩,均賦役,課農桑,禁末作,為水旱之備;葺城郭,修器械,選將帥,練士卒,儲粟谷,明烽燧,為邊鄙之防。丞相京鏜屏左右 曰:“君他日功名事業過鏜遠甚,願以子孫為託。”
四年,授樞密院編修官,遷太 常丞,尋兼工部郎官,改刑部。六年,改宗正丞。丐外,知池州。嘉泰四年,提舉 浙西常平。開禧元年,授司封郎官兼國史編修、實錄檢討,遷秘書少監,遷起居郎。 二年,兼資善堂直講。到開禧元年(1205年)初的近十年時間裏,才升至六品的司封郎中。同年五月,韓侂冑任平章軍國事後,史彌遠隨即受到重用,到開禧三年三月的不到兩年的時間裏,不但已封為男爵,而且已升為禮部侍郎刑部侍郎的三品大員。 [2] 
史彌遠權位的迅速升遷,助長了他的政治野心。當韓侂冑支持重用的宋軍西線主帥吳曦叛變降金的消息,於開禧三年(1207年)二月傳到南宋首都臨安時,宋朝君臣對戰勝金軍、收復中原已失去信心,韓侂冑的威望也因而嚴重受挫。韓侂冑於六月遣使議和,金方提出以韓侂冑首級作為議和的前提,這理所當然遭到韓侂冑的拒絕。史彌遠的政治野心立即迅速膨脹,“乃建去兇之策,其議甚秘,人無知者”,決心設法殺死韓侂冑,取而代之。
宋寧宗立皇后時,韓侂冑不支持立楊貴妃(楊桂枝)為後。楊貴妃在立為皇后以後,對韓侂冑懷恨在心。史彌遠積極拉攏被楊皇后冒認為兄的楊次山,由楊次山向楊皇后提出,請她向宋寧宗提出罷免韓侂冑。史彌遠又利用自己兼任資善堂翊善,蠱惑年僅16歲的宋寧宗嗣子,向宋寧宗“入奏:侂胄再啓兵端,將不利於社稷”。楊皇后從旁贊之甚力,但宋寧宗不予理睬。顯然想通過宋寧宗下詔罷免韓侂冑,是不可能的。 [3] 
宋寧宗 宋寧宗
史彌遠決定繞過宋寧宗,由他和楊皇后偽造宋寧宗的御批密旨。參知政事錢象祖李壁曾是韓侂冑黨羽,見到密旨信以為真,轉而投靠史彌遠,當錢象祖想向寧宗奏明罷韓侂冑時,李壁怕消息泄漏給韓侂冑,錢象祖因而作罷。史彌遠計劃派權主管殿前司公事夏震殺死韓侂冑,當夏震“初聞欲誅韓(侂胄),有難色,及視御批,則曰:‘君命也,震當效死’”。十一月初三 [4]  ,韓侂冑被殺死於玉津園。當“臨安府申侂胄已身故”,“帝不之信,越三日,帝猶謂其未死,蓋是謀悉出中宮及次山等,帝初不知也”。

史彌遠嘉定和議

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三月,史彌遠實際掌權,恢復了秦檜申王爵位及忠獻諡號,積極奉行降金乞和政策。九月簽訂宋金和議,史稱“嘉定和議”,由金宋叔侄之國改為伯侄之國,歲幣由20萬增為30萬;另加“犒軍銀”300萬兩,這是以往和議中從來沒有過的。
對於這宋金議和史上最為屈辱的和議,引起朝野不滿。“金人慾多歲幣之數,而吾亦曰可增;金人慾得奸人(指韓侂冑)之首,而吾亦曰可與;至於往來之稱謂、犒軍之金帛,根括歸朝流徙之民,承命惟謹,曾無留難。”太學博士真德秀的這番話,可説是當時輿論的代表。史彌遠的醜行,實是與秦檜不相上下。

