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史官鎮

鎖定
史官鎮,隸屬於陝西省渭南市白水縣。地處白水縣東北部,東與澄城縣馮原鎮相鄰,西和北塬鎮為鄰,南與雷牙鎮洛河相望,北以黃龍山為界與延安市洛川縣石頭鎮連襟。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4千米 [1]  ,總面積137.36平方千米。 [2] 
史官鎮是字聖倉頡故里。境內的倉頡廟是中國僅存的紀念文字發明創造的廟宇,2001年6月,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同類遺蹟中唯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唯一兼有紅色文化的單位,西北野戰軍指揮部舊址就位於倉頡廟內。 [3]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史官鎮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 [4]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史官鎮常住人口為18564人 [6]  。2011年,史官鎮農業總產值達到0.4億元,工業總產值達到0.9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7億元。 [1] 
中文名
史官鎮
行政區劃代碼
610527106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陝西省渭南市白水縣
地理位置
縣城東北部
面    積
137.36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16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史官村
電話區號
0913
郵政區碼
715600
氣候條件
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倉頡廟
火車站
狄家河站(五等站)
車牌代碼
陝E
人    口
29020人(2018年)

史官鎮歷史沿革

名稱來歷因漢字之祖倉頡為黃帝左史官而得名。
據《史記》載:黃帝時稱利鄉亭(即今史官鎮所在地),夏、商、周、秦、漢、唐、宋、元均稱彭衙。
明、清設鎮,駐地未變。
1949年10月後,設史官區公所。
1955年,設鄉政府。
1958年,成立公社。
1968年,更名武裝公社,駐地、區域未變。
1985年,改設鄉。
2008年,撤鄉設鎮人民政府,駐地未變。
2010年10月16日,原縱目鄉全部併入,鎮政府駐地未變。 [1] 
史官鄉電子地圖 史官鄉電子地圖

史官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史官鎮轄史官、段家山、史家山、郭家山、孫家山、武莊、洞耳、西章、豐樂、賀蘇、東城、賈家莊、首居、狄家河、羣英、南彭衙、北彭衙、東坡、石索、落雁、堯科、丘坪、富平23個行政村;下設115個村民小組,64個自然村。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史官鎮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 [4]  。人民政府駐史官村。 [1] 
史官鎮區劃詳情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610527106001
121
史官社區
610527106200
121
史官村
610527106202
220
史家山村
610527106203
220
郭家山村
610527106205
220
武莊村
610527106206
220
洞耳村
610527106208
220
豐樂村
610527106209
220
賀蘇村
610527106212
220
首居村
610527106213
220
狄家河村
610527106214
121
富平村
610527106215
220
羣英村
610527106216
220
南彭衙村
610527106217
220
北彭衙村
610527106220
220
丘坪村
610527106221
220
落雁村
610527106222
220
堯科村

史官鎮地理環境

史官鎮位置境域

史官鎮地處白水縣東北部,東與澄城縣馮原鎮相鄰,西和北塬鎮為鄰,南與雷牙鎮洛河相望,北以黃龍山為界與延安市洛川縣石頭鎮連襟。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4千米 [1]  ,總面積137.36平方千米。 [2] 

史官鎮地形地貌

史官鎮地處黃龍山南麓,地勢北高南低、西高東低。境內地形複雜,塬高坡陡,最高點海拔1200米,最低點海拔770米。 [1] 

史官鎮氣候特徵

史官鎮氣候屬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熱同季,降雨偏少,晝夜温差大。多年平均氣温11.0℃,極端最低氣温-18.0℃,極端最高氣温39.0℃。無霜期年平均230天。年平均降水量567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其中以7月最多。 [1] 

史官鎮自然資源

史官鎮境內已探明礦藏資源主要有天然氣,有1個天然氣礦,尚未開採利用。 [1] 

史官鎮自然災害

史官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冰雹、霜凍、大風、暴雨、泥石流、沙塵暴等。 [1] 

史官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史官鎮轄區總人口2936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585人,城鎮化率8.8%。另有流動人口1100人。總人口中,14歲以下5874人,佔20%;15—64歲17617人,佔60%;65歲以上5872人,佔20%。2011年,史官鎮人口出生率4‰,人口死亡率4.8‰,人口自然增長率-0.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74.8人。 [1] 
截至2018年,史官鎮户籍人口29020人 [2] 
根據第白水縣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史官鎮常住人口為18564人 [6] 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常住人口減少7605人。 [6] 

史官鎮經濟

史官鎮綜述

2011年,史官鎮財政總收入400萬元,比上年增長1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0萬元,比上年增長10%。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30萬元,增值税20萬元,企業所得税10萬元。人均財政收入1200元,比上年增長20%。農民人均純收入5500元。 [1] 
2018年,史官鎮有工業企業1個;其中,規上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4個。 [2] 

