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台灣臭椿

鎖定
此樹在18世紀40年代從中國傳至歐洲, 在1784年傳至美國。在中國風統治着歐洲藝術的時期,它是首批傳至歐洲的樹種之一,最初是作為一種美麗的花園樣本而受到歡迎。然而在園藝家熟悉了其吸枝習性與難聞的氣味之後,這種熱情便很快減弱。
中文學名
台灣臭椿(變種)
二名法
Ailanthus altissima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無患子目 Sapindales
苦木科 Simaroubaceae
臭椿屬 Ailanthus
臭椿 A. altissima

台灣臭椿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可達25米;樹皮黃灰色,光滑。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長45—60釐米;小葉13—25,鐮刀狀披針形,長10—15釐米,寬2.5—3釐米,先端漸尖,基部鈍,偏斜,全緣,在基部兩側各有1—2粗齒,幼時被微柔毛,小葉柄很短。花小,雜性;圓錐花序生於枝頂之葉腋。翅果長3 4釐米,寬7—8毫米,紅褐色,具1顆種子。 [1] 

台灣臭椿生長環境

生長於高山森林中。

台灣臭椿產地分佈

分佈於中國台灣 [1]  北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