史彌遠矯詔立帝

史彌遠 史彌遠
由於韓侂冑是被偽造的密旨殺死的,史彌遠沒能公開以此居為首功,只微升為禮部尚書,但已掌握實權。嘉定元年(1208年)正月,升為知樞密院事,六月,兼參知政事,十月升為右丞相。十一月,因母喪丁憂。嘉定二年(1209年)五月,史彌遠起復為右丞相,從此開始了長達二十多年的獨相擅權時期。
當年協助史彌遠殺害韓侂冑,對金乞降求和的衞國公,不久即被立為太子,嘉定十三年(1220年)死。次年,宋寧宗另立趙竑為皇子。趙竑對於史彌遠的擅權跋扈十分不滿,想在即位後遠貶史彌遠。但被史彌遠安置在趙竑身邊耳目所告發,史彌遠就不時地在宋寧宗面前誹謗趙竑,以圖廢趙竑,另立他人為繼承人,但未能得逞。
於是在嘉定十六年(1223年),史彌遠收買當時只是九品小官的國子學鄭清之,陰謀在宋寧宗去世時,廢皇子趙竑而另立宗室趙昀(貴誠)為帝,為此派他兼任魏忠憲王府教授,作為趙貴誠的老師。鄭清之後雖數次升官,但兼任趙昀老師之職不變。嘉定十七年(1224年)八月,宋寧宗病重不能處理朝政時,史彌遠加快了策劃宮廷政變的步伐。
同年閏八月宋寧宗病死的當天黃昏,史彌遠派人“夜召昀入宮,後尚不知也。彌遠遣後兄子谷及石,以廢立事白後,後不可,曰:‘皇子先帝所立,豈敢擅變。’是夜,凡七往反,後終不聽”。但楊谷等説明,史彌遠已命殿帥夏震派兵看守皇宮及趙竑,如果不立趙昀為帝,“禍變必生,則楊氏無噍類矣”。楊皇后在沉思很久,權衡利害關係之後,被迫同意。史彌遠便偽造寧宗遺詔,“遂矯詔廢竑為濟王,立昀為皇子,即帝位”。為了説明趙昀即位的“合法性”,史彌遠宣稱:宋寧宗在世的八月份,即已“詔以貴誠為皇子,改賜名昀”。趙昀即位,是為宋理宗。從此,宋太祖長子燕王趙德昭的後裔,取代了由宋孝宗開始的宋太祖次子秦王趙德芳後裔的帝位。

史彌遠薦引諸賢

史彌遠 史彌遠
史彌遠的降金乞和行為,引起著名理學家真德秀魏了翁等人憤慨。然而理學人士劉爚,在嘉定和議簽訂後不久,就向史彌遠提出:“薦引諸賢”,通過表彰朱熹,為史彌遠改善形象出謀劃策,借史彌遠之力以倡導理學。史彌遠隨後即罷除學禁,為韓侂冑執政時遭罷斥的大臣趙汝愚呂祖謙等人復官,又追封朱熹官爵,召林大中、樓鑰等故老十五人入朝,起用了真德秀、魏了翁、楊簡李心傳等諸多理學人士,還在嘉定年間,對不符合賜諡條件的理學家朱熹、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分別特賜諡號為文、元、純、正、明,提高理學派的地位,爭取理學人士的擁戴。然在史彌運用陰謀手段,廢除並殺害宋寧宗指定的繼承人趙竑,並偽造寧宗遺詔,扶立宋理宗以後,宋理宗意外成為皇帝,甘為傀儡,史彌遠的形象因之更為醜陋。理學家真德秀、魏了翁對史彌遠的所作所為深為不滿,先後以“謗訕”、“誣詆”罪名,被落職閒居。但史彌遠為改善其形象,仍繼續推行扶持理學派,重用或起用理學派人士,並追贈朱熹太師官號,追封信國公爵位,表彰朱熹的《四書集註》。還追賜岳飛的諡號為忠武,企圖以此掩蓋他奸臣面目。
史彌遠的降金乞和行為,亦使南宋軍民十分不滿。在嘉定和議簽訂的次年,贊同開禧北伐的軍官羅日願與殿前司、步軍司軍官楊明、張興等,謀殺奸相史彌遠未成,都被處死。嘉定十四年(1221年),又發生了殿前司軍官華嶽謀殺史彌遠事件。在開禧北伐時,華嶽作為軍事理論家(著有兵書《翠微南征錄》等傳世),以戰略眼光指出,應待金朝破壞和議時攻金,不應在準備不足時主動北伐,因而受到韓侂冑的打擊。但對史彌遠的乞降求和更為不滿,圖謀去丞相史彌遠,不料事泄下獄,寧宗知其名,欲生之,彌遠曰:‘是欲殺臣者’。竟將其杖死東市。

