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台灣小鯢

鎖定
台灣小鯢(學名:Hynobius formosanus)是小鯢科、小鯢屬屬有尾兩棲動物。犁骨齒列內枝長,其長為舌寬的3/4,後端向後延伸達眼眶後部;肋溝12~13條;趾5個或第五趾退化;體背面茶褐或深褐色,無花紋或有金黃色斑。
生活於海拔2100米左右的山區溪流邊,或是森林底層的落葉裏。台灣小鯢小時候很像魚,是用鰓呼吸,長大以後才改用肺呼吸。僅見於中國台灣中部和南部山區。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拉丁學名
Hynobius formosanus
別    名
台灣山椒魚
外文名
Formosan Hynobiid、Taiwan Salamander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兩棲綱
有尾目
小鯢科
小鯢屬
台灣小鯢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隱鰓鯢亞目
亞    科
小鯢亞科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Maki,1922
保護級別
(IUCN)2004年 ver 3.1——瀕危(EN)、易危、Ⅰ級、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3] 
中文學名
台灣小鯢

台灣小鯢動物學史

因為身上有着特別的山椒味,所以大家又叫“台灣山椒魚”。 [4] 

台灣小鯢形態特徵

台灣小鯢
台灣小鯢(5張)
成體:體全長58~98毫米;頭圓而扁平;頭長大於頭寬;吻端圓;眼徑與眼間距相等;鼻孔位於吻眼之間;鼻間距大於眼間距;犁骨齒列長,呈“V ”形,內枝甚長,為舌寬的3/4,後段向外彎曲成弧形,左右相連,外枝短。軀幹圓柱形,其長約為頭長的3倍左右,尾長短於軀幹長,尾圓柱狀,基部較粗,向後漸細而側扁;全長81毫米的個體,尾基高和寬各為4毫米,尾中部高和寬分別為3毫米,向後端略側扁。四肢纖細,前肢略短於後肢,前後肢貼體相對時,指、趾不相遇,約相距2個肋溝;指4個,趾5個,第五趾短於第一趾或完全退化;掌、蹠突不顯。皮膚光滑;背脊中央有一縱溝;頸褶明顯;眼後至頸褶有一條縱膚溝,其末端與頸褶相交,在口角上方向下彎曲與口角處的短膚溝相交。體側肋溝12~13條,體腹面前後端各有14條不明顯,其餘的肋溝均明顯。生活時背面茶褐、深褐或黑色,其上無斑紋或具黃褐、金黃色斑。腹面色略淺,具深色小斑點。
頭骨上頜骨向外後方傾斜,上頜骨間距與方骨外側間距幾乎相等;犁骨齒列很長,內枝長於外枝5~6倍,後端呈弧形;前頜骨和鼻骨之間均無囟門;淚骨入眼眶和鼻孔。
卵粒位於透明的卵膠袋中,圓筒形,卵徑平均4.25毫米;色不一致,一般為淡黃白色微帶棕色。
幼體:剛孵化出的幼體全長18.7~25.4毫米,頭體長9.9~11.2毫米,卵黃囊大,無平衡枝,外鰓和前、後肢芽很小,此時腹部還有殘餘卵黃,待四肢發育完全時卵黃才全部消失。大約兩個月完成變態,幼鯢頭體長14.5毫米,尾長10.4毫米左右(Kakegawa et al.,1989)。 [5] 

台灣小鯢近種區別

台灣小鯢
義烏小鯢
東北小鯢
體全長58~98毫米。
雄鯢全長116毫米,雌鯢100毫米左右。
全長一般為85-142毫米。
生活時背面茶褐、深褐或黑色,其上無斑紋或具黃褐、金黃色斑。腹面色略淺,具深色小斑點。
生活時的體背面為黑褐色,繁殖季節在水草叢中時,體色變淺,常為淡草綠色;體腹面灰白色,無雲斑。
體呈暗灰包或灰褐色,皮膚光滑。富有腺體。頭及體側色較淡,密佈有較均勻的黑色斑點;尾前部斑點細密,向後逐漸變黑;體腹面淺灰褐色或污白色,有不明顯的細密花斑。
台灣小鯢 台灣小鯢
義烏小鯢 義烏小鯢
東北小鯢 東北小鯢

台灣小鯢生活習性

該鯢生活於海拔2100米左右的山區溪流邊,或是森林底層的落葉裏。台灣小鯢小時候很像魚,是用鰓呼吸,長大以後才改用肺呼吸。別看台灣小鯢小小的,它們身上的黏液有毒,可以保護自己。遇到敵人的時候,它們會抬起尾巴,讓對方不敢接近。不怕冷,冬天的時候特別活躍。 [4]  [5] 
體表腺體發達,受驚擾時會分泌白色黏液,尾巴不會自割。夜行性,白天大多在石塊、腐木之下或土中休息,主要食物為鼠婦、步行蟲及蚯蚓等小型無脊椎動物。 [6] 

台灣小鯢繁殖方式

卡基加瓦(Kakegawa)等在1988年1月在野外觀察到原腸期至尾芽期的胚胎,1月3日曾在一條流溪內石下發現雌、雄鯢各一尾,頭體長分別為48.7毫米和61.7毫米,當時水温8℃;1月11日進行人工催產,1月17日在實驗室內獲得人工催產產出的卵袋;卵膠袋不堅韌。因此,推測該鯢的繁殖期最早在11月,並持續到翌年1月中旬。卵袋透明,條狀,外層膠囊不堅韌,有許多不規則的水平溝紋和細縱紋;卵球色不一致,一般為淡黃白色,卵袋長145毫米;卵徑4.3毫米;每條卵袋含卵13粒。1月17日在實驗室產出的卵,4月15日孵化,歷經89天。剛孵化出膜的幼體吻至肛長9.9~11.2毫米,全長18.7~25.4毫米,此時卵黃囊大,無平衡枝,外鰓和前後肢芽很小。孵化後的幼體柄於水底一段時期,待四肢發育後常隱蔽在石下或石間,再經過2個月左右完成變態,剛完成變態的刨I體吻至肛長14.5毫米,此時腹部還殘留卵黃,卵黃保持至四肢發育完全時才完全消失,此期幾乎不攝食。 [7]  [5] 
佐藤井歧雄(1943)依據成體外部形態推測該鯢可能在靜水內產卵。但卡基加瓦(Kakegawa)等(1989)報道在流溪石下發現台灣小鯢的卵袋和成鯢,卵袋內有卵粒13粒,卵徑4.25±0.06毫米。根據卵袋形態、卵粒大、數量少、色淺和剛孵化的幼體無平衡枝等特徵,説明該鯢在流溪內繁殖,屬於流溪型類羣。 [5] 

台灣小鯢分佈範圍

僅見於中國台灣中部和南部山區,主要分佈於中國台灣(合歡山及能高山附近)。 [5] 
台灣小鯢分佈圖 台灣小鯢分佈圖 [3]

台灣小鯢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4年 ver 3.1——瀕危(EN)。 [3]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8]  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第1卷)》——易危。 [9]  列入《中國台灣農委會保育類等級》——Ⅰ級。 [6]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10] 

台灣小鯢主要價值

台灣小鯢屬於小鯢屬,小鯢屬動物僅分佈於中國大陸和台灣以及朝鮮、日本,各物種相隔以海。囚此,研究小鯢屬動物的地理分佈及物仲分化在探討小鯢科的系統演化方面具有較大學術意義。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