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台共黨人的悲歌

(中信出版社在2014年出版的圖書)

鎖定
《台共黨人的悲歌》是中信出版社於2014年出版的書籍,作者是藍博洲
中文名
台共黨人的悲歌
作    者
藍博洲
原作品
台共黨人的悲歌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1] 
出版時間
2014年8月1日 [1] 
頁    數
348 頁 [1] 
定    價
39.80 元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08646770

台共黨人的悲歌內容簡介

黑暗歷史時期,一家三口的悲劇故事。
悲壯的台灣近現代史,一段不為人知的傳奇。
白色恐怖下,犧牲者的羣像,一個時代的悲悽悵然。
日本殖民地台灣迴歸中國以後,中共在台灣的地下黨的組織、活動與敗退,恰恰是從張志忠抵達台灣而展開並以張志忠的犧牲為結束的、整整長達八年的鬥爭史。
1949年 ,國民黨退守台灣後,台灣共產黨機構曾組織過暴力起義、武裝割據等活動,但是實力懸殊,抵抗數年後終被血洗。一部分台共黨人或投降、或賣黨,但領導人之一張志忠夫婦卻從容赴死。
《台共黨人的悲歌》詳細描寫了張志忠夫婦的一生,以及那個時代裏懷有信仰的台共黨人羣像,更折射出近代中國歷史的一段縮影。 [1] 

台共黨人的悲歌圖書目錄

序 言 兩岸歷史中的失蹤者/汪暉
序 曲 楊揚之死
一九六八年,作家柏楊收到台灣共產黨後人的遺書後,在自己的專欄上連續發表三篇文章,引出了一曲台共黨人的慷慨悲歌……
第一章 張志忠
抗日戰爭結束,日本殖民地台灣迴歸中國以後,中共在台灣的地下黨的組織、活動與潰敗,恰恰是從張志忠抵達台灣而展開。
第二章 季 沄
張志忠從上海帶回來的新娘名叫季沄。從季沄的生命史來看,她後來之所以走上革命的道路是跟整個中國的命運息息相關的。
第三章 張志忠與季沄
地下黨的工作行蹤不定,張志忠與季沄只能通過與家人書信往來得知彼此下落。關於一家三口被捕的經過,國民黨官方檔案裏有種種不同的記錄乃至相互矛盾的説法。
第四章 小 羊
抗日戰爭結束,日本殖民地台灣迴歸中國以後,中共在台灣的地下黨的組織、活動與潰敗,恰恰是從張志忠抵達台灣而展開。
尾 聲 為了忘卻的紀念
張志忠從上海帶回來的新娘名叫季沄。從季沄的生命史來看,她後來之所以走上革命的道路是跟整個中國的命運息息相關的。
大事年表
後 記 為我補課的博洲大哥/陳鍵興

台共黨人的悲歌作者簡介

藍博洲
TVBS電視台《台灣思想起》製作人;著名導演侯孝賢御用編劇;台灣“中央”大學教授;時報出版公司曾經的主編……
在台灣名導侯孝賢眼中,他是“咬住歷史不鬆口的大牛頭犬”;
在熟悉他的大陸學者眼中,他是“文化界的福爾摩斯”;
而他也這樣描述自己:“為了掌握歷史細節,我的寫作過程 就像特務一樣,只是目的、動機有所不同。”
其作品被侯孝賢導演改編為中國首部國際大獎電影《悲情城市》。
另有作品《台北戀人》改編為電影《好男好女》和數十集電視劇等等。
已出版《共產青年李登輝》等十餘本書籍。
曾獲《聯合報》年度最佳書獎、《中國時報》十大好書獎、好書金鼎獎、時報文學獎……
參考資料