史彌遠奸臣善終

紹定六年(1233年)十月,史彌遠病重,才將他的黨羽鄭清之升為右丞相,結束了他獨相二十六年的歷史。次日以病危致仕,授兩鎮節度使,封會稽郡王,數日後去世,追封衞王,諡忠獻。
《四書集註》 《四書集註》
著名文學家劉克莊,在一年多以後的端平二年(1235年)七月,給宋理宗的札子中,就公開將史彌遠列為與秦檜一樣的“小人”,指出“柄臣濁亂天下久矣,……柄臣與其徒皆攫取陛下之富貴而去,而獨留其大敝極壞之朝綱。……小人恃智巧,君子恃天理、人心之正,而天與人又有時而不然,檜十九年、彌遠二十六年而衍七十日,光(指司馬光)九月,君子之難取必於天如此。”由於史彌遠一直倡導理學,史彌遠死後不久,理學又被確定為南宋官方的統治思想,宋末及元代一些理學人士對之心懷感激之情。在元代理學人士參與修撰的《宋史》中,史彌遠不僅沒有被列入《奸臣傳》,而且在《史彌遠傳》中也竭力進行粉飾,陰謀殺害韓侂冑被寫成俠肝義膽,違反寧宗遺志非法扶立理宗也被寫得名正言順,至於降金乞和則隻字未提。對其罪惡,僅在傳末用“廢濟王,非寧宗意。……擅權用事,專任憸壬,……用李知孝梁成大等以為鷹犬,於是一時君子貶竄斥逐,不遺餘力雲”,數句貶語以終篇。

史彌遠歷史評價

史彌遠整體評價

史彌遠掌權二十六年期間,雖因金受蒙古威脅無暇南顧,而能保持南宋安定,但彌遠排斥異己,貪污中飽,加重税金,使南宋國勢漸衰。
他篡改宋寧宗的意志,立宋理宗繼位,並假借湖州之變迫死濟國公趙竑,干擾皇統的繼立,比南宋其他的權臣更為過份。例如秦檜察覺身為皇子的宋孝宗經常與自己作對,但最後並沒有成功改變宋孝宗的皇位繼承者的身份。但史彌遠不同於南宋著名的奸臣,例如秦檜,其家人並沒有大量得到朝廷顯祿。而更不像韓侂冑如此盛氣迫人,峯芒太露。
宋史》並沒有將史彌遠列入《奸臣傳》,在傳中形容彌遠“迨寧宗崩,廢濟王,非寧宗意。立理宗,又獨相九年,擅權用事,專任儉壬。宋理宗德其立己之功,不思社稷大計,雖台諫言其奸惡,弗恤也。”而傳中評論又指“史彌遠廢親立疏,諱聞直言。.....彌遠之罪既著,故當時不樂嵩之之繼也,因喪起復,羣起攻之,然固將才也。”

史彌遠評價

林瑞翰:理宗在位四十年,大抵而言,初期委政於史彌遠,中期委政於鄭清之史嵩之,晚期委政於賈似道。清之在位,頗引用正人,故端平間,賢士如真德秀魏了翁、李皇、洪諮夔等並見進用,時稱端平更化,以比元祐。 [5] 

史彌遠遭受非議

史彌遠在治國上頗遭非議的原因,一是政治上主和,二是經濟上沒有振興。
史彌遠兩朝擅權二十六年,獨攬朝綱,大權在握,對金一貫採取屈服妥協的政策,對人民則瘋狂掠奪。他還大量印造新會子,不再以金、銀、銅錢兑換,而只以新會子兑換舊會子,並且把舊會子折價一半。致使會子充斥,幣值跌落,物價飛漲,民不聊生。嘉定用兵,政府發行紙幣竟達一億四千萬貫。紹定五年(1232年)流通量竟達到了二億二千九百多萬貫,會子的濫發與貶值已經到了極端嚴重的境地。理宗親政後雖然採取了一些秤提的措施使會子有所穩定,但是此時的南宋已經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國家財政處在破產的邊緣,不得不依靠濫發會子以救一時之急,飲鴆止渴的後果是濫發的會子變得如同廢紙一般毫無價值。
史彌遠小像 史彌遠小像
會子問題是南宋社會經濟發展的集中反映。南宋會子是真正意義上的紙幣,它是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由“行在會子務”發行的銅錢會子開始的。這次會子的發行,以銅錢十萬貫為準備金。會子採用銅版印製,面額分為一貫、二貫、三貫三種,隆興元年又增加了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三種。會子仍然使用楮紙印刷,因此會子也被稱為楮幣、楮券或者簡稱楮。最初的會子並未限定發行額,也沒有設界,自紹興三十一年起到乾道二年(1166年)共印二千八百多萬貫,支取回收了一千五百六十多萬貫,民間尚在流通的有九百八十萬貫。因為地方州縣收納賦税不收會子,所以有不少商人在各地用低價收購會子,然後到臨安兑取銅錢。由於人數太多以至形成擠兑風潮,驚動了孝宗,孝宗迅速以府庫所藏銀錢回收會子約有近五百萬,而民間尚留有四五百萬繼續使用流通。説明雖然發生了會子擠兑風潮,但是由於官方迅速採取了應對措施維持會子的信用,加之民間也的確存在對輕便紙幣的需求,所以會子在以後得以繼續的發展。乾道五年(1169年),會子改為定界發行,每三年一界,每界一千萬貫,每界使用六年(也就是兩界)。之後會子的發行數有所增加,不過由於準備金充足且發行量也未至濫發程度,遇到會子貶值就馬上“秤提”回收防止惡性貶值,所以會子維持了較高的幣值。後來會子越發越濫,流通數越來越多,至開禧年間,會子改為三界並行,總流通量達到近七千萬貫,第十三界會子更是發行四千七百萬貫,會子因此大為貶值。嘉定年間經過多方秤提平抑後,會子的價值才有所回升,達到在京一貫值錢七百,地方半之的水平。從中可知會子的貶值非一朝一夕,在商品經濟的發展中貶值也是必然的。當然嘉定年的政治、經濟更值得進一步作仔細研究。
在政治上看,主和不得民心;從經濟上看,物價上漲,會子貶值不得民心。“與金人戰、使會子不貶值。”這是人們的普遍心態和要求,或者説這是在南宋任何時候都能適用的普遍真理,但如將它與某一時某一地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看,那就值得商榷了。如果用普遍真理去指導特殊問題,則不一定能得到很好解決,同樣用人們一般情形下的普遍心理,去觀察特殊背景下的事,難免也會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的。
史彌遠頗遭非議的還有用人問題。他以宣繒、薛極為肺腑,王愈為耳目,盛章、李知孝為鷹犬,專擅朝政,權傾內外。薛極與胡榘聶子述趙汝述,是史彌遠最親信的人,人謂之“四木”;李知孝與梁成大莫澤,為之排斥異己,不遺餘力,人稱之為“三兇”。廷臣真德秀魏了翁洪諮夔、胡夢昱等都遭竄逐。

