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台灣天芥菜

鎖定
台灣天芥菜(Heliotropium formosanum Johnst.),是紫草科天芥菜屬多年生斜升或平卧草本,被短而開展的灰色糙伏毛;莖長10-25釐米,多在基部木質化,具纖細的分枝。葉小,極多,橢圓形或卵形。花序稠密,單生於多數具葉分枝的頂端,不明顯鐮狀,具4-8花;花冠白色,花葯卵狀披針形;子房極光滑,果實凸;分核腹面中部具孔穴,稜的中部有疤痕。產於台灣。 [1]  生於台灣中南部海邊沙地或沙質農地或礁石。 [2] 
中文名
台灣天芥菜
拉丁學名
Heliotropium formosanum Johnst. [5] 
別    名
山豆根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紫草目
紫草科
天芥菜屬
台灣天芥菜
分佈區域
中國台灣
命名者及年代
Johnst,1951

台灣天芥菜形態特徵

台灣天芥菜
台灣天芥菜(7張)
多年生斜升或平卧草本,被短而開展的灰色糙伏毛;莖長10-25釐米,多在基部木質化,具纖細的分枝,分枝稀疏,斜上,基部直徑1.5毫米,莖的節間長1-2毫米。葉小,極多,橢圓形或卵形,長3-4毫米,寬1-2毫米,先端寬,尖,基部鈍或近圓形,下面具突起的中脈,最下部的葉具長1毫米的葉柄,其餘葉近無柄,較上部的葉幾不縮小。
花序稠密,單生於多數具葉分枝的頂端,不明顯鐮狀,具4-8花,長8-15毫米;苞片卵形或橢圓形,長2-3毫米;花萼長2-3毫米,外面被貼伏的伏毛,內面近無毛,裂片不等大,寬0.5-1.2毫米,稍超過花冠筒;花冠白色,長3.5-4毫米,筒長1.5毫米,中部直徑0.8-1毫米,先端稍收縮,檐部直徑達4毫米,裂片卵狀三角形,寬1毫米,裂片間有寬而鈍的褶,喉部密生短絨毛;花葯卵狀披針形,長0.6-0.7毫米,中部以上極狹,先端連合,花絲細弱,極短,着生花冠筒基部以上0.4-0.6毫米處;子房極光滑,花柱長約0.5毫米,柱頭長圓錐狀,長0.7-0.8毫米,長為寬3倍。
果實凸,長1-1.2毫米,中部以上具貼伏的短柔毛;分核腹面中部具孔穴,稜的中部有疤痕。 [1] 
(注:台灣天芥菜圖片圖冊資料來源 [3] 

台灣天芥菜生長環境

生長於台灣中南部海邊沙地或沙質農地或礁石。 [2] 

台灣天芥菜分佈範圍

產於中國台灣。 [1]  各地有少量栽培自用或供應市場。 [2] 

台灣天芥菜栽培技術

種子繁殖,喜温暖潮濕,陽光充足的沙質土壞環境,耐旱不耐寒,忌太濕。 [2] 

台灣天芥菜主要價值

化學成分:全草含多量的多酚類。
性味:味苦,性寒。
功效:清熱解毒,收斂止血,涼血止血。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咽喉疼痛,急性扁桃腺炎,腮腺炎,肝炎,濕熱瀉痢,菌痢,黃疸型肝炎,黃疸,口鼻生瘡,丹毒,痄腮,癰腫癤毒,乳癰,腸癰,痔瘡腫痛,燙火傷,無名腫毒,飛蛇(帶狀皰疹),咯血,吐血,腸風下血,崩漏,外傷出血,皮膚過敏紅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鮮者50~100g;或絞汁蜜調服。外用:適量,洗淨,搗爛外敷或煎水洗或搗汁含嗽或曬乾研末調敷或製成外用藥膏、面霜塗敷。
附方介紹:
1.治肺炎,肺膿瘍:全草3兩。煎湯調蜜服;或鮮全草3兩搗爛絞汁,調蜜服。
2.咽喉疼痛:鮮葉,洗淨,搗爛絞汁含嗽,每日4~6次。
3.治口腔糜爛:鮮葉,洗淨,搗爛絞汁含嗽,每日4~6次。
4.治癰癤腫痛:全草3兩。水煎,加食鹽少許服;另取鮮草洗淨搗爛敷。
5.咯血,吐血:山豆根、旱蓮草,紅川七鮮品各適量,洗淨搗汁,少量多次服。亦可水煎服。
6.腮腺炎:山豆根、蒲公英,粿葉(黃槿的葉子)各適量,洗淨,水煎服。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