史官鎮第一產業

2011年,史官鎮農業總產值達到0.4億元,比上年增長10%,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9.6%。農業耕地面積63335畝,人均2.1畝;可利用草地面積6000畝,系國家級優質蘋果生產基地。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史官鎮糧食生產3546噸,人均120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2011年,史官鎮油料作物種植面積5681畝,產量968噸。
史官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史官鎮生產肉類2870噸。
截至2011年末,史官鎮累計造林5000畝,其中防護林2000畝,經濟林30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20000株,林木覆蓋率40%,截至2011年末,史官鎮蘋果種植面積42640畝,產量81745噸,主要品種有紅富士、秦冠。2011年,史官鎮有大型農業機械130台,其中推土機5台,挖掘機13台。各種農用三輪車1200輛。綠色環保農產品有有機蘋果、大棚蔬菜。

史官鎮第二產業

2011年,史官鎮工業總產值達到0.9億元,比上年增長20%,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0%。截至2011年末,史官鎮規模以上的企業9家,職工26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1億元,比上年增長10%。 [1] 

史官鎮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史官鎮有商業網點330個,職工760人。2011年,史官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7億元,比上年增長10%;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億元,比上年增長10%。
2011年,史官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5億元,比上年增長10%,各項貸款餘額230萬元,比上年增長4%。 [1] 

史官鎮交通運輸

史官鎮已形成鐵路、公路2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絡,2011年,史官鎮客運總量18000人次,貨運總量5890噸。西延鐵路過境5千米,為單軌鐵路,設狄家河車站,日均有4列客車停靠。包西鐵路過境5千米,為雙軌鐵路。白石公路過境15千米。有縣鄉公路1條,總長29千米;有鄉村公路23條,總長95千米。日均發10輛客車,日均客運量500人次;2011年,史官鎮有運輸汽車168輛,客運汽車15輛,客運量40000人次;貨運量1800噸·千米。截至2011年末,史官鎮鎮區道路總長度4.5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1.74米;道路鋪裝面積2萬平方米,人均擁有道路面積7.74平方米;城鎮橋樑1座,總長度500千米。 [1] 

史官鎮社會事業

史官鎮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史官鎮有業餘自樂班18個,業餘演職人員600個;文化站2個,村文化大院23個,總建築面積520平方米。有各類圖書室30個,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藏書50000多冊,還有戲樓等娛樂設施。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花饃。截至2011年末,史官鎮有23個村通廣播電視,現有廣播喇叭58只,通響率100%;閉路電視1000户。 [1] 

史官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史官鎮有幼兒園(所)6所,在園幼兒390人,專任教師31人;中心小學1所,在校生810人,專任教師8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00人,專任教師60人,小升初中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9%。 [1] 

史官鎮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史官鎮有各類科技人才363人,其中蘋果技術人員180人,畜牧技術人員30人。 [1] 

史官鎮衞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史官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5個,其中衞生院2個,村級合作醫療站23個,公立衞生機構牀位20張。專業衞生人員16人。
2011年,史官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5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5958人,參合率90%;孕產婦死亡率為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0.1‰、0.12‰、0.08‰。 [1] 

史官鎮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史官鎮有體育場地17個,5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0%以上。 [1] 

史官鎮歷史文化

倉頡墓與廟
倉頡墓與廟,位於陝西省渭南市白水縣史官鎮境內。
根據史料記載,倉頡廟早在東漢延熹年間已有“建廟之舉”並形成一定規模。所以,白水倉頡廟有文字可考的廟史已有1800餘年,無文字記載的歷史則可上溯至黃帝時代。倉頡廟佔地17畝,基本形狀為長方形。廟牆內南北長140餘米,東西寬約48米。倉頡廟內建築,沿中軸線由南至北依次為照壁、山門、東西戲樓、前殿、鐘鼓樓、正殿、後殿及東西廂房,共計70間。緊貼後殿為倉頡墓冢和墓園。廟內的建築,多為元、明、清三朝代時所建。
解放戰爭時期,西北野戰軍司令部曾在此整訓。彭德懷親筆嚴令將士保護文物,現仍存有彭德懷手書的“保護文物古蹟,任何人不得隨意破壞”的命令。 史官鎮地名的來歷,正是從倉頡曾任黃帝的史官這個傳説中流傳下來的。白水倉頡廟地處黃龍山脈南麓,地勢南低北高,屬較為平緩的塬坡地。倉頡廟西南方向約20千米的揚武村,是倉頡的出生地。
2001年6月25日,倉頡墓與廟被國務院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