史彌遠軼事典故

史彌遠養鷹休飽

紹定四年(1231年)宋軍擊斃叛將李全,論功行賞時,將士求賞慾望甚高,朝臣也認為應賜以高官厚祿。史彌遠道:“御將之道,譬如養鷹。飢則依人,飽則颺去,曹彬下江南,宋太祖未肯以使相與之。況今邊戌末撤,警報時至,若諸將一一遂其所求,志得意滿,猝有緩急,孰肯效死?”因此,有功將士只得到有限的賞賜。

史彌遠墓址風波

史彌遠雖獨居相位,也懼怕樹大招風,況朝臣中對他獨攬朝政,迫害濟王,迢立理宗多有微言。雖理宗因感他擁立之功多加庇,終究難得安寧。因而,屢次上疏乞歸。
史彌遠墓道橋 史彌遠墓道橋
晚年時,他想在家鄉找一塊好墓地作為歸宿。不料竟引出一場風波,幾乎使他遭受滅頂之災。相傳,史彌遠為找墓地招集許多風水先生,最終看中了阿育王寺這塊“八吉祥六殊勝地”。史彌遠覺得很合心意,便下令在那年八月中秋節後拆寺建墳。正當阿育王寺和尚聽到這個消息,急得如同熱鍋螞蟻,阿育王寺方丈更是六神無主,此時有個叫師範的小和尚説他有辦法能保護寺院。師範得到方丈允准,到了南宋都城臨安,在一個月黑風大的夜晚,在城門、宮牆、大街都貼着這樣一張詩單:“育王一塊地,常冒天子氣;丞相要做墳,不知主何意?”臨安百姓對史彌遠早已怨恨,見了詩單後便紛紛傳言:“史彌遠要霸佔天子氣,要謀皇篡位了”,消息傳進皇宮,宋理宗素知史彌遠為人,過去他一手遮天幫他坐上了皇位,如今也難保史彌遠不會篡皇位。便把史彌遠宣進皇宮,查問此事。史彌遠也怕皇上翻臉,不光富貴保不住,怕還有滅九族之禍哩。於是,趕緊撒謊道:“臣的墳墓早已做在東錢湖大慈山了,詩單無中生有,望萬歲明察。”這樣一來,阿育王寺被保留下來,史彌遠的墳墓也真的做到東錢湖大慈山了。

