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台灣冷杉

鎖定
台灣冷杉(Abies kawakamii (Hayata) T. Itô)是松科、冷杉屬喬木。高達35米,胸徑達1米;樹皮灰褐色,裂成鱗片狀;大枝平展;小枝密生短柔毛,稀僅凹槽內有毛,一年生枝淡黃褐色或褐色,二、三年生枝呈褐色或淡灰褐色;冬芽圓球形,有樹脂。葉條形,小枝上面之葉近輻射伸展,或枝條下面及兩側之葉向兩側伸展,球果橢圓狀卵圓形或矩圓形,先端平或微隆起,長5-7.5釐米,徑3-4釐米,熟時暗紫色,無梗或近無梗;中部種鱗近扇狀四邊形或扇狀腎形,長1.5-2釐米,寬2-2.5釐米;苞鱗長及種鱗的1/2-3/5,不露出;種子長7-9毫米,種翅幾與種翅等長。
台灣冷杉僅分佈於中國台灣中部山區(模式標本採自中央山脈),在海拔2800-3300米地帶組成單純林。大雪山、合歡山、玉山均有野生族羣或零星景觀栽培。生長在灰棕色灰化土壤中的山地斜坡上,也生長在酸性和通常岩石質的山地黃壤上。
木材淡黃色,材質較軟;可作建築、傢俱等用材,制箱板、窗板、門扉、傢俱櫬板、造紙等。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2年 ver 3.1)——近危(NT)。
(概述圖片來源: [1] 
中文名
台灣冷杉
拉丁學名
Abies kawakamii (Hayata) T. Itô [7] 
別    名
川上冷杉
植物界
裸子植物門
松綱
松目
松科
冷杉屬
台灣冷杉
命名者及年代
(Hayata) Ito,1909 [2] 
保護級別
(IUCN 2012年 ver 3.1)——近危(NT) [3] 
外文名
Taiwan Fir

台灣冷杉形態特徵

台灣冷杉
台灣冷杉(7張)
喬木,高達35米,胸徑達1米;樹皮灰褐色,裂成鱗片狀;大枝平展;小枝密生短柔毛,稀僅凹槽內有毛,一年生枝淡黃褐色或褐色,二、三年生枝呈褐色或淡灰褐色;冬芽圓球形,有樹脂。葉條形,小枝上面之葉近輻射伸展,或枝條下面及兩側之葉向兩側伸展,長1-2.8釐米,寬1.5-2毫米,先端微凹或鈍,上面光綠色,通常中上部或近先端有少數氣孔線,下面有2條白色氣孔帶;橫切面上面至下面兩側邊緣有一層皮下細胞,連續或不連續排列,下面中部一層,靠近兩端下方的皮下層細胞各有1個邊生樹脂道;幼樹的葉疏生,常排成二列,長1.5-2.8釐米,先端有凹缺或微成二裂,上面無氣孔線,下面灰綠色,微有白粉。 [8] 
球果橢圓狀卵圓形或矩圓形,先端平或微隆起,長5-7.5釐米,徑3-4釐米,熟時暗紫色,無梗或近無梗;中部種鱗近扇狀四邊形或扇狀腎形,長1.5-2釐米,寬2-2.5釐米;苞鱗長及種鱗的1/2-3/5,不露出;種子長7-9毫米,種翅幾與種翅等長。 [4] 

台灣冷杉生長環境

台灣冷杉生長在海拔2800-3300米地帶組成單純林。 [4]  生長在灰棕色灰化土壤中的山地斜坡上,也生長在酸性和通常岩石質的山地黃壤上。年降水量超過4000毫米,最大降水量高達10000毫米。 [3]  台灣冷杉屬中性植物。性喜冷涼、濕潤、向陽至略廕庇之地,生長適宜温度10-20℃,日照60-100%。極耐寒、不耐熱,中、高海拔高冷地生長良好,平地高温越夏困難。 [5] 

台灣冷杉分佈範圍

台灣冷杉僅分佈於中國台灣中部山區。 [4]  大雪山、合歡山、玉山均有野生族羣或零星景觀栽培。 [5]  該種於1930年被引入英國,偶爾在歐洲和北美的植物園中有發現,但在栽培中仍然不常見。 [3] 

台灣冷杉栽培技術

栽培介質以沙礫土或沙質壤土為佳。梅雨季排水需良好。春、夏季生育期施肥3-4次。枝葉蒼勁,自然樹形美觀,儘量少修剪。 [5] 

台灣冷杉主要價值

台灣冷杉木材以前出口到日本,用於一般木工。 [3]  木材淡黃色,材質較軟;可作建築、傢俱等用材,制箱板、窗板、門扉、傢俱櫬板、造紙等。 [6] 
台灣冷杉 台灣冷杉

台灣冷杉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2年 ver 3.1)——近危(NT)。 [3] 
種羣現狀:該物種的採伐主要發生在日本佔領時期(1895-1945),截至2006年,該物種的採伐幾乎完全停止,並且在中國台灣公園和其他保護區中有大量種羣。野生僅分佈於亞高山竹草原上,其易受旅遊人數增加而引起的火災的影響,火災後的再生可能非常緩慢。 [3] 
保護措施:該物種的部分分佈範圍在保護區內。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