史彌遠轉世傳説

隆興二年生於史彌遠月湖史相府第。對此有三個傳説。
宏智正覺是天童寺住持,倡導默照禪,人稱天童和尚。史浩隱居鄮峯時就結識了宏智正覺,並接受了他的默照禪,從此宏智正覺與史浩交往幾十年,彼此十分友善。一次史浩與宏智正覺閒聊時曾開玩笑地對他説:“和尚與我孰好?”正覺見眼前的史浩“綺羅爛盈,粉黛列環”,就漫不經心地説:“丞相富貴好,老僧何敢比也。”過一會又自省説:“此一念差,終當墮落泥滓。”事隔數年後的一天,史浩坐在客廳上,儼然看見正覺突然走入堂中,卻不見他來到,就派人到寺裏去察看,一會,前去察看的人來報説正覺長老圓寂了,史浩覺得很奇怪。大約過了喝一杯茶的功夫,史府後院的家僕來報説:恭喜大人,夫人生了一個男孩。史浩默然,心想這便是正覺轉世了,於是用覺圓給孩子取小名,等他長大,又取名叫彌遠。彌遠後來相兩朝,共二十六年,權震海內。當時就有人作詩説:“前身元是覺闌黎,業障紛華總不迷。到此更須睜隻眼,好將慧力運金。”實際情況是:宏智正覺死於紹興二十七年,史彌遠生於隆興二年,時間相隔六年,豈是“喝一杯茶的功夫”!

史彌遠命理之説

史彌遠生於甲申丙寅乙卯辛巳。乙卯日辛巳時,春生身強,殺淺大貴,夏平常,秋官煞旺,冬印綬旺俱吉。日干專旺,時上辛金為殺,月上丙火制伏,故貴為宰相。

史彌遠與觀音緣

史衞王彌遠一日遊普陀,看見大士在茶樹上,示一目,蓋二十年宰相之讖也。所以從來不寫詩的史彌遠也硬是吟出四句題觀音像贊説:“南海觀世音,莊嚴手持塵。悠然妙色相,救苦度眾生。”

史彌遠恢復理學地位

史彌遠擔任丞相後,不但恢復了支持理學的趙汝愚、呂祖謙等人的官職,還召林大中、樓鑰等15位故老入朝。同時,恢復了理學的地位,下令雕版印行朱熹的著作。 [6] 

史彌遠家族成員

輩分
關係
姓名
簡介
家世
父親
南宋宰相,尚書右僕射。
母親
周氏
諱惠,出身於浙江紹興漁家。
同輩
哥哥
-
史彌正
-
弟弟
娶新安郡主。
潘友松
累贈齊、魯國夫人。父潘畤,母為李光之女李孟琰。
林氏
累贈齊、韓國夫人。
黎妙衝
字德容。封淑人。
晚輩
兒子
史寬之
-
官至同知樞密院事。
史宇之
-
女兒
史氏
嫁趙汝楳。

史彌遠後世紀念

史彌遠墓
史彌遠墓在東錢湖大慈山,原墓、墓道及墓道石刻規模宏大,宋理宗御製神道碑額雲“公忠翊運定策元勳之碑”。到明清時期墓道神碑已倒地折斷。 [8] 
墓道現存原真性宋代石拱橋一座,橋上一蓮花望柱一根,參天古銀杏樹兩顆,宋踏道台基,歇山式祭殿,面闊五間。 [8] 
殿後三層墓台基已大部分坍陷,僅存少許條石完整。底層和三層堆放大量殘破石構件,三層石構件雕刻精美,石質大多為石山弄馬嶺石,少許稽山石。 [8] 
參考資料
  • 1.    像取自清光緒十八年八行堂木活字本《浙江蕭山史氏宗譜》。
  • 2.    奸臣史彌遠  .搜狐[引用日期2019-08-18]
  • 3.    李之亮. 宋朝官場“帶病提拔”緣何成常態[J]. 人民論壇, 2015.
  • 4.    《續資治通鑑》:十一月...乙亥,侂胄入朝,至太廟前,呵止於途,擁至玉津園側,殺之。
  • 5.    林瑞翰.《宋代政治史》:台灣中正書局,1992
  • 6.    史彌遠恢復朱熹理學地位 成元明清官方哲學  .中新網[引用日期2018-03-12]
  • 7.    《史汲卿墓誌》:汲卿,字景孺姓史氏......祖諱彌遠,太師保寧昭信軍節度使、會稽郡王,贈中書令,封衞王,諡忠獻。考諱寬之,待制中大。本生父諱宅之,金紫光祿大夫、守同知樞密院事,奉化郡開國公致仕,贈少師,諡恭惠。
  • 8.    南宋石刻 | 東錢湖史彌遠墓石刻  .東方頭條.2017-11-07[引用日期2018-03-02]
  • 9.    宋史 列傳·卷一百七十三  .古詩文網[引用日期2021-02-23]
  • 10.    史彌遠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5-31]
  • 11.    《宋史·卷四十一·理宗一》:(紹定六年)冬十月...乙未,史彌遠薨,贈中書令,追封衞王,諡忠獻。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